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2781U - 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2781U
CN214842781U CN202120563826.4U CN202120563826U CN214842781U CN 214842781 U CN214842781 U CN 214842781U CN 202120563826 U CN202120563826 U CN 202120563826U CN 214842781 U CN214842781 U CN 214842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ide
shelter
spiral
spiral ne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38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洋
高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5638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2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2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2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包括掩体主体、用于观察或射击的射击口,所述掩体主体的左右两个外侧面可通过第一连接件向掩体主体内部折叠形成网片或向掩体主体外部扩展;射击口为贯穿设置在掩体主体上的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强度轻质螺旋网组成的可折叠结构,实现在现代化战争中多功能单兵掩体的便捷携带和快速布设,并通过插芯螺旋网本身性能和内部厚度均一的填充物提高掩体安全性和防护强度,螺旋网结构可防止破片造成二次损伤,单兵掩体还兼备紧急固定身体损伤部位、防弹防刺护具和背包防弹插板的多种功能,有效提高现代战场上单兵作战条件、机动作战能力和生存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军用掩体构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
背景技术
在传统单兵作战时,士兵需要战场上临时布设单兵作战掩体用于掩护,在实际战争中士兵多数采用后部挖坑,前部垒土的方式形成弧形土坡作为简易掩体。但在实际作战过程中,土坡较为松散无定型结构,且构筑的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厚度均匀性较差,掩体的不同位置阻挡子弹的防护能力不同,且堆高土坡掩体易受到子弹冲击后迫害。同时,因为弧形结构,士兵在观察、瞄准和射击的过程中,视野需要高于土坡掩体,导致部分身体和头部必须暴露在掩体外,易成为敌人射击目标,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螺旋网由聚酯、聚酰胺及高强高模聚乙烯等高强度工业丝制成,具有轻质、高模的特点,其环状插芯结构具有良好的过滤能力和支撑强度,可承载沙土、碎石等材料,同时其多层环状结构有效提高了螺旋网的抗冲击性能。因此,螺旋网未来轻量化军用防护设备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及其施工方法。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包括掩体主体以及设于掩体主体上的射击口;
所述掩体主体由左右、前后四个外侧面首尾连接形成无顶无底的盒式结构,在盒式结构内部为用于装填填充物的内腔;所述前后两个外侧面各由一片独立螺旋网片制成,左右两个外侧面分别由两片独立螺旋网片制成,该两片独立螺旋网片由第一连接件实现相互转动连接,前后外侧面的独立螺旋网片与左右外侧面通过两个第一连接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掩体主体的左右两个外侧面可通过第一连接件向掩体主体内部折叠形成网片或向掩体主体外部扩展;
在所述掩体主体的前后外侧面上端设置有凹口,在凹口的两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设置内挡板面,形成贯穿掩体主体前后侧的射击口。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网片由螺旋线圈、第一芯丝和第二芯丝构成,螺旋线圈呈环状,相邻两个螺旋线圈之间的环相互交叠设置,在交叠处形成通孔,在该通孔中设置连接相邻螺旋线圈的第一芯丝,在未交叠部分的螺旋线圈中填充第二芯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安装轴和用于与外侧面连接固定的合页,合页连接在安装轴上,并可绕安装轴进行绕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合页上还带有第一螺孔用于固定和连接合页与外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轴为中空管状轴,在安装轴的中空管孔中插入锚杆,锚杆沿中空管孔贯穿插入将掩体主体锚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U形凹槽结构,在U形凹槽侧面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螺孔,用于连接和固定内挡板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旋网片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
进一步地,所述合页绕安装轴在最大固定角度90°范围内进行绕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凹口两侧为角度为30°的斜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上所述螺旋网多动能单兵掩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掩体主体的外侧面沿着第一连接件向外展开形成无顶无底的合式结构,并铺设在地面上;
B、将锚杆插入第一连接件,将展开后的掩体主体固定在地面上;
C、将内挡板面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掩体主体前后外侧面的凹口侧边处;
D、在展开后的掩体主体的内部装填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强度轻质螺旋网组成的可折叠结构,实现在现代化战争中多功能单兵掩体的便捷携带和快速布设,有效解决了传统堆土式掩体工事提高掩体厚度不均,观察和射击过程中不能受到有效保护的缺点。
(2)螺旋网材料可防止破片造成二次损伤提高掩体安全性的同时还兼备紧急固定身体损伤部位、防弹防刺护具和背包防弹插板的多种功能,能够有效提高现代战场上单兵作战条件、机动作战能力和生存率。
(3)施工方法简单快速,可操作性强,提高了效率有效的缩短了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锚定桩与地面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兵掩体展开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兵掩体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视野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后形成急救固定板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后形成防护用具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后形成防护用具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掩体主体10、螺旋线圈101、第一芯丝102、第二芯丝103、外侧面11、内挡板面12、第一连接件13、安装轴131、合页132、第一螺孔133、锚杆134、地面135、第二连接件14、U型槽141、第二螺孔142、射击口20、连接带30、第一连接带31、第二连接带32、背包肩带41、行军背包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不同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上”、“下”、“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包括:掩体主体10以及掩体主体10上用于观察或射击的射击口20。
如图1、图6a、图6b所示,所述掩体主体10由左右、前后四个外侧面11首尾连接形成无顶无底的盒式结构,在盒式结构内部为用于装填填充物的内腔;所述前后两个外侧面11各由一片独立螺旋网片制成,左右两个外侧面11分别由两片独立螺旋网片制成,该两片独立螺旋网片由第一连接件13实现相互转动连接,前后外侧面11的独立螺旋网片与左右外侧面11也各通过两个第一连接件13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掩体主体10的左右两个外侧面11可通过第一连接件13 在最大固定角度90°范围内向掩体主体10内部折叠形成网片(如图 6b所示),也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3在最大固定角度90°范围内向掩体主体10外部扩展实现掩体主体10的展开铺设(如图6a所示)。
如图1所示,在所述掩体主体10的前后外侧面11上端设置凹口,凹口两侧为角度为30°的斜边,从而在前后外侧面11的共形成四条斜边,在该四条斜边上分别设置第二连接件14,在前后凹口上同侧的斜边上通过第二连接件14连接内挡板面12,内挡板面12沿着凹口两侧的固定角度30°设置,从而由前后两个外侧面12的凹口和两个内挡板面12形成贯穿掩体主体10前后侧的射击口20。
如图2所示,所述螺旋网片由螺旋线圈101、第一芯丝102和第二芯丝103构成,螺旋线圈101呈环状,相邻两个螺旋线圈101之间的环相互交叠设置,在交叠处形成通孔,在该通孔中设置连接相邻螺旋线圈101的第一芯丝102,在未交叠的螺旋线圈101中填充第二芯丝103;所述第一芯丝102和第二芯丝103可根据使用场景和使用要求进行更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网片由高模高强聚乙烯制备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旋网片还可以是聚酯或聚酰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3包括安装轴131 和合页132,合页132用于与外侧面连接固定,合页132连接在安装轴131上,并可绕安装轴131在最大固定角度90°范围内进行绕轴转动。所述合页132上还带有第一螺孔133用于固定和连接合页132与外侧面11。如图3、图4所示,所述安装轴131为中空管状轴,在安装轴131的中空管孔中插入锚杆134,锚杆134沿中空管孔贯穿插入将掩体主体10锚定在地面135上。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4可以为U形凹槽结构,在U形凹槽侧面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螺孔142,用于连接和固定内挡板面12。
所述第一连接件13和第二连接件14均为轻质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轻质金属材料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6a和图6b所示,为了实现多功能单兵掩体的折叠和展开,在左右两外侧面11上的两个第一连接件13 被配置成可以在最大固定角度90°范围内向多动能单兵掩体内部折叠形成压缩网片,同样将折叠完成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可通过左右两边外侧面11上的两个第一连接件13在最大固定角度90°范围内向多动能单兵掩体外部扩展,实现多功能单兵掩体的展开铺设。
如图7所示,所述多功能单兵掩体作为临时搭设的掩体工事,士兵可以通过射击口20观测和射击的同时,可以通过外侧面11的凹口两侧突出的螺旋网部分保护头部和身体。
如图8所示,多功能单兵掩体还可以用于士兵紧急固定受伤位置的临时急救固定用具,利用螺旋网片的可卷曲性,折叠后的多功能单兵掩体或任意拆卸后带有单片外侧面11通过连接带30卷曲固定在骨折部位或受伤处,起到固定、保护作用。所述连接带30包括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分别设置在单片螺旋网片的两侧;在本实施中连接带为魔术贴,通过圆毛带和刺毛带完成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带30还可以是绳索。
如图9、图10所示,其他实施例中,多功能单兵掩体折叠后或任意拆卸后单独外侧面11可以通过连接带30固定在身前或身后,还可折叠后放置于行军背包42内作为防弹或防刺保护板。在本实施中连接带为魔术贴,通过圆毛带和刺毛带完成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带还可以是绳索。
所述螺旋网多动能单兵掩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掩体主体10的外侧面11沿着第一连接件13向外展开形成无顶无底的合式结构,并铺设在地面上;
B、将锚杆134插入第一连接件13,将展开后的掩体主体10固定在地面上;
C、将内挡板面12通过第二连接件14连接在掩体主体10前后外侧面11的凹口斜边处;
D、在展开后的掩体主体10的内部装填填充物,如沙、石块或土方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在正常工作时,首先将折叠好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垂直放置于地面135上,然后拉住四个角上的第一连接件 13向外方向拉伸,将折叠好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展开成无顶无底展的盒式结构。随后将锚杆134通过第一连接件13的中空轴131插入至地面135中,使得单兵掩体紧固连接在地面上。接着,将内挡板面12 插入至相对应的两个第二连接件14中,使得外侧面11上的两个相对凹口与两侧的内挡板面12形成凹槽通道,所述的凹槽通道为射击口 20。最后向展开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内填充周围环境中的土方。在其他实施例中,填充物还可以是周围环境中的沙、石。当需要拆卸时,将多功能单兵掩体向垂直于地面方向向上提,完成填充物卸载,随后将多功能单兵掩体沿着中心压缩,完成折叠。可由其他对混凝土类物质具有阻拦性的高强高模的纺织品代替,如机织重网。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包括掩体主体(10)以及设于掩体主体(10)上的射击口(2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掩体主体(10)由左右、前后四个外侧面(11)首尾连接形成无顶无底的盒式结构,在盒式结构内部为用于装填填充物的内腔;所述前后两个外侧面(11)各由一片独立螺旋网片制成,左右两个外侧面(11)分别由两片独立螺旋网片制成,该两片独立螺旋网片由第一连接件(13)实现相互转动连接,前后外侧面(11)的独立螺旋网片与左右外侧面(11)通过两个第一连接件(13)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掩体主体(10)的左右两个外侧面(11)可通过第一连接件(13)向掩体主体(10)内部折叠形成网片或向掩体主体(10)外部扩展;
在所述掩体主体(10)的前后外侧面(11)上端设置有凹口,在凹口的两侧通过第二连接件(14)设置内挡板面(12),形成贯穿掩体主体(10)前后侧的射击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网片由螺旋线圈(101)、第一芯丝(102)和第二芯丝(103)构成,螺旋线圈(101)呈环状,相邻两个螺旋线圈(101)之间的环相互交叠设置,在交叠处形成通孔,在该通孔中设置连接相邻螺旋线圈(101)的第一芯丝(102),在未交叠部分的螺旋线圈(101)中填充第二芯丝(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3)包括安装轴(131)和用于与外侧面(11)连接固定的合页(132),合页(132)连接在安装轴(131)上,并可绕安装轴(131)进行绕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132)上还带有第一螺孔(133)用于固定和连接合页(132)与外侧面(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131)为中空管状轴,在安装轴(131)的中空管孔中插入锚杆(134),锚杆(134)沿中空管孔贯穿插入将掩体主体(10)锚定在地面(13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4)为U形凹槽结构,在U形凹槽侧面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螺孔(142)用于连接和固定内挡板面(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旋网片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带(30),连接带(30)包括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132)绕安装轴(131)在最大固定角度90°范围内进行绕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两侧为角度为30°的斜边。
CN202120563826.4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 Active CN214842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3826.4U CN214842781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3826.4U CN214842781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2781U true CN214842781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5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3826.4U Active CN214842781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2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9769B2 (en) Portable protection device
US5939658A (en) Portable tactical shield system
US9279265B1 (en) Temporary shelter system
US20190145741A1 (en) Tactical wall panel,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deployment and use
EP2271885A1 (en) Mobile reconfigurable barricade
WO2011142784A2 (en)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and retracting an armor system for defeating high energy projectiles
US20090235507A1 (en) Method Of Repairing A Ballistics Barrier
US20070039453A1 (en) Variable containment vessel
US20120168702A1 (en) Rapid deployment barrier
CN214842781U (zh) 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
CN112815778A (zh) 一种基于螺旋网的多功能单兵掩体及其施工方法
US4879154A (en) Reinforced utility mat adaptable as military overhead foxhole cover and foot suspension bridge
RU2478899C2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е маскировочное и защитное укрытие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11733006B2 (en) Internally partitioned revetment container configured for rapid attainment of defense against small arms fire
CN207600302U (zh) 便携式单兵防护装具
EP3004793B1 (de) Schutzeinrichtung für die kampfmittelräumung von sprengkörpern sowie verfahren zur kontrollierten sprengung eines sprengkörpers
CN108562192A (zh) 一种便携式单兵防护装具及方法
CN213927757U (zh) 一种梯形拼装式防爆墙
US20160377388A1 (en) Modified soil-filled revetment
RU180859U1 (ru) Противоосколочный козырек
CN214666388U (zh) 一种稳定加固型防爆笼
RU2652762C1 (ru) Быстровозводимое наблюдательно-огнев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RU2714992C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наблюдательно-огневая бойница
RU219292U1 (ru) Противогранатное защи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5177347U (zh) 一种多功能战术防弹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