CN214899184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9184U
CN214899184U CN202121551903.0U CN202121551903U CN214899184U CN 214899184 U CN214899184 U CN 214899184U CN 202121551903 U CN202121551903 U CN 202121551903U CN 214899184 U CN214899184 U CN 214899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terminal group
contact pins
connector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19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美莲
程毅
张倩丽
肖扬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519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99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9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9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接地端子以及间隔设于接地端子之间的多个信号端子,多个接地端子通过一导联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通过导联件将第一端子组中的多个接地端子电连接,能够使各接地端子彼此电连接而具有相同电位,缩短该多个接地端子的信号回流路径,以改善串扰谐振尖峰的频率;并且通过导联件能够使多个接地端子串成一个整体,以遮蔽信号降低整体串扰。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接地端子和多个信号端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连接器信号传输速率的提高,连接器本身的信号抗干扰能力必须加强。然而现有的连接器信号抗干扰能力较弱,在高频传输时尤为明显,进而影响高频传输质量。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
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接地端子以及间隔设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的多个信号端子,多个所述接地端子通过一导联件彼此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联件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接地端子电接触的接触脚、以及与所述接触脚一体成型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被设置成横跨所述第一端子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端子组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端子组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还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导联件的定位槽,所述导联件嵌设于所述定位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上设有多个用于收容所述接触脚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自所述定位槽贯穿至所述第一固定槽以使得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的所述接触脚能够与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中的所述接地端子电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脚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前端面弯折延伸的多个第一接触脚、以及自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面弯折延伸的多个第二接触脚,多个所述第一接触脚和多个所述第二接触脚均与所述接地端子电接触。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接触脚均与一个所述第一接触脚配对设置,并且相互配对的所述第一接触脚和第二接触脚电接触于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脚还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前端面弯折延伸的第三接触脚,所述第三接触脚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收容槽过盈配合以卡持于所述收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端子组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端子组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均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通过导联件将第一端子组中的多个接地端子电连接,能够使各接地端子彼此电连接而具有相同电位,缩短该多个接地端子的信号回流路径,以改善串扰谐振尖峰的频率;并且通过导联件能够使多个接地端子串成一个整体,以遮蔽信号降低整体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去除绝缘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拆分导联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本体;11-顶壁;12-底壁;13-收容空间;14-端子槽;15-第一凸条;16-第二凸条;21-第一端子组;22-第二端子组;23-固定部;24-接触部;25-焊接部;211-接地端子;212-信号端子;3-导联件;31-主体部;32-接触脚;321-第一接触脚;322-第二接触脚;323-第三接触脚;41-第一固定件;42-第二固定件;411-第一固定槽;412-定位槽;413-收容槽;414-定位柱;421-第二固定槽;42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方向表示即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是相对的,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中不同部件的结构和运动是相对的。当部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表示是恰当的。但是,如果元件位置的说明发生变化,那么认为这些表示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第一端子组21和第二端子组22。
其中,绝缘本体1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顶壁11和底壁12,该顶壁11和底壁12之间界定形成有一收容空间13,第一端子组21和第二端子组22呈上下两排分布并收容于该收容空间13中。绝缘本体1的材质可以为塑胶等高分子材料,以使得绝缘本体1能够以一体注塑成型的工艺形成。
第一端子组21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接地端子211以及间隔设于接地端子211之间的多个信号端子212,每两个信号端子212组成一对端子对,并且这些端子对分别间隔设于相邻的两个接地端子211之间。其中,多个接地端子211通过一导联件3彼此电连接,通过导联件3能够使这些接地端子211彼此电连接而具有相同电位,缩短该多个接地端子211的信号回流路径,以改善串扰谐振尖峰的频率;并且通过导联件3能够使多个接地端子211串成一个整体,以遮蔽信号降低整体串扰。
具体地,导联件3包括多个与第一端子组21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11电接触的接触脚32、以及与该多个接触脚32一体成型的主体部31,该主体部31被设置成横跨第一端子组21。
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端子组21的第一固定件41,该第一固定件41一体成型于第一端子组21上,第一固定件41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固定槽411,第一端子组21固定于该第一固定槽411中。
具体地,第一端子组21和第二端子组22中的各个端子均具有固定部23、以及自该固定部23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接触部24和焊接部25。其中,各端子接触部24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电接触,各端子焊接部25用于与电路板焊接,并且第一端子组21中的各端子的固定部23均被固定于第一固定件41的第一固定槽411中。
具体地,绝缘本体1的顶壁11和底壁12上形成有贯穿其前端面且连通绝缘本体1收容空间13的多个端子槽14,第一端子组21和第二端子组22中各端子的接触部24分别容置于该多个端子槽14中。
具体地,第一固定件41顶面上还凹设形成有用于固定导联件3的定位槽412,导联件3嵌设于该定位槽412中以实现定位,并且该定位槽412位于第一固定槽411的上方。在该定位槽412上设有多个用于收容导联件3的多个接触脚32的收容槽413,该收容槽413自定位槽412的底面贯穿至第一固定槽411,以使得收容于收容槽413中的接触脚32能够与固定于第一固定槽411中的接地端子211的固定部23电接触。
具体地,导联件3的接触脚32包括自主体部31的前端面弯折延伸的多个第一接触脚321、以及自主体部31的后端面弯折延伸的多个第二接触脚322,并且该多个第一接触脚321和该多个第二接触脚322均与接地端子211的固定部23电接触。
具体地,每个第二接触脚322均与一个第一接触脚321配对设置,并且相互配对的第一接触脚321和第二接触脚322电接触于同一个接地端子211的固定部23。
具体地,导联件3的接触脚32还包括自主体部31的前端面弯折延伸的第三接触脚323,该第三接触脚323被设置成能够与收容槽413过盈配合以卡持于收容槽413中,从而实现对导联件3的固定。
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端子组22的第二固定件42,该第二固定件42一体成型于第二端子组22上,该第二固定件42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固定槽421,第二端子组22中的各端子的固定部23均固定于该第二固定槽421中。
具体地,第二固定件42和第一固定件41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固定件42和所述第一固定件41均收容于绝缘本体1中。其中,第一固定件41上凸伸形成有定位柱414,第二固定件42上设有用于插接该定位柱414的定位孔422,并且该定位柱414和定位孔422被设置成能够过盈配合,以实现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之间的固定连接。
具体地,绝缘本体1顶壁11和底壁12相对的内表面上分别凸伸形成有第一凸条15和第二凸条16,该第一凸条15抵持于导联件3和第一固定件41的顶面上,该第二凸条16抵持于第二固定件42的底面上。通过该第一凸条15和第二凸条16的设置,可将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卡持于绝缘本体1的收容空间13中,并且第一凸条15还可将导联件3压紧限定于定位槽412中。优选地,绝缘本体1顶壁1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条第一凸条15,并且该多条第一凸条15分别对应于导联件3的接触脚32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通过导联件3将第一端子组21中的多个接地端子211电连接,能够使各接地端子211彼此电连接而具有相同电位,缩短该多个接地端子211的信号回流路径,以改善串扰谐振尖峰的频率;并且通过导联件3能够使多个接地端子211串成一个整体,以遮蔽信号降低整体串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接地端子以及间隔设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的多个信号端子,多个所述接地端子通过一导联件彼此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联件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接地端子电接触的接触脚、以及与所述接触脚一体成型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被设置成横跨所述第一端子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端子组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端子组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还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导联件的定位槽,所述导联件嵌设于所述定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上设有多个用于收容所述接触脚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自所述定位槽贯穿至所述第一固定槽以使得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的所述接触脚能够与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中的所述接地端子电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脚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前端面弯折延伸的多个第一接触脚、以及自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面弯折延伸的多个第二接触脚,多个所述第一接触脚和多个所述第二接触脚均与所述接地端子电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接触脚均与一个所述第一接触脚配对设置,并且相互配对的所述第一接触脚和第二接触脚电接触于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脚还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前端面弯折延伸的第三接触脚,所述第三接触脚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收容槽过盈配合以卡持于所述收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端子组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端子组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均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
CN202121551903.0U 2021-07-07 2021-07-07 连接器 Active CN214899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1903.0U CN214899184U (zh) 2021-07-07 2021-07-07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1903.0U CN214899184U (zh) 2021-07-07 2021-07-07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9184U true CN214899184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08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1903.0U Active CN214899184U (zh) 2021-07-07 2021-07-07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9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0920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US655114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ifferential pair terminals with equal length
CA2686911C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tact mounting and compensation boards
US625093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575793B1 (en) Audio jack connector
US7857667B1 (en) Spring assembly with spring members biasing and capacitively coupling jack contacts
US20020048995A1 (en) High-speed transmission connector with a ground structure having an improved shielding function
CN109390803B (zh) 电连接器
CN110838635A (zh) 电连接器
CN113285309B (zh) 电连接器
WO1999026321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131284A (zh) 电连接器
CN113193441B (zh) 一种屏蔽壳体及连接器
CN213212565U (zh)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US691879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ed therein
CN214899184U (zh) 连接器
US709053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apable of bearing high voltage
CN214754358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9411921B (zh) 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CN110808493B (zh) 电连接器
CN219554081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768131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3071595U (zh) 电连接器
CN107681303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2000 First Floor, Building A, Anzhiyuan Standard Factory Building, Fuyuan Industrial Park, Rucheng Town, Ruy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Shao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South 53, Guomao Avenue,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IANJI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