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1150U - 智能眼镜腿、眼镜盒、眼镜盒套装及智能眼镜 - Google Patents

智能眼镜腿、眼镜盒、眼镜盒套装及智能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51150U
CN214751150U CN202121466642.2U CN202121466642U CN214751150U CN 214751150 U CN214751150 U CN 214751150U CN 202121466642 U CN202121466642 U CN 202121466642U CN 214751150 U CN214751150 U CN 214751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es
intelligent
case
lens frame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66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圣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66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51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51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51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眼镜腿、与该智能眼镜腿配套的眼镜盒、由该智能眼镜腿和该眼镜盒组成的眼镜盒套装及应用该智能眼镜腿的智能眼镜。其中,智能眼镜腿包括镜腿本体和转接件,镜腿本体具有用于与镜片框连接的安装端;转接件具有组装端和适配端,组装端与安装端可拆卸连接,适配端用于与镜片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智能眼镜不方便携带、不便于充电的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眼镜腿、眼镜盒、眼镜盒套装及智能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眼镜腿、与该智能眼镜腿配套的眼镜盒、由该智能眼镜腿和该眼镜盒组成的眼镜盒套装及应用该智能眼镜腿的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逐渐普及。相关技术中,智能眼镜存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这样,不仅不方便携带,而且不便于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眼镜腿、与该智能眼镜腿配套的眼镜盒、由该智能眼镜腿和该眼镜盒组成的眼镜盒套装及应用该智能眼镜腿的智能眼镜,旨在解决智能眼镜不方便携带、不便于充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眼镜腿,该智能眼镜腿包括:
镜腿本体,所述镜腿本体具有用于与镜片框连接的安装端;和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具有组装端和适配端,所述组装端与所述安装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适配端用于与镜片框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接件包括:
第一关节;和
第二关节,所述第二关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关节的一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关节的背离所述第二关节的一端构成所述组装端,所述第二关节的背离所述第一关节的一端构成所述适配端。
可选地,所述组装端设有磁性件,所述安装端设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磁性件进行响应。
可选地,所述组装端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安装端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吸合;
且/或,所述安装端设有电气接口,所述电气接口用于与镜片框或者充电盒电气导通。
可选地,所述镜腿本体设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
且/或,所述镜腿本体设有辅助检测元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眼镜盒,该眼镜盒具有收纳槽,用于收纳智能眼镜腿,该智能眼镜腿包括:
镜腿本体,所述镜腿本体具有用于与镜片框连接的安装端;和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具有组装端和适配端,所述组装端与所述安装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适配端用于与镜片框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收纳槽内设有电气接口,用于与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的智能眼镜腿电气导通;
且/或,所述眼镜盒内设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用于对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的智能眼镜腿充电;
且/或,所述眼镜盒内设有无线模块,用于与智能眼镜腿进行无线通信;
且/或,所述眼镜盒包括显示屏;
且/或,所述眼镜盒还具有容置槽,用于容置普通眼镜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眼镜盒套装,该眼镜盒套装包括智能眼镜腿和眼镜盒,该眼镜盒具有收纳槽,用于收纳该智能眼镜腿,该智能眼镜腿包括:
镜腿本体,所述镜腿本体具有用于与镜片框连接的安装端;和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具有组装端和适配端,所述组装端与所述安装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适配端用于与镜片框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眼镜盒套装还包括普通眼镜腿,所述普通眼镜腿用于与所述智能眼镜腿的转接件的组装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眼镜盒还用于收纳所述普通眼镜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眼镜,该智能眼镜包括镜片框和智能眼镜腿,该智能眼镜腿包括:
镜腿本体,所述镜腿本体具有用于与镜片框连接的安装端;和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具有组装端和适配端,所述组装端与所述安装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适配端用于与镜片框可拆卸连接;
所述智能眼镜腿的转接件的适配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镜片框。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眼镜腿,镜腿本体可通过转接件而与镜片框形成可拆卸连接;并且,镜腿本体与转接件之间也采用的是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为智能眼镜提供了一种新形态,使智能眼镜变为“三段式”可拆卸设计——镜片框与转接件可拆、转接件与镜腿本体可拆,从而规避了相关技术中智能眼镜的一体式设计,解决了智能眼镜不方便携带、不便于充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眼镜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眼镜盒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腿与眼镜盒和终端设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腿利用霍尔传感器实现状态检测的流程图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6的爆炸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转接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0 智能眼镜 1232 限位槽
100 智能眼镜腿 124 连接附件
10 转接件 1241 第一止挡部
11 第一关节 1242 第二止挡部
111 第一铰接部 125 紧固件
1111 第一转轴孔 126 装配板
112 安装板 13 转轴
113 插接部 14 轴套
1131 插接板 141 限位部
1132 加强筋 20 镜腿本体
1133 挡板 20a 安装端
12 第二关节 21 插接槽
121 第一夹片 22 隔板
1211 第一连接孔 200 镜片框
122 第二夹片 210 固定片
1221 第二连接孔 220 安装孔
1222 第三连接孔 2000 眼镜盒
123 第二铰接部 2100 收纳槽
1231 第二转轴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逐渐普及。相关技术中,智能眼镜存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这样,不仅不方便携带,而且不便于充电。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眼镜腿。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腿100一实施例中,该智能眼镜腿100包括:
镜腿本体20,所述镜腿本体20具有用于与镜片框200连接的安装端20a;和
转接件10,所述转接件10具有组装端和适配端,所述组装端与所述安装端20a可拆卸连接,所述适配端用于与镜片框200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地,镜腿本体20是搭载有电子元件的智能设备,电子元件包括但不限于无线通信芯片、音频编解码芯片、音频放大器、声学器件、电池、充电芯片、电量计、电池管理单元等,一般可用于实现无线连接功能、“下行的”音频播放功能、“上行的”语音通话功能、充电功能等。其中,声学器件包括但不限于扬声器、麦克风、骨传导单元等,配合相应的结构堆叠和声腔设计,便可实现前述音频播放、语音通话等功能。声学器件可以是多个,结合算法等软件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音频效果。并且,还可以通过在镜腿本体20的外部增加配件,如硅胶套、塑料套等,实现导音功能。此外,除了安装端20a外,镜腿本体20一般还具有用于挂接在用户耳朵上的耳托端。
转接件10具有两个端部——组装端和适配端。
其中,组装端用于与镜腿本体20的安装端20a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组装端可配置插接槽和插接块的其中之一,安装端20a可配置插接槽和插接块的其中之另一,将插接块插设在插接槽中,便可实现组装端与安装端20a的插接配合,实现转接件10与镜腿本体20的可拆卸连接。当然,插接配合的方式,还可以替换成或者辅以螺钉连接、磁吸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
适配端用于与镜片框200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适配端可配置插接槽和插接块的其中之一,镜片框200的端部可配置插接槽和插接块的其中之另一,将插接块插设在插接槽中,便可实现适配端与镜片框200的端部的插接配合,实现转接件10与镜片框200的可拆卸连接。当然,插接配合的方式,还可以替换成或者辅以螺钉连接、磁吸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
综上,本实施例的智能眼镜腿100,镜腿本体20可通过转接件10而与镜片框200形成可拆卸连接;并且,镜腿本体20与转接件10之间也采用的是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为智能眼镜1000提供了一种新形态,使智能眼镜1000变为“三段式”可拆卸设计——镜片框200与转接件10可拆、转接件10与镜腿本体20可拆,从而规避了相关技术中智能眼镜1000的一体式设计,解决了智能眼镜1000不方便携带、不便于充电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腿100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10包括:
第一关节;和
第二关节,所述第二关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关节的一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关节的背离所述第二关节的一端构成所述组装端,所述第二关节的背离所述第一关节的一端构成所述适配端。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智能眼镜腿100,转接件10主要由两个关节构成,两个关节分别用于与镜腿本体20和镜片框200可拆卸连接,且两个关节之间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进行配合。这样,利用两个关节之间的相对转动,便可实现镜腿本体20相对于镜片框200的折叠和展开,赋予智能眼镜腿100可折叠的功能。并且,将转动的位置设置在两个关节之间,还可有效简化转接件10与镜腿本体20之间、转接件10与镜片框200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设计,从而降低连接难度,提升连接便捷性,进而方便用户使用。
下面对转接件10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6至图11,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10包括:
第一关节11,所述第一关节11用于连接镜腿本体20;和
第二关节12,所述第二关节12用于连接镜片框200,所述第二关节12包括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所述第一夹片121与所述第一关节11连接,所述第二夹片122与所述第一夹片121相对设置,以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片122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片121设置,以使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可调节。
本实施例中,转接件10用于连接镜腿本体20和镜片框200,镜腿本体20中可以设置无线耳机等功能模组以使镜腿本体20具备通讯和收听音乐等功能,更加智能化。常见的,镜片框200的侧边多设置有固定片210用于与镜腿本体20连接,且固定片210的数量多为一个或者两个。具体地,转接件10包括用于与镜腿本体20连接的第一关节11,以及与第一关节11连接的第二关节12,第二关节12用于适配不同类型的镜片框200。第二关节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当镜片框200上设置有一个固定片210时,固定片210夹设于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之间,以将镜腿本体20和镜片框200连接;当镜片框200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片210时,将任一固定片210夹设于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之间,以将镜腿本体20和镜片框200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夹片121与所述第二夹片122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使得夹持空间可以适配于不同厚度的固定片210,从而可以与不同镜片框200连接。这样,近视用户便可以将镜腿本体20固定于自己的近视镜片框200上,无需重新配镜,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并且,第一关节11和第二关节12转动连接,当镜腿本体20和镜片框200通过该转接件10连接时,镜腿本体20可折叠于镜片框200,以在无需使用智能眼镜1000时减少收纳空间。其中,第一关节11与第二关节12的转动连接方式,可以是使用转轴13同时穿设于第一关节11和第二关节12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片121、第二夹片122以及固定片21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第一夹片12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11、在第二夹片122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21、在固定片210开设有安装孔220,使得第一连接孔1211、第二连接孔1221以及安装孔220同轴设置,并穿设螺栓等紧固件125以将第一夹片121、第二夹片122以及固定片210连接;也可以是使得第一夹片121与第二夹片122均为磁性件,且第一夹片121与第二夹片122相对设置的磁极磁性相反,此时通过磁吸作用即可将固定片210夹持于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之间;又或者是当第一夹片121、第二夹片122与固定片210对位之后在外部包裹胶带或套壳等固定件,以使第一夹片121、第二夹片122与固定片210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片121与第二夹片12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依靠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之间产生的内部作用力相互连接,也可以是依靠外部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相互连接,只要使得固定片210夹持固定于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之间即可。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且使第一夹片121与第二夹片122之间的间距可调,使得镜腿本体20得以跟不同的镜片框200适配,用户更换镜腿本体20时便可以将镜腿本体20固定于自己的近视镜片框200上,无需重新配镜。并且,用户可以随时更换镜腿本体20和普通眼镜腿,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请参照图10和图11,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关节12还包括连接附件124,所述连接附件124沿所述第一夹片121和所述第二夹片122的排布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附件124穿设于所述第一夹片121,所述第二夹片122套设于所述连接附件124,并可沿所述连接附件124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片121。
本实施例中,第二关节12还包括连接附件124,连接附件124同时穿设于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并使得第二夹片122可沿连接附件124的长度方向滑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夹片121。连接附件124的设置,一方面得以避免第二夹片122丢失;另一方面,第二夹片122可沿连接附件124靠近或远离第一夹片121,对第二夹片122起导向作用,调节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之间的间距,满足不同厚度固定片210的安装需求,提高转接件10的适用性。
参照图10和图11,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附件12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止挡部1241和第二止挡部1242,所述第一止挡部1241位于所述第一夹片121的背离所述第二夹片122的一侧,所述第二止挡部1242位于所述第二夹片122的背离所述第一夹片12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连接附件12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止挡部1241和第二止挡部1242,第一止挡部1241位于第一夹片121的背离第二夹片122的一侧,第二止挡部1242位于第二夹片122的背离第一夹片121的一侧,避免连接附件124从第一夹片121中脱出以及避免第二夹片122从连接附件124上脱出,提高转接件10的结构稳定性。
请参照图11,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片12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11,所述第一连接孔1211为条形孔,所述第一连接孔1211向远离所述第一关节1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附件124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211并可沿所述第一连接孔1211的长度方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片12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11,第一连接孔1211为条形孔,且使得第一连接孔1211向远离第一关节11的方向延伸设置。可以理解的,不同镜片框200的固定片210的设置位置各不相同,将第一连接孔1211设置为条形孔,以在第一夹片121伸入镜片框200不同深度位置与固定片210配合连接时,第二夹片122可以随连接附件124沿第一连接孔12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伸入镜片框200的不同位置,从而使得第二夹片122的位置始终得以与第一夹片121对应,用于夹持固定片210,以满足不同位置的安装需求,提高转接件10的适用性。
同时,第一连接孔1211为条形孔,得以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调节镜腿本体20的长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佩戴习惯和需求,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请参照图11,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片122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21,所述第二连接孔1221为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孔1221沿所述第一连接孔121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附件124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221并可沿所述第二连接孔1221的长度方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夹片122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21,且第二连接孔1221为条形孔。此时,当镜片框200上固定片210的位置靠外时,为了避免镜腿本体20连接后长度较长,第二夹片122和连接附件124向靠近第一关节11的方向移动;此时,若第二连接孔1221为通孔,容易出现第二连接孔1221与第一连接孔1211错位的情况,导致连接附件124变形;本实施例将第二连接孔1221设置为条形孔,可以使得至少部分第二连接孔1221与第一连接孔1211相对设置,一方面增大第二夹片122在第一连接孔1211长度方向的调节距离,另一方面得以避免连接附件124损坏。
请参照图10和图11,所述第二夹片122开设有第三连接孔1222,所述第三连接孔122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211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21间隔设置,用于穿设紧固件125。
本实施例中,第二夹片122开设有第三连接孔1222,第三连接孔1222与第一连接孔1211相对设置并与第二连接孔1221在第一连接孔1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用于穿设紧固件125;常见的,镜片框200的固定片210上开设有安装孔220,此时,当转接件10与镜片框200适配时,第一连接孔1211和第三连接孔1222均与固定片210上的安装孔220相对设置,用于穿设紧固件125以将转接件10和镜片框200连接;同时,当第二夹片122沿第一连接孔121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第三连接孔1222于第一夹片121上的投影始终位于第一连接孔1211的范围内。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将第三连接孔1222设置为条形孔,增强与第一连接孔1211的适配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孔1222为螺孔。
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孔1222为螺孔,当镜片框200上设置一个固定片210时,固定片210上的安装孔220多为通孔,此时紧固件125为螺栓,其依次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11、安装孔220以及第三连接孔1222,并螺纹连接于第三连接孔1222中,以使得固定片210夹设于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之间;当镜片框200上设置两个固定片210时,常见的,至少一固定片210上的安装孔220为通孔,此时,将开设有通孔的固定片210夹设于第一夹片121和第二夹片122之间,另一固定片210设于第二夹片122的背离第一夹片12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以上实施方式均可以使得转接件10与镜片框200连接。并且,使第三连接孔1222为螺孔,可以适配于更多类型的镜片框200,且无需配备螺母等配件,避免出现镜片框200空间不够无法使用螺母的情况,使用更为方便。
请参照图10和图11,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关节11包括第一铰接部111,所述第二关节12还包括第二铰接部123和装配板126,所述第一夹片121和所述第二铰接部123分别凸设于所述装配板126的两侧,所述第二铰接与所述第一铰接部111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关节11设有相对设置的两第一铰接部111,第二关节12包括装配板126,第一夹片121凸设于装配板126的一侧板面,第二铰接部123凸设于装配板126的另一板面。第二铰接部123夹设于两第一铰接部111之间,并与两第一铰接部111铰接,第二铰接部123与两第一铰接部111的铰接配合,可提高第一关节11和第二关节12的连接稳定性,提高转接件10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部123与两第一铰接部111铰接,可以是第一铰接部111的内侧表面凸设有转轴13,第二铰接部123开设有转轴孔,通过转轴13和转轴孔的插接配合实现第一铰接部111与第二铰接部123的铰接配合。
请参照图10和图11,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部111开设有第一转轴孔1111,所述第二铰接部123开设有第二转轴孔1231,所述第一转轴孔1111与所述第二转轴孔1231相对设置,所述转接件10还包括转轴13,所述转轴13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孔1111和所述第二转轴孔1231。
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111开设有第一转轴孔1111,第二铰接部123开设有第二转轴孔1231,第一转轴孔1111和第二转轴孔1231相对设置,用于穿设转轴13以使第一铰接部111和第二铰接部123转动连接,此时,第二铰接部123可绕转轴13转动,当转接件10应用于智能眼镜1000时,便能实现镜腿本体20和镜片框200的可折叠设置。且采用此种方式使第一关节11和第二关节12铰接,仅需将转轴13拆除便能拆开第一关节11和第二关节12,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两第一铰接部111开设的两第一转轴孔1111中,其中一第一转轴孔1111为通孔,另一第一转轴孔1111为螺孔,转轴13设有外螺纹,常使用螺栓,取材方便;此时,转轴13依次穿设于通孔,第二转轴孔1231以及螺孔并与螺孔螺纹配合;一方面可避免转轴13在第一转轴孔1111中转动,另一方面可避免转轴13从第一转轴孔1111和第二转轴孔1231中掉出,提高转接件10的结构稳定性。
请参照图11,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10还包括轴套14,所述轴套14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孔1231中,并套设于所述转轴13。
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孔1231中设有轴套14,轴套14套设于转轴13外侧,以在第二关节12相对第一关节11转动时减少第二关节12与转轴13之间的摩擦,以减少第二关节12与转轴13之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参照图11,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部12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232,所述第二转轴孔1231开设于所述限位槽1232的槽底,所述轴套14的外侧壁凸设有限位部141,所述限位部141卡设于所述限位槽1232。
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部12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232,轴套14的外侧壁凸设有限位部141,限位部141卡设于限位槽1232中,以限制轴套14在第二转轴孔1231轴线方向的移动,对轴套14限位,避免轴套14从第二转轴孔1231中脱出,提高轴套14与第二关节12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照图8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关节11还包括安装板112和插接部113,所述插接部113和所述第一铰接部111分别凸设于所述安装板112的两侧,所述插接部113用于与镜腿本体20插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关节11包括安装板112和插接部113,安装板112的一侧板面凸设有前述第一铰接部111,插接部113设于安装板112的背离第一铰接部111的一侧;此时,镜腿本体20开设有插接槽21,插接部113插设于插接槽21以使得第一关节11与镜腿本体20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插接部113与插接槽21的插接配合,可以是过盈配合,也可以是利用卡扣卡接配合,以加强插接部113与插接槽21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加强镜腿本体20与转接件10组成的智能眼镜腿100的结构稳定性。
请参照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113包括:
插接板1131,所述插接板1131位于所述安装板112的背离所述第一铰接部111的一侧,并与所述安装板112相对设置;和
加强筋1132,所述加强筋1132夹设于所述插接板1131与所述安装板112之间。
本实施例中,插接部113包括插接板1131和加强筋1132,镜腿本体20的用于与镜片框200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插接槽21,镜腿本体20的侧面开设有连通插接槽21的避让口,插接槽21内设有隔板22,隔板22与避让口相对设置,隔板22开设有连通隔板22两侧空间的连通口;此时插接板1131插设于隔板22的背离避让口的一侧,安装板112盖设于避让口,加强筋1132插设于连通口中,以使得第一关节11与镜腿本体20之间形成多处限位,提高插接部113与插接槽2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插接部113从插接槽21中脱出。同时,加强筋1132的设置,得以对插接板1131起加强结构的作用,避免插接板1131插入插接槽21时变形。
请参照图10,在本实用新型转接件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113还包括挡板1133,所述挡板1133与所述安装板112连接并与所述安装板112呈夹角设置,所述插接板1131的一侧边与所述挡板1133连接。
本实施例中,插接部113还包括挡板1133,挡板1133与安装板112呈夹角设置,插接板1131的一侧边与挡板1133连接;此时,插接板1131和加强筋1132从镜腿本体20端面的槽口插设于插接槽21中,挡板1133盖设于槽口位置,以封闭插接槽21,同时得以在镜腿本体20安装于镜片框200之后,处于展开状态时与镜片框200抵接,对镜腿本体20限位,保持镜腿本体20展开时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智能眼镜1000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腿100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端设有磁性件,所述安装端20a设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磁性件进行响应。
可以理解地,磁性件既可以埋设在组装端中,完全隐藏起来;也可以嵌设在组装端的端面上,部分表面得以显露;还可以固定在组装端的外侧壁上,凸出设置;只要能够在组装端与安装端20a连接时,触发霍尔传感器即可。同理,霍尔传感器既可以埋设在安装端20a中,完全隐藏起来;也可以嵌设在安装端20a的端面上,部分表面得以显露;还可以固定在安装端20a的外侧壁上,凸出设置;只要能够在组装端与安装端20a连接时,对磁性件进行响应即可。
这样,利用霍尔传感器对磁性件的响应或者未能对磁性件进行响应,便可形成不同的反馈信号,用于后续的逻辑判断,从而完成相应的检测功能(例如插接检测、拔出检测等),进而有利于实现不同的交互行为(例如开关机、蓝牙回连、信息提示等)。
此外,当在多个转接件10的组装端上配置不同磁场强度的磁性件时,利用霍尔传感器对不同磁场强度的磁性件响应后所产生的不同反馈信号,还可以实现多个转接件10的区分检测,从而完成对应的交互行为。例如,不同的镜片框200上连接有不同的转接件10(不同的转接件10是指搭载了不同磁场强度的磁性件);此时,通过对转接件10的区分检测,便可获知镜腿本体20当前连接的究竟是哪一种类型的镜片框200,如装配了近视镜片的镜片框200,装配了远视镜片的镜片框200,或者装配了太阳镜片的镜片框200,从而完成语音提示对应镜片被启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增加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多轴姿态传感器等辅助检测元件进行辅助判定,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并且,通过软件设计,还包括实现左右腿之间的交互、双机配对、主从切换、升级、折叠检测、佩戴检测等功能。
下面结合图4和图5,对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腿100中有关霍尔传感器的运行逻辑进行阐述:
此时,镜腿本体20内置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智能眼镜腿100的控制程序,以实现智能眼镜腿100的控制方法。具体地,该智能眼镜腿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对霍尔传感器的中断信号进行识别;
步骤S20,当识别到霍尔传感器的中断信号时,唤醒镜腿本体20。
例如,霍尔传感器处于常供电状态,能够在超低功耗的状态下进行中断监测。当镜腿本体20与转接件10连接时,或者,当镜腿本体20进入眼镜盒2000内时,霍尔传感器上磁通量的变化满足预设条件,从而产生中断信号,使镜腿本体20得以唤醒并上电。
进一步地,在步骤S20之后,即在唤醒镜腿本体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30,对霍尔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阈值判断;
步骤S40,当磁通量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镜腿本体20处于第一状态;当磁通量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镜腿本体20处于第二状态。
例如,当磁通量处于范围A时,则可判定镜腿本体20为与转接件10连接的状态;此时,如果转接件10已经被预先安装至镜片框200,则可以进一步判定镜腿本体20处于可佩戴状态;此时,可以执行蓝牙回连、控制终端设备进行弹窗提醒、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与镜片框200进行数据交互等操作。
而当磁通量处于范围B时,则可判定镜腿本体20为进入眼镜盒2000内的状态;此时,可以执行充电、与眼镜盒2000进行如电量等信息的数据交互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镜腿本体20执行的“蓝牙回连”的操作,可通过其上搭载的蓝牙模块实现;
镜腿本体20执行的“控制终端设备进行弹窗提醒”的操作,可通过其上搭载的无线通信芯片(例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2.4G模块、zigbee模块等)实现;
镜腿本体20执行的“与镜片框200进行数据交互”的操作,可通过其上搭载的电气接口(例如,USB Type-A、USB Type-B、USB Type-C、Lightning等)或无线模块(例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2.4G模块、zigbee模块等)实现;
镜腿本体20执行的“充电”的操作,可通过其上搭载的电气接口(例如,USB Type-A、USB Type-B、USB Type-C、Lightning等)或无线充电模块实现;
镜腿本体20执行的“与眼镜盒2000进行如电量等信息的数据交互”的操作,可通过其上搭载的电气接口(例如,USB Type-A、USB Type-B、USB Type-C、Lightning等)或无线模块(例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2.4G模块、zigbee模块等)实现。
具体地,当镜腿本体20搭载有电气接口时,镜腿本体20内置的开关,可在内置的主控芯片的控制下,将电气接口在对应的情景下切换为通信模式或充电模式。
进一步地,在步骤S40之后,在判定镜腿本体20处于第一状态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根据磁通量与预设的多个区段的比较,判定镜腿本体20的细分状态。
具体地,存在多种类型的镜片框200,如装配了近视镜片的镜片框200,装配了远视镜片的镜片框200,或者装配了太阳镜片的镜片框200;并且,还存在多种类型的转接件10,转接件10的类型按照其上磁性件的磁场强度的不同而区别;每一种类型的镜片框200固定搭配安装有一种类型的转接件10。这样,不同类型的转接件10与镜腿本体20连接时,其产生的磁通量就会不同;利用这样的不同,便可识别出镜腿本体20当前连接的究竟是哪一种类型的镜片框200。例如,第一预设范围可被细分为多个区段,如区段A1、区段A2、区段A3等;
当磁通量处于区段A1时,则判定镜腿本体20处于第一细分状态;如,镜腿本体20连接了装配了近视镜片的镜片框200;
当磁通量处于区段A2时,则判定镜腿本体20处于第二细分状态;如,镜腿本体20连接了装配了远视镜片的镜片框200;
当磁通量处于区段A3时,则判定镜腿本体20处于第三细分状态;如,镜腿本体20连接了装配了太阳镜片的镜片框200。
当然,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实现拔出动作的检测及相应的软件流程。但是在某种误触发场景下,会出现插拔误判的情况,此时需要额外增加加速度、姿态、光学等传感器数据来辅助判定,例如以检测到的插拔镜腿本体20的动作幅度作为判定输入依据。
在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腿100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端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安装端20a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吸合。
可以理解地,第一磁吸件既可以埋设在组装端中,完全隐藏起来;也可以嵌设在组装端的端面上,部分表面得以显露;还可以固定在组装端的外侧壁上,凸出设置;只要能够在组装端与安装端20a连接时,与第二磁吸件吸合即可。同理,第二磁吸件既可以埋设在安装端20a中,完全隐藏起来;也可以嵌设在安装端20a的端面上,部分表面得以显露;还可以固定在安装端20a的外侧壁上,凸出设置;只要能够在组装端与安装端20a连接时,对第一磁吸件进行响应即可。
这样,利用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的吸合,不仅可以实现组装端与安装端20a的连接,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动对位功能,以及一定范围内的主动连接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吸合实现组装端与安装端20a连接的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插接的方式配合使用,连接稳定性更为优异。此外,当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吸合的方式,搭配磁性件与霍尔传感器触发响应的方式一起使用时,可以通过匹配适合的软件算法将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对霍尔传感器的影响做“屏蔽”处理,使霍尔传感器仅对磁性件进行响应。
在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腿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端20a设有电气接口,所述电气接口用于与镜片框200或者充电盒电气导通。
具体地,当需要实现镜腿本体20与镜片框200之间例如数据交互等操作时,可在转接件10的组装端上和适配端上分别配置一电气接口,且在镜片框200上配置一电气接口;此时,将镜腿本体20的安装端20a与转接件10的组装端进行连接、以使二者之间的两个电气接口电气导通,并将转接件10的适配端与镜片框200进行连接、以使二者之间的两个电气接口电气导通,便可实现腿本体与镜片框200之间的电气导通,从而实现例如数据交互等操作。
类似地,当需要实现镜腿本体20与眼镜盒2000之间例如数据交互、充电等操作时,可在眼镜盒2000上配置一电气接口;此时,使镜腿本体20进入眼镜盒2000并来到特定位置,以使二者之间的两个电气接口电气导通,便可实现腿本体与眼镜盒2000之间的电气导通,从而实现例如数据交互、充电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电气接口可以是USB Type-A、USB Type-B、USB Type-C、Lightning等形式;并且,对配的两个电气接口可分别以公座和母座的形式存在,以提升电气导通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地,当两个电气接口之间的电气导通只为了实现充电功能时,电气接口可以采用金属触点、金属弹片、金属顶针等简单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腿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镜腿本体20设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
可以理解地,利用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可以与眼镜盒2000内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进行适配,实现无线充电,从而便于用户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智能眼镜腿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镜腿本体20设有辅助检测元件。
可以理解地,辅助检测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地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惯导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雷达、温湿度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高度传感器、电容电感传感器、光学传感器、飞行时间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等,从而可以完成丰富的人机交互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佩戴检测、插拔检测、充电检测、连接检测、人耳轮廓检测、环境检测、磁通量检测、姿态及运动轨迹检测、计步检测、健康检测、手势识别、触摸控制、按压控制、距离及位置检测等功能。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眼镜盒2000,该眼镜盒2000具有收纳槽2100,用于收纳如前所述的智能眼镜腿100。这样,当不需要使用智能眼镜腿100时,可将智能眼镜腿100拆卸下来,并放置进入眼镜盒2000的收纳槽2100内进行收纳,避免丢失。
进一步地,为了使智能眼镜腿100收纳在收纳槽2100内的稳定性更好,还可以在智能眼镜腿100中、在眼镜盒2000内分别配置一磁吸结构,以利用两个磁吸结构的吸合作用,增强智能眼镜腿100收纳在收纳槽2100内的稳定性。同时,利用两个磁吸结构的吸合作用,还可实现智能眼镜腿100与收纳槽2100的自动对位功能,以及一定范围内的主动收纳功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眼镜盒2000既可以采用双边收纳的方式,即上下盖均可放置智能眼镜腿100(如图2所示);也可以采用单边收纳的方式,即只有上盖或下盖可放置智能眼镜腿100(如图3所示)。
可以理解地,若采用双边收纳的方式,眼镜盒2000的上下盖可分别设置有一个收纳槽2100,两个收纳槽2100分别对左右两个智能眼镜腿100进行收纳(如图2所示)。若采用单边收纳的方式,眼镜盒2000的上盖或下盖可设置有两个收纳槽2100,以分别对左右两个智能眼镜腿100进行收纳(如图3所示);当然,在单边收纳的其他实施例中,眼镜盒2000的上盖或下盖可只设置有一个收纳槽2100,左右两个智能眼镜腿100可以先利用例如磁吸、卡扣、插接等方式叠合在一起,再放置进入上盖的收纳槽2100内或者下盖的收纳槽2100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眼镜盒2000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2100内设有电气接口,用于与收纳在所述收纳槽2100内的智能眼镜腿100电气导通。具体地,电气接口可以设置在收纳槽2100的槽底壁上或槽侧壁上,可以设置在收纳槽2100的端部或两端之间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镜腿本体20所搭载的电气接口类似,眼镜盒2000所搭载的电气接口,可在内置的主控芯片的控制下,在对应的情景下,被切换为通信模式或充电模式。即,眼镜盒2000所搭载的电气接口具有两种模式——通信模式或充电模式,可在对应的情景下,实现对应的功能(通信或充电)。
这样,在将智能眼镜腿100放置进入眼镜盒2000的收纳槽2100内、实现收纳的同时,还能利用眼镜盒2000上的电气接口与智能眼镜腿100上的电气结构的电气导通,实现眼镜盒2000与智能眼镜腿100之间的通信(如实现数据交互等操作),或者实现眼镜盒2000对智能眼镜腿100的充电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电气接口为智能眼镜腿100进行充电的操作,既可以是在眼镜盒2000上设置与电气接口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再利用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而为智能眼镜腿100充电;也可以是在眼镜盒2000内设置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电气接口电性连接,从而通过电池组件为智能眼镜腿100充电,实现移动便携功能。当然,还可以在眼镜盒2000上设置充电接口,在眼镜盒2000内设置电池组件,充电接口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用于为电池组件充电,电池组件与电气接口电性连接,用于为智能眼镜腿100充电,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拆装电池组件,提升使用便捷性。
此外,与前述镜腿本体20所搭载的电气接口类似,眼镜盒2000所搭载的电气接口可以是USB Type-A、USB Type-B、USB Type-C、Lightning等形式;并且,镜腿本体20所搭载的电气接口和眼镜盒2000所搭载的电气接口,可分别以公座和母座的形式存在,以提升电气导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眼镜盒2000一实施例中,所述眼镜盒2000内设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用于对收纳在所述收纳槽2100内的智能眼镜腿100充电。
这样,在将智能眼镜腿100放置进入眼镜盒2000的收纳槽2100内、实现收纳的同时,还能利用眼镜盒2000内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智能眼镜腿100中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适配,实现对智能眼镜腿100的无线充电,从而便于用户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为智能眼镜腿100进行无线充电的操作,既可以是在眼镜盒2000上设置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再利用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而为智能眼镜腿100充电;也可以是在眼镜盒2000内设置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电性连接,从而通过电池组件为智能眼镜腿100充电,实现移动便携功能。当然,还可以在眼镜盒2000上设置充电接口,在眼镜盒2000内设置电池组件,充电接口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用于为电池组件充电,电池组件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电性连接,用于为智能眼镜腿100充电,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拆装电池组件,提升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眼镜盒2000一实施例中,所述眼镜盒2000内设有无线模块,用于与智能眼镜腿100进行无线通信。这样,利用眼镜盒2000内的无线模块与智能眼镜腿100中的无线模块的连接,便可实现眼镜盒2000和智能眼镜腿100之间无线通信,实现例如数据交互等操作。具体地,无线模块的类型,可以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2.4G模块、zigbee模块等。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眼镜盒2000一实施例中,所述眼镜盒2000包括显示屏。
可以理解地,显示屏可以嵌设在眼镜盒2000的外表面上,以使显示屏的正面得以显露于眼镜盒2000的外表面;或者,显示屏可以嵌设在眼镜盒2000的上盖或下盖的内表面,以使显示屏的正面在开盖后得以显露。
这样,利用显示屏可以对多种信息进行显示,例如剩余电量、天气、实时资讯、通过智能眼镜腿100监测到的信息(例如心率、血氧、血压等),以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且采用的是最为直观的方式,便于用户获取。
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镜腿本体20类似,眼镜盒2000同样可以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智能设备,电子元件除了包括上述提及的电子元件外,还可以包括音频编解码芯片、音频放大器、声学器件、电池、充电芯片、电量计、电池管理单元等。并且,眼镜盒2000同样可以集成辅助检测元件,辅助检测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地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惯导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雷达、温湿度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高度传感器、电容电感传感器、光学传感器、飞行时间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等,辅以软件设计,可以实现多种交互功能,包括腿盒交互、出入盒检测、开关盒检测、配对、充电、开关机等。
在本实用新型眼镜盒2000一实施例中,所述眼镜盒2000还具有容置槽,用于容置普通眼镜腿。
可以理解地,“容置槽”+“收纳槽2100”的设计,用户在用镜腿本体20替换普通眼镜腿后,被替换下来的普通眼睛腿可容置在眼镜盒2000的容置槽内,实现收纳,避免丢失,更加便于普通眼睛腿和镜腿本体20之间切换,提升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当镜腿本体20需要充电时,用户可从眼镜盒2000的容置槽内取出普通眼睛腿将镜腿本体20替换下来,并放置进入收纳槽2100内进行充电,不仅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而且满足了镜腿本体20的充电需求,使用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眼镜盒套装,该眼镜盒套装包括如前所述的智能眼镜腿100和眼镜盒2000,眼镜盒2000用于收纳智能眼镜腿100。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眼镜盒套装应用了前述智能眼镜腿100和眼镜盒2000的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眼镜盒套装一实施例中,所述眼镜盒套装还包括普通眼镜腿,所述普通眼镜腿用于与所述智能眼镜腿100的转接件10的组装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眼镜盒2000还用于收纳所述普通眼镜腿。
此时,眼镜盒2000除了可以配置用于收纳智能眼镜腿100的收纳槽2100,还可以配置用于容置普通眼镜腿的容置槽。这样,“容置槽”+“收纳槽2100”的设计,当镜腿本体20需要充电时,用户可从眼镜盒2000的容置槽内取出普通眼睛腿将镜腿本体20替换下来,并放置进入收纳槽2100内进行充电,不仅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而且满足了镜腿本体20的充电需求,使用更加便捷。另一方面,用户在用镜腿本体20替换普通眼镜腿后,被替换下来的普通眼睛腿可容置在眼镜盒2000的容置槽内,实现收纳,避免丢失,更加便于普通眼睛腿和镜腿本体20之间切换,提升使用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普通眼镜腿与转接件10的可拆卸方式,可参照镜腿本体20与转接件10的可拆卸方式进行相似处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眼镜1000,该智能眼镜1000包括镜片框200和如前所述的智能眼镜腿100;其中,智能眼镜腿100的转接件10的适配端可拆卸连接于镜片框200。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眼镜1000应用了前述智能眼镜腿100的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眼镜腿,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腿本体,所述镜腿本体具有用于与镜片框连接的安装端;和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具有组装端和适配端,所述组装端与所述安装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适配端用于与镜片框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
第一关节;和
第二关节,所述第二关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关节的一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关节的背离所述第二关节的一端构成所述组装端,所述第二关节的背离所述第一关节的一端构成所述适配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端设有磁性件,所述安装端设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磁性件进行响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端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安装端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吸合;
且/或,所述安装端设有电气接口,所述电气接口用于与镜片框或者充电盒电气导通。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眼镜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腿本体设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
且/或,所述镜腿本体设有辅助检测元件。
6.一种眼镜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盒具有收纳槽,用于收纳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眼镜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镜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内设有电气接口,用于与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的智能眼镜腿电气导通;
且/或,所述眼镜盒内设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用于对收纳在所述收纳槽内的智能眼镜腿充电;
且/或,所述眼镜盒内设有无线模块,用于与智能眼镜腿进行无线通信;
且/或,所述眼镜盒包括显示屏;
且/或,所述眼镜盒还具有容置槽,用于容置普通眼镜腿。
8.一种眼镜盒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眼镜腿和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眼镜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镜盒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盒套装还包括普通眼镜腿,所述普通眼镜腿用于与所述智能眼镜腿的转接件的组装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眼镜盒还用于收纳所述普通眼镜腿。
10.一种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框和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眼镜腿,所述智能眼镜腿的转接件的适配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镜片框。
CN202121466642.2U 2021-06-29 2021-06-29 智能眼镜腿、眼镜盒、眼镜盒套装及智能眼镜 Active CN214751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6642.2U CN214751150U (zh) 2021-06-29 2021-06-29 智能眼镜腿、眼镜盒、眼镜盒套装及智能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6642.2U CN214751150U (zh) 2021-06-29 2021-06-29 智能眼镜腿、眼镜盒、眼镜盒套装及智能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1150U true CN214751150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0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6642.2U Active CN214751150U (zh) 2021-06-29 2021-06-29 智能眼镜腿、眼镜盒、眼镜盒套装及智能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11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236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腿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236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腿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2598B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及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CN111025679A (zh) 镜架、智能眼镜、镜腿、镜框和镜框总成
WO2023273236A1 (zh) 智能眼镜腿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00024028A (ko) 펜 입력 장치와 전자 장치 사이의 거리를 기반으로 화면의 속성을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10286615A1 (en) Wireless stereo headsets and methods
EP4177668A1 (en) Wearable apparatus
CN106291984A (zh) 一种基于眼电传感控制的运动监测智能眼镜
CN214751150U (zh) 智能眼镜腿、眼镜盒、眼镜盒套装及智能眼镜
CN103475834A (zh) 一种智能手机及其外置微投影仪
CN113271368A (zh) 可分离的移动终端
KR20170033633A (ko) 펜과,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8363290A (zh) 一种智能穿戴手表
CN207506085U (zh) 一种智能设备放置收纳盒
CN107889012B (zh) 可为可穿戴设备充电的无线耳机
EP4160297A1 (en) Intelligent head-mounted device, storage box, and intelligent head-mounted device assembly
CN212009199U (zh) 多功能智能眼镜
CN112486250A (zh)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CN212784840U (zh) 放置盒、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组件
CN213245486U (zh) 一种俄语发音辅助装置
CN211266533U (zh) 一种充电盒
CN113189794A (zh) 智能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CN215297835U (zh) 眼镜挂绳以及智能眼镜
KR200462665Y1 (ko) 클립형 골프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골프모자
CN113329285A (zh) 一种耳机盒和无线耳机
CN220064514U (zh) 一种具有佩戴自检测功能的鼻托及智能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