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7456U - 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7456U
CN214887456U CN202120342028.9U CN202120342028U CN214887456U CN 214887456 U CN214887456 U CN 214887456U CN 202120342028 U CN202120342028 U CN 202120342028U CN 214887456 U CN214887456 U CN 214887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or
transmission shaft
bearing
umbrella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20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420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7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7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7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舱,发电机舱内转动连接一传动轴;发电机舱与风车塔柱的顶部之间通过一旋转轴承机构连接;发电机舱内设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驱动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传动轴的前端连接一伞式风叶拉力机构,伞式风叶拉力机构与传动轴前端螺纹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发电机舱内设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传动轴前端连接的伞式风叶拉力机构仅采用少部分轴承部件,使伞式风叶拉力机构的日后维护费用降低,并且提升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输出电流能源的电力设备,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现有技术中,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迎风叶片抵抗强风能力很差,很容易损坏,并且发电机多处采用大量轴承,日后维护时需要对轴承进行维护和更换,维护成本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强风能力差,容易损坏,且发电机多处采用大量轴承,日后维护时需要对轴承进行维护和更换,维护成本巨大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减少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包括风车塔柱,所述风车塔柱上连接一发电机舱,所述发电机舱内转动连接一传动轴;所述发电机舱与所述风车塔柱的顶部之间通过一旋转轴承机构连接;所述发电机舱内设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驱动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所述传动轴的前端连接一伞式风叶拉力机构,所述伞式风叶拉力机构与所述传动轴前端螺纹连接,所述伞式风叶拉力机构带动所述传动轴驱动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舱的尾部固定连接一H型尾舵,所述H型尾舵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一尾舵支撑架连接杆,前后两侧的所述尾舵支撑架连接杆连接有舵片,使整体呈H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H型尾舵中部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发电机舱的尾部可拆卸连接,而所述尾舵支撑架连接杆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前后两侧所述尾舵支撑架连接杆与所述舵片中部连接,两所述舵片的前后两端通过若干加强筋连接,所述加强筋交错连接两舵片的前方和后方,呈X 型,而所述舵片与所述连接杆之间也通过交错分布的所述加强筋连接,呈X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轴承机构包括塔柱轴承、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包括内套下筒扣和内套上筒扣,所述内套下筒扣与所述风车塔柱固定连接,所述塔柱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内套下筒扣的外圈连接,所述内套上筒扣与所述内套下筒扣固定连接并遮盖所述塔柱轴承的内圈周缘,所述内套筒用于防止所述塔柱轴承与所述风车塔柱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套筒包括外套上筒扣和外套下筒扣,所述外套上筒扣与所述塔柱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外套下筒扣与所述外套上筒扣通过螺丝连接,使所述塔柱轴承的外圈在所述外套筒内转动,所述外套上筒扣与所述发电机舱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舱通过所述外套筒随所述塔柱轴承转动,所述内套筒固定所述塔柱轴承并与所述风车塔柱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定子壳体,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通过两发电机轴承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发电机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发电机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内设置一线圈转子,所述线圈转子与所述传动轴套接,所述线圈转子周缘包裹一圈线圈,所述线圈转子和线圈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内还设置一圈磁钢定子,所述磁钢定子固定设置于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的内壁周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与所述发电机舱的底部连接有一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所述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底部连接;所述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与所述发电机舱的底部通过一第一万向轴承连接,所述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与所述传动轴的底部通过一第二万向轴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包括与所述发电机舱底部连接的母导电轨道和与所述传动轴末端连接的子导电轨道,所述母导电轨道和所述子导电轨道之间滑动通过一导电杆连接;所述母导电轨道与所述发电机舱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轴承连接,所述子导电轨道与所述传动轴末端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轴承连接;所述母导电轨道内周缘设置若干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围绕所述导电杆呈环形布置,所述子导电轨道内设置一子轨道轴承,所述子轨道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导电杆连接,所述子轨道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子导电轨道的内壁连接,所述子轨道轴承一侧还设置若干组导电碟片,所述导电碟片与所述子导电轨道的内壁连接,所述导电碟片与所述导电杆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子导电轨道转动,驱动所述导电碟片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轴伸出所述发电机舱外侧的部分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两侧削平,所述伞式风叶拉力机构包括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中部与所述螺纹形状相匹配,所述定位盘与所述传动轴的所述螺纹相互套接后,所述定位盘随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一螺丝套筒内圈螺纹与所述传动轴的所述螺纹匹配旋转连接,所述螺丝套筒的底部向周缘延伸一螺丝锁盆,所述螺丝套筒的外圈呈正多边形;所述螺丝锁盆与所述定位盘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螺丝锁盆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所述螺丝锁盆和所述定位盘之间连接的螺丝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侧,每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各分布一螺丝,通过所述定位槽固定所述螺丝锁盆和所述定位盘的位置,所述定位盘和所述螺丝套筒随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与所述伞式风叶拉力机构之间还设置有鼓刹机构,所述鼓刹机构套接于所述传动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丝套筒的顶部连接一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螺丝套筒的外圈连接,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连接一安装轴承座,所述安装轴承座包括上轴壳和下轴壳,所述上轴壳和所述下轴壳组合成所述安装轴承座;所述安装轴承座呈梯形设计,所述安装轴承座的斜面周缘设置有若干固定孔,若干拉力杆与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拉力杆沿所述安装轴承座周缘等间距分布;所述定位盘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若干风叶杆与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风叶杆沿所述定位盘周缘等间距分布,所述拉力杆的末端与所述风叶杆的中部螺丝连接;所述风叶杆中部以外部分连接有迎风叶片,所述迎风叶片的背部设置有若干加强肋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电机舱包括上机舱和下机舱,所述上机舱和所述下机舱通过螺丝连接组合成所述发电机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H型尾舵采用镂空设计使所述发电机舱在强风中能够稳定姿态,不会产生多余的晃动,所述传动轴前端连接的所述伞式风叶拉力机构仅采用少部分轴承部件,使所述伞式风叶拉力机构的日后维护费用降低,并且提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电机舱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H型尾舵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H型尾舵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摩擦转轴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伞式风叶拉力机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丝套筒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丝锁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盘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伞式风叶拉力机构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伞式风叶拉力机构第三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伞式风叶拉力机构第四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母导电轨道局部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叶杆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叶杆俯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电机舱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
风车塔柱100、低摩擦转轴机构200、塔柱轴承210、内套筒220、内套上筒扣221、内套下筒扣222、外套筒230、外套上筒扣231、外套下筒扣232、
发电机舱300、上机舱310、下机舱320、传动轴330、螺纹331、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发电机定子壳体341、发电机轴承342、线圈转子 343、线圈344、磁钢定子345、第一万向轴承350、第二万向轴承360、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母导电轨道410、限位柱411、子导电轨道420、子轨道轴承421、导电碟片422、旋转导电环423、导电杆430、
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定位盘510、连接孔511、螺丝套筒520、螺丝锁盆521、定位槽522、连接轴承530、安装轴承座540、上轴壳541、下轴壳542、固定孔543、拉力杆550、风叶杆560、迎风叶片570、加强筋571、
H型尾舵600、连接杆610、尾舵支撑架连接杆620、舵片630、加强肋条 6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343磁钢定子345风车发电机,下文简称风车发电机。
如图1-图15所示,包括风车塔柱100,风车塔柱100上连接一发电机舱 300,发电机舱300内转动连接一传动轴330;发电机舱300与风车塔柱100的顶部之间通过一低摩擦转轴机构200连接;发电机舱300内设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与传动轴330连接,传动轴330驱动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传动轴330的前端连接一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与传动轴330前端螺纹331连接,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带动传动轴330驱动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发电机舱300的尾部固定连接一H型尾舵600,H型尾舵600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一尾舵支撑架连接杆620,前后两侧的尾舵支撑架连接杆620连接有舵片630,使整体呈H型。发电机舱300内设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减少传动轴330在发电机舱300内的磨损,提高发电效率;H型尾舵600采用镂空设计使发电机舱300在强风中能够稳定姿态,不会产生多余的晃动,传动轴330前端连接的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仅采用少部分轴承部件,使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的日后维护费用降低,并且提升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18所示,具体地,发电机舱300包括上机舱310和下机舱320,上机舱310和下机舱320通过螺丝连接组合成发电机舱300,采用分体式组合的结构,使发电机舱300在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效率更加高效,维护更加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H型尾舵600中部通过一连接杆610与发电机舱300的尾部可拆卸连接,而尾舵支撑架连接杆620的中部与连接杆610固定连接;前后两侧尾舵支撑架连接杆620 与舵片630中部连接,两舵片630的前后两端通过若干加强筋640连接,加强筋640交错连接两舵片630的前方和后方,呈X型,而舵片630与连接杆610 之间也通过交错分布的加强筋640连接,呈X型。具体地,舵片630与连接杆610之间镂空设计,通过前后两侧的尾舵支撑架连接杆620与连接杆610连接,在两者之间布置加强筋640,增加舵片630在强风环境下的抗风能力。
如图1和图5所示,低摩擦转轴机构200包括塔柱轴承210、外套筒230 和内套筒220,内套筒220包括内套下筒扣222和内套上筒扣221,内套下筒扣 222与风车塔柱100固定连接,塔柱轴承210的内圈与内套下筒扣222的外圈连接,内套上筒扣221与内套下筒扣222固定连接并遮盖塔柱轴承210的内圈周缘,内套筒220用于防止塔柱轴承210与风车塔柱100接触。外套筒230包括外套上筒扣231和外套下筒扣232,外套上筒扣231与塔柱轴承210的外圈连接,外套下筒扣232与外套上筒扣231通过螺丝连接,使塔柱轴承210的外圈在外套筒230内转动,外套上筒扣231与发电机舱300固定连接,发电机舱 300通过外套筒230随塔柱轴承210转动,内套筒220固定塔柱轴承210并与风车塔柱100固定连接。采用低摩擦转轴机构200把发电机舱300和风车塔柱 100隔开,发电机舱300通过外套筒230随塔柱轴承210的外圈转动,而风车塔柱100通过内套筒220和塔柱轴承210的内圈固定连接,使发电机舱300通过塔柱轴承210的外圈绕塔柱轴承210的内圈转动,实现低摩擦力的水平角度转动,使发电机舱300对风向的应对更加迅速,及时调整发电机舱300的迎风面与风向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6-图9所示,具体地,传动轴 330伸出发电机舱300外侧的部分设置有螺纹331,螺纹331的两侧削平,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包括定位盘510,定位盘510中部与螺纹331形状相匹配,定位盘510与传动轴330的螺纹331相互套接后,定位盘510随传动轴330同步转动;传动轴330设置有螺纹331的部分两端切削磨平,而定位盘510中部的形状与螺纹331切削后的形状相同,定位盘510套入螺纹331中,能够被螺纹331固定住,传动轴330转动时也会带动定位盘510同步转动。
如图6所示,一螺丝套筒520与传动轴330的螺纹331连接,螺丝套筒 520的底部向周缘延伸一螺丝锁盆521,螺丝套筒520的外圈呈正多边形,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扳手夹持螺丝套筒520的外圈来拧紧螺丝套筒520,在本实施例中,螺丝套筒520的外圈整体都为正多边形。螺丝锁盆521与定位盘510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螺丝锁盆521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522,螺丝锁盆521和定位盘510之间连接的螺丝位于定位槽522的两侧,每定位槽522的两侧各分布一螺丝,通过定位槽522固定螺丝锁盆521和定位盘510的位置,定位盘 510和螺丝套筒520随传动轴330同步转动。
应理解,螺丝套筒520的外圈整体为正多边形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螺丝套筒520的外圈局部设置为正多边形,工作人员在拧紧螺丝套筒520时只需要用扳手夹持正多边形设置的部分,便能够拧紧螺丝套筒520。本实用新型对螺丝套筒520外圈正多边形结构的位置分布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螺丝套筒520外圈正多边形结构的位置分布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0-图12所示,具体地,螺丝套筒520的顶部连接一连接轴承530,连接轴承530的内圈与螺丝套筒520的外圈连接,连接轴承530的外圈连接一安装轴承座540,安装轴承座540包括上轴壳541和下轴壳542,上轴壳541和下轴壳542组合成安装轴承座540;安装轴承座540呈梯形设计,安装轴承座540的斜面周缘设置有若干固定孔543,若干拉力杆550与固定孔543固定连接,拉力杆550沿安装轴承座540周缘等间距分布;定位盘510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511,若干风叶杆560与连接孔511 连接,风叶杆560沿定位盘510周缘等间距分布,拉力杆550的末端与风叶杆 560的中部螺丝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风叶杆560和拉力杆550的数量都为四根,风叶杆560和拉力杆550对应连接,通过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把拉力杆 550与风叶杆560连接,整个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仅采用连接轴承530,使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后期维修成本更低,更加容易维护,减少易损件的使用,提升风车发电机的整体使用寿命。如图16-图17所示,风叶杆560与定位盘 510之间的连接处呈圆台,圆台的中部留空,留空处插入定位盘510的连接孔 511对应位置通过螺丝连接,定位盘510夹在风叶杆560的留空处,风叶杆560 采用两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定位盘510上,连接固定。
如图12所示,风叶杆560中部以外部分连接有迎风叶片570,迎风叶片 570的背风面设置若干加强肋条571,加强肋条571横向等间距设置于迎风叶片 570的背风面上,通过加强肋条571提升迎风叶片570的强度和韧性,提升迎风叶片570的抗风强度。为了便于制动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在传动轴330 上还设置有鼓刹机构(在附图中未示出),具体地,鼓刹机构套接于传动轴330 上,位于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和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之间鼓刹机构能够制动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避免风力过大导致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受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具体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包括发电机定子壳体341,发电机定子壳体341通过两发电机轴承342与传动轴330连接,发电机轴承342的内圈与传动轴330连接,发电机轴承342的外圈与发电机定子壳体341的内壁连接。发电机定子壳体341内设置一线圈转子343,线圈转子343与传动轴330套接并与传动轴330同步转动,线圈转子343周缘包裹一圈线圈344,线圈转子343和线圈344与传动轴330 三者同步转动,充当整个风车发电机的转子部分。而发电机定子壳体341内还设置一圈磁钢定子345,磁钢定子345固定设置于发电机定子壳体341的内壁周缘,传动轴330在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的带动下转动,从而驱动线圈转子 343和线圈344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
如图1、图14和图15所示,为了把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产生的电流运输到外界,还包括一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包括与发电机舱300连接的母导电轨道410和与传动轴330末端连接的子导电轨道420,母导电轨道410和子导电轨道420之间滑动通过一导电杆 430连接。由于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被风力吹动过程中会带动传动轴330在发电机舱300内发生不规则的晃动为了保证风车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并且减少发电机的磨损,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与发电机舱300的底部通过一第一万向轴承350连接,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与传动轴330的底部通过一第二万向轴承360,具体地,
母导电轨道410与发电机舱300的底部通过第一万向轴承350连接,子导电轨道420与传动轴330末端通过第二万向轴承360连接,通过前后两个万向轴承的角度组合,使传动轴330能够摆动一定的角度,当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受风力而发生摇摆时,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能够在发电机舱300内正常工作。
如图14和图15所示,母导电轨道410内周缘设置若干限位柱411,限位柱411围绕导电杆430呈环形布置,避免导电杆430从母导电轨道410内脱出。子导电轨道420内设置一子轨道轴承421,子轨道轴承421的内圈与导电杆430 连接,子轨道轴承421的外圈与子导电轨道420的内壁连接,子轨道轴承421 一侧还设置若干组导电碟片422,导电碟片422与导电杆430连接,传动轴330 带动子导电轨道420转动,驱动导电碟片422转动,电流经导电碟片422传输到导电杆430上,再通过母导电轨道410运输到外界,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碟片422的数量为四组,每组导电碟片422均与导电杆430套接。子导电轨道 420的内圈壁内固定设置有若干旋转导电环423,每两旋转导电环423组成一组,导电碟片422设置于两旋转导电环423之间,电流经旋转导电环423传输到导电碟片422上,具体地,两旋转导电环423夹着导电碟片422,传动轴330在转动过程中两旋转导电环423贴合导电碟片422旋转滑动,旋转导电环423和导电碟片422之间始终保持接触,使电流能够从子导电轨道420的外壳经旋转导电环423流入导电碟片422,每一个导电碟片422对应传输到导电杆430上,电流再经传输到导杆槽输导到电机壳外,完成电流的输送。
应理解,导电碟片422的数量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两组、三组、五组等等数量组合。本实用新型对导电碟片422的数量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导电碟片 422的数量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包括风车塔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车塔柱(100)上连接一发电机舱(300),所述发电机舱(300)内转动连接一传动轴(330);
所述发电机舱(300)与所述风车塔柱(100)的顶部之间通过一旋转轴承机构(200)连接;
所述发电机舱(300)内设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与所述传动轴(330)连接,所述传动轴(330)驱动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
所述传动轴(330)的前端连接一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所述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与所述传动轴(330)前端螺纹(331)连接,所述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带动所述传动轴(330)驱动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
所述发电机舱(300)的尾部固定连接一H型尾舵(600),所述H型尾舵(600)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一尾舵支撑架连接杆(620),前后两侧的所述尾舵支撑架连接杆(620)连接有舵片(630),使整体呈H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尾舵(600)中部通过一连接杆(610)与所述发电机舱(300)的尾部可拆卸连接,而所述尾舵支撑架连接杆(620)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杆(610)固定连接;
前后两侧所述尾舵支撑架连接杆(620)与所述舵片(630)中部连接,两所述舵片(630)的前后两端通过若干加强筋(640)连接,所述加强筋(640)交错连接两舵片(630)的前方和后方,呈X型,而所述舵片(630)与所述连接杆(610)之间也通过交错分布的所述加强筋(640)连接,呈X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承机构(200)包括塔柱轴承(210)、外套筒(230) 和内套筒(220),所述内套筒(220)包括内套下筒扣(222)和内套上筒扣(221),所述内套下筒扣(222)与所述风车塔柱(100)固定连接,所述塔柱轴承(210)的内圈与所述内套下筒扣(222)的外圈连接,所述内套上筒扣(221)与所述内套下筒扣(222)固定连接并遮盖所述塔柱轴承(210)的内圈周缘,所述内套筒(220)用于防止所述塔柱轴承(210)与所述风车塔柱(10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230)包括外套上筒扣(231)和外套下筒扣(232),所述外套上筒扣(231)与所述塔柱轴承(210)的外圈连接,所述外套下筒扣(232)与所述外套上筒扣(231)通过螺丝连接,使所述塔柱轴承(210)的外圈在所述外套筒(230)内转动,所述外套上筒扣(231)与所述发电机舱(300)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舱(300)通过所述外套筒(230)随所述塔柱轴承(210)转动,所述内套筒(220)固定所述塔柱轴承(210)并与所述风车塔柱(10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包括发电机定子壳体(341),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341)通过两发电机轴承(342)与所述传动轴(330)连接,所述发电机轴承(342)的内圈与所述传动轴(330)连接,所述发电机轴承(342)的外圈与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341)的内壁连接;
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341)内设置一线圈转子(343),所述线圈转子(343)与所述传动轴(330)套接,所述线圈转子(343)周缘包裹一圈线圈(344),所述线圈转子(343)和线圈(344)与所述传动轴(330)同步转动;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341)内还设置一圈磁钢定子(345),所述磁钢定子(345)固定设置于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341)的内壁周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与所述发电机舱(300) 的底部连接有一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所述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330)底部连接;
所述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与所述发电机舱(300)的底部通过一第一万向轴承(350)连接,所述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与所述传动轴(330)的底部通过一第二万向轴承(36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400)包括与所述发电机舱(300)底部连接的母导电轨道(410)和与所述传动轴(330)末端连接的子导电轨道(420),所述母导电轨道(410)和所述子导电轨道(420)之间滑动通过一导电杆(430)连接;
所述母导电轨道(410)与所述发电机舱(300)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轴承(350)连接,所述子导电轨道(420)与所述传动轴(330)末端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轴承(360)连接;
所述母导电轨道(410)内周缘设置若干限位柱(411),所述限位柱(411)围绕所述导电杆(430)呈环形布置,所述子导电轨道(420)内设置一子轨道轴承(421),所述子轨道轴承(421)的内圈与所述导电杆(430)连接,所述子轨道轴承(421)的外圈与所述子导电轨道(420)的内壁连接,所述子轨道轴承(421)一侧还设置若干组导电碟片(422),所述导电碟片(422)与所述子导电轨道(420)的内壁连接,所述导电碟片(422)与所述导电杆(430)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330)带动所述子导电轨道(420)转动,驱动所述导电碟片(42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30)伸出所述发电机舱(300)外侧的部分设置有螺纹(331),所述螺纹(331)的两侧削平,所述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包括定位盘(510),所述定位盘(510)中部与所述螺纹(331)形状相匹配,所述定位盘(510)与所述传动轴(330)的所述螺纹(331)相互套接后,所述定位盘(510)随所述传动轴(330)同步转动;
一螺丝套筒(520)内圈螺纹与所述传动轴(330)的所述螺纹(331)匹配旋转连接,所述螺丝套筒(520)的底部向周缘延伸一螺丝锁盆(521),所述螺丝套筒(520)的外圈呈正多边形;所述螺丝锁盆(521)与所述定位盘(510)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螺丝锁盆(521)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522),所述螺丝锁盆(521)和所述定位盘(510)之间连接的螺丝位于所述定位槽(522)的两侧,每所述定位槽(522)的两侧各分布一螺丝,通过所述定位槽(522)固定所述螺丝锁盆(521)和所述定位盘(510)的位置,所述定位盘(510)和所述螺丝套筒(520)随所述传动轴(330)同步转动;
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340)与所述伞式风叶拉力机构(500)之间还设置有鼓刹机构,所述鼓刹机构套接于所述传动轴(33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套筒(520)的顶部连接一连接轴承(530),所述连接轴承(530)的内圈与所述螺丝套筒(520)的外圈连接,所述连接轴承(530)的外圈连接一安装轴承座(540),所述安装轴承座(540)包括上轴壳(541)和下轴壳(542),所述上轴壳(541)和所述下轴壳(542)组合成所述安装轴承座(540);
所述安装轴承座(540)呈梯形设计,所述安装轴承座(540)的斜面周缘设置有若干固定孔(543),若干拉力杆(550)与所述固定孔(543)固定连接,所述拉力杆(550)沿所述安装轴承座(540)周缘等间距分布;
所述定位盘(510)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511),若干风叶杆(560)与所述连接孔(511)连接,所述风叶杆(560)沿所述定位盘(510)周缘等间距分布,所述拉力杆(550)的末端与所述风叶杆(560)的中部螺丝连接;所述风叶杆(560)中部以外部分连接有迎风叶片(570),所述迎风叶片(570)的背部设置有若干加强肋条(57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舱(300)包括上机舱(310)和下机舱(320),所述上机舱(310)和所述下机舱(320)通过螺丝连接组合成所述发电机舱(300)。
CN202120342028.9U 2021-02-04 2021-02-04 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Active CN214887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2028.9U CN214887456U (zh) 2021-02-04 2021-02-04 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2028.9U CN214887456U (zh) 2021-02-04 2021-02-04 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7456U true CN214887456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58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2028.9U Active CN214887456U (zh) 2021-02-04 2021-02-04 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7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54759B2 (en) Wind powered apparatus having counter rotating blades
US7144214B2 (en) Rotor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windmill for power generation
WO2009100157A1 (en) Wind turbine improvements
US9562518B2 (en) Mountable wind turbine
CN101711309B (zh) 涡轮转子和发电设备
KR101761328B1 (ko) 풍력 터빈 로터 및 풍력 터빈
US10697424B2 (en) Multirotor wind turbine
US8102073B2 (en) Wind turbine alternator module
US20120112465A1 (en) Wind turbine alternator module
US20110262276A1 (en)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CN214887456U (zh) 伞式架构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CN216044174U (zh) 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US20170298906A1 (en) Wind-water-light-magnetism-air five-energ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N214887477U (zh) 内定子外转子风叶轮合一体式风力发电机
CN214887471U (zh) 伞式拉力环形固定力架构风叶轮反推力磁悬浮风力发电机
CN112780498A (zh) 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KR102081977B1 (ko) 가로등용 풍력발전장치
JP2010071237A (ja) 風力発電装置
CN214887478U (zh) 垂直式内定子外转子风叶轮合一体式风力发电机
CN217502033U (zh) 一种平衡稳定风扇
KR20130062828A (ko) 풍력발전기의 언와인딩 개선 장치
JP2013032752A (ja) 風力発電装置
CN115517240A (zh) 用于高压电网铁塔横担的风车驱鸟装置
TW202419742A (zh) 風力發電機、風力發電機之控制方法及風力發電機之控制程式
CN113153641A (zh) 内定子外转子风叶轮合一体式风力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