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5097U - 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5097U
CN214805097U CN202022974887.8U CN202022974887U CN214805097U CN 214805097 U CN214805097 U CN 214805097U CN 202022974887 U CN202022974887 U CN 202022974887U CN 214805097 U CN214805097 U CN 214805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b
fixing
fixing band
band
s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748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农照美
李俏
韦春丽
韦凤霞
韦耀腾
陆艳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9748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5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5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5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具技术领域。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包括肢具本体,肢具本体于开口的两侧间隔设有多根加压固定带,肢具本体于下端连接有足底托;加压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为弹性绷带,第一固定带设置小腿部位和膝盖部位;第二固定带沿股动脉延伸并设置在穿刺点上,第二固定带包括罩体和束带,罩体的两侧与束带为一体式连接,罩体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压迫区域,压迫区域与罩体之间形成气囊,压迫区域的底部设置有充气阀;足底托包括弧状鞋帮、鞋底和系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同时提高了加压效果,避免了出血、血栓、足外翻、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照影是通过导管向大血管的某些部位注射造影剂,使血管显影,快速拍片,以显示大血管解剖结构的病理改变以及循环功能情况。是医生检查确诊病灶的一种体内介入方法。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股动脉介入治疗时,需要在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进行穿刺,介入手术完毕后大多使用绷带多层缠绕压迫止血,术后还需要对下肢进行伸直固定,同时保证脚掌与下肢始终保持90度夹角。然而在上述过程中,使用传统压迫器按压时,患者不能动,一旦稍微屈膝活动时,极易导致压迫器移位偏离或掉落,导致压迫失败,固定不够牢固,医护人员需要缠绕多圈绷带对患者固定,不仅操作非常麻烦,而且绷带对穿刺点的压力很难把控,压迫压力过小时,穿刺点极易再次出血。患者下肢不容易保持固定伸直姿势,且术后患者大都长期卧床,而导致具有足外翻、足下垂症状的发生。
为此急需设计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该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同时提高了加压效果,避免了出血、血栓、足外翻、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包括与人体下肢相匹配的带有凹腔开口的肢具本体,所述肢具本体于所述开口的两侧间隔设有多根加压固定带,所述肢具本体于下端连接有足底托;
所述加压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为弹性绷带,所述第一固定带设置小腿部位和膝盖部位;所述第二固定带沿股动脉延伸并设置在穿刺点上,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罩体和束带,所述罩体的两侧与束带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罩体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压迫区域,所述压迫区域与罩体之间形成气囊,所述压迫区域的底部设置有充气阀;
所述足底托包括弧状鞋帮、鞋底和系带,所述弧状鞋帮安装在鞋底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系带设置在弧形鞋帮上,所述肢具本体与鞋底呈垂直连接,相接处为与脚跟相适应的凹形半球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带还包括进气管、加压气球和压力检测表,所述充气阀的一端进入气囊内,其另一端留在气囊的外端,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充气阀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压气球的内部连接,所述压力检测表设置在气囊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气囊相贯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宽度为4-7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肢具本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鞋底与肢具本体连接处内设有强力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罩体的内侧面设有吸血棉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压固定带和系带采用魔术贴固定。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功能兼具性强,结构设计合理,且操控方便,固定性牢固,安全稳定,观察方便,能反复使用,降低制作成本,并且能够提高临床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将腿部固定在肢具本体上,能有效防止腿部弯曲,避免因患者运动而导致第二固定带与穿刺点发生偏移。通过设置气囊与加压气球,通过加压气球辅助加压,使气囊充气对股动脉压迫止血,从而代替了人工按压加压,降低了人工劳动力度,同时提高了加压效果,避免了出血,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设置足底托能够帮助患者持续保持正确的踝关节功能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为:1-肢具本体;2-第一固定带;3-第二固定带;4-罩体;5-束带;6-气囊;7-充气阀;8-鞋底;9-弧状鞋帮;10-凹形半球体;11-进气管;12-加压气球;13-强力海绵;14-吸血棉垫层;15-系带;16-压力检测表;17-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包括与人体下肢相匹配的带有凹腔开口的肢具本体1,肢具本体1采用硬硅胶材质制成;所述肢具本体1于所述开口的两侧间隔设有多根加压固定带,所述肢具本体1于下端连接有足底托;
所述加压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所述第一固定带2为弹性绷带,所述第一固定带2设置在小腿部位和膝盖部位,以固定腿部和限制膝盖弯曲;所述第二固定带3沿股动脉延伸并设置在穿刺点上,通常为沿着右侧肢体臀部腹股沟处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带3包括罩体4和束带5,所述罩体4的两侧与束带5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罩体4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压迫区域,所述压迫区域与罩体4之间形成气囊6,所述压迫区域的底部设置有充气阀7;所述第二固定带3还包括进气管11、加压气球12和压力检测表16,所述充气阀7的一端进入气囊6内,其另一端留在气囊6的外端,所述进气管11一端与所述充气阀7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气管11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压气球12的内部连接,所述压力检测表16设置在气囊6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气囊6相贯通;
所述足底托包括弧状鞋帮9、鞋底8和系带15,所述弧状鞋帮9安装在鞋底8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系带15设置在弧形鞋帮上,所述肢具本体1与鞋底8呈垂直连接,相接处为与脚跟相适应的凹形半球体10。根据实际需要,足底托与肢具本体1为可拆卸连接或固定一体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带2和第二固定带3将腿部固定在肢具本体1上,能有效防止腿部弯曲,避免因患者运动而导致第二固定带3与穿刺点发生偏移。通过设置气囊6与加压气球12,通过加压气球12辅助加压,使气囊6充气对股动脉压迫止血,从而代替了人工按压加压,降低了人工劳动力度,同时提高了加压效果,避免了出血,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所述的压力检测表16可以便于实时监测气囊6内部的压力数据,保证穿刺部位加压始终处于合适的范围,避免压力过大造成的局部血供不足或者压力不足影响治疗效果,通过设置足底托能够帮助患者持续保持正确的踝关节功能位置。
所述第二固定带3的宽度为4-7CM,使得气囊6压迫固定性增强,不易受到患者股部弯曲的影响,进而能够对需压迫处给予恒定持续的压力,从而实现了穿刺点的快速止血。
所述肢具本体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透气孔17,使得肢具本体1透气性好,可快速排出湿气,防止闷热。
为了增强足底托穿戴的舒适性,所述鞋底8与肢具本体1连接处内设有强力海绵13。
所述罩体4的内侧面设有吸血棉垫层14,能够快速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和吸附,棉垫能防止人体皮肤压伤,保护皮肤,皮肤不会出现水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压固定带和系带15采用魔术贴固定,使用方便,便于调节。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为:介入手术完毕后,医护人员首先采用止血绷带手动按压穿刺点一段时间,待穿刺点出血较少时,随即采用加压固定带将患者腿部固定住。足部放置在足下托内用系带15固定,小腿通过第一固定带2进行固定,因股动脉穿刺点在大腿根部,因此医护人员将第而固定带缠绕在患者的大腿根部,以实现对肢具本体1的固定,通过加压气球12加压,使气囊6充气对股动脉压迫止血,既能够保证皮肤穿刺点以及血管穿刺口的有效止血,又能够防止过度压迫造成缺血,防止因患者运动而导致肢具本体1与穿刺点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止血效果。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包括与人体下肢相匹配的带有凹腔开口的肢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肢具本体于所述开口的两侧间隔设有多根加压固定带,所述肢具本体于下端连接有足底托;
所述加压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为弹性绷带,所述第一固定带设置小腿部位和膝盖部位;所述第二固定带沿股动脉延伸并设置在穿刺点上,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罩体和束带,所述罩体的两侧与束带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罩体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压迫区域,所述压迫区域与罩体之间形成气囊,所述压迫区域的底部设置有充气阀;
所述足底托包括弧状鞋帮、鞋底和系带,所述弧状鞋帮安装在鞋底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系带设置在弧形鞋帮上,所述肢具本体与鞋底呈垂直连接,相接处为与脚跟相适应的凹形半球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带还包括进气管、加压气球和压力检测表,所述充气阀的一端进入气囊内,其另一端留在气囊的外端,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充气阀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压气球的内部连接,所述压力检测表设置在气囊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气囊相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宽度为4-7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肢具本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与肢具本体连接处内设有强力海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内侧面设有吸血棉垫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固定带和系带采用魔术贴固定。
CN202022974887.8U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Active CN214805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4887.8U CN214805097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4887.8U CN214805097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5097U true CN214805097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0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74887.8U Active CN214805097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5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63670B2 (en) Compression unit and a radial artery compression system
CA2828910C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manual radial artery compression device
JP2019526339A (ja) 治療用圧迫装置及び使用方法
CN105232197B (zh) 一种用于乳腺术后治疗的多功能文胸
CN106618668A (zh) 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207561950U (zh) 一种多功能肱动脉气囊压迫带
CN207949855U (zh) 一种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
WO2010102426A1 (zh) 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08756062U (zh) 一种可控压式股动脉穿刺气囊压迫止血器
CN214805097U (zh) 一种全脑血管照影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CN110464414A (zh) 一种带腿部固定的髂骨充气压力止血带
CN107970054A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点充气下压式止血带
CN204192695U (zh) 腹股沟血管穿刺约束带
CN211834748U (zh) 一种穿刺固定装置
CN2776301Y (zh) 股动脉压迫装置
CN209826864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联合下肢制动装置
CN208388693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点充气下压式止血带
CN208864683U (zh) 一种舒适型术后护理用托板
CN220495049U (zh) 上肢止血加压装置
CN214805054U (zh) 一种腹股沟加压固定装置
CN203815531U (zh) 腹股沟疝手术或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固定带
CN216090988U (zh) 内瘘患者肢体约束带
CN213310071U (zh) 一种用于腹股沟血管切口的止血固定装置
RU21504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тановки кровотечения из артерий конечностей после эндоваскулярного вмешательства или повреждения
CN210433521U (zh) 一种可调型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