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0272U - 一种无菌菌种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菌菌种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0272U
CN214830272U CN202121569783.7U CN202121569783U CN214830272U CN 214830272 U CN214830272 U CN 214830272U CN 202121569783 U CN202121569783 U CN 202121569783U CN 214830272 U CN214830272 U CN 214830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echanism
fixedly connected
screw rod
sets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97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磊
王宜磊
王传宝
郭燕风
孟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z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z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5697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0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0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0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菌菌种室,包括菌种室,菌种室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盒,且放置盒在驱动机构的表面设置有多组,驱动机构包括凹槽内部设置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背向电机的一端与菌种室的内部转动连接,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使放置盒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根据菌种的规格,调整上下两两放置盒间的距离,使菌种室内部空间格局得到改变,使菌种室可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且通过将驱动机构连接外接电源,使放置盒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旋转到最外侧,方便对菌种室最内部的菌种进行观察和拿取作业,提高菌种的培育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菌菌种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菌菌种室。
背景技术
菌种是指食用菌、工业菌、农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是从事微生物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在医学领域中,诊断制品的制备,菌苗的生产、微生物致病性研究,药物的抑菌试验及药品微生物检验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菌种,而菌种只有在培养基、发酵设备等处于无菌的前提下,微生物接种后,才能实现纯种培养,最终得到所需的产品。
现有的无菌菌种室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2174942U所公开的一种菌种培养用全封闭培育箱,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种培养用全封闭培育箱,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下方设有底箱,所述顶盖和底箱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间箱和第二间箱,且第一间箱位于第二间箱的顶部外表面,所述底箱的后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蒸发器,且顶盖和底箱相对一端内围分别设有顶内壳和底内壳,所述第一间箱和第二间箱的内围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侧内壳,且顶盖的内部嵌有主风机。本实用新型中,能够将该全封闭培育箱分化为多个部件结构,根据使用需求自行组装,改变容量和体积,满足多种使用目的的需求,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方便快速安装拆卸,并且将箱内底端和顶端的空气转动流通,快速将箱内各处的温度和湿度保持一致,防止箱内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影响培养效果。但该装置当在观察和拿取培育箱最内部的菌种时,最内部的菌种会被外侧的菌种遮挡住,不方便作业人员直观的对其进行观察,而在拿取最内部的菌种时,不仅需要将手臂伸进培育箱的最内部,还有能在拿取的过程中,衣袖口容易触碰或碰倒其他菌种的现象,影响菌种的培育,现提出一种无菌菌种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菌菌种室,使放置盒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根据菌种的规格,调整上下两两放置盒间的距离,使菌种室内部空间格局得到改变,使菌种室可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且通过将驱动机构连接外接电源,使放置盒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旋转到最外侧,方便对菌种室最内部的菌种进行观察和拿取作业,提高菌种的培育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菌菌种室,包括有菌种室,所述菌种室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盒,且放置盒在驱动机构的表面设置有多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凹槽内部设置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背向电机的一端与菌种室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插槽,且插槽与放置盒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盒包括插槽内部活动连接的挂钩,所述挂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套位于放置盒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螺纹套相对的两侧皆固定连接的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皆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弹簧,两组所述弹簧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L形板,且L形板与挡板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菌种室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轮,所述菌种室相对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拉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皆小于固定板的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L形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和多组放置盒,使放置盒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根据菌种的规格,调整上下两两放置盒间的距离,使菌种室内部空间格局得到改变,使菌种室可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且通过将驱动机构连接外接电源,使放置盒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旋转到最外侧,方便对菌种室最内部的菌种进行观察和拿取作业,提高菌种的培育率。
2、通过设置的支撑杆、滑槽、弹簧、L形板,将两组L形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使弹簧受力发生形变,然后将固定板通过挂钩挂接在插槽的内部,松开L形板,利用弹簧的复位性,使两组L形板在弹簧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从而对固定板一侧的挡板起到夹紧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纹套和支撑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形杆和弹簧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菌种室;2、凹槽;3、驱动机构;31、电机;32、螺杆;33、螺纹套;34、插槽;4、放置盒;41、固定板;42、挡板;43、挂钩;5、限位结构;51、支撑杆;52、滑槽;53、弹簧;54、L形板;6、拉把;7、移动轮;8、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菌菌种室,包括有菌种室1,菌种室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盒4,且放置盒4在驱动机构3的表面设置有多组。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包括凹槽2内部设置的电机31,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2,且螺杆32背向电机31的一端与菌种室1的内部转动连接,螺杆3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3,螺纹套33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插槽34,且插槽34与放置盒4活动连接。
将电机31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使电机31带动螺杆32进行转动,使螺杆32带动螺纹套33进行圆周运动,使螺纹套33通过插槽34带动放置盒4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可使菌种室1靠近内部的菌种通过放置盒4在驱动机构3的作用下旋转到最外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放置盒4包括插槽34内部活动连接的挂钩43,挂钩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2,挡板4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1。
挡板42对固定板41起到限位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固定板41表面的菌种从侧边掉落,通过设置的挂钩43,可将固定板41挂接在螺纹套33的表面,方便固定板41可以快速拆装,有利于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螺纹套33位于放置盒4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结构5,限位结构5包括螺纹套33相对的两侧皆固定连接的支撑杆51,两组支撑杆51的一端皆开设有滑槽52,两组滑槽52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弹簧53,两组弹簧53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L形板54,且L形板54与挡板42活动连接。
将两组L形板5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使弹簧53受力发生形变,然后将固定板41通过挂钩43挂接在插槽34的内部,松开L形板54,利用弹簧53的复位性,使两组L形板54在弹簧53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从而对固定板41一侧的挡板42起到夹紧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菌种室1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轮7,菌种室1相对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拉把6。
方便通过推拉拉把6,使菌种室1在移动轮7的作用下进行位置的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组支撑杆51的长度皆小于固定板41的半径。
有利于弹簧53发生形变,使L形板54可以更好的放置盒4进行夹持。
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4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8,且限位槽8与L形板54活动连接。
使挡板42通过限位槽8被L形板54限位,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菌种放置在固定板41的表面,使挡板42对固定板41表面的菌种进行限位,防止菌种从固定板41表面滑落,然后将固定板41通过挂钩43挂接在螺纹套33表面的插槽34内,螺纹套33与螺杆32螺纹连接,且放置盒4设置有多组,可通过螺纹作用转动其中一组螺纹套33,使螺纹套33带动其中一组放置盒4在螺杆32的表面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从而可根据菌种的规格,调整上下两两放置盒4间的距离,使菌种室1内部空间格局得到改变,使菌种室1可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然后将电机31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使电机31带动螺杆32进行转动,使螺杆32带动螺纹套33进行圆周运动,使螺纹套33通过插槽34带动放置盒4进行圆周运动,从而使菌种室1靠近内部的菌种通过放置盒4可以旋转到最外侧,方便对菌种室1最内部的菌种进行观察和拿取作业,提高菌种的培育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无菌菌种室,包括菌种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室(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放置盒(4),且放置盒(4)在驱动机构(3)的表面设置有多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菌种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凹槽(2)内部设置的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2),且螺杆(32)背向电机(31)的一端与菌种室(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3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3),所述螺纹套(33)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插槽(34),且插槽(34)与放置盒(4)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菌种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4)包括插槽(34)内部活动连接的挂钩(43),所述挂钩(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2),所述挡板(4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菌菌种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33)位于放置盒(4)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结构(5),所述限位结构(5)包括螺纹套(33)相对的两侧皆固定连接的支撑杆(51),两组所述支撑杆(51)的一端皆开设有滑槽(52),两组所述滑槽(52)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弹簧(53),两组所述弹簧(53)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L形板(54),且L形板(54)与挡板(42)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菌种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室(1)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轮(7),所述菌种室(1)相对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拉把(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菌菌种室,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杆(51)的长度皆小于固定板(41)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菌菌种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8),且限位槽(8)与L形板(54)活动连接。
CN202121569783.7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无菌菌种室 Active CN214830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9783.7U CN214830272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无菌菌种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9783.7U CN214830272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无菌菌种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0272U true CN214830272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14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9783.7U Active CN214830272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无菌菌种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0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0138U (zh) 一种蘑菇培养架
CN214830272U (zh) 一种无菌菌种室
CN214571845U (zh) 一种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箱
CN213755961U (zh) 一种智慧农业多功能恒温培养装置
CN111778150B (zh) 一种抽拉式生物培养箱
CN212524167U (zh) 一种生物实验用培养皿存放架
CN212713465U (zh) 一种光照培养箱
CN219507912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培养箱
CN206970615U (zh) 一种微生物标本采集装置
CN113150986A (zh) 一种病理学带有可拆卸加热结构的培养皿
CN211079151U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种培养摇床
CN220745862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高效培养箱
CN217336729U (zh) 一种菌棒培育架
CN206835601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播种器
CN216473269U (zh) 一种生物实验室用组合式全温振荡培养箱
CN216337559U (zh) 一种微生物菌种培养装置
CN107058057A (zh) 一种菌种培养摇床
CN216513880U (zh) 一种化学研究用微生物培养箱
CN216274063U (zh) 培养皿架
CN219363596U (zh) 一种生物饲料添加剂用菌种培养装置
CN219099193U (zh)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规模化生产装置
CN212982931U (zh) 一种便携式细菌培养箱
CN214327715U (zh) 一种新型霉菌培养箱
CN213866204U (zh) 一种肠道微生物富集培养装置
CN215517474U (zh) 一种隔板可升降的恒温培养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