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11057U - 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11057U
CN214811057U CN202121654180.7U CN202121654180U CN214811057U CN 214811057 U CN214811057 U CN 214811057U CN 202121654180 U CN202121654180 U CN 202121654180U CN 214811057 U CN214811057 U CN 214811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lifting
air
operation panel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41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丽
李军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bao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bao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bao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bao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41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11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11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11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涉及实验设备技术的领域,其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若干操作区,操作台上安装有第一排风组件,第一排风组件包括若干环状的抽风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一抽风机,若干抽风管与若干操作区一一对应,且抽风管围绕操作区布设在操作区的周围,抽风管上围绕抽风管的轴线开设有多个吸气口,第一连通管将抽风管与第一抽风机连通,第一抽风机将抽风管吸入的刺激性气体抽走。本申请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取材台仅仅在工作人员的对立侧对刺激性气体进行抽风,导致取材台对工作人员站立侧的刺激性气体抽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实验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
背景技术
病理检查,是采用某种病理形态学检查的方法,检查人体所发生的病变、探讨病变产生的原因、发病机理以及病变产生发展过程,并最后做出病理诊断。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病变组织进行切片取材,工作人员在对病变组织进行切片取材时使用的设备即为取材台。
公开号为CN2039814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取材台,其包括:框体、台面、水龙头、照明灯、紫外灯、过滤器、组织粉碎机、定时插座和室外风机控制模块;台面水平安装在框体的内部,框体上设置有吸风口和排风口,吸风口位于台面的上方并倾斜设置,吸风口的倾斜面正对台面,吸风口内部设有吸风机,吸风机通过风道连接排风口,排风口通过连通管连接到室外,过滤器安装在吸风机与排风口之间,台面上设置有水槽,水龙头安装在框体上并且其出水口正对着水槽,组织粉碎机安装在台面下方并通过管道连接水槽的底部,照明灯与紫外灯安装在框体上并位于台面的上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使用相关技术中的取材台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一些具有挥发性质的试剂,这些试剂在掉落到取材台上后经常会产生一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些具有刺激性的气体会逐渐的向上扩散,且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加其覆盖的范围会逐渐增大,而相关技术中的取材台采用侧方抽风的形式对周围的气体进行抽取,人们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一般是站在于排风口的对立侧,这样就使得相关技术中的取材台对于工作人员站立侧的刺激性气体的抽取效果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取材台仅仅在工作人员的对立侧对刺激性气体进行抽风,导致取材台对工作人员站立侧的刺激性气体抽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若干操作区,操作台上安装有第一排风组件,第一排风组件包括若干环状的抽风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一抽风机,若干抽风管与若干操作区一一对应,且抽风管围绕操作区布设在操作区的周围,抽风管上围绕抽风管的轴线开设有多个吸气口,第一连通管将抽风管与第一抽风机连通,第一抽风机将抽风管吸入的刺激性气体抽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管能够对操作区各个方向的刺激性气体进行抽取,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取材台仅仅在工作人员的对立侧对刺激性气体进行抽风,导致取材台对工作人员站立侧的刺激性气体抽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通风槽,若干通风槽与若干操作区一一对应,通风槽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操作板,操作板用于供工作人员进行切片取样的工作,操作板将通风槽的开口掩盖,操作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将通风槽与外界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中人员在操作板上进行取样时,大部分易挥发性的液体会通过通风槽进入通气槽内,易挥发性液体挥发后上升到抽气管的位置时,会被抽气管抽取并抽走,从而减少了刺激性气体向外界扩散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抽风管安装在通风槽内的中上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节省了操作区的空间,使得工作人员进行实验室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操作板的下表面固接有挡环,挡环位于抽风管的内圈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液体从通风孔中落入通风槽时,挡环会对液体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挡,减少了液体进入抽风管内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第二排风组件,第二排风组件包括抽风壳、第二连通管和第二抽风机,抽风壳朝向操作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吸风孔,第二连通管将抽风壳与第二抽风机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排风组件对操作板上残留的刺激性气体进行排风,进一步减少了刺激性气体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抽风壳与第二连通管之间设置有连通件,连通件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比出风口大,进风口与抽风壳连通,出风口与第二连通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壳内的气体更容易进入第二连通管中,从而使抽风壳内的气体更加均匀地进入到第二连通管中。
可选的,所述操作台内开设有通风内腔,第一连通管、第一抽风机、第二连通管与第二抽风机均位于通风内腔内,通风内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将通风内腔与外界连通的检修口,操作台上检修口的位置处安装有检修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风内腔内部的组件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进行更换或维修会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操作板上设置有提拉组件,提拉组件包括提拉板,提拉板为条状,所述操作板上开设有提拉孔,提拉板铰接在提拉孔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需要对通风槽进行清理或消毒时,可以旋转提拉板,然后握住提拉板将操作板揭开。减少了工作人员将提拉板打开的难度。
可选的,所述提拉组件还包括提拉把手,提拉把手固接在提拉板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更方向标地对操作板进行抓握。
可选的,所述提拉组件位于嵌槽底壁的正上方,嵌槽底壁上开设有与提拉组件配合使用的提拉槽,铰接轴位于提拉板的中部位置,提拉板固接有提拉把手的一端搭接在嵌槽底壁上,提拉板的另一端在提拉槽正上方悬空,所述提拉把手位于提拉板搭接在嵌槽底壁上的一端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使用提拉组件时,提拉条的上表面会与操作板平齐,从而减少了提拉条在不使用时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缩短第一排风组件与刺激性气体挥发位置的距离,使得第一排风组件能够对浓度更高、体积更小的刺激性气体进行抽取,从而增加了取材台对刺激性气体的抽取效率;
2.通过设置第二排风组件对残留的刺激性气体进行抽取,使得取材台的排风效果更好;
3.通过在操作板上设置提拉组件,使得操作板更容易被揭开,从而使工作人员对通风槽进行清理或消毒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取材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取材台上第一排风组件位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取材台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取材台上第二排风组件位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取材台维修门打开状态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取材台的第一排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操作台;11、浅槽;110、操作区;111、通风槽;1111、搭接件;1112、倾斜面;112、冲洗槽;113、嵌槽;114、提拉槽;12、操作板;121、通风孔;122、挡环;123、提拉组件;1231、提拉板;1232、提拉把手;124、提拉孔;13、用水管;14、第一排风组件;141、抽风管;1411、吸气口;142、第一连通管;143、第一抽风机;15、第二排风组件;151、抽风壳;1511、吸风孔;152、第二连通管;153、第二抽风机;154、连通件;1541、进风口;1542、出风口;16、通风内腔;161、检修口;162、检修门;2、水平顶;21、紫外线消毒灯;22、照明灯;3、立柱;31、操作按钮;32、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参照图1和图2,取材台包括操作台1、水平顶2和立柱3。操作台1上表面沿操作台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浅槽11,浅槽11内的底壁上设置有两个操作区110,两个操作区110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个通风槽111。浅槽11的底壁上还开设有一个冲洗槽112,两个通风槽111和一个冲洗槽112沿操作台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设,两个通风槽111的正上方放置有两块操作板12,两块操作板12与两个通风槽111一一对应,浅槽11内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操作板12适配的嵌槽113,操作板12的下表面与嵌槽113的底壁相贴,操作板12的上表面与浅槽11的底面平齐,操作板1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细小的通风孔121。
操作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用水管13,用水管13位于浅槽11周围的操作台1上表面。
参照图2,操作台1上安装有第一排风组件14。第一排风组件14包括两根抽风管141、第一连通管142和第一抽风机143。两根抽风管141与两个通风槽111一一对应。抽风管141为大小与通风槽111适配的环形管,抽风管141的内侧围绕抽风管141的轴线均匀开设有多个吸气口1411。通风槽11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抽风管141进行撑托的搭接件1111,抽风管141放置在搭接件1111的上表面。第一连通管142将抽风管141与第一抽风机143的进风管连通,第一抽风机143固接于操作台1内,第一抽风机143将抽风管141吸入的刺激性气体抽走。
搭接件1111可以包括多个围绕通风槽111的轴线固接在通风槽111上的搭接块,搭接件1111也可以是与通风槽111内壁适配的环形搭接板。本实施例中选用固接在通风槽111内壁上的环形搭接板,环形搭接板的外侧壁与通风槽111的内壁相贴。
参照图3,水平顶2设置在操作台1的正上方,水平顶2的下表面安装有两个紫外线消毒灯21和一个管状照明灯22。立柱3竖直固接在操作台1的一端,水平顶2的一端固接在立柱3顶端的侧壁上。立柱3上设置有多个操作按钮31,立柱3朝向操作台1的侧壁上铰接有显示屏32,显示屏32位于操作台1正上方。
工作人员在操作台1上对病变组织进行切片时,工作人员会将脏器或病变组织放在操作板12上进行切片取样的操作。使用易挥发液体时,易挥发液体通过通风孔121进入通风槽111内,在通风槽111内易挥发的液体上升到抽风管141的位置时,会被抽风管141抽向室外。
抽风管对操作板12上各个方向的刺激性气体进行了抽取,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取材台仅仅在工作人员的对立侧对刺激性气体进行抽风,导致取材台对工作人员站立侧的刺激性气体抽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参照图4,操作台1上安装有第二排风组件15。第二排风组件15包括抽风壳151、第二连通管152和第二抽风机153。抽风壳151沿操作台1长度方向的一侧边缘竖直固接在操作台1上表面,抽风壳151朝向操作板12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吸风孔1511,第二连通管152设置在抽风壳151的下方,且第二连通管152将抽风壳151与第二抽风机153的进风管连通。第二抽风机153固接在操作台1内,第二抽风机153将抽风壳151吸入的气体抽走。
在第二排风组件15的作用下,部分已经溢散的刺激性气体会通过吸风孔1511进入抽风壳151的内腔中,然后通过第二连通管152被第二抽风机153排到室外,进一步增加了取材台对刺激性气体的吸入效果。
参照图1和图2,操作板12的下表面同轴固接有方形的挡环122,多个通风孔121均位于挡环122上端的内圈中,且挡环122向下端延伸至抽风管141的下方。挡环122与搭接件1111之间存在间隙,操作台1上的刺激性气体会通过间隙被吸入抽风管141内。
挡环122对吸气口1411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遮挡,尽可能避免了通过通风孔121滴落的福尔马林等液体进入抽风管141内的情况。
参照图2,通风槽111的下表面设置为朝向抽风壳151的倾斜面1112。且在倾斜面1112上最低的位置处,通风槽111与下水管道连通,通风孔121内的液体最终流入下水道内。
参照图1和图5,操作板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提拉组件123,提拉组件123包括提拉板1231和提拉把手1232。提拉板1231为长条状,操作板12上两侧边沿的中央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与提拉板1231适配的提拉孔124,提拉孔124位于嵌槽113底壁正上方。提拉板1231铰接于提拉孔124的内壁上,铰接轴位于提拉板1231的中央位置处。
提拉把手1232固接在提拉板1231的下表面。嵌槽113的内壁上与提拉组件123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提拉槽114。在不需要使用提拉板1231时,提拉板1231的固接有提拉把手的一端搭接在嵌槽113的底壁上,提拉板1231的另一端在提拉槽114的上方悬空,且提拉板1231的上表面与浅槽11的底壁平齐。
当通风槽111内需要清理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可以按压提拉板1231悬空的一端,使得提拉板1231围绕铰接轴发生旋转,使提拉把手1232翻转到操作板12的上方。工作人员通过提拉操作板12两侧的提拉把手1232能够轻易地将操作板12揭起来,然后对通风槽111进行清理或消毒处理。
为了使提拉板1231在使用时更容易旋转,提拉板1231两端的端面设置为圆弧面。
参照图6,操作台1内开设有通风内腔16,第二连通管152、第二抽风机153、第一连通管142与第一抽风机143均位于通风内腔16中。通风内腔16的内壁上开设有检修口161,检修口161位于抽风壳151的正下方,操作台1上检修口161的位置处安装有检修门162。
当第二连通管152、第二抽风机153、第一连通管142或第一抽风机143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打开检修门162就可以对通风内腔16中的组件进行检修。
参照图7,抽风壳151与第二连通管152之间设置有连通件154,连通件154是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扁平结构,连通件154中空设置,连通件154的下端开设有出风口1542,连通件154朝向出风口1542的一面开设有长条状的进风口1541,进风口1541与抽风壳151连通,出风口1542与第二连通管152的顶端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在使用取材台时,会在操作板12上进行切片和取材的工作。
在第二抽风机153的作用下,抽风管141对操作板12上各个方向的刺激性气体进行了抽取,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取材台仅仅在工作人员的对立侧对刺激性气体进行抽风,导致取材台对工作人员站立侧的刺激性气体抽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第二排风组件15对操作板12上残留的刺激性气体进行抽取,使得残留的刺激性气体通过抽风壳151被第二抽风机153抽向室外,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刺激性气体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当通风槽111内需要消毒或清理时,工作人员可以按压提拉板1231悬空的一端,使提拉把手1232翻转到操作板12的上方。工作人员握住操作板12两侧的提拉把手1232能够轻易地将操作板12揭开,然后对通风槽111内部进行清理或消毒处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上设置有若干操作区(110),操作台(1)上安装有第一排风组件(14),第一排风组件(14)包括若干环状的抽风管(141)、第一连通管(142)和第一抽风机(143),若干抽风管(141)与若干操作区(110)一一对应,且抽风管(141)围绕操作区(110)布设在操作区(110)的周围,抽风管(141)上围绕抽风管(141)的轴线开设有多个吸气口(1411),第一连通管(142)将抽风管(141)与第一抽风机(143)连通,第一抽风机(143)将抽风管(141)吸入的刺激性气体抽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通风槽(111),若干通风槽(111)与若干操作区(110)一一对应,通风槽(11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操作板(12),操作板(12)用于供工作人员进行切片取样的工作,操作板(12)将通风槽(111)的开口掩盖,操作板(12)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21),多个通风孔(121)将通风槽(111)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141)安装在通风槽(111)内的中上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12)的下表面固接有挡环(122),挡环(122)位于抽风管(141)的内圈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安装有第二排风组件(15),第二排风组件(15)包括抽风壳(151)、第二连通管(152)和第二抽风机(153),抽风壳(151)朝向操作板(1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吸风孔(1511),第二连通管(152)将抽风壳(151)与第二抽风机(15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壳(151)与第二连通管(152)之间设置有连通件(154),连通件(154)上开设有进风口(1541)和出风口(1542),进风口(1541)比出风口(1542)大,进风口(1541)与抽风壳(151)连通,出风口(1542)与第二连通管(15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内开设有通风内腔(16),第一连通管(142)、第一抽风机(143)、第二连通管(152)与第二抽风机(153)均位于通风内腔(16)内,通风内腔(16)的内壁上开设有将通风内腔(16)与外界连通的检修口(161),操作台(1)上检修口(161)的位置处安装有检修门(16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12)上设置有提拉组件(123),提拉组件(123)包括提拉板(1231),提拉板(1231)为条状,所述操作板(12)上开设有提拉孔(124),提拉板(1231)铰接在提拉孔(124)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组件(123)还包括提拉把手(1232),提拉把手(1232)固接在提拉板(1231)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组件(123)位于嵌槽(113)底壁的正上方,嵌槽(113)底壁上开设有与提拉组件(123)配合使用的提拉槽(114),铰接轴位于提拉板(1231)的中部位置,提拉板(1231)固接有提拉把手(1232)的一端搭接在嵌槽(113)底壁上,提拉板(1231)的另一端在提拉槽(114)正上方悬空,所述提拉把手(1232)位于提拉板(1231)搭接在嵌槽(113)底壁上的一端位置处。
CN202121654180.7U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 Active CN214811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4180.7U CN214811057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4180.7U CN214811057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11057U true CN214811057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3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4180.7U Active CN214811057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110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8914A (zh) * 2022-05-12 2022-07-22 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研发用安全实验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8914A (zh) * 2022-05-12 2022-07-22 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研发用安全实验台
CN114768914B (zh) * 2022-05-12 2022-10-21 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研发用安全实验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11057U (zh) 一种双向排风取材台
CN104323863B (zh) 一种存储腔保持微正压力的内镜储存柜
CN212913688U (zh) 一种可移动采样室
CN201012324Y (zh) 化学处理柜
CN109804935A (zh) 生物安全型大动物饲养装置
CN112246290A (zh) 净气式集成实验柜及其工作方法
CN212328366U (zh) 一种洁净工作台
CN209727372U (zh) 一种新型高效过滤器测试设备
CN110122736B (zh) 一种适用于果蔬清洗的小型臭氧水制备系统
CN207254351U (zh) 门诊检验台
CN203196647U (zh) 一种负压保护型洁净工作台
CN208218820U (zh) 一种流式细胞仪工作站生物安全罩
CN212417979U (zh) 一种净气式集成实验柜
CN111282612A (zh) 一种洁净工作台
CN217938737U (zh) 一种消毒柜布置结构
CN212884047U (zh) 一种新型实验室通风柜
CN220667400U (zh) 一种密封安装结构
CN215640212U (zh) 一种病理标本取材台
CN218692425U (zh) 具备气流导向功能的通风柜
CN214076779U (zh) 一种二级生物安全取材装置
CN206621510U (zh) 一种用于尸体解剖的空气净化工作台
CN219290360U (zh) 一种新型防污染负压给药室
CN213624142U (zh) 一种食品微生物检验用培养装置
CN215277442U (zh) 一种安全型取材台
CN207042530U (zh) 一种化学试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