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5561U - 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55561U
CN214755561U CN202023003699.7U CN202023003699U CN214755561U CN 214755561 U CN214755561 U CN 214755561U CN 202023003699 U CN202023003699 U CN 202023003699U CN 214755561 U CN214755561 U CN 214755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cover plate
charging
flexible plate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036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吉
张涛
贺桂华
王远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u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036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55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55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55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所述盖板包括软性板体和连接在软性板体的第一侧的装配扣,软性板体的第一端面上凹陷形成横贯板体的翻折槽;翻折槽与软性板体的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翻折槽与软性板体的第二侧之间的距离;盖板还包括设置在软性板体的第一端面上的顶筋;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第一端面位于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本实用新型在软性板体上设置便于软性板体翻折的翻折槽,并在软性板体上设置防止软性板体塌陷的顶筋,该盖板不仅便于翻折,且中部不易塌陷,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对充电接口的保护,同时也便于盖板的翻开和盖合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地实施。

Description

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可移动式机器人一般都通过电池进行供电,因此,机器人身上也需要相应设置充电接口来对电池充电。现有技术中,以送餐机器人为例,其充电接口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裸露在外的充电接口,这种充电接口由于裸露在外,因此容易积尘且不美观;另一种充电接口内置在容纳装置中,这种充电接口的结构复杂,给充电操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充电接口结构复杂及操作不便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包括软性板体和连接在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一侧的装配扣,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一端面上凹陷形成横贯所述板体的翻折槽;所述翻折槽与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翻折槽与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二侧之间的距离;所述盖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一端面上的顶筋;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
可选地,所述装配扣位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装配扣间隔设置在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一侧。
可选地,所述盖板还包括起手,所述起手设置在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二侧。
可选地,所述起手包括折弯部和握持部,所述握持部通过所述折弯部连接所述软性板体。
可选地,所述握持部高于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顶筋包括顶接部以及连接所述顶接部的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顶接部呈环形设置,所述加强筋连接在环形的所述顶接部的内侧壁上。
可选地,在与所述翻折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翻折槽的截面为V型。
本实用新型的盖板,在软性板体上设置便于软性板体翻折的翻折槽,并在软性板体上设置防止软性板体塌陷的顶筋,该盖板不仅便于翻折,且中部不易塌陷,同时,通过该盖板覆盖设有充电接口的充电槽,不仅可以实现对充电接口的保护,同时也便于盖板的翻开和盖合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地实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包括具有充电槽的充电支架、安装在所述充电槽中的充电接口,以及上述盖板;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装配扣连接在所述充电支架上;
所述盖板处于翻折状态下时,所述软性板体在所述翻折槽位置朝向远离所述充电支架的方向被翻折;所述盖板处于盖合状态下时,所述软性板体卡嵌在所述充电槽中,所述顶筋抵接在所述充电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上述充电接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中,盖板装配在充电支架上之后,软性板体可以在翻折槽的位置更容易被翻折,使得将盖板从充电支架的充电槽中翻开的动作更容易进行;同时,在软性板体上设置防止软性板体塌陷的顶筋,可以使得盖板盖合在充电槽之后,使得盖板的中部位置不易塌陷,通过该盖板覆盖设有充电接口的充电槽,不仅可以实现对充电接口的保护,同时也便于盖板的翻开和盖合操作作更加方便快捷地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接口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软性板体;110、翻折槽;120、第一侧;130、第二侧;140、第一端面;150、第二端面;200、装配扣;300、顶筋;310、顶接部;320、加强筋;400、起手;410、折弯部;420、握持部;500、充电支架;510、充电槽;520、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提供的一种盖板,包括软性板体100和连接在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一侧120的装配扣200。可以理解地,所述装配扣200用于将所述软性板体100安装(包括但不限于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粘接、一体连接等)在充电支架500上以在不需要充电时掩盖充电槽510中安装的充电接口520。
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一端面140上凹陷形成横贯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翻折槽110。可以理解地,所述软性板体100在预设的位置(即所述翻折槽110处)可以被更容易地翻折。所述翻折槽110与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一侧12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翻折槽110与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二侧130之间的距离,也即,翻折槽110设置在软性板体100上靠近第一侧120的位置,进而使得软性板体100可以更容易在靠近装配扣100的位置翻折。作为优选,在与所述翻折槽11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翻折槽110的截面为V型。但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截面亦可设置为梯形、矩形等亦可,只要可以实现令软性板体100更容易在该位置翻折的效果即可。
所述盖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一端面140上的顶筋300。所述第二侧130与所述第一侧12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140位于所述第一侧120和所述第二侧130之间。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为软性板体100,而软性板体100在安装时可能会存在中部凹陷,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一端面140上设置顶筋300,在软性板体100与充电槽510适配连接时,所述顶筋300与充电接口520抵接,防止了所述软性板体100的中部凹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在软性板体100上设置便于软性板体100翻折的翻折槽110,并在软性板体100上设置防止软性板体100塌陷的顶筋300,该盖板不仅便于翻折,且中部不易塌陷,同时,通过该盖板覆盖设有充电接口520的充电槽510,不仅可以实现对充电接口520的保护,同时也便于盖板的翻开和盖合操作作更加方便快捷地实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装配扣200位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装配扣200间隔设置在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一侧120。可以理解地,至少两个所述装配扣200间隔设置在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一侧120,从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盖板还包括起手400,所述起手400设置在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二侧130。可以理解地,所述起手400设置在与所述装配扣200相对的第二侧130,可以使所述盖板更加方便地被打开。所述起手400与所述软性板体10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连接、粘接、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起手400包括折弯部410和握持部420,所述握持部420通过所述折弯部410连接所述软性板体10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握持部420高于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二端面150;所述第二端面150与所述第一端面140相对设置。可以理解地,如图2中所示,所述握持部420高于所述软性板体100的第二端面150,同时,由于软性板体100在充电支架500上盖合充电槽510之后,握持部420高于所述充电槽的槽口边缘,此时,所述握持部420与充电槽510的槽口边缘之间可以形成一个间隙,从而更加方便盖板的开合操作的进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顶筋300包括顶接部310以及连接所述顶接部310的加强筋320。可以理解地,所述顶接部310为凸起结构,其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环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只要能实现与充电接口抵接,防止所述软性板体100凹陷的效果即可。作为优选,如图中所示,所述顶接部310呈环形设置,所述加强筋320连接在环形的所述顶接部310的内侧壁上。所述加强筋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图1中的条形或其他形状,比如十字型等亦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包括具有充电槽510的充电支架500、安装在所述充电槽510中的充电接口520,以及上述盖板;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装配扣200连接在所述充电支架500上;
所述盖板处于翻折状态下时,所述软性板体100在所述翻折槽110位置朝向远离所述充电支架500的方向被翻折;所述盖板处于盖合状态下时,所述软性板体100卡嵌在所述充电槽510中,所述顶筋300抵接在所述充电接520口上。
可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盖板装配在充电支架500上之后,软性板体100可以在翻折槽110的位置更容易被翻折,使得将盖板从充电支架500的充电槽510中翻开的动作更容易进行。
进一步地,软性板体100上设有起手400,便于在将盖板从充电槽110中翻开时对软性板体100进行握持,可以使得盖板的翻折更为有效。作为优选,所述起手400包括折弯部410和握持部420,所述握持部420通过所述折弯部410连接所述软性板体100。如图2所示,在所述盖板处于盖合状态下时,所述软性板体100的折弯部410卡嵌在所述充电槽510中并与所述充电槽510过盈连接,以使得充电槽510被所述软性板体100密封;并且,在所述盖板处于盖合状态下时,握持部420覆盖在充电槽510的槽口边缘上(也即折弯部410与充电槽510的密封连接位置),以便于在有液体飞溅或流动至该位置时,被覆盖在该位置上的握持部420阻挡在外,避免液体流入充电槽510中。
同时,在软性板体100上设置防止软性板体100塌陷的顶筋300,可以使得盖板盖合在充电槽510之后,盖板的中部位置不易塌陷,通过该盖板覆盖设有充电接口520的充电槽510,不仅可以实现对充电接口520的保护,同时也便于盖板的翻开和盖合操作作更加方便快捷地实施。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上述充电接口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泡沫泵及泡沫瓶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性板体和连接在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一侧的装配扣,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一端面上凹陷形成横贯所述板体的翻折槽;所述翻折槽与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翻折槽与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二侧之间的距离;所述盖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一端面上的顶筋;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扣位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装配扣间隔设置在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起手,所述起手设置在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手包括折弯部和握持部,所述握持部通过所述折弯部连接所述软性板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高于所述软性板体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筋包括顶接部以及连接所述顶接部的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接部呈环形设置,所述加强筋连接在环形的所述顶接部的内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翻折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翻折槽的截面为V型。
9.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充电槽的充电支架、安装在所述充电槽中的充电接口,以及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装配扣连接在所述充电支架上;
所述盖板处于翻折状态下时,所述软性板体在所述翻折槽位置朝向远离所述充电支架的方向被翻折;所述盖板处于盖合状态下时,所述软性板体卡嵌在所述充电槽中,所述顶筋抵接在所述充电接口上。
10.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接口结构。
CN202023003699.7U 2020-12-14 2020-12-14 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 Active CN214755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3699.7U CN214755561U (zh) 2020-12-14 2020-12-14 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3699.7U CN214755561U (zh) 2020-12-14 2020-12-14 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5561U true CN214755561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2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03699.7U Active CN214755561U (zh) 2020-12-14 2020-12-14 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5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5122315A (ja) 携帯電話機用充電器構造
US6157163A (en) Automobile charging unit for a pager
CN216819881U (zh) 指环支架
US6828756B2 (en) Fol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6842633B1 (en) Clip arrangemen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ousing assembly
CN214755561U (zh) 盖板、充电接口结构及机器人
CN213124606U (zh) 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包壳体防护结构
EP4286256A1 (en) Automobile charging port cover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JP4119626B2 (ja) 無線電話機用充電装置
CN215734249U (zh) 一种手持式对讲机
CN218991199U (zh) 一种车钥匙保护套及其防护罩
CN216905257U (zh) 一种具有视觉悬浮效果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CN209757293U (zh) 盖件和充电组件
CN214099783U (zh) 一种电能表外置电池盒组件
CN214164748U (zh) 一种avg车体自动充电对接装置
CN209922881U (zh) 一种用于加油枪或充电枪的防水防尘罩
CN218482885U (zh) 折叠屏保护壳
CN212318339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6146346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
CN211743596U (zh) 一种集于三种接头的充电器外壳
CN2859817Y (zh) 电池固定结构
KR200390629Y1 (ko) 핸드폰 직결 가능한 휴대용 2차전지 충전기
CN209847064U (zh) 一种手持式迷你吸尘器
CN209757357U (zh) 多功能车载支架
CN220457465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消毒一体手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