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61827U - 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61827U
CN214761827U CN202022928588.0U CN202022928588U CN214761827U CN 214761827 U CN214761827 U CN 214761827U CN 202022928588 U CN202022928588 U CN 202022928588U CN 214761827 U CN214761827 U CN 214761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uze
layer
fixing
woun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285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秋
马芳
孟永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9285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61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61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61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属于伤口隔离领域,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包括外固定层,所述外固定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纱布防水层,所述纱布防水层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隔离纱布,所述纱布防水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位于外固定层的,通过设置的连接线,使纱布与外固定层进行分离,进一步提升更换纱布的便利性,通过设置的收集处,对换药和擦药时的伤口溢出液体进行收集,减少液体浸入皮肤,影响外固定层粘性,通过设置的固定带,提升装置的固定便利性,使其在患者运动或移动时,不易脱落,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隔离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隔离伤口主要是将伤口与外界环境严格的隔离开,然后就要进行正规的消毒和消炎的处理,避免出现破伤风或者其他细菌感染的情况。
现有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在使用时,纱布更换不便,擦药时伤口有液体流出,易造成感染,以及纱布粘性减弱后,易脱落,针对现有问题,需要设置一种纱布更换方便,且擦药时溢出液体得到有效清理,纱布与患者伤口处固定效果好,不易脱落的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具备通过设置的连接线,使纱布与外固定层进行分离,进一步提升更换纱布的便利性,通过设置的收集处,对换药和擦药时的伤口溢出液体进行收集,减少液体浸入皮肤,影响外固定层粘性,通过设置的固定带,提升装置的固定便利性,使其在患者运动或移动时,不易脱落,的优点,解决了纱布更换不便,擦药时伤口有液体流出,易造成感染,以及纱布粘性减弱后,易脱落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包括外固定层,所述外固定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纱布防水层,所述纱布防水层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隔离纱布,所述纱布防水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位于外固定层的上端外表面。
优选的,包括外固定层,所述外固定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纱布防水层,所述纱布防水层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隔离纱布,所述纱布防水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位于外固定层的上端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外固定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位于第二固定带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位于第四固定带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外固定层通过纱布防水层与隔离纱布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纱布防水层通过固定环、连接线与连接环进行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固定层与第一收集处、第二收集处、第三收集处、第四收集处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固定层通过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与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进行固定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设置的连接线,贯穿固定环,与连接环进行系紧,将纱布防水层,与外固定层进行贴合系紧,对伤口进行隔离,避免暴露在外,引起感染,通过将系紧在连接环上的连接线进行放松,使纱布防水层与外固定层进行分离,便于更换内置隔离纱布,操作简单,对于发炎肿大伤口,可将连接线的系紧距离进行相应调整,减少隔离纱布按压压迫,利于伤口恢复。
(2)本方案通过设置的收集处,位于外固定层上,为对外凹槽式,通过将外固定层与患者的皮肤进行固定,可对内部的隔离纱布对隔离部位进行精准覆盖,减少伤口暴露感染,通过四组收集凹槽,对换药和擦药时的伤口溢出液体进行收集,减少液体浸入皮肤和外固定层内,影响外固定层粘性,和使用效果,进一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3)本方案通过设置的四组固定带,分别位于外固定层的两侧,在患者运动或移动时,通过将一侧的两组固定带,与另一侧的两组固定带进行固定,可有效提升装置的固定效果,减少因装置掉落导致伤口暴露在外,四组固定带均采用魔术贴,贴合方式简单,有弹力,固定效果好,设置有多组透气孔,不闷汗,透气效果好,适合各类病患护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外固定层;101、第一收集处;102、第二收集处;103、第三收集处;104、第四收集处;2、纱布防水层;201、固定环;202、连接线;203、连接环;3、隔离纱布;4、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6、第三固定带;7、第四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包括外固定层1,外固定层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纱布防水层2,纱布防水层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隔离纱布3,纱布防水层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201,固定环20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202,连接线20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环203,连接环203位于外固定层1的上端外表面,本装置采用圆角设计,不易卷边,固定效果好,与伤口粘贴更牢固。
进一步,外固定层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收集处101、第二收集处102,第一收集处101位于第二收集处102的一侧,第二收集处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收集处103,第三收集处10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收集处104,通过设置的四组收集处,位于外固定层上1,为对外凹槽式,通过四组收集凹槽,对换药和擦药时的伤口溢出液体进行收集,减少液体浸入皮肤和外固定层1内,影响外固定层1粘性。
进一步,外固定层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5,第一固定带4位于第二固定带5的一侧,第一固定带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带6、第四固定带7,第三固定带6位于第四固定带7的一侧,四组固定带采用水刺无纺布,亲肤透气,设置多组透气孔,透气不闷汗。
进一步,外固定层1通过纱布防水层2与隔离纱布3进行固定连接,纱布防水层2通过固定环201、连接线202与连接环203进行可拆卸连接,隔离纱布3内置加厚吸液棉,吸液性强,可快速吸收伤口流液,保持敷面干爽不外漏。
进一步,外固定层1与第一收集处101、第二收集处102、第三收集处103、第四收集处104为固定连接,外固定层1和纱布防水层2采用医用防水PU膜胶布,不透水,质地柔软轻薄,可对伤口进行有效隔离,减少外界细菌感染物接触。
进一步,外固定层1通过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5与第三固定带6、第四固定带7进行固定连接,设置的四组固定带,分别位于外固定层1的两侧,在患者运动或移动时,通过将一侧的两组固定带,与另一侧的两组固定带进行固定,可有效提升装置的固定效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由外固定层1、第一收集处101、第二收集处102、第三收集处103、第四收集处104、纱布防水层2、固定环201、连接线202、连接环203、隔离纱布3、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5、第三固定带6、第四固定带7等部件组成,首先,通过设置的连接线202,贯穿固定环201,与连接环203进行系紧,将纱布防水层2,与外固定层1进行贴合系紧,对伤口进行隔离,避免暴露在外,引起感染,通过将系紧在连接环203上的连接线202进行放松,使纱布防水层2与外固定层1进行分离,便于更换内置隔离纱布3,操作简单,对于发炎肿大伤口,可将连接线202的系紧距离进行相应调整,减少隔离纱布3按压压迫,利于伤口恢复,其次,通过设置的四组收集处,位于外固定层1上,为对外凹槽式,通过将外固定层1与患者的皮肤进行固定,可对内部的隔离纱布3对隔离部位进行精准覆盖,减少伤口暴露感染,通过四组收集凹槽,对换药和擦药时的伤口溢出液体进行收集,减少液体浸入皮肤和外固定层1内,影响外固定层1粘性,和使用效果,进一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最后,通过设置的四组固定带,分别位于外固定层1的两侧,在患者运动或移动时,通过将一侧的两组固定带,与另一侧的两组固定带进行固定,可有效提升装置的固定效果,减少因装置掉落导致伤口暴露在外,四组固定带均采用魔术贴,贴合方式简单,有弹力,固定效果好,设置有多组透气孔,不闷汗,透气效果好,适合各类病患护理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包括外固定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层(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纱布防水层(2),所述纱布防水层(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隔离纱布(3),所述纱布防水层(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201),所述固定环(20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202),所述连接线(20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环(203),所述连接环(203)位于外固定层(1)的上端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层(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收集处(101)、第二收集处(102),所述第一收集处(101)位于第二收集处(102)的一侧,所述第二收集处(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收集处(103),所述第三收集处(10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收集处(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层(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5),所述第一固定带(4)位于第二固定带(5)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带(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带(6)、第四固定带(7),所述第三固定带(6)位于第四固定带(7)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层(1)通过纱布防水层(2)与隔离纱布(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纱布防水层(2)通过固定环(201)、连接线(202)与连接环(203)进行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层(1)与第一收集处(101)、第二收集处(102)、第三收集处(103)、第四收集处(104)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层(1)通过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5)与第三固定带(6)、第四固定带(7)进行固定连接。
CN202022928588.0U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 Active CN214761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8588.0U CN214761827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8588.0U CN214761827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61827U true CN214761827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1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28588.0U Active CN214761827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61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3802A (zh) 一种可分合的伤口及新生儿用护理装置
CN214761827U (zh) 一种感染科用伤口隔离装置
CN202458909U (zh) 一种创伤伤口保护罩
CN209154833U (zh) 一种一次性m型颈内静脉临时透析留置导管专用敷贴
CN210933417U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临床用腹部创口的促愈装置
CN212730161U (zh) 一种耳部术后外耳渗液吸渗贴
CN208784829U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止血装置
CN219184374U (zh)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CN213785639U (zh) 一种能够快速吸汗的医疗手术专用帽
CN215739918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乳腺癌术后护理胸带
CN216124683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纸尿裤
CN220124959U (zh) 一次性可调节管路敷贴
CN217723883U (zh) 一种防水眼贴
CN213554759U (zh) 一种创口负压吸引贴及其便携式负压吸引创面治疗装置
CN204723595U (zh) 一种涂药按摩仪
CN215273856U (zh)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CN220876849U (zh) 一种儿童用防止血贴脱落的固定腰带
CN218852945U (zh) 一种带有眼贴的一次性眼盾
CN215651992U (zh) 一种一次性腹腔外渗液吸收垫
CN218979451U (zh) 一种可视吸渗敷料
CN218793499U (zh)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13789331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留置针固定器
CN209751382U (zh)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CN219743114U (zh) 一种护眼敷料包结构
CN219940697U (zh) 一种术后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