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2925U -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2925U
CN214802925U CN202120188217.5U CN202120188217U CN214802925U CN 214802925 U CN214802925 U CN 214802925U CN 202120188217 U CN202120188217 U CN 202120188217U CN 214802925 U CN214802925 U CN 214802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upport
panel
bracke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882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882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2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2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2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包括壳体、支架及拉片,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支架凹槽,所述支架嵌设于所述支架凹槽内,且所述支架设置为可收纳的折叠结构,所述拉片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支架凹槽的一侧,所述拉片用于所述支架的展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支架凹槽,支架凹槽内连接有可折叠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拉片,通过拉片可以快速拉开支架,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摔、防刮花保护性能,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方便携带,成本低,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保护套,通常所指的就是手机保护套、平板电脑保护套,或者其他一些精密、高端电子仪器产品的安全套。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手机、平板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使用人群的普遍化、普及化手机,现在大家可以通过手机来听音乐、看电影、看视频和看新闻等,但是我们在观看视频时,由于持续时间较长,拿手机的手会出现酸痛等不良状况,不仅影响我们观看节目,也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针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的保护套,总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支架与保护套分开,使用的时候,再将带有保护套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放到支架上,但是这种支架需要我们随身携带,这样才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才能拿出来用。而实际上人们不可能天天带着一个支架,往往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会发现,没带支架,所以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另一种支架是与保护壳连在一起,现在人们的手机一般都会套有保护套,在保护套上加有支架,可以在使用的时候直接拉出,不需要另外携带。但大多数支撑防滑结构复杂,收纳后依旧会凸起,不美观的同时也不利于携带。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保护套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不利于携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上述提及问题中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支架凹槽;
支架,所述支架嵌设于所述支架凹槽内,且所述支架设置为可收纳的折叠结构;
拉片,所述拉片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支架凹槽的一侧,所述拉片用于所述支架的展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依次连接成环状的底板、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以及第三折叠板;
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架凹槽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磁铁;
所述第一折叠板上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磁吸的第二磁铁;
所述第二折叠板上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磁吸的第三磁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均为PC(聚碳酸酯)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均为玻璃纤维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还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包裹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的外围,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通过所述外套依次连接,形成可收纳的折叠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片设于所述外套上,且所述拉片位于所述第二折叠板与所述第三折叠板的连接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套为PU(聚氨酯)外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为硅胶壳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挂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挂耳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支架凹槽,支架凹槽内连接有可折叠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拉片,通过拉片可以快速拉开支架,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摔、防刮花保护性能,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方便携带,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某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板的连接切口示意图。
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2910916620000041
Figure BDA000291091662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出了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具体如图1所示,所述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包括:壳体10、支架30以及拉片40,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支架凹槽20,所述支架30嵌设于所述支架凹槽20内,且所述支架30设置为可收纳的折叠结构,所述拉片40位于所述支架30远离所述支架凹槽20的一侧,所述拉片40用于所述支架30的展开。
本实施例提供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的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套设在手机、平板电脑上,用于保护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防止刮花所保护的物品,在壳体10的背面设置有一支架凹槽20,支架凹槽20用于收纳支架30,支架30上设置有拉片40,当需要用支撑时,拉动拉片40使得支架30展开,当不需要支撑时,推动支架30并将支架30收纳于支架凹槽20即可,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套结构简单,具有防摔、防刮花保护性能、操作便捷,方便携带,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提供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有支架凹槽20,支架凹槽20内设置有可折叠的支架30,支架30上设置有拉片40,因此,本实施例的保护套具有防摔、防刮花保护性能,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方便使用,支架可折叠,方便携带,实用性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10为硅胶壳体,硅胶壳体通过油压成型,且硅胶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橡胶漆层。硅胶壳体材质较软,有弹性,能够保护设备,根据硅胶壳体的厚薄程度,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使被保护的产品具有防摔功能(正常使用状态,如不小心滑落到地面,可有效避免机器与地面进行碰撞产生的损伤);能够防止刮花、磨坏,有保护屏幕和按键的作用;具有防滑的作用,且手感质量非常不错。
橡胶漆层通过喷涂设置于壳体10的表面,呈哑光或半哑光状态,外观雅致、庄重。橡胶漆层的耐划性、耐侯性、耐磨性优良;符合绿色环保印刷,对人体无任何损害;作业性优、附着力好;并可掩盖油压成型过程中出现的瑕疵或夹水纹,使得壳体表面平滑、细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0上还设置有挂耳110以及摄像孔120,其中挂耳110与壳体10为一体成型设置,并且,挂耳110设置于壳体10的边角位置处,能够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产生应力集中,能够延长挂耳的使用寿命。具体地,为了提高挂耳110的连接强度,挂耳110呈圆环型设置,挂耳的边角均圆滑过渡设置;并且,壳体10的边角均为圆滑过渡设置,利于壳体10发生碰撞时的缓冲,减少应力集中,对壳体10内的物品进行保护。
具体的,如图2所示,以手机壳为例,壳体10为硅胶壳体,硅胶壳体,其手感柔软,摸起来比较接近人的皮肤,比较舒适,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环保防摔等优点;硅胶壳体使用方便、可防尘、防粘指纹、易于处理;软硬适中,硅胶壳体自身有一定的柔软度贴身保护手机,并且硅胶壳体价格便宜,成本低,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更换不同的硅胶壳体,丰富生活,给使用者带来愉悦的体验感。
硅胶壳体易于加工,其具体加工流程如下:
1、炼胶:包括生胶的混炼,颜色的配色,原料的重量计算等;
2、硫化成型;采用高压硫化设备经过高温硫化,使硅胶原材料成固态成型;
3、修边:修理无用的毛边、孔屑;
4、打磨:由于生产环境不是真空,硅胶手机套不可避免沾染灰尘杂质,或者开机人员弄脏了一些产品,有些是无法清洁掉的,此时只能通过打磨来修饰手机套;
5、清洁:通过气枪先吹掉灰尘杂质,再用无尘布和天那水清洁;
6、喷手感油;
7:烘烤:喷手感油后须把手机套烘干,经过高温烤箱约15秒的烘烤。
硅胶壳体能够保护手机,以防硬物在手机屏幕或机身上留下划痕;硅胶壳体上能够印上各种花色,具有美容的作用,美观、大方实用;硅胶壳体可以防止指甲长时间与按键接触刮花、磨坏,有保护屏幕和按键的作用;硅胶壳体具有防滑的作用;并且手感质量非常不错;硅胶壳体还可以增强某些手机的信号的作用,因为某些手机外壳与金属接触后形成磁场干扰了手机信号,给手机穿上绝缘的手机套,就可以增强信号了;硅胶壳体在手机不小心掉落时,能起到防震减震的作用,保护手机不被磕碰。
壳体10的左上角设置有摄像孔120及挂耳110,其中挂耳110与壳体10为一体成型设置,并且挂耳110呈近似圆环体设置,在挂耳110的圆孔内可悬挂挂绳,通过挂绳可套在脖子上或者手臂上,方便使用,方便携带;也可以用手指直接插入挂耳的圆孔内,用以拿取,使用及其方便,在挂耳110的下方开设有支架凹槽20,支架凹槽20嵌设有可折叠的支架30,支架30远离支架凹槽20的一侧设置有拉片40。壳体10的上部开设有数据接口以及信号孔,壳体10的右侧部设置有音量按键以及开关按键,其中,音量按键以及开关按键根据具体的手机型号而设置,壳体10的四周均设置有防护角,用以缓冲应力冲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图7及图8,所述支架30包括依次连接成环状的底板310、第一折叠板320、第二折叠板330以及第三折叠板340;所述底板310与所述支架凹槽20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310上设置有第一磁铁510;所述第一折叠板320上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510相磁吸的第二磁铁520;所述第二折叠板330上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510相磁吸的第三磁铁530。
具体地,结合图3、图4、图7及图8,本实施例中的支架30为可收纳的折叠支架,在支架折叠状态时,包括支架第一层及盖设于支架第一层上的支架第二层;
结合图8,支架折叠状态:支架第一层:底板310与第一折叠板320均与支架凹槽20贴合相接,形成支架第一层;第二折叠板330及第三折叠板340与支架第一层贴合相接,形成支架第二层,支架第二层与支架第一层重叠覆盖,并且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磁铁510,第二折叠板330上设置有第三磁铁530,第一磁铁510与第三磁铁530磁性相吸,由此,第三折叠板340通过第三磁铁530与底板310固定连接,进而实现支架第二层与支架第一层的固定连接,且支架第二层、支架第一层均嵌设于支架凹槽20内。
结合图7,支架展开状态:第一折叠板320与底板310贴合相接,第一折叠板320上设置有第二磁铁520,第二磁铁520与底板310上的第一磁铁510磁性相吸,由此,第一折叠板320通过第二磁铁520与底板310固定连接,第二折叠板330、第三折叠板340以及底板310依次连接,且呈三角形分布,由于第一折叠板320与底板310通过磁铁固定相接,能够阻止第二折叠板330的移动,进而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架。支架展开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横向放置或者竖向放置,如图5所示,可横向放置用作支撑;如图6所示,可竖向放置用作支撑。
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架30还包括外套70,所述外套70包裹设置在所述底板310、所述第一折叠板320、所述第二折叠板330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340的外围,所述底板310、所述第一折叠板320、所述第二折叠板330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340通过所述外套70依次连接,形成可收纳的折叠结构。外套70与底板310、第一折叠板320、第二折叠板330及第三折叠板340是相对独立的,底板310、第一折叠板320、第二折叠板330及第三折叠板340通过外套70既实现闭环连接,以此实现了支架的可折叠结构。
具体地,结合图2、图7及图9,外套70包括第一外套710及第二外套720,其中底板310、第一折叠板320、第二折叠板330及第三折叠板340嵌设于第一外套710与第二外套720之间的腔体内,并且,第一外套710与第二外套720通过胶水贴贴合固定相接。
较佳地,所述外套70为PU(聚氨酯)外套;PU(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PU(聚氨酯)外套具有高强度、韧性好、耐磨、耐油等优异性能。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外套70并不限于上述的PU(聚氨酯)外套,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具体的,外套70为PU(聚氨酯)外套,其中,外套70包括第一外套10及第二外套720,第一外套710与第二外套720通过胶水压合固定连接,且第一外套710与第二外套720连接形成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底板310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一折叠板320置于第二腔体内,第二折叠板330置于第三腔体内,第三折叠板340置于第四腔体中,第一腔体与支架凹槽20相邻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切口721,连接切口721处设置有凹槽胶水210,底板310通过连接切口721处的凹槽胶水210与支架凹槽20固定相接。本实施例中外套70为PU(聚氨酯)外套,通过PU(聚氨酯)外套的高强度、韧性好实现反复的可折叠。
较佳地,所述底板310、所述第一折叠板320、所述第二折叠板330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340均为PC(聚碳酸酯)板60。
具体地,底板310包括:PC(聚碳酸酯)板60及第一磁铁510,第一磁铁510嵌设于该PC(聚碳酸酯)板60上;
第一折叠板320包括:PC(聚碳酸酯)板60及第二磁铁520,第二磁铁520嵌设于该PC(聚碳酸酯)板60上;
第二折叠板330包括:PC(聚碳酸酯)板60及第三磁铁530,第三磁铁530嵌设于该PC(聚碳酸酯)板60上;
第三折叠板包括:PC(聚碳酸酯)板60;
外套70包括第一外套10及第二外套720,第一外套710与第二外套720贴合固定连接,且第一外套710与第二外套720连接形成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及第四腔体,上述的底板310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一折叠板320置于第二腔体内,第二折叠板330置于第三腔体内,第三折叠板340置于第四腔体中,第一腔体与支架凹槽20相邻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切口721,连接切口721处设置有凹槽胶水210,底板310通过连接切口721处的凹槽胶水210与支架凹槽20固定相接。
本实施例通过PC(聚碳酸酯)板60与磁铁结合,及PC(聚碳酸酯)板60与外套70连接,在满足其支撑强度下,通过磁铁固定形成可折叠的支架30,重量轻,能够有效减轻支架30的重量,进而减轻保护套的重量,支撑稳定,折叠过后占用空间小,利于携带,方便使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310、所述第一折叠板320、所述第二折叠板330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340均为玻璃纤维板。玻璃纤维板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较好的耐热性和耐潮性,有良好的加工性。
其中,所述底板310、所述第一折叠板320、所述第二折叠板330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340均为玻璃纤维板,在所述底板310、所述第一折叠板320、所述第二折叠板330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340的外围包裹设置有外套70,外套70为PU(聚氨酯)外套;
具体地,底板310包括:玻璃纤维板及第一磁铁510,第一磁铁510嵌设于玻璃纤维板内;
第一折叠板320包括:玻璃纤维板及第二磁铁520,第二磁铁520嵌设于玻璃纤维板内;
第二折叠板330包括:玻璃纤维板及第三磁铁530,第三磁铁530嵌设于玻璃纤维板内;
第三折叠板340包括:玻璃纤维板;
外套70包括第一外套710以及第二外套720,底板310、第一折叠板320、第二折叠板330及第三折叠板340均置于第一外套710与第二外套720之间的腔体内,第一外套710与第二外套720通过胶水压合固定连接,且第二外套720上设置有连接切口721,底板310上的玻璃纤维板在连接切口721处设置凹槽胶水210,玻璃纤维板通过凹槽胶水210与支架凹槽20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底板310与支架凹槽20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玻璃纤维板与磁铁的结合,及玻璃纤维板与PU(聚氨酯)外套包裹连接,能够保证支架的支撑强度,同时,PU(聚氨酯)外套能够保持PU(聚氨酯)外套的柔软特性,使得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实现可折叠,方便携带。玻璃纤维板在满足其支撑强度下,重量轻,能够有效减轻支架的重量,进而减轻保护套的重量,其支撑稳定,收纳折叠过后占用空间小,利于携带,方便使用。应当理解的是,底板、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以及第三折叠板并不限于上述的PC(聚碳酸酯)板或者玻璃纤维板,还可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片40设于所述外套70上,且所述拉片40位于所述第二折叠板330与所述第三折叠板340的连接处。当第一折叠板320、底板310与支架凹槽20贴合固定相接时,第二折叠板330上的第三磁铁530与底板310上的第一磁铁510磁性相吸,拉动拉片40使得第一磁铁510与第三磁铁530脱离,并且,第二折叠板330及第三折叠板340与支架第一层脱离,直至第一折叠板320贴合到底板310上,且第一折叠板320上的第二磁铁520与底板310上的第一磁铁510磁性相吸,进而实现第一折叠板320与底板310的固定连接,第二折叠板330、第三折叠板340及底板310依次相接呈三角形支架,用作支撑,壳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其支架稳定,因此本实施例中拉片40,能够方便快速打开支架,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支架凹槽,支架凹槽内连接有可折叠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拉片,通过拉片可以快速拉开支架,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摔、防刮花保护性能,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方便携带,成本低,实用性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支架凹槽;
支架,所述支架嵌设于所述支架凹槽内,且所述支架设置为可收纳的折叠结构;
拉片,所述拉片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支架凹槽的一侧,所述拉片用于所述支架的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依次连接成环状的底板、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以及第三折叠板;
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架凹槽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磁铁;
所述第一折叠板上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磁吸的第二磁铁;
所述第二折叠板上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磁吸的第三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均为PC(聚碳酸酯)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均为玻璃纤维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包裹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的外围,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以及所述第三折叠板通过所述外套依次连接,形成可收纳的折叠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设于所述外套上,且所述拉片位于所述第二折叠板与所述第三折叠板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为PU(聚氨酯)外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硅胶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挂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CN202120188217.5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 Active CN214802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8217.5U CN214802925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8217.5U CN214802925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2925U true CN214802925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81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88217.5U Active CN214802925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2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3256B2 (en) Device cover for accessory attachment
JP5483407B2 (ja) 携帯情報機器用ケース
EP2757438B1 (en) A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US20120305445A1 (en) Accessor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That Enhances the Grip and Comfort of the User
CN217935681U (zh) 一种折叠手机壳
CN214802925U (zh) 一种带有折叠支架的保护套
CN207382395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
CN214954740U (zh) 一种多壳通用的磁吸保护套
US776916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CN111565243B (zh) 一种抗震和防摔性能好的手机壳
CN210075336U (zh) 带触摸板的手机保护套
CN207382394U (zh) 一种便于携带耳机的手机保护装置
CN208337667U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
CN202566749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保护套
CN208158698U (zh) 一种带拉环支架的手机壳
CN206596072U (zh) 一种高分子硅胶耐高温保护套
CN213960135U (zh) 一种手机壳左、右侧装饰件组件
CN214429570U (zh) 一种用于保护套的纹路结构以及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18734429U (zh) 一种中轴翻转翻盖手机壳
CN208849833U (zh) 一种手机防护壳
CN203194827U (zh) 手持电子产品外套
CN220629379U (zh) 一种仿液态半包手机保护壳
CN217543795U (zh) 隐藏触控板的皮套键盘
CN211321380U (zh) 一种新型气囊联动装置手机壳
CN202548714U (zh) 电子装置保护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