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9051U -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9051U
CN214799051U CN202121266364.6U CN202121266364U CN214799051U CN 214799051 U CN214799051 U CN 214799051U CN 202121266364 U CN202121266364 U CN 202121266364U CN 214799051 U CN214799051 U CN 214799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necting piece
base
supporting rod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63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红军
张毅
戴华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st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st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st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st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63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9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9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9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主连接件以及辅连接件,主连接件和所述辅连接件转动连接,并且主连接件和辅连接件上均设置有充电部。本申请具有使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在充电支架上的相对位置能够进行调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支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用到智能手机、蓝牙耳机以及智能手表,在使用过程中,则经常需要为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充电,具体的,充电的方式分为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其中有线充电则是将充电线直接连接在智能手机或者智能手表上的充电口,以此来达到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则只需要直接将智能手机、蓝牙耳机或者智能手表放置在无线充电架上,以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实现充电即可。
相关技术中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底座、手机支撑板以及手表悬挂板,底座水平设置,并且能够水平放置在水平面上;手机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上,另一端则向远离底座的方向呈倾斜延伸,其中手机支撑板远离底座的一侧表面供手机放置;手表悬挂板固定在手机支撑板远离底座的一端上,并且连接处位于手机支撑板与底座相连接位置的相邻侧边上,此外手机支撑板以及手表悬挂表上均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则当要对手机和手表充电时,只需将手机放置在手机支撑板上,手表悬挂在手表悬挂板上,接着便能同时对手机和手表进行充电,并且手机支撑板和手表悬挂表上还有安装有磁吸部件,从而在充电时,手机或手表能稳定地吸附在手机支撑板或手表悬挂板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因手机支撑板与手表悬挂板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则当人们使用手机和手表的相对位置与手机支撑板和手表悬挂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时,会使得人们不方便将手机和手表自由排列摆放在无线充电支架上,从而视角不方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改变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在无线充电支架上的相对位置,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主连接件以及辅连接件,所述主连接件和所述辅连接件转动连接,并且主连接件和辅连接件上均设置有充电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对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可分别将第一被充电设备或第二被充电设备固定在主连接件或辅连接件的充电部上,接着便能为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此种设计方式,因主连接件与辅连接件之间为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令辅连接件以主连接件作为转动圆心,以使得辅连接件和主连接件上充电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则对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使用习惯不同的人,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对应调整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之间的充电位置,从而更加便于人们使用无线充电支架为第一被充电设备或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阻尼转动部以及第一充电件,所述第一充电件通过第二阻尼转动部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对第一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可将第一被充电设备固定在第一充电件上,其中无线充电模块可安装在第一充电件中,以使得第一被充电设备能够进行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充电件可通过第二阻尼转动部,使得第一充电件和第一被充电设备相连接的一侧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能够发生改变,则人们便可调整第一被充电设备屏幕的朝向,从而在第一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人们便于对第一被充电设备进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辅连接件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三阻尼转动部以及第二充电件,所述第二充电件通过第三阻尼转动部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对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可将第二被充电设备固定在第二充电件上,其中无线充电模块可安装在第二充电件中,以使得第二被充电设备能够进行无线充电,此外第二充电件可通过第三阻尼转动部,使得第二充电件和第二被充电设备相连接的一侧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则人们可调整第二被充电设备屏幕或指示灯的朝向,从而在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人们便于对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操作或了解其充电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通过第四阻尼转动部与底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充电结束后,第一支撑杆可通过第四阻尼转动部,使得自身绕与底座的连接处向靠近底座的方向转动,待第一支撑杆抵接在底座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表面上,便可将第一支撑杆收纳在底座上,最大程度节省空间,从而便于人们将无线充电支架塞入背包或者行李箱中,有助于人们携带无线充电支架。
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充电接头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底座能够作为充电器为第三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从而使得无线充电支架能够为更多的设备进行充电,有助于提升无线充电支架的空间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第四阻尼转动部为平面转动连接,并且第四阻尼转动部的回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被充电设备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时,第一支撑杆远离第四阻尼转动部的一端会受到第一被充电设备的重力,此种设计方式,第一支撑杆靠近第四阻尼转动部一端的回转平面与远离第四阻尼转动部一端的回转平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则第一支撑杆便不易因第一被充电设备的重力而发生向靠近底座方向转动的情况,从而使得第四阻尼转动部能够更稳定地保持第一支撑杆的预设状态,有助于使得第一被充电设备更稳定地放置在无线充电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四阻尼转动部的设置位置位于底座的边缘处,并且第一支撑杆所在的平面与底座的一侧棱边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底座能够像桌面无线充电器一样为第三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而相比于第四阻尼转动部设置在底座的中心位置上,此种设计方式,通过将第四阻尼转动部设置在底座的边缘处以及对第一支撑杆设置状态的限定,使得在将第三待充电设备放置在底座上的过程中,第三待充电设备不易受到第一支撑杆的遮挡,从而使得第三待充电设备更加便于放置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四阻尼转动部的一端的投影位于底座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被充电设备固定在无线充电支架上时,第一被充电设备的重心会落在底座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表面上,从而使得底座不易因第一被充电设备的重力而出现倾倒的情况,进而使得底座能更稳定地放置在指定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和辅连接件其中至少之一为分段伸缩式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令主连接件和辅连接件上的充电部设置在分段伸缩式连杆上,则人们可通过调整分段式伸缩杆的长度,来使得主连接件以及辅连接件上充电部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更多的变化,从而人们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来对无线充电支架进行调整,有助于提升无线充电支架的适配性。
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和辅连接件上充电部为磁吸式、卡接式中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磁吸式或卡接式固定的方式,可使得第一被充电设备和/或第二被充电设备能够固定在充电部上,以进行充电操作,并且在充电结束后,第一被充电设备和/或第二被充电设备能够从支架上拿取下来,另一方面如果采用磁吸式配合卡接式固定的方式,可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使得第一被充电设备和/或第二被充电设备能稳定地固定在无线支架上,从而有助于提升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底座、主连接件以及辅连接件的设置,可令辅连接件以主连接件作为转动圆心,以使得辅连接件和主连接件上充电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则对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使用习惯不同的人,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对应调整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之间的充电位置,从而更加便于人们使用无线充电支架为第一被充电设备或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2.通过第一支撑杆与底座之间通过第四阻尼转动部连接的方式,第一支撑杆可通过第四阻尼转动部,使得自身绕与底座的连接处向靠近底座的方向转动,待第一支撑杆抵接在底座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表面上,便可将第一支撑杆收纳在底座上,最大程度节省空间,从而便于人们将无线充电支架塞入背包或者行李箱中,有助于人们携带无线充电支架;
3.通过底座还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充电接头中的至少一种,使得底座能够作为充电器为第三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从而使得无线充电支架能够为更多的设备进行充电,有助于提升无线充电支架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支架处于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体现第四阻尼转动部的具体结构所做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为体现第二阻尼转动部的具体结构所做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为体现第一阻尼转动部的具体结构所做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为体现第三阻尼转动部的具体机构所做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为体现其他实施例中第四阻尼转动部为空间转动连接所做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铰接块;12、铰接腔;2、主连接件;21、第一支撑杆;211、延伸部;212、安装部;2121、安装腔;2122、限位腔;22、第二阻尼转动部;221、固定块;222、阻尼转轴;223、连接柱;224、连接架;2241、穿孔;2242、第一连接缺口;2243、第二连接缺口;23、第一充电件;3、辅连接件;31、第二支撑杆;32、第三阻尼转动部;321、连接轴;3211、限位块;322、套设部;3221、转动通槽;323、挤压环;33、第二充电件;4、充电部;5、第四阻尼转动部;51、转动块;52、连接螺母;53、连接螺钉;6、第一阻尼转动部;61、连接环;62、连接部;621、环形凸起;63、限位环;7、电路连通腔;8、电连通通道;9、电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参照图1,无线充电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1、主连接件2以及辅连接件3,底座1大致呈较薄的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会水平放置在桌面或者台面上,并且底座1上还会设置有电源接头以及无线充电模块,则当电源接头通过充电线与外部电源连通时,便能启动无线充电模块,此时人们可以将手机、智能手表、蓝牙耳机、无线充电宝等其他能够进行无线充电的待充电设备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从而底座1便起到一个类似桌面无线充电器的作用。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上还可以设置有充电接头,以使得耳机充电器等其他设备能够在底座上以有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从而也使得无线充电架能够为更多的设备进行充电。
参照图1和图2,主连接件2包括有第一支撑杆21,具体的,第一支撑杆21通过第四阻尼转动部5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并且第一支撑的转动方向平行于底座1较短棱边的长度方向,而且底座1在自身上表面的长棱边和短棱边过渡处上一体形成有供第四阻尼转动部5连接在底座1上的铰接块11,具体的,铰接块11相互平行且设置有两个,两个铰接块11之间的设置方向平行于底座1的长棱边,并且两个铰接块11的内部均开设有底座1内部相连通的铰接腔12,从而为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安装提供结构基础。
参照图1和图2,第四阻尼转动部5包括转动块51、连接螺母52以及连接螺钉53,转动块51设置在两个铰接块11之间的间距中,并且转动块51与两个铰接块11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之间设置有适当的间距,以使得转动块51能绕自身的轴线转动;连接螺母52固定在其中一个铰接块11的铰接腔12中,其中连接螺钉53的头部则位于另一个铰接块11的铰接腔12中,尾部螺纹连接在连接螺母52上,并且连接螺钉53还穿设在转动块51回转轴线所在的位置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块51与连接螺钉53相连接的孔并没有内螺纹,但转动块51与连接螺钉53是通过一定大小的摩擦力来实现阻尼转动的目的,从而便使得第四阻尼转动部5成为具有一定支持或保持位置能力的转动连接结构。
参照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转动方式为平面转动连接,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转动方式也可以为类似球铰接的空间转动连接的方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布置电气线路,其中第一支撑杆21呈中空结构,转动块51内开设有电路连通腔7,并且其中一个铰接块11的铰接腔12与转动块51的电路连通腔7相连通。
参照图1和图2,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与第四阻尼转动部5中的转动块51固定连接,则第一支撑杆21便能绕转动块51的回转轴线向靠近底座1的方向转动,从而便可使得第一支撑杆21收叠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以便于人们携带,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远离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一端设为充电部4,并且主连接件2还包括第二阻尼转动部22以及第一充电件23,则充电部4会通过第二阻尼转动部22来与第一充电件23连接,此外第一充电件23内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以及磁吸部件,则当要对第一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便可通过磁吸部件将第一被充电设备固定在第一充电件23上,此时便能对第一被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参照图1和图3,第二阻尼转动部22还包括固定块221、阻尼转轴222、连接柱223以及连接架224,固定块221一端固定穿设在第一支撑杆21远离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一端上,另一端则处于第一支撑杆21外,并且固定块221两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第一支撑杆21的长度方向;阻尼转轴222一端固定在固定块221远离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上,另一端则位于固定块221外,并且阻尼转轴222两端之间的连线平行于第一支撑杆21的长度方向;连接柱223呈圆柱体形状,具体的,连接柱223一端与固定块221远离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柱223的长度方向平行与第一支撑杆21的长度方向,而且连接柱223与阻尼转轴222相对于固定块221两端之间的连线对称设置。
参数图1和图3,连接架224上开设有穿孔2241,其中固定块221远离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位于穿孔2241中,在本实施例中,穿孔2241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与连接柱223相配合的第一连接缺口2242,并且连接柱223嵌入第一连接缺口2242中,此外穿孔2241还在与第一连接缺口2242相对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阻尼转轴22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缺口2243,具体的,第二连接缺口2243的内壁呈与阻尼转轴222截面为正六边形的部分配合,并且阻尼转轴222周侧为正六边形的部分嵌入第二连接缺口2243中,则连接架224便会绕阻尼转轴222以及连接柱223的轴线做具有一定支持或保持位置能力的转动。
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件23会将连接架224包覆在自身内部,并且还与连接架224固定连接,则第一充电件23便达到通过第二阻尼转动部22与第一支撑杆21转动连接的目的,此时转动第一充电件23,便会使得第一充电件23远离第二阻尼转动部22的一侧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会发生变化,从而固定在第一充电件23上第一被充电设备的屏幕朝向也会发生改变,进而便于人们触碰第一被充电设备屏幕或观察被充电设备的指示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221内部还一体形成有一个与第一支撑杆21内部相连通的通道,则第一支撑杆21内部的线路可以从固定块221伸入第一充电件23中,以使得第一充电件23中的无线充电模块能够正常工作。
参照图1和图4,辅连接件3包括第二支撑杆31,具体的,第二支撑杆31通过第一阻尼转动部6与第一支撑杆21远离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阻尼转动部6与第二阻尼转动部22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1长度方向的相同位置上,但第一阻尼转动部6与第二阻尼转动部22相对于第一支撑杆2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包括延伸部211和安装部212,具体的,延伸部211一端与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转动块51固定连接,安装部212则固定在延伸部211远离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一端上,并且安装部212内开设有供第二阻尼转动部22和第一阻尼转动部6安装的安装腔2121,其中第二阻尼转动部22中固定块221远离连接架224的一端则处于安装腔2121中。
参照图1和图4,第一阻尼转动部6包括连接环61以及连接部62,具体的,连接环61呈方环形状,并且连接环61固定在安装腔2121中,其中连接环61内圈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置为波浪形,并且绕连接环61的中心线均匀设置;连接部62一端穿设在连接环61的内圈中,另一端处于安装腔2121外,其中连接部62在连接环61远离固定块221的部分上一体套设有限位环63,并且安装部212内一体开设有容纳限位环63的限位腔2122,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12通过限位环63将连接部62的其中一端包覆在安装腔2121中,并且限位环63能够在限位腔2122中绕自身的中心线转动,从而便达到使第一阻尼转动部6与第一支撑杆21基础转动连接的目的。
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62在与连接环61内圈中穿设处上一体形成环形凸起621,而且环形凸起621呈与连接环61内圈相适配的形状,则连接部62与连接环61之间呈具有支撑或保持位置能力的转动连接,从而便达到第一阻尼转动部6呈具有阻尼性质的转动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布置内部线路,第二支撑杆31呈中空结构,并且连接部62也一体开设有使安装腔2121与第二支撑杆31内部相连通的电连通通道8,该电连通通道8与固定块221上所开设的通道是一样的结构,则便使得内部线路还可以从第一支撑杆21处布置到第二支撑杆31的内部中。
参照图1和图4,第二支撑杆31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部62处于安装腔2121外的一端上,并且第二支撑杆31的回转平面与第一支撑杆2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而且第二支撑杆31远离连接部62的一端设有充电部4,其中第二支撑杆31的充电部4与第一支撑杆21的充电部4所连接的充电设备是不同的,在本实施例中,仅以第一支撑杆21上的充电部4连接第一被充电设备,第二支撑杆31上的充电部4连接第二被充电设备为例进行叙述,但不以本实施例来限制两个充电部4所能连接的设备的种类。
参照图1和图4,辅连接件3还包括第三阻尼转动部32以及第二充电件33,并且充电部4通过第三阻尼转动部32连接有第二充电件33,第二充电件33内也会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以及磁吸部件,则当要为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便可将通过磁吸部件将第二被充电设备固定在第二充电件33远离第三阻尼转动部32的一侧表面上,从而便达到为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目的。
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因第二支撑杆31可绕第一支撑杆21远离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一端转动,则便可使得第一充电件23与第二充电件33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对换,从而以适应不同的人对于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的使用习惯,进而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无线充电支架来同时为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参照图1和图5,第三阻尼转动部32包括连接轴321、套设部322以及挤压环323,连接轴321同轴固定在第二支撑杆31远离连接部62的一端上,并且连接轴321的内径小于第二支撑杆31,其中连接轴321靠近第二支撑杆31一端的截面呈圆形,连接轴321远离第二支撑杆31一端的截面呈正六边形;套设部322一端套设在连接轴321靠近第二支撑杆31的一端上,另一端则与第二充电件33远离第二支撑杆31的一侧固定连接;挤压环323的内圈呈与连接轴321远离第二支撑杆31一端相匹配的形状,具体的,挤压环323套设在连接轴321远离第二支撑杆31的一端上,并且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轴321远离第二支撑杆31一端上。
参照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挤压环323靠近第二支撑杆31一端会将套设部322抵紧在第二支撑杆31与连接轴321相连接在一侧表面上,则使得套设部322会受到一定大小的摩擦力,从而套设部322与连接轴321之间便会形成具有一定支持或者保持位置能力的转动连接,所以第三阻尼转动部32也是一种具有阻尼性质的转动连接结构,进而便可转动套设部322,使得第二充电件33远离套设部322的一侧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此时人们也能更加便于触碰第二被充电设备的屏幕或面向第二被充电设备的指示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布置内部线路,连接轴321靠近第二支撑杆31的部分呈中空结构,并且连接轴321的周侧表面上还开设有电连通孔9,其中套设部322内圈的内壁上也开设有与电连通孔9相连通的通道,而且该通道还与第二充电件33的内部相连通,从而便使得第二支撑杆31内部的线路可以布置到第二充电件33中。
参照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321靠近第二支撑杆31一端的周侧表面上一体固定有限位块3211,并且套设部322内圈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3211相配合的转动通槽3221,其中限位块3211可以在转动通槽3221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做沿圆周方向的移动,并且转动通槽3221在圆周方向上的跨度小于90度,从而便使得套设部322与连接轴321的转动角度范围小于90度,则第二支撑杆31连通至第二充电件33的内部线路不易在套设部322与连接轴321处出现被大角度弯折的情况,进而不易损坏无线充电支架位于第二充电件33附近的内部线路。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长度方向与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回转轴线呈锐角,并且在第一充电件23与底座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最远时,第一支撑杆21远离底座1一端的投影会落入底座1的上表面上,一方面,使得第一支撑杆21远离第四阻尼转动部5一端的回转平面与靠近第四阻尼转动部5一端的回转平面不是同一个平面,此时第一被充电设备施加在第一支撑杆21远离第四阻尼转动一端的作用力更加不易使得第一支撑杆21向底座1的上表面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第四阻尼转动部5能更稳定地保持第一支撑杆21的预定状态。
参照图1,另一方面,第一被充电设备重力的投影落入底座1的上表面上的方式,可使得底座1不易因第一被充电设备重力而出现倾倒的情况,从而使得底座1能更稳定放置在桌面或者台面上,进而使得无线充电支架能够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支撑能力。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31可以做成类似天线一样的分段伸缩式连杆,从而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来调整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31的长度,有助于提升无线充电支架的适配性。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被充电设备或第二被充电设备也可以通过磁吸结构和卡接结构的共同配合,来使得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分别固定在支架的指定位置上。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线充电支架的实施原理为:当要为第一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可将第一被充电设备固定在第一充电件23上,第二被充电设备则固定在第二充电件33上,同时还可通过第一阻尼转动部6来转动第二支撑杆31,从而使得第一充电件23与第二充电件33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待调整结束后,便对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待充电完毕后,可将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取下,然后可通过第四阻尼转动部5使得第一支撑杆21向靠近底座1上表面的方向转动,从而便可将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31收拢并靠向底座1,以便于人们携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1)、主连接件(2)以及辅连接件(3),所述主连接件(2)和所述辅连接件(3)转动连接,并且主连接件(2)和辅连接件(3)上均设置有充电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件(2)包括第一支撑杆(21)、第二阻尼转动部(22)以及第一充电件(23),所述第一充电件(23)通过第二阻尼转动部(22)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连接件(3)包括第二支撑杆(31)、第三阻尼转动部(32)以及第二充电件(33),所述第二充电件(33)通过第三阻尼转动部(32)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杆(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一端通过第四阻尼转动部(5)与底座(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充电接头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阻尼转动部(5)为平面转动连接,并且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回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设置位置位于底座(1)的边缘处,并且第一支撑杆(21)所在的平面与底座(1)的一侧棱边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远离第四阻尼转动部(5)的一端的投影位于底座(1)靠近第一支撑杆(21)的一侧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件(2)和辅连接件(3)其中至少之一为分段伸缩式连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件(2)和辅连接件(3)上充电部(4)为磁吸式、卡接式中至少一种。
CN202121266364.6U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Active CN214799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6364.6U CN214799051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6364.6U CN214799051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9051U true CN214799051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0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6364.6U Active CN214799051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9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0035B2 (en) Device for charging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200162807A1 (en) Headphone charging apparatus
CN205864008U (zh) 充电底座
KR101437948B1 (ko) 축전지가 구비된 휴대용 충전기
CN214799051U (zh)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CN208904374U (zh) 一种收纳数据线
JP3184539U (ja) 電気コード収納機能を有する電力センサー式充電装置
CN107658929B (zh) 一种活动式手机充电座
KR101429394B1 (ko) 모바일 기기용 스탠드 거치대
CN205377390U (zh) 带支架可悬挂的手机充电装置
CN104917226A (zh) 隐藏式手机支架移动电源
CN211830239U (zh) 一种可折叠多功能充电座
CN210270476U (zh) 带led灯的可折叠主播支架
KR101555177B1 (ko) 휴대폰 거치장치
CN203930297U (zh) 一种多功能脚架
KR20220059257A (ko) 휴대단말기용 멀티충전장치
CN210350824U (zh) 一种无线充
CN220628938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支架
CN221177374U (zh) 一种折叠无线充
CN210609290U (zh) 具备照明结构的多角度调节支架
CN221862468U (zh) 一种充电座可以转动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8971171U (zh) 一种充电支架
CN207705867U (zh) 一种手机接驳装置
CN204403903U (zh) 多功能双杆台灯
CN209964250U (zh) 一种便携式、可旋转的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