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3730U - 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3730U
CN214883730U CN202120174699.9U CN202120174699U CN214883730U CN 214883730 U CN214883730 U CN 214883730U CN 202120174699 U CN202120174699 U CN 202120174699U CN 214883730 U CN214883730 U CN 214883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landslide
pile
tunnel
ancho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46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林
冯冀蒙
张杰胜
冯振
丁晓琦
王环
孙志伟
殳井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Priority to CN2021201746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3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3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3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包括有设置于隧道左右洞口之间的多个均匀分布的抗滑桩、连接于每个抗滑桩上的三根预应力锚索和设置于抗滑桩上方坡面上的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本实用新型将隧道支护措施与抗滑桩‑锚索框架梁结构一起组成组合抗滑加固结构,可有效防止滑坡的进一步滑动,利于滑坡体的稳定,抗滑桩位置的精确确定也能保障不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后续隧道开挖施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减小了隧道开挖对滑坡稳定性产生的不良影响,为隧道施工争取了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据资料显示,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特别是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山区中下穿滑坡的隧道工程案例屡见不鲜。当前双向六车道及八车道的高速公路隧道在新建高速公路中的比例逐步提升,由此形成的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对于滑坡的稳定性影响就同当前单洞、双洞小断面、双连拱隧道等存在差异,两相邻隧道净距、断面大小、左右洞施工先后顺序、开挖方法等都是改变滑坡稳定状态及滑移面位置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滑坡处治方式主要还是以刷坡卸荷、排水系统、抗滑桩、挡土墙、注浆加固、锚索框架梁、坡面防护等一种或多种措施的组合。
滑坡给隧道施工带来较大风险,影响了施工进度。对于滑坡的整治,用单一的工程措施达不到滑坡永久治理的目的时,则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从经济技术可行性及工期要求着手,去采用合理的滑坡综合处治方法对隧道施工安全、进度、质量及经济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有效防止滑坡的进一步滑动,有利于滑坡体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包括有设置于隧道左右洞口之间的多个均匀分布的抗滑桩、连接于每个抗滑桩上的三根预应力锚索和设置于抗滑桩上方坡面上的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每个抗滑桩上的三根预应力锚索中,其中两根预应力锚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抗滑桩的桩顶、另一根预应力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抗滑桩的上部,三根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均固定于滑坡的岩层中;所述的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包括有多排横梁、多列纵梁和锚索加固组件,多排横梁和多列纵梁组成网格框架梁体,锚索加固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网格框架梁体的网格交叉处,锚索加固组件的底端固定于滑坡的岩层中,且对于每个抗滑桩其上方的坡面上均对应有三排横梁。
所述的隧道左右洞口之间设置有多排抗滑桩,每排抗滑桩均在隧道左右洞口之间均匀分布。
所述的抗滑桩的横截面尺寸为2m宽*3m长,抗滑桩的长度为32-40m,抗滑桩为C30砼浇筑桩,抗滑桩的锁口及护壁为C20砼浇筑结构。
所述的多个均匀分布的抗滑桩中,相邻两个抗滑桩之间的间距为5m。
所述的每个抗滑桩上的三根预应力锚索中,连接于抗滑桩桩顶的两根预应力锚索的下倾角分别为12.5°和15°,连接于抗滑桩上部的一根预应力锚索的下倾角为17.5°。
所述的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锚索加固组件其锚索采用Фs15.2-8钢绞线,锚索的长度为50m,锚索锚固段的长度为10m,锚索的下倾角为15°。
所述的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网格框架梁体上固定连接有两层钢筋网。
所述的每个抗滑桩上均设置有测斜管,测斜管上设置有土压力盒。
所述的每个抗滑桩上均设置有钢筋应力计和混凝土应变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滑坡的进一步滑动,抗滑桩位置的精确确定也能保障不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后续隧道开挖施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减小了隧道开挖对滑坡稳定性产生的不良影响,为隧道施工争取了时间。
(2)、本实用新型将隧道支护措施与抗滑桩-锚索框架梁结构一起组成组合抗滑加固结构,有利于滑坡体的稳定。
(3)、本实用新型结合监控量工具-土压力盒、钢筋应力计和混凝土应变仪等,指导治理措施进行信息化施工,可根据洞内洞外监控量测数据趋势,综合判断治理措施的合理性,并保障施工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边坡监测断面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布置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见图1-图3,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包括有设置于隧道左右洞口之间的七个均匀分布的抗滑桩1、连接于每个抗滑桩1上的三根预应力锚索2和设置于抗滑桩上方坡面上的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3;每个抗滑桩1上的三根预应力锚索2中,其中两根预应力锚索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抗滑桩1的桩顶,两根预应力锚索2的下倾角分别为12.5°和15°,另一根预应力锚索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抗滑桩1的上部,另一根预应力锚索2的下倾角为17.5°,三根预应力锚索2的另一端均固定于滑坡的岩层中;
每个抗滑桩1上均设置有测斜管4,测斜管4上设置有土压力盒5,每个抗滑桩1上均设置有钢筋应力计6和混凝土应变仪7,通过上述组件实现施工监测,保障施工的安全;
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3包括有多排横梁31、多列纵梁32和锚索加固组件33,多排横梁31和多列纵梁32组成网格框架梁体,网格框架梁体上固定连接有两层钢筋网,锚索加固组件33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网格框架梁体的网格交叉处,锚索加固组件33的底端固定于滑坡的岩层中,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锚索加固组件33其锚索采用Фs15.2-8钢绞线,锚索的长度为50m,锚索锚固段的长度为10m,锚索的下倾角为15°,且对于每个抗滑桩1其上方的坡面上均对应有三排横梁。
抗滑桩1的横截面尺寸为2m宽*3m长,抗滑桩1的长度为32-40m,抗滑桩1为C30砼浇筑桩,抗滑桩1的锁口及护壁为C20砼浇筑结构;七个均匀分布的抗滑桩1中,相邻两个抗滑桩之间的间距为5m。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于隧道左右洞口之间的多个均匀分布的抗滑桩、连接于每个抗滑桩上的三根预应力锚索和设置于抗滑桩上方坡面上的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每个抗滑桩上的三根预应力锚索中,其中两根预应力锚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抗滑桩的桩顶、另一根预应力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抗滑桩的上部,三根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均固定于滑坡的岩层中;所述的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包括有多排横梁、多列纵梁和锚索加固组件,多排横梁和多列纵梁组成网格框架梁体,锚索加固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网格框架梁体的网格交叉处,锚索加固组件的底端固定于滑坡的岩层中,且对于每个抗滑桩其上方的坡面上均对应有三排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左右洞口之间设置有多排抗滑桩,每排抗滑桩均在隧道左右洞口之间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滑桩的横截面尺寸为2m宽*3m长,抗滑桩的长度为32-40m,抗滑桩为C30砼浇筑桩,抗滑桩的锁口及护壁为C20砼浇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均匀分布的抗滑桩中,相邻两个抗滑桩之间的间距为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抗滑桩上的三根预应力锚索中,连接于抗滑桩桩顶的两根预应力锚索的下倾角分别为12.5°和15°,连接于抗滑桩上部的一根预应力锚索的下倾角为1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锚索加固组件其锚索采用Фs15.2-8钢绞线,锚索的长度为50m,锚索锚固段的长度为10m,锚索的下倾角为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排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网格框架梁体上固定连接有两层钢筋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抗滑桩上均设置有测斜管,测斜管上设置有土压力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抗滑桩上均设置有钢筋应力计和混凝土应变仪。
CN202120174699.9U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 Active CN214883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4699.9U CN214883730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4699.9U CN214883730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3730U true CN214883730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6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4699.9U Active CN214883730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3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63913U (zh) 一种非对称双排桩-锚杆组合支护结构
CN110820763A (zh) 一种淤泥质土深基坑的桁架式钻孔灌注桩支护法
CN111254955A (zh) 适应强风化岩质边坡稳定的预应力锚索框格梁装置
CN108360535A (zh) 基于排桩与内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87948A (zh) 一种抗滑桩倾斜复位纠偏与加固方法
CN105804097A (zh) 结合h型抗滑桩处治滑坡的悬挑结构道路及其建设方法
CN212129160U (zh) 一种桩顶斜拉基坑支护结构
CN212200464U (zh) 一种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
CN214883730U (zh) 一种小净距超大断面隧道穿越蠕动滑坡的加固结构
CN203547763U (zh) 高回填抗滑移明洞结构
CN211200459U (zh) 一种管廊原位保护结构
CN110004948B (zh) 一种滑坡加固系统及其加固方法
CN111608196A (zh) 一种隧洞式桩基承台组合锚碇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7934046U (zh) 一种基于深基坑防护的组合装置
CN216839478U (zh) 山区复杂地形地质非封闭式弧形咬合桩基坑支护结构
CN215292504U (zh) 穿越大型岩溶空腔顶板的隧道结构
CN213653481U (zh) 适应强风化岩质边坡稳定的预应力锚索框格梁装置
CN212925617U (zh) 活动断裂带深厚软土地基高速铁路路堤结构
CN212358029U (zh) 一种用于缆索吊机的隧道式锚碇结构
CN212225231U (zh) 一种偏压隧道洞口防护结构
CN107130617A (zh) 一种岩质路堑边坡平板式压力分散型锚索墙支挡结构
CN208219667U (zh) 基于排桩与内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07079600U (zh) 一种岩质路堑边坡平板式压力分散型锚索墙支挡结构
CN213741146U (zh) 一种道路桥梁路基防护结构
CN215829433U (zh) 一种临近基坑施工道路的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