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1096U -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1096U
CN214801096U CN202121564723.6U CN202121564723U CN214801096U CN 214801096 U CN214801096 U CN 214801096U CN 202121564723 U CN202121564723 U CN 202121564723U CN 214801096 U CN214801096 U CN 214801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egetation
soil
ecological
water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47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殿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5647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1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1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1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被层、集水装置;所述植被层包括若干横向及纵向排列的植被单元,所述植被单元由生态袋铺设于所述土基上层,所述植被单元设置固定件,所述生态袋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土基固定连接;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池、疏水槽,所述集水池位于边坡底部,所述疏水槽包括横向疏水槽及纵向疏水槽,所述横向疏水槽及所述纵向疏水槽于所述植被单元之间纵横排布,所述横向疏水槽与所述纵向疏水槽连通,所述纵向疏水槽与所述集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不仅具有疏水、集水功能,还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挡墙及喷混泥土等护坡结构,且平铺在斜坡面上,在排出流经护坡结构上多余的水分的同时,也带走了泥沙,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不强。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现有采用生态袋的生态护坡,通常不具有疏水、集水的功能,降雨时,雨水冲刷植被,一部分雨水下渗到生态袋中,另一部分则继续冲刷植被,导致大部分雨水流失,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疏水、集水功能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疏水、集水功能,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包括植被层、集水装置。
所述植被层包括若干横向及纵向排列的植被单元,所述植被单元由生态袋铺设于所述土基上层,所述植被单元上设置固定件,所述生态袋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土基固定连接,防止坡体受到一个强大的水平剪切力的作用,增强由所述生态袋铺设的所述植被单元的稳定性。
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池、疏水槽,所述集水池位于护坡底部,所述疏水槽包括横向疏水槽及纵向疏水槽,所述横向疏水槽及所述纵向疏水槽于所述植被单元之间纵横排布,所述横向疏水槽与所述纵向疏水槽连通,所述纵向疏水槽与所述集水池连通。雨水通过所述横向疏水槽及所述纵向疏水槽汇集到所述集水池中。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装置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池底部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横向疏水槽底部并延伸至所述横向疏水槽上方,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集水池的一端连接有水泵,另一端连接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植被单元由生态袋上下交错铺形成阶梯状,所述固定件由上至下穿过相邻的所述生态袋并延伸至所述土基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膨胀钉,所述膨胀钉包括螺栓、胀管及螺母,所述胀管与所述螺母套设于螺栓上,所述螺母位于所述胀管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疏水槽的底部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所述出水管于所述横向疏水槽的底部最高处贯穿。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顶部设置有渗水板,所述渗水板上开设若干渗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设置了植被单元、疏水槽及集水池,植被单元由生态袋铺设而成,生态袋本身具有的利于植物穿透生长扎根土基的特性,使得植物能够很好地穿透生态袋生长,根系在土壤中盘根错节产生强大的牵引力,从而达到生态绿化与固坡的目的;而疏水槽及集水池的设置,使得雨水能够顺着输水槽汇集到集水池中,在降低雨水对植被单元冲刷的同时,达到集水的目的。
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通过设置出水管及水泵,集水池中的水能够通过水泵泵入到出水管中,进而通过喷头喷洒,浇灌植被,达到对收集的雨水进行二次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膨胀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膨胀钉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中:1-植被单元、2-生态袋、3-土基、4-集水池、41-渗水板、42-渗水孔、5-横向疏水槽、6-纵向疏水槽、7-出水管、8-水泵、9-喷头、10-膨胀钉、101-螺栓、102-胀管、10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包括植被层及集水装置。植被层由若干横向及纵向排列的植被单元1组成,该植被单元1由生态袋2层层铺设于土基3上方,且生态袋2由上至下交错铺设,形成若干层阶梯状。植被单元1上设置有若干固定件,在上下层生态袋2叠放的位置,固定件由上至下贯穿生态袋2,并延伸至土基3内部,不仅能够使生态袋2在土基3上铺设的更加稳固,而且使生态袋2稳固的堆叠在一起,防止坡体受到一个强大的水平剪切力的作用,增强由生态袋2铺设的植被单元1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集水装置包括集水池4与疏水槽,其中集水池4位于护坡底部,集水池4为一上方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其顶部设置有渗水板41,渗水板41上开设若干渗水孔42,集水池4沿护坡的长度方向铺设,且集水池4的一长侧面与最下方的生态袋2接触,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坡体受到水平剪切力的作用而发生滑坡。疏水槽由横向疏水槽5及纵向疏水槽6构成,横向疏水槽5及纵向疏水槽6于植被单元1之间纵横排布,横向疏水槽5与纵向疏水槽6连通,纵向疏水槽6与集水池4连通。雨水通过横向疏水槽5及纵向疏水槽6汇集到集水池4中。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疏水槽与集水池4均采用混凝土结构,其稳定性能够满足护坡的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疏水槽5水平铺设于相邻的上下两植被单元1之间,且横向疏水槽5的两侧面垂直于横向疏水槽5的底面且分别与两侧的生态袋2接触。一方面,在降雨时能够有效引流横向疏水槽5上方的雨水,防止雨水冲刷横向疏水槽5下方的植被层,造成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横向疏水槽5的两侧面能够使得生态袋2的铺设更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纵向疏水槽6铺设于水平方向相邻的两植被单元1之间,其包括水平部分与倾斜部分,其中水平部分与植被单元1最上层的生态袋2平行设置,倾斜部分沿生态袋2外侧铺设,水平部分与倾斜部分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集水装置还包括出水管7,具体的,出水管7为L型结构,出水管7的一端与集水池4底部连通,另一端贯穿横向疏水槽5底部并延伸至横向疏水槽5上方,出水管7靠近集水池4的一端连接有水泵8,另一端连接喷头9。集水池4中的水能够通过水泵8泵入到出水管7中,进而通过喷头9喷洒,浇灌植被,达到对收集的雨水进行二次利用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疏水槽5的底面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出水管7于横向疏水槽5的底面最高处贯穿。具有弧形底面的横向疏水槽5,有利于雨水流入到纵向疏水槽6中,进而汇集到集水池4中,而出水管7于横向疏水槽5的底面最高处贯穿,更加不会阻挡雨水流入到纵向疏水槽6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为膨胀钉10,如图3、图4所示,该膨胀钉10设置成膨胀螺栓的结构,膨胀钉10包括螺栓101、胀管102及螺母103,螺栓101的一端设置大头,另一端设置螺纹,胀管102与螺母103套设于螺栓101上,螺母103位于胀管102上方。膨胀钉10贯穿上下层相邻的生态袋2,并延伸至土基3中。
本实施例中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的工作原理是:
降雨时,一部分雨水被植被与生态袋2吸收,另一部分雨水顺着植被单元1下流,流入到横向疏水槽5中,避免冲刷横向疏水槽5下方的植被单元1。流入到横向疏水槽5中的雨水,流入到纵向疏水槽6中,进而汇集到集水池4中。待到雨停之后,需要浇灌植被时,集水池4中的水能够通过水泵8泵入到出水管7中,进而通过喷头9喷洒,浇灌植被,达到对收集的雨水进行二次利用的目的。
植被单元1由生态袋2铺设而成,生态袋2本身具有的利于植物穿透生长扎根土基3的特性,使得植物能够很好地穿透生态袋2生长,根系在土壤中盘根错节产生强大的牵引力,从而达到生态绿化与固坡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被层、集水装置;
所述植被层包括若干横向及纵向排列的植被单元(1),所述植被单元(1)由生态袋(2)铺设于土基(3)上层,所述植被单元(1)设置固定件,所述生态袋(2)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土基(3)固定连接;
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池(4)、疏水槽,所述集水池(4)位于边坡底部,所述疏水槽包括横向疏水槽(5)及纵向疏水槽(6),所述横向疏水槽(5)及所述纵向疏水槽(6)于所述植被单元(1)之间纵横排布,所述横向疏水槽(5)与所述纵向疏水槽(6)连通,所述纵向疏水槽(6)与所述集水池(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装置还包括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池(4)底部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横向疏水槽(5)底部并延伸至所述横向疏水槽(5)上方,所述出水管(7)靠近所述集水池(4)的一端连接有水泵(8),另一端连接喷头(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单元(1)由生态袋(2)上下交错铺形成阶梯状,所述固定件由上至下穿过相邻的所述生态袋(2)并延伸至所述土基(3)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膨胀钉(10),所述膨胀钉(10)包括螺栓(101)、胀管(102)及螺母(103),所述胀管(102)与所述螺母(103)套设于螺栓(101)上,所述螺母(103)位于所述胀管(102)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疏水槽(5)的底部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所述出水管(7)于所述横向疏水槽(5)的底部最高处贯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4)顶部设置有渗水板(41),所述渗水板(41)上开设若干渗水孔(42)。
CN202121564723.6U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Active CN214801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4723.6U CN214801096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4723.6U CN214801096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1096U true CN214801096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13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4723.6U Active CN214801096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10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1556A (zh) * 2022-07-04 2022-11-15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利于植物生长繁衍的生态护坡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1556A (zh) * 2022-07-04 2022-11-15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利于植物生长繁衍的生态护坡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9423B (zh) 一种生态景观挡墙
CN212956380U (zh) 一种利于排水的生态护坡
CN212153286U (zh) 一种水利用环保绿化型护坡装置
CN214801096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CN210049252U (zh) 一种膨胀土边坡二次泥流的防护结构
CN2158014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结构
CN215758838U (zh) 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河堤生态护坡
CN203361233U (zh) 一种日光温室棚面雨水收集过滤储存设施
CN117868165A (zh) 一种针对旱区土坡的节水绿化一体化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3530924U (zh) 一种绿色生态河航道护岸挡墙结构
CN110396983B (zh) 一种兼具排水和绿化功能的框格梁生态护坡结构
CN209162849U (zh) 一种具备稳固坡底功能的复合型高填方边坡排水装置
CN116267075A (zh) 一种河口吹沙成堤沙土种植绿植前快速洗脱盐系统
CN214758307U (zh) 一种园林工程设计用坡面结构
CN213741137U (zh) 一种框格梁生态护坡
CN213476776U (zh) 一种阶梯式土石坝下游坝坡生态观赏护坡
CN212405181U (zh) 一种花岗岩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CN115142440A (zh) 一种绿化工程边坡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CN21298377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CN112112221B (zh) 一种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3926082U (zh) 一种预制砖生态护坡
CN212153625U (zh) 一种城市建设雨水花园
CN210507515U (zh) 一种绿化型重力式挡土墙
CN217053239U (zh) 生态护坡结构
CN21737876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