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1232U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41232U CN214841232U CN202120659919.7U CN202120659919U CN214841232U CN 214841232 U CN214841232 U CN 214841232U CN 202120659919 U CN202120659919 U CN 202120659919U CN 214841232 U CN214841232 U CN 2148412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all
- indoor unit
- cover plate
- 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壳和导风罩板。机壳上开设有出风口。导风罩板设置在出风口外侧,以与机壳的外周面限定出导风通道,用于引导从出风口流出的送风气流沿机壳的外周面向上和/或向下流动;且导风罩板配置成使其至少部分区段与机壳外周面的间距可调,以便调节导风通道的出风量。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具有良好的上吹效果和下吹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由于冷空气密度相对较大有下沉趋势,热空气密度相对较小有上升趋势。因此,空调在制冷时需要将较冷风尽量向上吹,在制热时需要将热风尽量朝地面吹,以使冷风或热风在室内空间扩散更加均匀,使制冷制热速度更快。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通常设置一个朝前的出风口,并利导风板、摆叶等导风结构引导送风气流的出风方向,实现上吹风或下吹风。但是,当前的各种导风结构导风角度比较有限,也仅能向斜上方或斜下方送风,冷风或热风难以抵达屋顶或地面,影响制冷或制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以加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上吹风和/或下吹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导风通道的出风量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方便上吹模式和下吹模式的切换。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机壳,其上开设有出风口;和
导风罩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外侧,以与所述机壳的外周面限定出导风通道,用于引导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送风气流沿所述机壳的外周面向上和/或向下流动;且
所述导风罩板配置成使其至少部分区段与所述机壳外周面的间距可调,以便调节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量。
可选地,所述导风罩板包括:承载段,安装于所述机壳;和调节段,与所述出风口位置相对,以与所述机壳的外周面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且所述调节段沿接近或远离所述机壳外周面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承载段,以便调节其与所述机壳外周面的间距。
可选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轮齿条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段沿接近或远离所述机壳外周面的方向平移;且每个所述第一齿轮齿条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承载段,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调节段上。
可选地,所述承载段与所述调节段相接的端部形成有滑道,所述第一齿条位于所述调节段的端部,且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道内,以沿接近或远离所述机壳外周面的方向平移。
可选地,所述承载段可上下平移地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导风罩板具有从其内侧表面朝所述机壳外周面凸出的分隔部,以将所述导风通道分隔为开口朝上的上通道和开口朝下的下通道,并配置成:可移动至使所述分隔部位于所述出风口上方的位置,以由所述下通道将所述送风气流向下引导;或移动至使所述分隔部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的位置,以由所述上通道将所述送风气流向上引导。
可选地,所述分隔部具有一临近所述机壳外周面的尖端;所述分隔部的上表面为从所述尖端起始,朝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延伸并逐渐向上倾斜,并与所述导风罩板其余部分内侧表面相切的内凹弧面;且所述分隔部的下表面为从所述尖端起始,朝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延伸并逐渐向下倾斜,并与所述导风罩板其余部分内侧表面相切的内凹弧面。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机壳前表面;且所述调节段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方;所述承载段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从所述调节段的横向两端处向后延伸出,以分别安装于所述机壳的横向两侧的端盖。
可选地,每个所述承载段具有朝所述端盖延伸的挡风部,以用于阻挡所述送风气流向后流动。
可选地,所述机壳的至少一个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二齿轮齿条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段上下平移,其包括第二电机、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端盖内侧,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齿条可上下平移地设置于所述端盖内侧,且其一部分通过所述端盖开设的竖直长条让位孔伸出至所述端盖外侧,并与所述导风罩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端盖内壁固定有一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形成有两个间隔设置且竖向延伸的滑轨,所述第二齿条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开口方向相反的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与一个所述滑轨匹配,以允许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安装件上下滑动;所述端盖内壁还固定有一支架以安装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齿条被夹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安装件之间,其朝向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形成有齿以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朝向所述端盖的一侧向外凸出形成一凸条,所述凸条通过所述竖直长条让位孔伸出所述端盖并与所述导风罩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机壳外设置有一个导风罩板,导风罩板与机壳外周面限定出导风通道。机壳内部的送风气流(例如冷风、热风、新风或净化气流等)从机壳的出风口吹出后,受到导风罩板的阻挡,无法直接水平地吹出,而是沿着机壳的外周面向上和/或向下吹出。由于送风气流紧贴着机壳外周面流动,形成附壁效应,能够沿机壳外周面顺利到达屋顶或地面,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更好。同时也能避免冷风或热风吹人导致人体不舒适。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导风罩板的至少部分区段与机壳外周面的间距可调。当该间距被调大后,导风通道的出风截面变大,出风更加顺畅,使出风量更大;当该间距被调小后,导风通道的出风截面变小,出风量将变小,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导风罩板实现了出风量的调节,满足了不同使用工况或情景对于出风量的调节需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导风罩板可上下平移地安装于机壳,分隔部将导风通道分隔为开口朝上的上通道和开口朝下的下通道,以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具有上吹模式和下吹模式以供选择,以便提升制冷和制热效果。例如,当空调制热需要运行下吹模式时,将导风罩板移动至使分隔部位于出风口上方位置,由下通道将送风气流向下引导。当空调制冷需要运行上吹模式时,将导风罩板移动至使分隔部位于出风口下方位置,由上通道将送风气流向上引导,结构简单且调节方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使分隔部的上下表面均为内凹的弧面,使送风气流在从出风口吹出然后向上或向下转向时,方向变化地更加缓和,减少风力损失和噪声。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图2的M-M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处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导风罩板平移段前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切换至下吹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N-N剖视图;
图11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12的图11的B处放大图;
图13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4是端盖与第二齿轮齿条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结构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6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图中用箭头示意了送风气流的流动方向。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为分体壁挂式房间空调器的室内部分,用于调节室内空气,例如制冷/制热、除湿、引入新风等等。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前视图;图3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是图2的M-M剖视图;图5是图4的A处放大图;6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导风罩板平移段前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放大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机壳10和导风罩板20。
机壳10上开设有出风口12,用于将机壳10内的送风气流排向室内。该送风气流可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制冷模式下制取的冷风,在制热模式下制取的热风,或者在新风模式下引入的新风,或者为净化模式下产生的净化气流等等。机壳10在整体上可为横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
导风罩板20设置在出风口12的外侧,以与机壳10的外周面限定出导风通道21。即,导风罩板20与机壳10的外周面平行或接近平行,两者之间间隔的空间构成导风通道21。导风通道21用于引导从出风口12流出的送风气流沿机壳10的外周面向上和/或向下流动。即,送风气流(例如冷风、热风、新风或净化气流等)从机壳10的出风口12吹出后,受到导风罩板20的内壁阻挡,无法直接水平地吹出,而是沿着机壳10的外周面向上和/或向下吹出。该处的向上和/或向下吹出指的是:可以使送风气流仅能向上吹出,或者仅能向下吹出,或者既能向上又能向下吹出。图1至图5即示意了送风气流向上吹出的情况,图13示意了送风气流能同时向上线下吹出的方案。
由于送风气流紧贴着机壳10的外周面向上或向下流动,能够形成附壁效应(也可称为贴附效应),从而能够沿机壳10的外周面顺利到达屋顶或者地面,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更好。同时也能避免冷风或热风吹人导致人体不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机壳10外周面中,有送风气流流经的区域为平坦表面,以利于送风气流更好地贴合着机壳10的外周面流动。例如图1所示,对于出风口12开设于机壳10的前侧的方案,机壳10的前表面即新风气流流经的外周面,可使机壳10的前表面为平坦表面。
导风罩板20还配置成使其至少部分区段与机壳10的外周面的间距(图5标示的B)可调,以便调节导风通道21的出风量。
具体为,该间距B被调大后,导风通道21的出风截面变大,出风更顺畅,出风量更大,如图6和图7;当该间距B被调小后,导风通道21的出风截面变小,出风量变小,如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调节导风罩板20实现了对出风量的调节,满足了不同使用工况或情景对于出风量的调节需求。
上述的导风罩板20的至少部分区段与机壳10的外周面的间距B可调,包括两种情况。具体为,使导风罩板20为一个整体,导风罩板20的整体(全部区段)与机壳10的外周面的间距可调。或者,使导风罩板20包括相拼接的多个区段(两个或更多),使其中部分区段(一个或多个)可动,以使该区段与机壳10的外周面的间距B可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使导风罩板20包括承载段202和调节段201。承载段202安装于机壳10。调节段201与出风口12位置相对,以与机壳10的外周面限定出前述的导风通道21。并且,调节段201在接近或远离机壳10的外周面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于承载段202,以便调节其与机壳10的外周面的间距。即,该调节段201即前述的与机壳10的外周面间距可调的“部分区段”。
如图1至图7所示,可使出风口12开设于机壳10的前表面。调节段201位于出风口12的前方,以与出风口12相对,主要用于引导送风气流。承载段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承载段202分别从调节段201的横向两端处向后延伸出,以分别安装于机壳10的横向两侧的端盖106。本实施例中,导风罩板20通过两个承载段202与机壳10横向的端盖106连接,使导风罩板20的前侧外观更加完整,也无需在机壳10的前侧设置驱动机构导致占据出风空间。并且,使每个承载段202具有朝端盖106延伸的挡风部2021,以用于阻挡送风气流向后流动,使送风气流更好地向上或向下流动,避免向后流动扩散影响向上、向下的风力。
图8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切换至下吹模式时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0是图9的N-N剖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可使导风罩板20的承载段202可上下平移地安装于机壳10。可以理解的是,承载段202上下平移时,调节段201也将随承载段202上下平移。并且,导风罩板20具有从其内侧表面朝机壳10的外周面凸出的分隔部23。分隔部23用于将导风通道21分隔为开口朝上的上通道212和开口朝下的下通道214。导风罩板20配置成:可移动至使分隔部23位于出风口12上方位置,以由下通道214将送风气流向下引导,如图8至图10;或移动至使分隔部23位于出风口12下方位置,以由上通道212将送风气流向上引导,如图1至图7。
如此一来,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具有上吹模式和下吹模式以供系统或用户选择,使制冷和制热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当空调制热需要运行下吹模式时,将导风罩板20移动至使分隔部23位于出风口12上方位置,由下通道214将送风气流向下引导,如图10。当空调制冷需要运行上吹模式时,将导风罩板20移动至使分隔部23位于出风口12下方位置,由上通道212将送风气流向上引导,如图4。
当然,也可使到导风罩板20移动至上吹模式与下吹模式之间的位置,使上通道212和下通道214均与出风口12连通,使从出风口12流出的送风气流的一部分从由上通道212向上引导,另一部分由下通道214向下引导,以同时向上和向下送风,提升空气调节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和图5,分隔部23具有一临近机壳10的外周面的尖端230。尖端230临近机壳10的外周面,可使其与机壳10的外周面贴合。在导风罩板20处于上吹位置时,使分隔部23与机壳10外周面之间密封性能更好,避免气流向下泄漏;在导风罩板20处于下吹位置时,使分隔部23与机壳10外周面之间密封性能更好,避免气流向上泄漏。当然,假如尖端230与机壳10的外表面相贴过紧,当导风罩板20上下移动时,尖端230与机壳10的外表面相互摩擦可能会产生较大噪声。为避免该噪声,也可使尖端230与机壳10的外表面保留一定的缝隙。
请参考图4和图5,分隔部23的上表面231为从尖端230起始,朝远离机壳10的方向(图中所示具体实施例中,指的是朝前)延伸并逐渐向上倾斜,并与导风罩板20其余部分内侧表面相切的内凹弧面。同样地,分隔部23的下表面232为从尖端230起始,朝远离机壳10的方向延伸并逐渐向下倾斜,并与导风罩板20的其余部分内侧表面相切的内凹弧面。如此一来,在送风气流在从出风口12吹出然后向上或向下转向时,将沿着分隔部23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逐渐转向,过程更加缓和,风力损失和噪声更小。
当导风罩板20处于上吹模式时,可使分隔部23的尖端230与出风口12的下边缘位置相对,以使分隔部23的上表面231与风道40的下壁相接,参考图4。并且,由于分隔部23的上表面231为内凹弧面,这使得上表面231相当于风道40的下壁的延长段,使得从风道40流出的送风气流很顺畅、低阻力地进入分隔部23的引导范围。
同样道理,当导风罩板20处于下吹模式时,可使分隔部23的尖端230与出风口12的上边缘位置相对,以使分隔部23的下表面232与风道40的上壁相接,参考图10。由于分隔部23的下表面232为内凹弧面,这使得下表面232相当于风道40的上壁的延长段,使得从风道40流出的送风气流很顺畅、低阻力地进入分隔部23的引导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可使机壳10的前表面整体为竖直面(机壳10的前表面即机壳1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具体地可为竖直的平面或者为轴线沿竖直延伸的弧面等曲面。出风口12可开设于机壳10的前表面,具体可为机壳10前表面的下部。出风口12更具体地可为长度方向平行于机壳10的横向方向的长条状。
请参考图5,出风口12的下边缘d距机壳10前表面底端e的间距(de)与出风口12的宽度(cd)之比大于1/2,即de/cd>1/2,优选大于3/4。如此,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下吹模式时,使出风口12下边缘以下的机壳10前表面具有足够的长度来引导送风气流向下流动,提升附壁效应。此外,还可使分隔部23距导风罩板20底端的距离大于分隔部23距导风罩板20顶端的距离(具体可以分隔部23的尖端230为测量基准),也就是使分隔部23处于导风罩板20的上部,以便在下吹模式时更好地引导气流下吹,弥补出风口12下侧的机壳前表面引导距离(即de)较短的缺陷。图11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爆炸图;图12的图11的B处放大图。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轮齿条机构,用于驱动调节段201沿接近或远离机壳10的外周面的方向平移。
每个第一齿轮齿条机构包括第一电机74、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75和第一齿条76。第一电机74安装于承载段202,第一齿轮75设置于第一电机74上,第一齿条76设置于调节段201上。第一电机74带动第一齿轮75转动时,使第一齿条76平移,以带动调节段201平移。具体地,第一齿轮齿条机构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一电机74分别安装于两个承载段202,两个第一齿条76分别位于调节段201的横向两端。
如图12所示,使承载段202的与调节段201相接的端部形成有滑道27,第一齿条76位于调节段201的端部,且可滑动地安装于滑道27内,以沿接近或远离机壳10外周面的方向平移。即,承载段202通过滑道27对调节段201进行支撑,且对其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例如图12,对于设置有两个第一齿轮齿条机构的实施例而言,使调节段201的横向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齿条76,使两个承载段202上各设置有滑道27。
图13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4是端盖与第二齿轮齿条机构的配合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结构的示意性爆炸图。
如图13至图15所示,机壳10的至少一个端盖上设置有第二齿轮齿条机构,用于驱动导风罩板20上下平移,实现上吹位置和下吹位置之间的切换。优选地,使两个端盖106上均设置有第二齿轮齿条机构,以带动导风罩板20的横向两端同步上移或下移,使其移动更加平稳、顺畅。
每个第二齿轮齿条机构包括第二电机71、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72和第二齿条73。第二电机71设置于端盖106的内侧。第二齿轮72安装于第二电机71,第二齿条73可上下平移地设置于端盖106的内侧,且其一部分通过端盖106上开设的竖直长条让位孔1061伸出至端盖106的外侧,以便与导风罩板20连接。第二电机71带动第二齿轮72转动时,第二齿轮72带动第二齿条73上下平移,以驱动导风罩板20上下平移。
具体地,如图14至图15所示,可使端盖106的内壁固定有一个安装件107。安装件107通过其上设置的多个安装部1072与端盖106的内壁设置的多个安装部1062通过螺钉连接。安装件107上形成有两个间隔设置且竖向延伸的滑轨1071。第二齿条7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开口方向相反的两个滑槽731,每个滑槽731与一个滑轨1071匹配,以允许第二齿条73沿安装件107上下滑动。即,安装件107的作用是形成滑轨1071以供使第二齿条73可上下平移地安装其上。
端盖106的内壁还固定有一支架108,以安装第二电机71。第二齿条73被夹在第二齿轮72与安装件107之间,或者说是第二齿轮72位于安装件107背向端盖106的内壁的一侧。第二齿条73朝向第二齿轮72的一侧形成有齿以与第二齿轮72啮合,朝向端盖106的一侧向外凸出形成一凸条732,凸条732通过竖直长条让位孔1061伸出端盖106并与导风罩板20连接,例如通过螺钉连接。具体地,可使凸条732连接于挡风部2021上。如此,使得挡风部2021既用于连接凸条732,又能阻挡气流,设计非常巧妙。
本实施例通过在端盖106的内壁设置安装件107和支架108,将第二齿轮齿条机构的主体结构安装于端盖106的内侧,不影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外观。并通过在端盖106上开设竖直长条让位孔1061以连接位于端盖106外侧的导风罩板20,设计非常简单、合理。
如图4所示,机壳10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11,机壳10的内部设置有风道40,风道40的出口连通出风口12。轴线沿横向方向延伸的贯流风机50设置于风道40的进口处。三段式换热器30围绕在贯流风机50的上方。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室内空气经进风口11进入机壳10的内部,与三段式换热器30完成换热,最后被贯流风机50吸入风道40中,流向出风口12。
图11示意了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结构。如图11所示,机壳10包括前面板101、前下面板102、底板103、罩壳104、骨架105和两个端盖106。前面板101与前下面板102相接构成机壳10的前部,出风口12开设于两者相接区域。底板103构成机壳10的底部。罩壳104与骨架105设置于前面板101后侧,形成进风口11和风道40。两个端盖106构成机壳10的横向两端部。贯流风机50的端部安装有电机51,以驱动贯流风机50转动。电机51安装于电机座52上。电机座52横向一侧安装有电控箱53。出风口12处安装有摆叶组件60,以调节出风口12的左右出风方向。底板103的横向一侧上方安装有传感器80,以用于对室内情况进行检测,从而根据室内情况(检测温度、人体情况等),从而对空调控制参数(风速、风向、温度等)进行智能化控制。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机壳的本身的构造以及机壳内部的各部件的结构和形式进行限定。即,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也可选择采用其他形式的换热器、风机以及风道。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16所示,该实施例与图1至图15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该实施例中导风罩板20的两个承载段202固定安装于机壳10,且分隔部23位于出风口12的竖直方向的中部位置,以使下通道214和上通道212均与出风口12连通,由下通道214和上通道212各自引导部分送风气流,以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同时向上下两个方向送风,提升空气调节速度。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上开设有出风口;和
导风罩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外侧,以与所述机壳的外周面限定出导风通道,用于引导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送风气流沿所述机壳的外周面向上和/或向下流动;且
所述导风罩板配置成使其至少部分区段与所述机壳外周面的间距可调,以便调节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板包括:
承载段,安装于所述机壳;和
调节段,与所述出风口位置相对,以与所述机壳的外周面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且所述调节段沿接近或远离所述机壳外周面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承载段,以便调节其与所述机壳外周面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齿轮齿条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段沿接近或远离所述机壳外周面的方向平移;且
每个所述第一齿轮齿条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承载段,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调节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段与所述调节段相接的端部形成有滑道,所述第一齿条位于所述调节段的端部,且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道内,以沿接近或远离所述机壳外周面的方向平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段可上下平移地安装于所述机壳;
所述导风罩板具有从其内侧表面朝所述机壳外周面凸出的分隔部,以将所述导风通道分隔为开口朝上的上通道和开口朝下的下通道,并配置成:
可移动至使所述分隔部位于所述出风口上方的位置,以由所述下通道将所述送风气流向下引导;或
移动至使所述分隔部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的位置,以由所述上通道将所述送风气流向上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具有一临近所述机壳外周面的尖端;
所述分隔部的上表面为从所述尖端起始,朝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延伸并逐渐向上倾斜,并与所述导风罩板其余部分内侧表面相切的内凹弧面;且
所述分隔部的下表面为从所述尖端起始,朝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延伸并逐渐向下倾斜,并与所述导风罩板其余部分内侧表面相切的内凹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机壳前表面;
所述调节段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方;且
所述承载段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从所述调节段的横向两端处向后延伸出,以分别安装于所述机壳的横向两侧的端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承载段具有朝所述端盖延伸的挡风部,以用于阻挡所述送风气流向后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的至少一个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二齿轮齿条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段上下平移,其包括第二电机、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
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端盖内侧,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齿条可上下平移地设置于所述端盖内侧,且其一部分通过所述端盖开设的竖直长条让位孔伸出至所述端盖外侧,并与所述导风罩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内壁固定有一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形成有两个间隔设置且竖向延伸的滑轨,所述第二齿条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开口方向相反的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与一个所述滑轨匹配,以允许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安装件上下滑动;
所述端盖内壁还固定有一支架以安装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齿条被夹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安装件之间,其朝向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形成有齿以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朝向所述端盖的一侧向外凸出形成一凸条,所述凸条通过所述竖直长条让位孔伸出所述端盖并与所述导风罩板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59919.7U CN214841232U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59919.7U CN214841232U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41232U true CN214841232U (zh) | 2021-11-23 |
Family
ID=7876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59919.7U Active CN214841232U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4123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05978A1 (zh) * | 2021-03-31 | 2022-10-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WO2022247233A1 (zh) * | 2021-05-27 | 2022-12-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WO2023138087A1 (zh) * | 2022-01-21 | 2023-07-2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2021
- 2021-03-31 CN CN202120659919.7U patent/CN2148412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05978A1 (zh) * | 2021-03-31 | 2022-10-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WO2022247233A1 (zh) * | 2021-05-27 | 2022-12-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WO2023138087A1 (zh) * | 2022-01-21 | 2023-07-2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841232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3701334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3834208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4536468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3701335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4841234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868775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4841231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0578968A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4841233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4841230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744832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744831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744830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744629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2151803A1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4763925B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5143533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3865070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4763920B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0601954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5143532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5143535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5143536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5406006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