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0887U - 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0887U
CN214890887U CN202120841447.7U CN202120841447U CN214890887U CN 214890887 U CN214890887 U CN 214890887U CN 202120841447 U CN202120841447 U CN 202120841447U CN 214890887 U CN214890887 U CN 214890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tain
light
water pump
chamber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414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轶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ngl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ngl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ngl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ngl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414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90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0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0887U/zh
Priority to US17/644,436 priority patent/US11530789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该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太阳能板和喷泉壳体,所述喷泉壳体构成漂浮部,以使其能够漂浮于液面之上,所述喷泉壳体包括位于轴向上方的碟形腔室和位于轴向下方的泵送腔室,所述碟形腔室的底壁水密地构成所述泵送腔室的顶壁,所述碟形腔室的顶部以水密方式设置所述太阳能板,所述泵送腔室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管按照贯穿所述喷泉壳体内腔方式布置,以用于将水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输送到所述碟形腔室之上而形成向外喷射的若干水柱。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能源日益紧缺,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也逐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尽可能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如今太阳能在照明领域应用较多,比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景观灯等,其具有安全节能无污染,省电费免维护、无需复杂线路铺设等优点。而这些优点也给太阳能灯具增添了许多可变化的娱乐或装饰效果。然而,现有的太阳能景观灯,一般是固定安装在灯杆或草坪上,同传统景观灯相比,其只是改变了能源来源的方式,却未充分发挥太阳能的娱乐及装饰作用。
例如,公开号为CN20650420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喷泉灯,包括壳体和穿设于壳体中心的水管筒;壳体为上开口的圆筒形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水管筒上下两端分别伸出上壳体和下壳体;水管筒上下两侧的侧壁均布有固定孔,固定孔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杆;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圆周外沿对应均布有多个螺丝孔,使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通过螺丝紧固连接。其上壳体和下壳体都具有螺丝孔,固定更紧密,结构更结实可靠。具有更大的尺寸,实现喷泉的景观的大面积照射,能够实现更高光束的照射。但是,该发明仍存在如下的技术不足:该发明所能产生的灯光效果相对单一,难以给予观众立体丰富的美感;此外,该发明的壳体中多处使用螺丝紧固,因而在喷泉灯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喷泉壳体很容易发生渗水,进而损坏喷泉壳体内部的电子器件。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太阳能景观灯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实用新型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该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太阳能板和喷泉壳体。所述喷泉壳体构成漂浮部,以使其能够漂浮于液面之上。所述喷泉壳体包括位于轴向上方的碟形腔室和位于轴向下方的泵送腔室。所述碟形腔室的底壁水密地构成所述泵送腔室的顶壁。所述碟形腔室的顶部以水密方式设置所述太阳能板。所述泵送腔室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管按照贯穿所述喷泉壳体内腔方式布置,以用于将水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输送到所述碟形腔室之上而形成向外喷射的若干水柱。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碟形腔室内按照能够控制和/或驱动所述水泵和/或所述发光元件的方式设置有电路板,并且所述电路板连接有或集成有液体传感器。液体传感器能够用于控制水泵的启动和/或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启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体传感器是由至少一个双针电极构成的。所述双针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直接电性接触。所述双针电极的另一端至少延伸至液面以下,以使得所述双针电极通过与液体接触来实现水泵和/或发光元件的电路选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在穿过所述泵送腔室顶部区域按照能够防止所述泵送腔室内的液体渗入所述碟形腔室内部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密封套。所述出水管以水密方式穿过所述太阳能板所在的顶部区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泵送腔室内所述出水管偏置地连接于所述水泵的一侧,以使得所述喷泉壳体在所述水泵运转时自身不平衡运动作用下绕所述喷泉灯的轴向方向旋转的同时,还能使其沿径向方向移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电路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发光元件。位于下表面的发光元件构成第一发光部。位于上表面的发光元件构成第二发光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泉壳体构成第一发光部的立体出光罩。所述立体出光罩由所述碟形腔室与大致筒状下部一体且平滑地连接而成。所述碟形腔室的外周面呈圆滑弧形,并且所述碟形腔室的外直径大于所述筒状下部的外直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经由所述太阳能板所在的顶部区域出光的所述第二发光部构成顶部的点状光源,以用于为喷出的水柱赋予颜色。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筒状下部由内外两层双层壳体构成。在所述双层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碟形腔室联通且气密的腔室。所述筒状下部的内层壳体构成用于安装水泵的所述泵送腔室。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该泵送腔室轴向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接口以用于安装过滤孔板,和/或用于在所述喷泉壳体下方外接其他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
1、本实用新型朝向喷泉壳体外部出光的发光元件构成顶部的若干点状光源,顶部的点状光源作为第二发光部,其在出光方向上所形成的光锥与水柱形成干涉以为喷出的水柱赋予颜色,而朝向喷泉壳体内部出光的发光元件构成第一发光部,第一发光部通过彼此平滑连接的碟形腔室和筒状下部的外壁所形成的立体出光罩来实现均匀照明;
2、通过发光元件至少可以向喷泉壳体的轴向下方投射光线,以在位于喷泉壳体轴向下方的部分水域形成至少一种颜色的灯光景观,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强本实用新型喷泉灯运行时的科幻感;
3、通过将水泵出水管偏置地连接于水泵的一侧,使得喷泉壳体在水泵运转时自身不平衡运动作用下绕喷泉灯的轴向方向旋转的同时,还能使其沿径向方向移动,从而与发光元件通过喷泉壳体发出的光线以及水泵喷出的水柱一起形成动态的喷泉景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发光元件 2:喷泉壳体 3:太阳能板
4:水泵 5:出水管 6:电路板
7:液体传感器 8:第一密封套 9:安装接口
10:过滤孔板 201:碟形腔室 202:筒状下部
202a:泵送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图2和图3示出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 1、太阳能板3和喷泉壳体2。
喷泉壳体2构成漂浮部,以使其能够漂浮于液面之上。喷泉壳体2包括位于轴向上方的碟形腔室201和位于轴向下方的泵送腔室202a。碟形腔室 201的底壁水密地构成泵送腔室202a的顶壁。碟形腔室201的顶部以水密方式设置太阳能板3。优选地,碟形腔室201的外周面呈圆滑弧形。碟形腔室201的外直径大于筒状下部202的外直径。
泵送腔室202a内设置有水泵4。水泵4的出水管5按照贯穿喷泉壳体 2内腔方式布置,以用于将水从水泵4的出水口输送到碟形腔室201之上而形成向外喷射的若干水柱。
发光元件1可以为LED灯。优选地,发光元件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优选地,多个发光元件1可以分别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出光。
太阳能板3中部设置有用于穿过出水管5的第三开口。优选地,太阳能板3呈扇形以水密的方式沿周向分布于第三开口的周围。
优选地,喷泉壳体2可以为一体成型制成。优选地,喷泉壳体2构成第一发光部的立体出光罩。
优选地,喷泉壳体2可以呈飞碟型,从而可以增加本装置的美观度以及科幻感。
优选地,喷泉壳体2整体上可以呈飞碟状,以使得飞碟型喷泉壳体2的重心与几何中心可以均位于飞碟状喷泉壳体2的轴向中心线上。
优选地,喷泉壳体2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透光。优选地,喷泉壳体2的材质可以采用PE胶件。
优选地,喷泉壳体2在径向方向上壳体的厚度可以一致,以便于使得光线穿过壳体时的透光率一致,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保证穿过喷泉壳体2各角度的光线强度一致,即在水面以下或在水面或水面以上形成光线强度均匀的照明或者景观。通过该配置方式,厚度一致的喷泉壳体2也可以使得减小制造喷泉壳体2的模具的设计难度,从而降低喷泉壳体2的生产制造成本。
优选地,喷泉壳体2可以按下述方式一体成型,即,喷泉壳体2的内壁可以无转折突变部位。
优选地,喷泉壳体2的外壁也没有任何安装孔、凹口、卡口或转折部。
优选地,壳体的内壁可以为单层结构,从而增强喷泉壳体2的透光率,即进一步防止喷泉壳体2本身对发光元件1所产生的光线的阻挡作用。
优选地,水泵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可以采用型号为QZ750-4040F 的微型潜水泵4。
优选地,出水管5可以为金属管。优选地,出水管5的长度大于碟形腔室201的高度。优选地,出水管5的轴向方向与喷泉壳体2的轴向中心线重合。优选地,出水管5远离水泵4的一端连接于喷头,以用于利用水泵4 泵送的水形成喷泉。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碟形腔室201内设置有电路板6用于控制和/ 或驱动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并且电路板6连接有或集成有液体传感器 7,其中,液体传感器7用于控制水泵4的启动和/或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的启动。
优选地,电路板6上太阳能板3受光面上可以设置光敏传感器,以检测喷泉壳体2外部周围是否存在光线。优选地,发光元件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优选地,发光元件1可以分别设置于电路板6的上下表面。优选地,发光元件1可以与电路板6电连接,以接受直接或者间接接受来自太阳能板3 的电力而发光。优选地,发光元件1可以以与电路板6直接电接触的方式与电路板6电连接,以避免使用金属导线。优选地,发光元件1的电源可以来自蓄电池。优选地,多个发光元件1可以分别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出光。优选地,在固定发光元件1时可以选择发光元件1的出光方向。例如发光元件1的管脚具有一定长度时可在安装后通过弯曲管脚以设定灯珠出光的方向,以使得发光元件1可以分别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出光。例如,白天时太阳能板3接受光照后,直接将形成的一部分电力直接供给水泵4以供电;白天水泵4可以喷水,但是发光元件1不会启动,故将另外一部分电力用于给蓄电池(如锂电池)充电。晚上(由光敏开关探测到)没有光线时,蓄电池(如锂电池)启动给水泵4和发光元件1供电,此时水泵4喷水,而发光元件1 发光。优选地,启动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的工作条件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不同而灵活地设定。
优选地或附加地,喷泉壳体2表面还可以设置连接电力控制单元的开关,也就是说,使用者可操作该开关以控制本喷泉灯。简而言之,本喷泉灯使用时,使用者须先按下该开关,令该电力控制单元(例如通过光敏传感器探测壳体周围光线以确定是否达到发光元件1的工作条件)启动以准备驱动多个发光元件1。然而,于本实施例中,该太阳能板3充电与否可被设定为无关于该开关的启闭,亦即该太阳能板3只要可以接受光线,即可向该电力控制单元输出光伏电力。除此之外,该电力处理单元更可被设定基于该开关被按压所发出信号的次数,以决定多个该发光元件1的投光模式。
优选地,可以由光敏开关探测壳体周围光线,以确定是否达到发光元件 1工作的条件。优选地,光敏开关可以设置于控制板上表面与第二发光部所对应的位置。优选地,光敏开关直接于控制板电性连接。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将双针电极的一端与电路板6直接电性接触,可以在喷泉壳体2内显著地减少或者避免使用金属导线,从而避免喷泉壳体2存在诸多线缆而造成发光元件1工作时喷泉壳体2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即使得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所产生的光线可以穿过喷泉壳体2和/或太阳能板3上的透光区域而均匀出光。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液体传感器7是由至少一个双针电极构成的。双针电极的一端与电路板6直接电性接触。双针电极的另一端至少延伸至液面以下,使得双针电极通过与液体接触来实现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的电路选通。优选地,双针电极的一端与电路板6以直接电接触的方式连接于电路板6。优选地,双针电极的另一端从电路板6出发而朝向泵送腔室202a 轴向下方延伸。优选地,双针电极靠近泵送腔室202a的一端穿过泵送腔室202a顶部而进入泵送腔室202a内部,以通过双针电极底端遇水的方式来作为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在“水中启动用”开关。优选地,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的工作条件可以为当且仅当满足以下两者条件:1)光敏传感器探测到喷泉壳体2周围不存在光线;2)液体传感器7探测到喷泉壳体2的泵送腔室202a进入液体时,双针电极遇水短路。例如,白天时太阳能板3 接受光照后,直接将形成的一部分电力直接供给水泵4以供电;白天水泵4 可以喷水,但是灯光不会启动,故将另外一部分电力用于给蓄电池(如锂电池)充电。晚上由光敏传感器探测到没有光线时,蓄电池(如锂电池)启动给水泵4和发光元件1供电,此时水泵4喷水、发光元件1发光。优选地,启动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的工作条件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不同而灵活地设定。优选地,光敏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可以采用PR-M/F系列型号的光敏传感器。优选地,液体探测器探测泵送腔室202a(尤其是水泵4 入水口)是否接触到液体,以单独或者与光敏传感器共同决定发光元件1和 /或水泵4是否达到工作条件。例如,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的工作条件可以为当且仅当满足以下两者条件:1)光敏传感器探测到喷泉壳体2周围不存在光线;2)液体传感器7探测到喷泉壳体2的泵送腔室202a进入液体时,双针电极遇水短路。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通过液体探测器触水短路,以达启动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的工作条件,即可以避免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在用户设定的工作条件以外工作而造成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的耗损,和/或太阳能板3产生的电力被浪费。例如,可以避免喷泉灯的喷泉壳体2还未接触水面时便启动工作,也可以避免发光元件1在白天光线良好时启动而浪费太阳能板3和/或蓄电池所提供的电力。
优选地,电力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管理和存储太阳能板3所产生的电力。优选地,电力控制单元可以通过光敏传感器控制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的启动。优选地,电路板6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穿过出水管5的第二开口。如此设置,出水管5可以将电路板6产生的至少部分热量传导至喷泉壳体2外,以利于电路板6和/或发光元件1的散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出水管5在穿过泵送腔室202a顶部区域按照能够防止泵送腔室202a内的液体渗入碟形腔室201内部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密封套8;并且出水管5以水密方式穿过太阳能板3所在的顶部区域。优选地,出水管5可以为金属管。优选地,出水管5的长度大于碟形腔室201的高度。优选地,出水管5的轴向方向与喷泉壳体2的轴向中心线重合。优选地,第一密封套8可以为金属螺纹套。优选地,第一密封套8可以通过螺纹、卡口等连接形式与泵送腔室202a顶部区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泵送腔室202a内,出水管5偏置地连接于水泵4的一侧,使得喷泉壳体2在水泵4运转时自身不平衡运动作用下绕喷泉灯的轴向方向旋转的同时,还能使其沿径向方向移动。优选地,泵送腔室202a顶部设置有用于穿过出水管5的第一开口。优选地,出水管5可以连接于水泵4顶部表面靠近水泵4周向壁的区域。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利用水泵4运转时自身不平衡运动作用下绕喷泉灯的轴向方向旋转的同时,还能使其沿径向方向移动,从而与发光元件1通过喷泉壳体2发出的光线以及水泵4喷出的水柱一起形成动态的喷泉景观。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电路板6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发光元件1,其中,位于下表面的发光元件1构成第一发光部,位于上表面的发光元件1 构成第二发光部。
优选地,第一发光部可以用于为水泵4喷出的水柱赋予颜色。
优选地,第二发光部可以构成碟形腔室201顶部出光区域的点状光源,以突出显示UFO的观感。优选地,点状光源可以围绕出水管5安装口沿周向设置。优选地,在点状光源的出光方向上所形成的光锥与水柱形成干涉;换而言之,第二发光部在出光方向上所形成的光锥与水柱形成干涉,以为喷出的水柱赋予颜色。
优选地,第一发光部的颜色至少有时可以不同于第一发光部所发出的光线颜色。优选地,第一发光部的启动与水柱喷出的启动可以是同时的。优选地,第一发光部与水泵4采用相同的电源。
优选地,朝向喷泉壳体2内部出光的发光元件1构成第一发光部。优选地,第一发光部通过彼此平滑连接的碟形腔室201和筒状下部202的外壁所形成的立体出光罩来实现均匀照明。通过该配置方式,由于发光元件1以直接电性接触的方式与电路板6电性连接,因而喷泉壳体2内部几乎没有线路的阻挡,从而使得第一发关部与第二发光部在光路中没有任何遮挡,最终可以通过立体出光罩实现均匀出光效果,以达成更为贴合UFO的观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喷泉壳体2构成第一发光部的立体出光罩。立体出光罩由碟形腔室201与大致筒状下部202一体且平滑地连接而成。
优选地,第一发光部是通过设置在碟形腔室201之内且沿轴向从上向下地朝向喷泉壳体2内部出光的多个发光元件1构成的。优选地,这些发光元件1是沿着碟形腔室201的周向分布的,尤其是沿周向布置在电路板6的朝向轴向下方的一侧表面上。特别优选地,这些发光元件1布置在电路板6 的径向靠外的区域。优选地,立体出光罩可以呈飞碟状。优选地,立体出光罩的顶部表面与太阳能板3的受光面齐平。通过该配置方式,由于在径向靠外的区域布置这些发光元件1,可以在碟形腔室201内保留更多空间用于安装电子部件,而且点状光源小光锥的单向出光特性确保了周向壳体均匀照明,而不会由碟形腔室201内的电子部件遮挡使得另一侧出现阴影,因此能够通过立体出光罩散射光线,实现尽量均匀的出光效果,达成更为贴合UFO的观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经由太阳能板3所在的顶部区域出光的第二发光部构成顶部的点状光源,用于为喷出的水柱赋予颜色。优选地,朝向喷泉壳体2外部出光的发光元件1构成顶部的若干点状光源,顶部的点状光源作为第二发光部。优选地,第二发光部可以用于为水泵4喷出的水柱赋予至少一种颜色。优选地,第二发光部在出光方向上所形成的光锥与水柱形成干涉,以为喷出的水柱赋予颜色。优选地,喷泉壳体2顶部的点状光源作为第二发光部,以突出显示UFO的观感。优选地,点状光源可以围绕出水管5安装口沿周向设置的。优选地,在点状光源的出光方向上所形成的光锥与水柱形成干涉。优选地,第二发光部的颜色至少有时可以不同于第一发光部所发出的光线颜色。优选地,第二发光部的启动与水柱喷出的启动可以是同时的。优选地,第二发光部与水泵4采用相同的电源。通过该配置方式,一方面朝向喷泉壳体2外部出光的发光元件1构成顶部的若干点状光源,顶部的点状光源作为第二发光部,以突出显示喷泉等的科幻感;另一方面,第二发光部在出光方向上所形成的光锥与水柱形成干涉并投射于或赋予水柱至少一种颜色;此外,第二发光部的颜色至少有时可以不同于第一发光部所发出的光线颜色,从而可以使得喷泉壳体2能够在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以及水泵4喷出的水柱等的配合形成立体的光线与喷泉交融的独特景观。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筒状下部202由内外两层双层壳体构成。在双层壳体之间形成与碟形腔室201联通且气密的腔室。筒状下部202的内层壳体构成用于安装水泵4的泵送腔室202a。优选地,喷泉壳体2可以大体由彼此连接的筒状下部202和碟形腔室201构成。优选地,筒状下部202 和碟形腔室201彼此内腔隔离,以避免空气交换。优选地,筒状下部202的顶部由碟形腔室201底壁构成。优选地,设置在泵送腔室202a内的水泵4 能够在喷泉灯放置于水体内时浸没于液体中。优选地,筒状下部202的周向壁由从碟形腔室201底壁向下(即向着水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呈筒形的壁部构成。优选地,碟形腔室201的顶部由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密封。优选地,碟形腔室201的碟形外周可以由呈弧形(纵剖视图中)的外壁限定。优选地,碟形腔室201外周壁的观感体现为平滑弧形曲线。优选地,碟形腔室201 外周壁在顶端经由弧形倒角部而转向径向内侧延伸,由此形成太阳能板3的承托板。优选地,在碟形腔室201外周靠近水面或浸没于水内的碟形腔室 201外壳部经由弧形倒角部延伸过渡到向水下延伸的锥形外周壁。优选地,该锥形外周壁与泵送腔室202a的周向壁共同限定环形腔体。优选地,双层壳体之间形成与碟形腔室201联通且气密的腔室即为环形腔室。优选地,该环形腔体在周向外侧气密包围泵送腔室202a,并与碟形腔室201彼此气体联通。优选地,在双层壁之间形成与碟形腔室201联通的气密的环形腔室。优选地,筒状下部202的内层壁构成用于安装水泵4的泵送腔室202a的周向壁。优选地,筒状下部202的外层壁与碟形腔室201外壁平滑连接,以形成立体出光罩的均匀出光的外表面。优选地,在碟形腔室201外周靠近水面或浸没于水内的碟形腔室201外壳部经由弧形倒角部延伸过渡到向水下延伸的锥形外周壁。优选地,该锥形外周壁与泵送腔室202a的周向壁共同限定了一环形腔室。该环形腔室在周向外侧气密包围泵送腔室202a,并与碟形腔室201彼此气体联通。优选地,环形腔室的外壁与碟形腔室201的外壁平滑连接,以形成均匀出光的立体出光罩的外壁。优选地,筒状下部202 的外层壁与碟形腔室201的外壁平滑连接,以形成均匀出光的立体出光罩的外壁。优选地,环形腔室的内壁可以充当筒状下部202的内层壳体。优选地,碟形腔室201的底壁构成泵送腔室202a的顶壁。优选地,泵送腔室202a 的顶部由碟形腔室底壁构成。优选地,泵送腔室202a底部经由过滤孔板10 通向水体。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通过发光元件1至少可以向喷泉壳体2的轴向下方投射光线,以便于在位于喷泉壳体2轴向下方的部分水域形成至少一种颜色的灯光景观,或者照亮位于喷泉壳体2轴向下方的部分水域,从而使得喷泉灯运行时漂浮灯所处的液面下方所呈现的光亮区可以与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一起进一步地增添喷泉灯的科幻感。此外,在喷泉壳体2 被放入水面时,环形腔室处于水面以下,因而也不影响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的出光效果。
优选地,泵送腔室202a的顶部由碟形腔室201底壁构成。优选地,泵送腔室202a底部经由过滤孔板10通向水体。优选地,在碟形腔室201底壁径向上靠近泵送腔室202a周向壁的区域设有凸起。优选地,该凸起是通过碟形腔室201底壁朝向泵送腔室202a的隆起构成的。优选地,该隆起可以以泵送腔室202a顶壁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布置。优选地,该隆起的最高点在径向上更靠近泵送腔室202a的周向壁。优选地,凸起与周向壁的间距小于凸起与顶壁中心的间距。优选地,凸起可以沿泵送腔室202a的径向延伸而形成闭环。优选地,该凸起可以绕泵送腔室202a顶壁中心进行延伸,进而形成环形凸起。优选地,上述环形凸起可以将泵送腔室202a的顶壁划分为三个部分:外周环顶、环形凸起、圆形平台。优选地,外周环顶径向向外的周向边缘与泵送腔室202a的周向壁一体连接。优选地,外周环顶径向向内的周向边缘与环形凸起径向向外的外部周向边缘平滑一体连接。优选地,环形凸起径向向内的内部周向边缘与圆形平台径向向外的周向边缘平滑一体连接。优选地,在以泵送腔室202a底部中心作为喷泉壳体2的轴向方向的起点时,圆形平台与泵送腔室202a底部之间距离超过外周环顶与泵送腔室202a底部之间的距离,以通过圆形平台与环形凸起径向向内的周向壁形成半封闭空间,该半封闭空间与涌入泵送腔室202a的液面能够形成保存遗留于泵送腔室202a内的气体。优选地,在以泵送腔室202a底部中心作为喷泉壳体2的轴向方向的起点时,圆形平台与泵送腔室202a底部之间距离超过外周环顶与泵送腔室202a底部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泵送腔室202a 的顶部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水泵4出水管5的第一开口。优选地,该圆形平台与环形凸起径向向内的侧壁构成一半密封空间,以便于该半密封空间与水泵4的顶部表面以气密的方式构成用于储存涌入泵送起腔室内的气体的密封腔。优选地,该环形凸起在周向上(即喷泉壳体2的轴向上)具有相同的凸出程度。优选地,环形凸起在朝向泵送腔室202a的方向上具有始终一致的延伸高度。优选地,该环形凸起与泵送腔室202a周向壁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优选地,该环形凸起的半径超过水泵4的长度和宽度。优选地,该环形凸起的横截面可以呈倒置的三角形或梯形。优选地,该凸起更靠近泵送腔室202a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穿过电极插针的第一圆孔。优选地,电极插针以气密的方式通过第一圆孔延伸至泵送腔室202a内。优选地,位于该环形凸起与泵送腔室202a的周向壁之间的碟形腔室201底壁设置有用于穿过导管或者导线的第二圆孔。优选地,水泵4可以通过上述导管或者导线与电路板6电连接以至少能够接受来自电路板6的电力。通过该配置方式,环形凸起有助于减弱或者防止涌入泵送腔室202a内的液面由于在泵送腔室 202a周向壁往复震荡而形成波峰叠加,进而使得喷泉壳体2出现剧烈抖动。例如,环形凸起可以将位于泵送腔室202a内的液面分为两部分,位于环形凸起内部的液面在环形凸起的限制作用下,共振腔室的空间更小,即用于减轻或者消除泵送腔室202a内的液面对泵送腔室202a周向壁的震荡,以避免水波在泵送腔室202a的周向壁往复反弹而导致整个喷泉壳体2形成更大的震荡。此外,如此设置还可以使得出水管5与第一开口的接缝处位于半封闭空间的最高点;而半密封腔室内壁可以与涌入泵送腔室202a的液面将遗留于泵送腔室202a内的气体封闭于半密封腔室,从而利用上述气体可以进一步防止泵送腔室202a内的液面通过出水管5与第一开口的接缝处进入碟形腔室201而损坏电路板6等电子元件。而双针电极与泵送腔室202a接缝处的防水工作是可以相对容易解决的。
优选地,凸起也可以为呈部分圆环状的凸起。优选地,凸起也可以为完整圆环状的凸起。优选地,凸起也可以为其他非圆弧形的凸起。优选地,凸起也可以为呈分段式的凸起或者点状的凸起。优选地,凸起可以设置于泵送腔室202a顶部靠近泵送腔室202a周向壁的区域。优选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凸起设置于泵送腔室202a其他的位置。例如,凸起可以位于泵送腔室202a的周向内壁。优选地,水泵4可以按照至少能够通过点接触的方式连接于泵送腔室202a内部,以减轻水泵4对喷泉壳体2造成的震动的方式。
优选地,出水管5偏置地连接于水泵4的顶部。如此设置可以利用水泵 4运转时自身不平衡运动作用下绕喷泉灯的轴向方向旋转的同时,还能使其沿径向方向移动,从而与发光元件1通过喷泉壳体2发出的光线以及水泵4 喷出的水柱一起形成动态的喷泉景观。优选地,该泵送腔室202a顶部表面的中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水泵4出水管5的第一开口。优选地,出水管5 的方向可以平行于泵送腔室202a的轴向方向。优选地,出水管5可以位于泵送腔室202a顶部的中心。优选地,水泵4与出水管5的接合处可以作为水泵4的第一支撑点,以用于承受水泵4沿泵送腔室202a轴向方向的作用力。优选地,水泵4轴向方向的作用力至少包括水泵4的大部分或者全部重力,其重心不同于几何中心的配置有助于强化设备整体无序运动。优选地,水泵4可以通过凸起上靠近水泵4的任意两个接触点连接,其中,一个接触点作为水泵4的第二支撑点,另一个接触点为第三支撑点。
优选地,第二支撑点与第三支撑点可以至少用于承受由于水泵4运行时自身的震动而对凸起形成的沿泵送腔室202a周向方向的切向作用力。通过该配置方式,水泵4可以通过第一支撑点、第二支撑点与第三支撑点以三角固定式的方式稳固地安装于泵送腔室202a内部,从而避免直接将水泵4安装于泵送腔室202a的顶部。这是由于若将水泵4与泵送腔室202a以面接触的方式连接,在水泵4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水泵4自身的震动而导致水泵4与泵送腔室202a的顶部的连接发生松动,进而加剧喷泉壳体2自身的震动,从而也不利于喷泉壳体2通过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形成良好的飞碟型观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该泵送腔室202a轴向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接口9,以用于安装过滤孔板10和/或用于在壳体下部外接其他部件。优选地,泵送腔室202a轴向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接口9,以用于安装支撑水泵4用的过滤孔板10。优选地,安装接口9可以是通过筒状下部202 的内层壁上设置的螺纹接口、卡口或其他形状配合结构来形成的。优选地,泵送腔室202a的底部经由过滤孔板10通向水体。优选地,所外接的其他部件可以是净化消毒部。优选地,净化消毒部用于对喷泉灯漂浮经过的水域进行净化消毒。优选地,泵送腔室202a轴向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接口,以用于连接净化消毒部。优选地,泵送腔室202a轴向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接口,以用于安装支撑水泵4用的过滤孔板10。优选地,在泵送腔室202a的轴向方向上,第一安装接口与泵送腔室202a底部的距离小于第一安装接口与泵送腔室202a底部的距离,即第一安装接口位于第二安装接口的轴向下方。
优选地,消毒净化部大体由可折叠的筒状腔室构成,并通过连接至喷泉壳体2的下部。如此设置,消毒净化部可以通过可折叠的筒状腔室进行折叠后,从而缩小消毒净化部所占用的空间,以便于收纳和/或运输净化消毒部。优选地,筒状腔室沿周向设置有透水孔。优选地,净化消毒部可以通过安装接口以螺纹、卡扣等连接方式连接于泵送腔室202a轴向下部。优选地,净化消毒部的内腔可以用于储存若干消毒片。优选地,净化消毒部的轴向顶部设置有用于将净化消毒部连接于其他部件的外接元件。优选地,净化消毒部由可折叠的多层复合单元一体连接构成。优选地,每层复合单元可以包括一个大直径的第一支撑环、滤网元件和两个小直径的第二支撑环。优选地,第二支撑环可以分别位于第一支撑环的轴向上方与轴向下方。优选地,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可以套设于滤网元件内。优选地,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优选地,滤网元件可以采用布料等具有可伸缩延展性的材质,以用于根据实际需求压缩或者延长净化消毒部轴向方向的长度。如此设置,消毒净化部可以通过可折叠的筒状腔室进行折叠后,从而缩小消毒净化部所占用的空间,以便于收纳和/或运输净化消毒部。优选地,滤网元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由其他材质制成。优选地,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所在的平面分别垂直于净化消毒部的轴向方向。优选地,每层复合单元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多个透水孔。优选地,透水孔可以便于净化消毒部外部的液体进行净化消毒部的内腔以对消毒片进行稀释。优选地,透水孔可以均匀地分布于每层复合单元上表面的周向边缘,以防止消毒片从透水孔直接沉入水池底部。优选地,复合单元之间彼此内腔连通。通过该配置方式,净化消毒部可以随着喷泉壳体2的不规则移动而移动,以抵达待消毒水面区域的各个角落,从而实现对喷泉壳体2漂浮经过的水域进行全方位地净化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包含多项实用新型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实用新型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包含多项实用新型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实用新型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喷泉壳体(2)和太阳能板(3),所述喷泉壳体(2)构成漂浮部,以使其能够漂浮于液面之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泉壳体(2)包括位于轴向上方的碟形腔室(201)和位于轴向下方的泵送腔室(202a),所述碟形腔室(201)的底壁水密地构成所述泵送腔室(202a)的顶壁,所述碟形腔室(201)的顶部以水密方式设置所述太阳能板(3),
其中,所述泵送腔室(202a)内设置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出水管(5)按照贯穿所述喷泉壳体(2)内腔方式布置,以用于将水从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输送到所述碟形腔室(201)之上而形成向外喷射的若干水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腔室(201)内按照能够控制和/或驱动所述水泵(4)和/或所述发光元件(1)的方式设置有电路板(6),并且所述电路板(6)连接有或集成有液体传感器(7),其中,液体传感器(7)用于控制水泵(4)的启动和/或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的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传感器(7)是由至少一个双针电极构成的,其中,所述双针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6)直接电性接触,所述双针电极的另一端至少延伸至液面以下,使得所述双针电极通过与液体接触来实现水泵(4)和/或发光元件(1)的电路选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在穿过所述泵送腔室(202a)顶部区域按照能够防止所述泵送腔室(202a)内的液体渗入所述碟形腔室(201)内部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密封套(8);并且所述出水管(5)以水密方式穿过所述太阳能板(3)所在的顶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送腔室(202a)内,所述出水管(5)偏置地连接于所述水泵(4)的一侧,使得所述喷泉壳体(2)在所述水泵(4)运转时自身不平衡运动作用下绕所述喷泉灯的轴向方向旋转的同时,还能使其沿径向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所述发光元件(1),其中,位于下表面的所述发光元件(1)构成第一发光部,位于上表面的所述发光元件(1)构成第二发光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泉壳体(2)构成第一发光部的立体出光罩,其中,所述立体出光罩由所述碟形腔室(201)与筒状下部(202)一体且平滑地连接而成,所述碟形腔室(201)的外周面呈圆滑弧形,并且所述碟形腔室(201)的外直径大于所述筒状下部(202)的外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太阳能板(3)所在的顶部区域出光的所述第二发光部构成顶部的点状光源,以用于为喷出的水柱赋予颜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下部(202)由内外两层双层壳体构成,其中,在所述双层壳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碟形腔室(201)联通且气密的腔室,其中,所述筒状下部(202)的内层壳体构成用于安装水泵(4)的所述泵送腔室(202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漂浮喷泉灯,其特征在于,该泵送腔室(202a)轴向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接口(9),以用于安装过滤孔板(10),和/或用于在所述喷泉壳体(2)下方外接部件。
CN202120841447.7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Active CN214890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1447.7U CN214890887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US17/644,436 US11530789B2 (en) 2021-04-22 2021-12-15 Solar-powered, floating, fountain lam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1447.7U CN214890887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0887U true CN214890887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4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41447.7U Active CN214890887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0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0789B2 (en) Solar-powered, floating, fountain lamp
CN112984447B (zh) 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US11267001B2 (en) Fountain core and fountain device having fountain core
KR20170094590A (ko) 태양광식 등부표
CN214890887U (zh) 一种太阳能漂浮喷泉灯
CN211424230U (zh) 一种喷泉灯
CN210868219U (zh) 一种智能全自动照明系统
CN110679516B (zh) 太阳能鸟澡盆发光底座及具有该底座的鸟澡盆结构
CN109876989A (zh) 一种喷泉装置
CN205896981U (zh) 太阳能杆帽灯
CN212617720U (zh) 便携式多功能照明器
CN201636570U (zh) 一种光纤光源发生器
CN209371073U (zh) 一种一体式多功能小夜灯
CN215808132U (zh) 一种新型吸顶灯
CN220540947U (zh) 家用电器的氛围灯和家用电器
CN219923448U (zh) 一种太阳能喷泉
CN201454722U (zh) 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顶喷
CN211853819U (zh) 一种泳池漂浮灯
CN215235380U (zh) 太阳能喷泉装置
CN209944060U (zh) 一种加湿式卧室用照明灯
CN215808031U (zh) 一种多功能筒灯
CN220186771U (zh) 一种景观喷泉氛围灯
CN210831524U (zh) 一种落地式led灯具
CN2932064Y (zh) 浮灯结构
CN212252388U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庭院草坪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