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4106U - 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4106U
CN214874106U CN202120698551.5U CN202120698551U CN214874106U CN 214874106 U CN214874106 U CN 214874106U CN 202120698551 U CN202120698551 U CN 202120698551U CN 214874106 U CN214874106 U CN 214874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er
drive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985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豹
邹玉霞
杨金亮
李士博
董爱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truk Jinan Power Co Ltd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985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74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4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4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包括空调机总成、冷凝器总成和双驱压缩机,所述双驱压缩机、冷凝器总成和空调机总成之间通过空调管路总成依次连接,构成双驱压缩机‑冷凝器总成‑空调机总成‑双驱压缩机的制冷循环;所述双驱压缩机通过CAN通信模块与空调控制器连接,所述空调控制器用来控制双驱压缩机的工作模式。本实用新型只需要改变原有行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就可以根据卡车的行驶状态,通过改变双驱动压缩机的动力源,使卡车空调系统在行车空调系统和驻车空调系统之间灵活地切换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空调系统及驾驶室舒适性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夏季,卡车如果要同时实现高温天气快速制冷和熄火状态下继续保温制冷,则需要卡车在原有行车空调的基础上另外加装一套驻车空调系统。而加装的一套驻车空调系统会占用较大空间,且成本很高,整车重量也会增加35kg左右,其还有可能影响整车高度及风阻,对驾驶室密封性产生影响,此外还需要上公告备案。为了实现整车降本减重,提升可靠性,特设计出一种可集成行车空调和驻车空调的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卡车加装驻车空调系统后会占用车内较大空间和增大整车尺寸的缺陷,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只需在现有行车空调系统上进行局部改进,即可在保留卡车原有皮带驱动系统大制冷量优势的基础上,同时实现驻车舒适性的空调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包括空调机总成、冷凝器总成和双驱压缩机,所述双驱压缩机、冷凝器总成和空调机总成之间通过空调管路总成依次连接,构成双驱压缩机-冷凝器总成-空调机总成-双驱压缩机的制冷循环;所述双驱压缩机通过CAN通信模块与空调控制器连接,所述空调控制器用来控制双驱压缩机的工作模式。这样本空调系统只需改变现有卡车行车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就可以根据卡车的行驶状态,通过空调控制器控制双驱动压缩机的动力源,从而改变整个空调系统的状态,使其在行车空调系统和驻车空调系统之间灵活地切换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空调控制器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控制模块通过CAN通信模块与双驱压缩机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程序智能的控制双驱压缩机的工作模式,并可以通过CAN通信模块控制双驱压缩机变频,自动保持驾驶室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双驱压缩机包括动力源和压缩机,所述动力源包括电动机和发动机,所述电动机与压缩机传动连接,所述发动机通过带轮传动机构与压缩机传动连接。这样既可以实现电动机与带轮传动机构同时驱动压缩器工作,也可以单独通过电动机或带轮传动机构进行压缩机的驱动,从而满足卡车行车及驻车时的不同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空调控制器的表面上设置有用来显示空调机总成状态的显示屏和用来调节空调机总成状态的按键,方便驾驶员对整个空调系统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冷凝器总成的前部安装有电子扇,从而通过电子扇对冷凝器总成进行散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电子扇的数量为两个,保证冷凝器总成的冷却区域被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发动机为柴油机,从而在行车时为压缩机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压缩机为涡旋式压缩机,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效率,且节约能源,易于变频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空调控制器上设置有用来控制电子扇转速的PWM控制模块,所述PWM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PWM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子扇通信连接,从而可以根据驾驶室内温差情况,自动控制电子扇转速,满足驻车状态下的制冷需求,且实现节能、增加续航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既保留了卡车原有带轮驱动系统的大制冷量优势,又同时实现了驻车舒适性的空调需求。而且升级简单,零部件改动少,成本低,重量轻,基本不改变原车空调的结构形式,只需局部调整即可。
(2)本实用新型的双驱压缩机可由发动机带轮驱动或车用电源驱动,并可同时工作实现大制冷量工作需求,而且内部结构为涡旋式,效率高,节能,易于变频控制,转速范围大,舒适性调节更精准。
(3)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扇和空调匹配设计,风量大,满足制冷时的冷凝器冷却需要,且可根据制冷需求多档位调节,减少耗电量,在有限的电量下,实现驻车空调长续航。
(4)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方式为自动智能控制,驾驶员设置好温度后,系统自动调节,保持温度、风速的舒适性,等达到设定温度后,系统自动降低压缩机转速甚至改变压缩机工作模式,来适应空调制冷需求变化,其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实现了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扇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调控制器,2.空调机总成,3.空调管路总成,4.冷凝器总成,5.电子扇,6.双驱压缩机,7.驾驶室前围,8.防水调速模块,9.轻量化骨架,10.防水插接器,11.显示屏,12.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关键术语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包括双驱压缩机6、冷凝器总成4和安装在卡车驾驶室前围7上的空调机总成2,所述双驱压缩机6与空调机总成2、冷凝器总成4之间通过空调管路总成3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双驱压缩机6-冷凝器总成4-空调机总成2-双驱压缩机6的制冷循环。其中所述空调机总成2包括蒸发器和膨胀阀;所述双驱压缩机6包括动力源和压缩机,所述动力源包括电动机和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优选为卡车的柴油机,且所述电动机与压缩机传动连接,所述发动机通过带轮传动机构与压缩机传动连接。即所述压缩机可以同时通过电动机和带轮传动机构进行驱动,此时实现最大制冷效果;也可以单独通过带轮传动机构进行驱动,从而适于热负荷较小的情形,节能降耗;也可以单独通过24V电动机进行驱动,满足驻车时的制冷效果。
其中,当本实用新型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在全驱模式时进行工作时,即此时电动机和带轮传动机构同时进行压缩机的驱动,其具体的降温能力如下方表1所示。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与现有的空调系统相比,效果等同。且本实用新型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后续可以通过提升双驱压缩机6带轮驱部分排量进一步提升制冷量。
表1全驱模式下降温能力测试
Figure BDA0003007865270000051
Figure BDA0003007865270000061
当本实用新型的卡车用双驱动压缩机空调系统在只有电动机驱动的模式下进行工作时,其具体的降温能力如下方表2所示。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效果优于现有卡车车顶设置的驻车空调,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控制出风口档位限制和双驱压缩机6的模式变化来保证续航时间。
表2驻车空调保温性能测试
Figure BDA0003007865270000062
Figure BDA0003007865270000071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用来对双驱压缩机6工作模式进行控制的空调控制器1,所述空调控制器1优选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上。且在所述空调控制器1的表面设置有用来显示该空调系统工作状态的显示屏11和用来调节该空调系统的按键12,作为优选,所述按键12上设置有与其功能相对应的字样标识。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本空调系统的自动调节,所述空调控制器1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控制模块通过CAN通信模块与双驱压缩机6连接。
为了对冷凝器总成4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在冷凝器总成4的前部安装有电子扇5,且所述电子扇5优选采用超薄、双风扇吹风式设计,所述电子扇5优选采用轻量化骨架9、防水性插接器10和防水调速模块8,从而保证电子扇5的可靠性。所述空调控制器1上还设置有用来控制电子扇5转速的PWM控制模块,所述PWM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PWM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子扇5通信连接。从而实现电子扇5的转速随温度变化而多档位自动变化。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机总成(2)、冷凝器总成(4)和双驱压缩机(6),所述双驱压缩机(6)、冷凝器总成(4)和空调机总成(2)之间通过空调管路总成(3)依次连接,构成双驱压缩机(6)-冷凝器总成(4)-空调机总成(2)-双驱压缩机(6)的制冷循环;所述双驱压缩机(6)通过CAN通信模块与空调控制器(1)连接,所述空调控制器(1)用来控制双驱压缩机(6)的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器(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控制模块通过CAN通信模块与双驱压缩机(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驱压缩机(6)包括动力源和压缩机,所述动力源包括电动机和发动机,所述电动机与压缩机传动连接,所述发动机通过带轮传动机构与压缩机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控制器(1)的表面上设置有用来显示空调机总成状态的显示屏(11)和用来调节空调机总成状态的按键(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器总成(4)的前部安装有电子扇(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为柴油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涡旋式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扇(5)的数量为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控制器(1)上设置有用来控制电子扇(5)转速的PWM控制模块,所述PWM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PWM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子扇(5)通信连接。
CN202120698551.5U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 Active CN214874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8551.5U CN214874106U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8551.5U CN214874106U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4106U true CN214874106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49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98551.5U Active CN214874106U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74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17463Y (zh) 飞机地面电源空调综合保障车
CN204693651U (zh) 一种整体式双动力空调系统
CN201438053U (zh) 新型大客特种车空调系统
CN202119012U (zh) 车用电动空调
CN101623998A (zh)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73224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空调控制系统
MXPA05005304A (es) Control de capacidad con rendimiento de energia para un sistema acondicionador de aire.
CN102673345A (zh) 电动汽车智能空调控制系统
CN103822334A (zh) 一种空调变频驱动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的空调
CN101966806B (zh) 一种备电汽车空调制冷装置
CN106739929A (zh) 一种驻车空调系统
WO2014107820A1 (zh) 燃油/燃气汽车用电动空调系统
CN112406474A (zh) 一种卡车驻车空调系统
CN202429019U (zh) 带混合模式的汽车空调系统
CN214874106U (zh) 一种卡车用双驱压缩机空调系统
CN110816851A (zh) 一种直升机环控综合控制系统
CN202896216U (zh)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CN102235730A (zh) 空调电动压缩机自动调速控制器
CN205059144U (zh) 用于驾驶室的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02613676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智能型空调机组
CN10667172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214083765U (zh) 卡车驻车空调系统
CN212604378U (zh) 一种燃油车综合管理系统
CN102620395A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智能型空调机组
CN206765755U (zh) 温度稳定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