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7327U - 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7327U
CN214857327U CN202120563253.5U CN202120563253U CN214857327U CN 214857327 U CN214857327 U CN 214857327U CN 202120563253 U CN202120563253 U CN 202120563253U CN 214857327 U CN214857327 U CN 214857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rschner wire
bearing plate
lead screw
limiting
tibial tuber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32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雪梅
毛梅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205632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7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7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73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患者腿部的承载板,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克氏针位置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一对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位于承载板的两侧,两个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可调设置,限位块与承载板滑动配合并可固定于工作位;限位块设置有用于容纳克氏针端部的空腔,空腔的开口固定设置有供克氏针端部穿过并固定克氏针的胶塞。上述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结构合理,可以有效固定克氏针的位置,避免克氏针与病床床面相抵造成克氏针移位。

Description

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工作中,胫骨结节牵引是通过克氏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
当患者手术完成后,克氏针的两端突出于患者的腿部两侧,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将克氏针的端部嵌入西林瓶中,避免克氏针端部意外划伤患者;同时在西林瓶与病床之间垫毛巾,避免患者腿部左右晃动时,克氏针端部与病床床面相抵后在患者骨骼中移位;
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克氏针的限位固定并不牢固,患者腿部左右晃动仍会存在克氏针与床面相抵的情况,引发患者的痛苦,降低胫骨结节牵引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固定克氏针的位置,避免克氏针与病床床面相抵造成克氏针移位。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患者腿部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克氏针位置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对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承载板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可调设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承载板滑动配合并可固定于工作位;所述限位块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克氏针端部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开口固定设置有供所述克氏针端部穿过并固定所述克氏针的胶塞。
这样的设计,初始状态,两个限位块相互远离,患者胫骨结节牵引完毕后,将腿部放置于承载板上,克氏针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此时调节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将克氏针夹紧于限位块之间,实现了固定克氏针的目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一对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承载板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克氏针的轴向相平行设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限位块滑动并可固定于工作位的驱动组件。
这样的设计,即实现了调节两个限位块之间距离的目的;可以手动调节也可电驱动调节。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杠、第一导杆以及用于转动所述第一丝杠的第一旋钮,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支架仅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钮与所述第一丝杠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导杆滑动连接。
这样的设计,医护人员旋转第一旋钮,第一丝杠绕其轴向转动,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的限位块沿着第一导杆滑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承载板设置有容纳所述固定组件的容纳槽;所述支架可升降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承载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所述支架高度并可固定于工作位的升降组件。
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患者腿型以及穿刺克氏针的高度,来调整固定组件的高度,使本装置的实用性更为广泛。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凸起以及与所述凸起相限位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若干个所述限位槽铅锤设置。
这样的设计,凸起微嵌于限位槽中,凸起为可轻微形变的柔性件,当需要调节高度时,医护人员强行拨动支架,使凸起在若干个限位槽内滑动;胶塞的高度大于相邻两个限位槽之间的距离,此时限位槽的有级调节与胶塞相配合,即可实现固定组件的高度的无级调节。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位于所述承载板下方的底座,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的转动轴向与所述克氏针的轴向相平行设置,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承载板角度的调节组件。
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承载板的角度,调整患者腿部抬升的高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杆、第二丝杠、螺套以及用于转动所述第二丝杠的第二旋钮,所述第二丝杠的轴向与所述克氏针的轴向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底座仅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钮与所述第二丝杠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螺套与所述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套以及承载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这样的设计,即实现了调节承载板角度的目的;作为等效替换,也可是伺服电机驱动第二丝杠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患者腿部的凹槽。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对患者的腿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患者腿部随意晃动导致克氏针移位。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凹槽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件。
通过这样的设计,患者腿部与承载板相接触的面增加柔性件,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柔性件设计为气囊,通过调节气囊的充气程度,也可调整患者腿部抬升的高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病床固定连接的连接件。
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承载板发生移位、掉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麻烦;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承载板两侧的绑带以及日字扣,绑带穿过病床底部与日字扣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结构合理,通过设计带空腔的限位板,以及在限位板上设置胶塞,克氏针扎过胶塞与限位板的内壁相抵,即实现了克氏针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患者腿部晃动时克氏针与病床床面相抵,导致克氏针发生移位,减少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实施例1中限位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实施例1中克氏针限位固定于限位块中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实施例2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实施例2中升降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板;11、容纳槽;12、凹槽;13、柔性件;2、限位块;21、空腔;22、胶塞;3、支架;41、第一丝杠;42、第一导杆;43、第一旋钮;51、凸起;52、限位槽;6、底座;71、连杆;72、第二丝杠;73、螺套;74、第二旋钮;81、绑带;82、日字扣;a、克氏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底部”以承载板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实施例1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患者腿部的承载板1,承载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克氏针a位置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一对限位块2,两个限位块2分别位于承载板1的两侧,两个限位块2之间的距离可调设置,限位块2与承载板1滑动配合并可固定于工作位;限位块2设置有用于容纳克氏针a端部的空腔21,空腔21的开口固定设置有供克氏针a端部穿过并固定克氏针a的胶塞22。
固定组件还包括一对支架3,支架3与承载板1连接,两个限位块2分别与两个支架3滑动连接,限位块2的滑动方向与克氏针a的轴向相平行设置,限位块2与支架3之间设置有驱动限位块2滑动并可固定于工作位的驱动组件。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杠41、第一导杆42以及用于转动第一丝杠41的第一旋钮43,第一丝杠41的轴向以及第一导杆42的轴向均与克氏针a的轴向相平行设置,第一丝杠41与支架3仅转动连接,第一导杆42与支架3固定连接,第一旋钮43与第一丝杠41的端部固定连接;限位块2与第一丝杠41螺纹连接,限位块2与第一导杆42滑动连接。
承载板1设置有容纳固定组件的容纳槽11;
承载板1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患者腿部的凹槽12,凹槽12的走向与克氏针a的轴向相垂直设置。
实施例1使用时,初始状态,两个限位块2相互远离,患者腿部放置于凹槽12内,克氏针a位于容纳槽11中;
医护人员转动第一旋钮43,使两个限位块2相互靠近,当克氏针a的端部与胶塞22相抵触时,继续旋转第一旋钮43,克氏针a的端部扎入胶塞22中,直至克氏针a的端部完全穿透胶塞22,继续旋转第一旋钮43,直至克氏针a的端部与限位块2的内壁相抵,停止旋转第一旋钮43;当克氏针a的两端均与限位块2的内壁相抵后,即实现了克氏针a的固定;
当需要取出克氏针a时:医护人员反方向旋转第一旋钮43,两个限位块2相互远离,当克氏针a的两端从胶塞22中脱离后,即可取下承载板1。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支架3可升降设置,支架3与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支架3高度并可固定于工作位的升降组件。
升降组件包括凸起51以及与凸起51相限位配合的限位槽52,凸起51设置于支架3的侧壁上,限位槽52设置于容纳槽11的侧壁上,若干个限位槽52铅锤设置,限位槽52设置有至少三组,且三组限位槽52分设于容纳槽11的两个侧壁上。
凸起51由可轻微形变的柔性材质制成。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使用区别为:当遇到肥胖患者或者克氏针a穿刺位置过高时,患者的腿部放置于承载板1上,克氏针a的高度高于胶塞22,此时则需要调整限位块2的高度;
医护人员强行拨动支架3,使支架3上的凸起51在限位槽52中强行移动,当高度调整到位后,即可停止拨动支架3;
随后即可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进行克氏针a的固定。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2,区别在于,还包括位于承载板1下方的底座6,承载板1与底座6转动连接,承载板1的转动轴向与克氏针a的轴向相平行设置,承载板1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承载板1角度的调节组件。
调节组件包括连杆71、第二丝杠72、螺套73以及用于转动第二丝杠72的第二旋钮74,第二丝杠72的轴向与克氏针a的轴向相垂直设置,第二丝杠72与底座6仅转动连接,第二旋钮74与第二丝杠72的端部固定连接,螺套73与第二丝杠72螺纹连接;连杆71的两端分别与螺套73以及承载板1的底部转动连接。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使用区别为:当患者的腿部对抬高角度有特殊要求时,医护人员即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承载板1的角度:
医护人员旋转第二旋钮74,带动第二丝杠72绕其轴向转动,与第二丝杠72螺纹连接的螺套73发生位移,与螺套73转动连接的连杆71即可对承载板1的一端实现顶起或拉下,承载板1的另一端绕转轴转动,从而实现了承载板1角度调节的目的。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实施例4基于实施例2,区别在于,凹槽12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件13。
柔性件13为充气气囊。
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使用区别为:充气气囊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患者腿部与承载板1接触的柔性,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可根据充气气囊的充气程度,来调整患者腿部抬高高度,调节便捷。
实施例5
如图9所示,实施例5基于实施例4,区别在于,承载板1上设置有用于与病床固定连接的连接件。
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承载板1两侧的绑带81以及日字扣82,绑带81与日字扣82相配合将承载板1与病床固定连接。
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使用区别为:绑带81从病床一侧向下绕至病床床板底部,再绕至病床的另一侧向上绕出,与日字扣82相扣接,从而实现了承载板1与病床的固定连接;
日字扣82的设计相比魔术贴而言,绑定效果更为牢固,不会轻易崩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患者腿部的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克氏针(a)位置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对限位块(2),两个所述限位块(2)分别位于所述承载板(1)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块(2)之间的距离可调设置,所述限位块(2)与所述承载板(1)滑动配合并可固定于工作位;所述限位块(2)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克氏针(a)端部的空腔(21),所述空腔(21)的开口固定设置有供所述克氏针(a)端部穿过并固定所述克氏针(a)的胶塞(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一对支架(3),所述支架(3)与所述承载板(1)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块(2)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3)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克氏针(a)的轴向相平行设置,所述限位块(2)与所述支架(3)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限位块(2)滑动并可固定于工作位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杠(41)、第一导杆(42)以及用于转动所述第一丝杠(41)的第一旋钮(43),所述第一丝杠(41)与所述支架(3)仅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42)与所述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钮(43)与所述第一丝杠(4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2)与所述第一丝杠(41)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块(2)与所述第一导杆(4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设置有容纳所述固定组件的容纳槽(11);所述支架(3)可升降设置,所述支架(3)与所述承载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所述支架(3)高度并可固定于工作位的升降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凸起(51)以及与所述凸起(51)相限位配合的限位槽(52),所述凸起(51)设置于所述支架(3)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槽(52)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1)的侧壁上,若干个所述限位槽(52)铅锤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承载板(1)下方的底座(6),所述承载板(1)与所述底座(6)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1)的转动轴向与所述克氏针(a)的轴向相平行设置,所述承载板(1)与所述底座(6)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承载板(1)角度的调节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杆(71)、第二丝杠(72)、螺套(73)以及用于转动所述第二丝杠(72)的第二旋钮(74),所述第二丝杠(72)的轴向与所述克氏针(a)的轴向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丝杠(72)与所述底座(6)仅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钮(74)与所述第二丝杠(7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螺套(73)与所述第二丝杠(72)螺纹连接;所述连杆(7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套(73)以及承载板(1)的底部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患者腿部的凹槽(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件(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上设置有用于与病床固定连接的连接件。
CN202120563253.5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57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3253.5U CN214857327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3253.5U CN214857327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7327U true CN214857327U (zh) 2021-11-26

Family

ID=7903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325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57327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7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4056A (en) Suspension and retraction system for endoscopic surgery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EP0638305B1 (en) Surgical hand support apparatus
CN214857327U (zh) 一种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固定装置
CN109414366B (zh) 分娩辅助模块和分娩用家具
CN211326543U (zh) 一种腰穿体位固定装置
CN114748763A (zh) 一种介入手术外鞘固定装置
CN114366340A (zh) 一种皮下瘤体的摘除装置
CN213218660U (zh) 一种超声介入引导穿刺固定床
CN212037777U (zh) 一种麻醉科用小儿外科仰卧位手术头部固定装置
CN109431586B (zh) 一种便携式外周血管穿刺辅助装置
CN211272023U (zh) 甲状腺手术专用支架
CN112891117A (zh) 一种儿科医生用儿科胃肠检测装置
CN113018049A (zh)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下肢抬高护理装置
US20200324061A1 (en) Transilluminating Immobilizer for Intravenous and Intra-arterial procedures
CN215227965U (zh) 一种脊柱手术用腹部扩撑器
CN216908505U (zh) 一种骨科肩关节镜手术用体位牵引架
CN216168616U (zh) 一种智能儿童约束操作台
CN215875769U (zh) 一种垫枕
CN220714297U (zh) 一种可调节托手架
CN217489512U (zh) 一种介入手术外鞘固定装置
CN217366417U (zh) 一种配套可调节托盘及受水器的眼科手术床
CN216394504U (zh) 一种方便四肢固定的病床
CN214909608U (zh) 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上肢抬高装置
CN211271229U (zh) 一种托下颌辅助装置
CN211485481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手术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