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9849U - 夹座和支架 - Google Patents

夹座和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9849U
CN214889849U CN202120261524.1U CN202120261524U CN214889849U CN 214889849 U CN214889849 U CN 214889849U CN 202120261524 U CN202120261524 U CN 202120261524U CN 214889849 U CN214889849 U CN 214889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arm
holder
rotating rod
avoi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15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senlo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senlo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senlo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senlo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615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9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9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9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座,包括夹座壳体、转杆、复位件、两个拉臂,两个所述拉臂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每个所述拉臂均伸入所述夹座壳体内,所述转杆设置在所述夹座壳体内且与所述夹座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拉臂伸入所述夹座壳体内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夹座壳体内且用于使得两个拉臂夹持和复位。通过设置转杆,当拉动两个拉臂时,拉臂带动转杆转动,在转杆的作用下,每个拉臂的移动距离一致,复位件使得两个拉臂能够夹持手机或平板且能够使得两个拉臂复位,与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齿条机械相比,即使使用时间再长,转杆也不会损坏,因此夹座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会更好。

Description

夹座和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辅助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夹座和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在某些场合下需要对电子产品固定,夹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电子产品的辅助配件之一,其能够夹紧手机或平板,之后再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桌面或车辆上,特别是在车辆上,为了能够让手机能够得到固定而释放双手,基本每辆车都会配备一个夹座。
然而现有的夹座通常是通过齿轮齿条联动来保持两侧拉臂移动的距离一致,可是夹座使用时间久了,齿轮齿条的轮齿会慢慢被磨损掉,这样就难以保持两侧拉臂移动距离一致,就不能使得拉臂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来夹持手机或平板,因此夹座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就会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夹座和支架,使得夹座稳定性和耐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夹座壳体、转杆、复位件、两个拉臂;两个所述拉臂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且每个所述拉臂均伸入所述夹座壳体内;所述转杆设置在所述夹座壳体内,且与所述夹座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拉臂伸入所述夹座壳体内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之一所述拉臂拉伸,带动所述转杆转动,所述转杆带动另一所述拉臂拉伸;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夹座壳体内且用于使得两个拉臂夹持和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拉臂与所述转杆连接的一端的设置有第一滑槽,当所述转杆转动时,所述转杆的端部插入到所述第一滑槽中,并可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夹座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拉臂背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对所述凸起滑动方向上的两侧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夹座壳体内形成有限位部,当两个所述拉臂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大值时,所述拉臂与所述限位部止抵。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拉臂连接或止抵,另一端与所述夹座壳体连接或止抵。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拉臂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弹簧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夹座壳体在所述弹簧压缩方向上设置有止抵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止抵块的侧壁连接或止抵,另一端与所述止抵块连接或止抵。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夹座壳体包括两个壳体,两个所述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且盖合形成容纳所述转杆、复位件、拉臂的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拉臂包括拉臂主体、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分别与所述拉臂主体连接,所述转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避让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朝向另一所述拉臂的一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当两个所述拉臂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小值时,其中之一所述拉臂的第一避让部、第二避让部分别位于另一所述拉臂的第二避让槽、第一避让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转杆包括转动部、以转动部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夹座壳体上,两个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转动部连接,且两个连接部之间相错设置;所述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之间限定出避让位;当两个所述拉臂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小值时,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避让位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方案:一种支架,包括支撑架和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夹座,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转杆,当拉动其中一个拉臂时,拉臂带动转杆转动,在转杆的作用下,另一拉臂移动张开,在转杆的作用下,每个拉臂的移动距离一致,复位件使得两个拉臂能够夹持手机或平板且能够使得两个拉臂复位,与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齿条机械相比,即使使用时间再长,转杆也不会损坏,因此夹座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会更好。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座壳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座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座壳体隐藏其中一个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座壳体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座壳体的拉臂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座壳体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座壳体的转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夹座壳体100,第二滑槽110,限位部120,止抵块130,转杆200,转动部210,连接部220,凸块230,复位件300a,弹簧300b,拉臂400,第一滑槽410,容置槽420,第一避让部430,拉臂主体440,第二避让部450,第一避让槽460,第二避让槽470,避让位480,凸起49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1至附图8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座,包括夹座壳体100、转杆200、复位件300a、两个拉臂400;两个拉臂400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且每个拉臂400均伸入夹座壳体100内;转杆200设置在夹座壳体100内,且与夹座壳体100转动连接;转杆200两端分别与两个拉臂400伸入夹座壳体100内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之一拉臂400拉伸,带动转杆200转动,转杆200带动另一拉臂400拉伸;复位件300a设置在夹座壳体100内且用于使得两个拉臂400夹持和复位。
通过设置转杆200,当拉动其中一个拉臂400时,拉臂400带动转杆200转动,在转杆200的作用下,另一拉臂400移动张开,在转杆200的作用下,每个拉臂400的移动距离一致,复位件300a使得两个拉臂400能够夹持手机或平板且能够使得两个拉臂400复位,与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齿条机械相比,即使使用时间再长,转杆200也不会损坏,因此夹座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会更好。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6所示,拉臂400与转杆200连接的一端的设置有第一滑槽410,当转杆200转动时,转杆200的端部插入到第一滑槽410中,并可在第一滑槽410内滑动。通过设置第一滑槽410,转杆200可在第一滑槽410内移动,第一滑槽410对转杆200的移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这样转杆200就可以转动的更加稳定,避免了转杆200在转动的过程中出现了在其他方位上晃动的情况,进而夹座的稳定性更好。具体的,转杆200的端部设置有凸块230,凸块230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410内。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夹座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10,拉臂400背向第一滑槽410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二滑槽110相配合的凸起490;凸起490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10内,第二滑槽110对凸起490滑动方向上的两侧限位。通过设置第二滑槽110,拉臂400上设置凸起490,凸起490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10内,这样就对拉臂400的移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拉臂400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进而提高夹座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夹座壳体100内形成有限位部120,当两个拉臂400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大值时,拉臂400与限位部120止抵。通过设置限位部120,这样可以限制拉臂400的移动距离,避免不小心用力拉动拉臂400时,导致拉臂400移动距离过大而脱出壳体,同时导致转杆200与拉臂400连接部220位受损,因此设置限位部120可以提高夹座的稳定性。具体的,限位部120呈圆柱状,拉臂400与限位部120抵接的表面设置成与圆柱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更进一步,限位部120中间设置有连接孔,夹座壳体100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孔上实现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的,限位部120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如图3至图5所示,复位件300a为弹簧300b,弹簧300b的一端与拉臂400连接或止抵,另一端与夹座壳体100连接或止抵。当拉动拉臂400时,弹簧300b随着拉臂400移动,而弹簧300b的另一端与夹座壳体100止抵,夹座壳体100又是固定不动,这样弹簧300b就会压缩,弹簧300b就会对拉臂400产生一个与拉臂400移动方向相反的弹力,这个弹力会使得两个拉臂400相互靠近以将手机或平板夹的更紧,同时,由于夹持空间是弹性的,这样可以适应更多不同尺寸的手机或平板。具体的,当拿出手机时,拉臂400在复位件300a的作用下复位。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拉臂400上设置有容置槽420,弹簧300b设置在容置槽420内,夹座壳体100在弹簧300b压缩方向上设置有止抵块130,弹簧300b的一端与容置槽420朝向止抵块130的侧壁连接或止抵,另一端与止抵块130连接或止抵。通过设置容置槽420,弹簧300b设置在容置槽420里内,这样弹簧300b就不会容易出现左右上下移动的现象,因此夹座的稳定性会更强,夹手机或平板就会更稳。其中容置槽420设置成与弹簧300b形状相匹配的弧形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件300a可以包括第一磁铁和与第一磁铁相互排斥的第二磁铁,第一磁铁设置在拉臂400上,第二磁铁设置在夹座壳体100上且与第一磁铁相对设置。由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相互排斥,当拉臂400移动时,而夹座壳体100又是固定不动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越来越靠近,这样在磁场的作用下拉臂400上就会形成有与拉臂400移动方向相反的磁力,该磁力可以使得两个拉臂400相互靠近以夹紧手机或平板。
进一步的,夹座壳体100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且盖合形成容纳转杆200、复位件300a、拉臂400的容纳空间。通过设置两个壳体,壳体之间拆卸连接,这样装配转杆200、复位件300a、拉臂400时就很方便,且转杆200、复位件300a、拉臂40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这样零件就不会暴露出来,外观上美观。
进一步的,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拉臂400包括拉臂主体440、第一避让部430和第二避让部450;第一避让部430和第二避让部450分别与拉臂主体440连接,转杆200两端分别与第一避让部430滑动连接;第一避让部430和第二避让部450朝向另一拉臂400的一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避让槽460和第二避让槽;当两个拉臂400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小值时,其中之一拉臂400的第一避让部430、第二避让部450分别位于另一拉臂400的第二避让槽、第一避让槽460中。
通过设置第一避让槽460和第二避让槽,当两个拉臂400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小值时,其中一个拉臂400的第一避让部430、第二避让部450分别位于另一个拉臂400的第二避让槽、第一避让槽460中,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拉臂400的空间,夹座整体上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
进一步的,如图8和图3所示,转杆200包括转动部210、以转动部210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部220;转动部210转动连接在夹座壳体100上,两个连接部220分别与转动部210连接,且两个连接部220之间相错设置;第一避让部430和第二避让部450之间限定出避让位480;当两个拉臂400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小值时,连接部220位于避让位480中。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拉臂400的空间,夹座整体上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方案,一种支架,包括支撑架和上述方案中的的夹座,支撑架和夹座连接。
通过设置转杆200,当拉动其中一个拉臂400时,拉臂400带动转杆200转动,在转杆200的作用下,另一拉臂400移动张开,在转杆200的作用下,每个拉臂400的移动距离一致,复位件300a使得两个拉臂400能够夹持手机或平板且能够使得两个拉臂400复位,与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齿条机械相比,即使使用时间再长,转杆200也不会损坏,因此夹座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会更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夹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座壳体、转杆、复位件、两个拉臂;两个所述拉臂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且每个所述拉臂均伸入所述夹座壳体内;所述转杆设置在所述夹座壳体内,且与所述夹座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拉臂伸入所述夹座壳体内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之一所述拉臂拉伸,带动所述转杆转动,所述转杆带动另一所述拉臂拉伸;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夹座壳体内且用于使得两个拉臂夹持和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臂与所述转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槽,当所述转杆转动时,所述转杆的端部插入到所述第一滑槽中,并可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座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拉臂背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对所述凸起滑动方向上的两侧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座壳体内形成有限位部,当两个所述拉臂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大值时,所述拉臂与所述限位部止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拉臂连接或止抵,另一端与所述夹座壳体连接或止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臂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弹簧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夹座壳体在所述弹簧压缩方向上设置有止抵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止抵块的侧壁连接或止抵,另一端与所述止抵块连接或止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座壳体包括两个壳体,两个所述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且盖合形成容纳所述转杆、复位件、拉臂的容纳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臂包括拉臂主体、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分别与所述拉臂主体连接,所述转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避让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朝向另一所述拉臂的一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当两个所述拉臂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小值时,其中之一所述拉臂的第一避让部、第二避让部分别位于另一所述拉臂的第二避让槽、第一避让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包括转动部、以转动部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夹座壳体上,两个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转动部连接,且两个连接部之间相错设置;所述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之间限定出避让位;当两个所述拉臂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小值时,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避让位中。
10.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夹座,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夹座连接。
CN202120261524.1U 2021-01-29 2021-01-29 夹座和支架 Active CN214889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1524.1U CN214889849U (zh) 2021-01-29 2021-01-29 夹座和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1524.1U CN214889849U (zh) 2021-01-29 2021-01-29 夹座和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9849U true CN214889849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60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1524.1U Active CN214889849U (zh) 2021-01-29 2021-01-29 夹座和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9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2956B2 (en) Smartphone charger, stand, and ring holder device
CN214889849U (zh) 夹座和支架
TWI662877B (zh) 功能元件旋轉復位裝置及電子設備
CN212727123U (zh) 具有镜面倒影效果装置、手机和手机保护套
CN109327586A (zh) 一种穿戴式手机夹持装置
CN206149350U (zh) 一种手机壳
US20110253168A1 (en) Cosmetic casing assembly
CN107809019B (zh) 电子设备
CN206421432U (zh) 一种便携式存储终端
TW201328507A (zh) 插拔裝置
CN105847478B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手机
CN205140522U (zh) 一种手机支架u盘
CN109597206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792668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KR20120066402A (ko) 스마트패드용 거치대
KR101769904B1 (ko) 지지 수단을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용 케이스
CN214947498U (zh) 一种夹持机构和夹持装置
CN216981961U (zh) 一种摄像头支架保护壳
CN220586436U (zh) 一种浮动式中心旋盖耳机盒及耳机组件
CN219277087U (zh) 一种防图纸划伤的手工绘图工具
CN111694153B (zh) 一种适用于柔性屏手机的vr眼镜
CN210623964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17388779U (zh) 一种可支撑的手机壳
CN219673865U (zh) 翻译机
CN217634815U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双面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