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4679U - 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54679U
CN214754679U CN202120900544.9U CN202120900544U CN214754679U CN 214754679 U CN214754679 U CN 214754679U CN 202120900544 U CN202120900544 U CN 202120900544U CN 214754679 U CN214754679 U CN 214754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rc
recoil
electrode
quenc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005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巨丰
王嬿蕾
谭思源
杨子童
李庆一
张镱义
王晓蕾
李�浩
何琪文
宋永锋
贾征浩
段小嬿
陈宇宁
卢杨
骆耀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ning Chaofu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Chaofu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Chaofu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ning Chaofu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005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54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54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54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属于防雷灭弧技术领域,包括引弧电极、反冲管和反冲电极,所述引弧电极设置在反冲管的一端上,反冲电极密封设置在反冲管的另一端,反冲管设置为内部空心结构,反冲管设置为非直线结构。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摧毁冲击建弧通道,抑制工频建弧的过程,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装置的能力、水平、本身的可靠性这几个提高都会引起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提高,各种短路发生的概率会大幅度下降,引起恶性事故的概率大幅度下降,雷的性价比提高,在发生恶性突变之前能够及时处理,减少了绝缘子的损坏,维修成本降低,对线路的保护程度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雷击会给电力设施带来不同形式的损伤和破坏,雷云放电在电力系统中会引起雷击过电压,分为直接雷击过电压和感应雷击过电压。雷击过电压可能对绝缘子、输电线造成损伤;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续流,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线路事故;雷电击打在输电线或避雷线上,可能会引起断股甚至断裂,使输电工作无法进行。
现有的“疏导型”防雷模式主要是在绝缘子(串)两端安装并联保护间隙,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由于其没有灭弧功能模块,使系统中持续流入短路电流,只能依靠断路器切断短路电流,以“跳闸率换取事故率”,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雷击跳闸率有所提高,易造成线路巨大安全事故。同时因为短路电流的烧蚀作用,使得并联保护间隙绝缘配合失效,失去应用的功能。
现有的主动式灭弧并联间隙的电场大多属极不均匀电场,其伏秒特性很陡,难以与被保护绝缘的伏秒特性取得良好的配合。单反冲灭弧装置能有效降低雷击电流,使主动式灭弧并联间隙的伏秒特性变得更为平坦。但是单反冲装置在反冲灭弧的过程中,排放的电弧能量可能接触导线,出现导线灼伤情况,损坏线路绝缘性能,影响供电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解决现有单反冲灭弧装置在反冲灭弧过程中损害线路的绝缘性能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单反冲灭弧装置排放的灭弧能量可能烧灼输电线路的情况,提出了一种L型反冲灭弧方法。目的在于对现有的单反冲灭弧装置中的灭弧通道进行改进,既能延长电弧的放电时间,也能避免灭弧能量灼烧线路。
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包括引弧电极、反冲管和反冲电极,所述引弧电极设置在反冲管的一端上,反冲电极密封设置在反冲管的另一端,反冲管设置为内部空心结构,反冲管设置为非直线结构。
进一步地,反冲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群边,若干个群边相间设置。
进一步地,反冲管包括上端管和直管,所述上端管设置在直管的一端,且不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上端管设置为弧形管,弧形管一端与直管连接,弧形管的另一端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上端管设置为直管结构,上端管与直管之间的夹角为10-80°。
进一步地,反冲管使用结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反冲管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外部固定装置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引弧电极设置为金属环型电极,反冲电极设置为金属电极。
进一步地,反冲灭弧装置并联安装在绝缘子两端或者安装在上电极或下电极。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摧毁冲击建弧通道,抑制工频建弧的过程,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装置的能力、水平、本身的可靠性这几个提高都会引起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提高,各种短路发生的概率会大幅度下降,引起恶性事故的概率大幅度下降,雷的性价比提高,在发生恶性突变之前能够及时处理,减少了绝缘子的损坏,维修成本降低,对线路的保护程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冲装置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冲装置实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冲装置另一种结构剖面图。
图中标号:1-引弧电极;2-反冲管;2.1-上端管;2.2-直管;3-群边;4-反冲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引弧电极1、反冲管2和反冲电极4,所述引弧电极1设置在反冲管2的一端上,反冲电极4密封设置在反冲管2的另一端,反冲管2设置为内部空心结构,反冲管2设置为非直线结构。反冲管2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群边3,若干个群边3相间设置。反冲管2包括上端管2.1和直管2.2,所述上端管2.1设置在直管2.2的一端,且不平行设置。
当雷击闪络电弧接近L型反冲灭弧装置时,引弧电极通过对闪络电弧进行物理触碰、库仑力作用和者尖端放电构成上行先导,将电弧牵引至L型反冲装置入口处,外电弧在接闪电极作用下进入极细的反冲管,其中,反冲管内径远小于电弧直径。电弧弧柱在反冲管内受到狭管灌注作用,电弧发生弹性形变,电弧径向变形转变为轴向变形,提高了电弧的轴向弹性力;
电弧因受到反冲管中管壁限制,弧柱直径强制减小,导致整个电弧导电横截面积变小,电弧电阻增大,由功率计算公式:P=I2·R可知,电弧功率也增大,使得管内热量、温度均升高。入口电弧与出口电弧在管内发生180°对冲碰撞,切断了电弧辐射、对流、传导、流失的通道,散热被阻断,温度进一步上升;与此同时,电弧等离子体在管内密度急剧增大,粒子之间摩擦、碰撞加快,热量、温度再次升高。反冲管内外温度差变大,导致压力差也变大,当反冲管管内压力大于管外压力时,产生由内向外的定向电弧压爆效应,压爆效应造成电弧排放:一方面,管内电弧被迅速排空;另一方面,外电弧空腔效应,阻断了外电弧能量的注入。电弧的连续性被破坏,加速了雷电冲击电弧的熄灭,消除了工频建弧通道的形成。装置的伞裙可以增加爬电距离,使电弧更易进入反冲管中,避免电弧直接在L型反冲装置外表面直接闪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端管2.1设置为弧形管,弧形管一端与直管2.2连接,弧形管的另一端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端管2.1设置为直管结构,上端管2.1与直管2.2之间的夹角为10-80°。反冲管2使用结缘材料制成。
反冲管2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外部固定装置螺纹连接。引弧电极1设置为金属环型电极,反冲电极4设置为金属电极。反冲灭弧装置并联安装在绝缘子两端或者安装在上电极或下电极。
设计了L型反冲结构的灭弧路径。L型反冲管以高硬度耐高温耐高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L型反冲管入口设有引弧电极,引弧电极以导电材料构成,目的是使电弧顺利进入反冲管中。L型反冲管内部为半封闭空间,是电弧弹性碰撞的区域。电弧在反冲管中受到压缩的作用,将一部分能量以反冲的形式从L型反冲管上端口排出,减小了雷电流大小,延长了电弧的放电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弧电极(1)、反冲管(2)和反冲电极(4),所述引弧电极(1)设置在反冲管(2)的一端上,反冲电极(4)密封设置在反冲管(2)的另一端,反冲管(2)设置为内部空心结构,反冲管(2)设置为非直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管(2)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群边(3),若干个群边(3)相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管(2)包括上端管(2.1)和直管(2.2),所述上端管(2.1)设置在直管(2.2)的一端,且不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管(2.1)设置为弧形管,弧形管一端与直管(2.2)连接,弧形管的另一端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管(2.1)设置为直管结构,上端管(2.1)与直管(2.2)之间的夹角为10-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管(2)使用结缘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管(2)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外部固定装置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弧电极(1)设置为金属环型电极,反冲电极(4)设置为金属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灭弧装置并联安装在绝缘子两端或者安装在上电极或下电极。
CN202120900544.9U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 Active CN214754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0544.9U CN214754679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0544.9U CN214754679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4679U true CN214754679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14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00544.9U Active CN214754679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4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38810U (zh) 一种库仑力牵引反冲间歇遮断电弧避雷针
CN215452048U (zh) 一种y型反冲灭弧装置
CN113823998A (zh) 一种快速中断建弧过程的装置
CN214754679U (zh) 一种弯型反冲灭弧装置
CN110571777A (zh) 一种防止雷电入侵配电柜的方法及装置
CN210296863U (zh) 一种反冲压缩组合灭弧装置
CN110570999A (zh) 一种单反冲灭弧装置及方法
CN110611245B (zh) 一种反冲压缩组合灭弧方法及装置
CN210201156U (zh) 一种反冲灭弧装置及避雷针
CN209993869U (zh) 一种紧凑式防雷灭弧腔室单元结构
CN113594861A (zh) 一种液电效应压力多点遮断电弧的防雷装置
CN216903722U (zh) 一种多段反冲的灭弧装置
CN210403376U (zh) 一种单反冲灭弧装置
CN215452050U (zh) 一种利用反冲消除变压器截波过电压的装置
CN210350367U (zh) 一种反冲装置及其避雷线结构
CN211981495U (zh) 一种防止雷电入侵配电柜装置
CN210467444U (zh) 一种串接式压缩灭弧绝缘子
CN210467443U (zh) 一种反冲灭弧绝缘子
CN216672177U (zh) 一种基于液电效应灭弧防雷装置
CN210326483U (zh)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防雷装置
CN215771902U (zh) 一种液电效应压力多点遮断电弧的防雷装置
CN216214800U (zh) 一种快速中断建弧过程的装置
CN210467445U (zh) 一种串接式反冲灭弧绝缘子
CN210467450U (zh) 一种新型梯形双极灭弧防雷装置
CN210403379U (zh) 一种反冲灭弧绝缘子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