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2513U -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2513U
CN214832513U CN202121198124.7U CN202121198124U CN214832513U CN 214832513 U CN214832513 U CN 214832513U CN 202121198124 U CN202121198124 U CN 202121198124U CN 214832513 U CN214832513 U CN 214832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
strip
collection device
conveying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981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橙
邵磊
于招阳
郭卫
吴培松
倪杰
高磊
时俊意
刘剑青
薛小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eic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eic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eic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eic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981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2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2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2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清理装置,所述垃圾清理装置沿水流方向安装在河道的侧壁上,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底部安装在河底、上部延伸出河面的支撑框架,还包括用于收集垃圾的漂浮围栏,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将漂浮围栏内收集的垃圾向外运输的输送装置。本河道垃圾收集装置,正常水流,水面漂浮物大部分通过漂浮围栏拦截,第一输送带直接传送到第二输送带上,然后通过第二输送带进行卸载,最后利用装载汽车将垃圾运走;还有部分漂浮物,利用导流明轮的作用力,更变原有的流向,使漂浮物往漂浮围栏方向靠近。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垃圾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关于水草收割工程的研究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伴随着生活垃圾的肆意乱扔,河道的污染将严重影响周边住户的健康,尤其是在景区,漂浮物随处可见,现有对于漂浮物的清理是通过人员驾驶船舶进行人工打捞,在河道中工作工人的安全受到威胁,增加能耗,河道管理单位管理成本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清理装置,所述垃圾清理装置沿水流方向安装在河道的侧壁上,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底部安装在河底、上部延伸出河面的支撑框架,还包括用于收集垃圾的漂浮围栏,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将漂浮围栏内收集的垃圾向外运输的输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端斜向伸入至漂浮围栏内运输垃圾的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的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端面用于将垃圾传送至河道岸边的第二输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两个并列且平行排布的第一输送带以及位于第一输送带两侧的条形板,第一输送带的两端传动连接有两端向外延伸的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条形板的侧壁上,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转杆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皮带连接有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第一传动电机,第一输送带为网格状的带状结构;
条形板远离第一输送带一端的侧壁上部固定连接在龙门架的侧壁上,龙门架的下端固定在河道的底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板的上端侧壁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输送带松紧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条形板上端侧壁上的U型滑道,U型滑道内滑动连接有上部活动套设在第一转杆上的滑动板,滑动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上螺纹套设有固定在条形板上的螺母;
滑动板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两个平行布设的条形孔,条形孔内贯穿插接有多个头部直径大于条形孔宽度的锁紧螺钉,U型滑道的内底壁开设有与锁紧螺钉匹配的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板的侧壁下端连接有吊耳,吊耳上挂设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有固接在龙门架顶部的收紧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一输送装置呈垂直状结构布设,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传输带以及位于第二传输带两侧的护栏,护栏安装在支撑框架上,且护栏的一端延伸向河道的岸边,第二传输带的两端传动连接有第二转杆,位于河道岸边的第二转杆连接有第二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安装在河道的岸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围栏呈喇叭口状结构,且漂浮围栏的开口面向河道水流的上游,漂浮围栏最远端至河道的距离为河道宽度的1/5-2/5。
进一步的,所述河道位于垃圾清理装置上游的侧壁上安装有导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固定在河道侧壁上且向河道内延伸的阶梯走道,阶梯走道位于河道内的一侧上端对称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下端伸入至河道水流液面以下的导流明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河道垃圾收集装置,正常水流,水面漂浮物大部分通过漂浮围栏拦截,第一输送带直接传送到第二输送带上,然后通过第二输送带进行卸载,最后利用装载汽车将垃圾运走;还有部分漂浮物,利用导流明轮的作用力,更变原有的流向,使漂浮物往漂浮围栏方向靠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输送装置与龙门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流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河道1、垃圾清理装置2、漂浮围栏21、支撑框架22、第一输送装置23、第一输送带231、条形板232、U型滑道2321、滑动板2322、螺杆2323、螺母2324、条形孔2325、锁紧螺钉2326、第一转杆233、龙门架24、钢丝绳241、第二输送装置25、导流装置3、阶梯走道31、驱动电机32、导流明轮3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垃圾清理装置2,垃圾清理装置2沿水流方向安装在河道1的侧壁上,垃圾清理装置2包括底部安装在河底、上部延伸出河面的支撑框架22,支撑框架22由槽钢和方管制成框架结构,防腐抗锈性强,结构稳定,不易碰撞受损,还包括用于收集垃圾的漂浮围栏21,漂浮围栏21呈喇叭口状结构,且漂浮围栏21的开口面向河道1水流的上游,漂浮围栏21最远端至河道1的距离为河道1宽度的1/5-2/5,收集垃圾的同时,不影响船只航行,支撑框架22上设置有将漂浮围栏21内收集的垃圾向外运输的输送装置。
如图3所示,输送装置包括一端斜向伸入至漂浮围栏21内运输垃圾的第一输送装置23,第一输送装置23的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安装在支撑框架22上端面用于将垃圾传送至河道1岸边的第二输送装置25。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输送装置23包括两个并列且平行排布的第一输送带231以及位于第一输送带231两侧的条形板232,第一输送带231的两端传动连接有两端向外延伸的第一转杆233,第一转杆233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条形板232的侧壁上,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转杆233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皮带连接有安装在支撑框架22上的第一传动电机,第一输送带231为网格状的带状结构,网格状的第一输送带231具有良好的滤水效果,能对打捞的垃圾进行充分的滤水,减少装置载重,增加垃圾容量;
条形板232远离第一输送带231一端的侧壁上部固定连接在龙门架24的侧壁上,龙门架24的下端固定在河道1的底部上,条形板232的侧壁下端连接有吊耳,吊耳上挂设有钢丝绳241,钢丝绳241的另一端连接有固接在龙门架24顶部的收紧器上,用于提升第一输送装置23的牢固性。
如图5所示,条形板232的上端侧壁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输送带231松紧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条形板232上端侧壁上的U型滑道2321,U型滑道2321内滑动连接有上部活动套设在第一转杆233上的滑动板2322,滑动板232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螺杆2323,螺杆2323上螺纹套设有固定在条形板232上的螺母2324;滑动板2322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两个平行布设的条形孔2325,条形孔2325内贯穿插接有多个头部直径大于条形孔2325宽度的锁紧螺钉2326,U型滑道2321的内底壁开设有与锁紧螺钉2326匹配的螺纹槽,用于适配不同长度的第一输送带231。
第二输送装置25与第一输送装置23呈垂直状结构布设,第二输送装置25包括第二传输带以及位于第二传输带两侧的护栏,护栏安装在支撑框架22上,且护栏的一端延伸向河道1的岸边,第二传输带的两端传动连接有第二转杆,位于河道1岸边的第二转杆连接有第二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安装在河道1的岸边上。
如图6所示,河道1位于垃圾清理装置2上游的侧壁上安装有导流装置3,导流装置3包括固定在河道1侧壁上且向河道1内延伸的阶梯走道31,阶梯走道31位于河道1内的一侧上端对称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连接有下端伸入至河道1水流液面以下的导流明轮33,改变河道1水流流向,使漂浮物往漂浮围栏21方向靠近,最大化清理河道1上的漂浮物,导流装置3可以与垃圾清理装置2同侧安装在河道1上,导流装置3亦可以安装在河道1的另一侧,只需改变导流明轮33转动方向,即可实现向漂浮围栏21一侧造流。
本河道垃圾收集装置,正常水流,水面漂浮物大部分通过漂浮围栏21拦截,第一输送带231直接传送到第二输送带上,然后通过第二输送带进行卸载,最后利用装载汽车将垃圾运走;还有部分漂浮物,利用导流明轮33的作用力,更变原有的流向,使漂浮物往漂浮围栏21方向靠近。
上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清理装置(2),所述垃圾清理装置(2)沿水流方向安装在河道(1)的侧壁上,垃圾清理装置(2)包括底部安装在河底、上部延伸出河面的支撑框架(22),还包括用于收集垃圾的漂浮围栏(21),支撑框架(22)上设置有将漂浮围栏(21)内收集的垃圾向外运输的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端斜向伸入至漂浮围栏(21)内运输垃圾的第一输送装置(23),第一输送装置(23)的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安装在支撑框架(22)上端面用于将垃圾传送至河道(1)岸边的第二输送装置(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3)包括两个并列且平行排布的第一输送带(231)以及位于第一输送带(231)两侧的条形板(232),第一输送带(231)的两端传动连接有两端向外延伸的第一转杆(233),第一转杆(233)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条形板(232)的侧壁上,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转杆(233)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皮带连接有安装在支撑框架(22)上的第一传动电机,第一输送带(231)为网格状的带状结构;
条形板(232)远离第一输送带(231)一端的侧壁上部固定连接在龙门架(24)的侧壁上,龙门架(24)的下端固定在河道(1)的底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232)的上端侧壁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输送带(231)松紧的调节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条形板(232)上端侧壁上的U型滑道(2321),U型滑道(2321)内滑动连接有上部活动套设在第一转杆(233)上的滑动板(2322),滑动板(232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螺杆(2323),螺杆(2323)上螺纹套设有固定在条形板(232)上的螺母(2324);
滑动板(2322)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两个平行布设的条形孔(2325),条形孔(2325)内贯穿插接有多个头部直径大于条形孔(2325)宽度的锁紧螺钉(2326),U型滑道(2321)的内底壁开设有与锁紧螺钉(2326)匹配的螺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232)的侧壁下端连接有吊耳,吊耳上挂设有钢丝绳(241),钢丝绳(241)的另一端连接有固接在龙门架(24)顶部的收紧器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5)与第一输送装置(23)呈垂直状结构布设,第二输送装置(25)包括第二传输带以及位于第二传输带两侧的护栏,护栏安装在支撑框架(22)上,且护栏的一端延伸向河道(1)的岸边,第二传输带的两端传动连接有第二转杆,位于河道(1)岸边的第二转杆连接有第二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安装在河道(1)的岸边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围栏(21)呈喇叭口状结构,且漂浮围栏(21)的开口面向河道(1)水流的上游,漂浮围栏(21)最远端至河道(1)的距离为河道(1)宽度的1/5-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位于垃圾清理装置(2)上游的侧壁上安装有导流装置(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3)包括固定在河道(1)侧壁上且向河道(1)内延伸的阶梯走道(31),阶梯走道(31)位于河道(1)内的一侧上端对称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连接有下端伸入至河道(1)水流液面以下的导流明轮(33)。
CN202121198124.7U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Active CN214832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8124.7U CN214832513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8124.7U CN214832513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2513U true CN214832513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81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98124.7U Active CN214832513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25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929A (zh) * 2021-11-24 2022-01-28 北京大学 一种生态节能环保型河流净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929A (zh) * 2021-11-24 2022-01-28 北京大学 一种生态节能环保型河流净化装置
CN113981929B (zh) * 2021-11-24 2022-08-19 北京大学 一种生态节能环保型河流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32513U (zh)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CN111740687A (zh) 一种潮间带海上漂式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62554U (zh) 一种污水管道拦渣除污装置
CN108265686A (zh) 一种厢式钢制拦污漂
CN201843159U (zh) 移动式抓斗清污机
CN210887545U (zh) 一种泵站垃圾打捞的新型装置
CN205711958U (zh) 一种水库坝前拦鱼装置
CN211721403U (zh) 一种雨污分流猪舍
CN212742443U (zh) 一种集水位、水质监测于一体的水利闸门
CN211895469U (zh) 一种海洋升降钢丝绳绞车盘缆系统
CN210857121U (zh) 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
CN208136878U (zh) 一种厢式钢制拦污漂
CN207436031U (zh) 一种滚网式输水明渠拦污装置
CN208933931U (zh) 一种小河道垃圾清理装置
CN214936415U (zh) 一种复合型河道净化生态屏障
CN220927763U (zh) 一种能卸载和保护的拦漂设备
CN104310505A (zh) 一种便于提升的人工格栅装置
CN220685993U (zh) 一种高水位变幅拦漂装置
CN211621517U (zh) 一种港口漂浮类污染物自动清理装置
CN215074575U (zh) 一种自动式排污粪塞装置
CN216863809U (zh) 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结构
CN216070399U (zh) 自动升降的流速观测平台
CN220927771U (zh) 一种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204198440U (zh) 一种便于提升的人工格栅装置
CN217811542U (zh) 一种新型格栅清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