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8244U - 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8244U
CN214738244U CN202120199601.5U CN202120199601U CN214738244U CN 214738244 U CN214738244 U CN 214738244U CN 202120199601 U CN202120199601 U CN 202120199601U CN 214738244 U CN214738244 U CN 214738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retaining wall
concrete
thick liquid
r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996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峰
周虎
黄杜若
梁婷
杨佐斌
王明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Huaneng Yarlung Tsangpo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Huaneng Yarlung Tsangpo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Huaneng Yarlung Tsangpo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1996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8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8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8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包括通过分层施工形成的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分别覆盖于所述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侧面及顶面的生态浆材护面和生态浆材护顶、以及种植于所述生态浆材护面和生态浆材护顶之中的植被。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堆石混凝土以大粒径堆石为骨料,减少水泥用量,节省成本,施工速度快,且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采用生态浆材护面一方面生态环保,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能起到代替传统堆石混凝土浇筑模板的作用,简化施工步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态挡土墙结构能做到兼顾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结构简单且生态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浆砌石挡土墙与混凝土挡土墙仅能起到挡土墙抵挡土荷载防止水土流失的基本作用,不论如何设计都是灰白一片的混凝土结构,不仅对景观没有任何帮助且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消极作用。生态挡土墙是一种既能满足荷载设计要求、防止水土流失,又具有生态环保作用,兼具景观功能的结构。目前已有的生态挡土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生物化学技术研究新型混凝土砌块修筑挡土墙,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058769A公开的一种生态复合基质、复合生物生态砌块及复合生物生态挡土墙,是一种包含诸多复杂组分的生态复核基质混凝土砖,挡土墙便由该生态砌块堆积而成,并在其侧壁设置种植孔与排水孔,能够起到对雨水污染物的降解,净化水质的作用,但其制作过程复杂且造价昂贵,不适合大量施工。另一方面是采用将浆砌石或普通混凝土与绿色植物组合起来成为生态挡土墙,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9898552A公开的一种复合生态型挡土墙,采用混凝土挡墙,设置多排透水孔、抗滑桩、并在其墙体外侧设置多层延伸肋条,在肋条上培育绿植,虽然起到生态环保作用但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再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5544598B公开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管状砌块生态挡土墙,通过预制混凝土管状砌块,现场安装并在相邻的管状砌块排形成的间隙中充填种植土,虽然施工简单,但批量制作所述多层混凝土管状砌块层经济性不高,且仅仅在层间充填绿植生态环保效果不高。
堆石混凝土(金峰,安雪晖,堆石混凝土大坝施工方法,ZL03102674.5),是清华大学金峰教授与安雪晖教授团队于2003年研发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过使用大量大粒径块石或卵石,不仅节省水泥用量,降低成本,而且大幅度降低水化热,简化温控,已广泛应用于大坝工程。堆石混凝土施工工艺发展至今已近二十年,已发展并申请了诸多发明专利,如普通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金峰,安雪晖,小原孝之等.ZL200710100315.3)、抛石型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安雪晖,金峰,小原孝之等.ZL200710121791.3)、一种水下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金峰,周虎,陈松贵等.CN102277873A)、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金峰,安雪晖,周虎等.CN103898877A)、堆石混凝土碾压施工方法(金峰,安雪晖,周虎等.CN103898877B)等诸多专利。值得一提的是,堆石混凝土技术凭借其经济性、施工便捷性、低水化热等优越特性,截止2020年5月,已在全中国有了100座以上的坝工工程应用。此外,由于其优越的经济效应与施工的便捷性,堆石混凝土也被应用于生态堤防中,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061309A公开的一种生态堤防,生态堤防的堤身与基础均是由堆石混凝土浇筑得到,该发明指出“堆石混凝土以大粒径堆石作为骨料,减少水泥用量,节省成本,施工速度快,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工艺简单,施工环节少”。
用生态浆材进行坡面加固的护坡方法发展已较为成熟,近十年具代表性的可见成都理工大学裴向军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系列生态护坡材料,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5862889A公开的一种土质边坡护坡方法,通过配置固化剂并于边坡原地土壤拌合,铺在修整后的边坡上,使用地膜覆盖养护,草种发芽后得到养护成型的加固层。又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9763505A公开的一种利用固土材料-植物群落联合护坡的方法,通过在坪床上铺设网垫与加固土,并在加固土上播撒草种,将长成的草被预制块移植至边坡并通过土钉等固定,一方面降低工时,另一方面显著降低边坡水土流失适用于高陡边坡的生态加固;再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9796989A公开的一种砂土边坡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通过设计的固化材料加固砂土边坡,在固化材料中加入植物生长素,为植被发育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这些方法对于沙化护坡的固土作用效果明显且生态环保,但仅是一种护坡表面的加固方法,无法做成承载土荷载的挡土墙,但可作为生态护面应用于挡土墙墙面墙顶。
综上所述,考虑目前已有生态挡土墙技术在经济性与施工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发展已较为成熟的堆石混凝土技术与生态浆材技提出兼具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结构简单、生态环保的基于堆石混凝土技术与生态浆材技术的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所述生态挡土墙结构是以按照挡土墙设计规范要求设计的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生态浆材护面与生态浆材护顶组成的,所述生态浆材应具有一定强度且能长出植被,如护坡固土技术生态浆材、糯米浆生态浆材、内部撒草籽的黏土材料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分层施工形成的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分别覆盖于所述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侧面及顶面的生态浆材护面和生态浆材护顶、以及种植于所述生态浆材护面和生态浆材护顶之中的植被。
进一步地,所述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墙由分层堆筑的堆石体和在各层堆石体内灌注的自密实混凝土组成。
进一步地,每层所述堆石体的层厚为500~2000mm。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浆材护面的厚度为100mm~500mm;所述生态浆材护顶的厚度为100mm~5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效益: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堆石混凝土以大粒径堆石为骨料,减少水泥用量,节省成本,施工速度快,且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采用生态浆材护面一方面生态环保,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能起到代替传统堆石混凝土浇筑模板的作用,简化施工步骤。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态挡土墙结构能做到兼顾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结构简单且生态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的示意图。
图2~图4为图1所示生态挡土墙结构的施工过程示意图,其中,图2为开挖挡墙土体示意图,图3为分层施工示意图,图4为护顶施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堆石体;2:自密实混凝土;3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4:生态浆材护面;5:生态浆材护顶;6:土体;7:公路;8:植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包括位于公路7与山体6接壤处通过分层施工形成的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3、分别覆盖于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3侧面及顶面的生态浆材护面4和生态浆材护顶5、以及种植于生态浆材护面4和生态浆材护顶5之中的植被8。
本实施例中各组成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即功能分别说明如下:
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3作为本生态挡土墙结构的主体,位于公路7与山体6接壤处。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3是由分层堆筑的堆石体1并在各层堆石体1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2后形成,且应按照挡土墙规范设计并满足荷载设计要求。堆石体1中堆石的粒径应按照堆石混凝土施工要求进行选择,一般为300~800mm,每层堆石体的层厚为500~2000mm,自密实混凝土2的配合比应按照堆石混凝土施工要求进行配制。
生态浆材护面4和生态浆材护顶5分别位于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3的坡面和位于最顶层堆石体1的顶面,其中的生态浆材应具有一定强度且能长出植被,如护坡固土生态浆材、糯米浆生态浆材、内部撒草籽的黏土材料等。其中,生态浆材护面4一方面作为植被8的土壤,为植被8提供养分,生态浆材护面4另一方面还作为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3施工过程中的浇筑模板,待每层堆石体1堆筑完成后,在堆石体1坡面填筑厚度100mm~500mm的生态浆材形成护面4,然后再向堆石体中灌注自密实混凝土2。当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3施工至设计高度后,在最顶层堆石体1的顶面处填筑厚度100mm~500mm的生态浆材护顶5。
植被8可以为草或当地开发前的植被类型,一方面起着固土的作用,一方面可最大限度还原生态,减少施工痕迹。
本实施例生态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公路7与山体6接壤处开挖符合挡土墙设计规范要求的挡土墙断面如图2,虚线表示山体6的原山坡线;
(2)分层施工,每次施工层厚为500~2000mm,首先堆积堆石形成堆石体1,堆石粒径应按照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进行选择,在堆石体1的坡面填筑厚度不超过500mm的生态浆材形成护面,护面还能起到代替普通堆石混凝土施工中的浇筑模板的作用,然后向堆石体1中灌注自密实混凝土2,自密实混凝土2配合比应按照堆石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配制,形成堆石混凝土-生态浆材护面一体结构;
(3)不断重复步骤(2)直至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3的顶部达到设计高度;
(4)在所述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3顶部填筑厚度不超过500mm的生态浆材形成护顶;
(5)在生态浆材护面4和生态浆材护顶5内分别种植植被8,最终形成生态挡土墙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技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分层施工形成的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分别覆盖于所述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侧面及顶面的生态浆材护面和生态浆材护顶、以及种植于所述生态浆材护面和生态浆材护顶之中的植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墙由分层堆筑的堆石体和在各层堆石体内灌注的自密实混凝土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石体内的堆石的粒径为300~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堆石体的层厚为500~2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浆材护面的厚度为100mm~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生态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浆材护顶的厚度为100mm~500mm。
CN202120199601.5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 Active CN214738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9601.5U CN214738244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9601.5U CN214738244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8244U true CN214738244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4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99601.5U Active CN214738244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82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7841A (zh) * 2022-02-21 2022-05-1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混凝土挡墙硬质景观生态柔化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7841A (zh) * 2022-02-21 2022-05-1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混凝土挡墙硬质景观生态柔化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9630A (zh) 一种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堤及施工方法
CN101486555A (zh) 一种现浇反滤型透水生态混凝土及其护坡的建造方法
CN210066715U (zh) 一种欠固结吹淤地基上生物水泥加固路基
CN110374054A (zh) 一种生态护坡固土结构及方法
CN214738244U (zh) 一种生态挡土墙结构
CN20669314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CN108457241B (zh) 一种盐碱地人工湖生态型防水减渗的方法
CN204898694U (zh) 一种预制连锁式植生混凝土构件
CN214497398U (zh) 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
CN207109721U (zh) 一种河道生态绿化景观结构
CN107129208A (zh) 一种生物活性多孔隙粗骨料生态护岸基质工程材料
CN102369834B (zh) Bsc大骨料生物基质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施工方法
CN110080160B (zh) 基于掺砾黏土和草本层的生态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31170A (zh) 一种河道平衡环保河堤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河堤结构
CN111827200A (zh) 一种交互式生态河岸绿化混凝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6445914U (zh) 一种水利工程河道复合式生态护坡
CN110453653A (zh) 一种景观水陂及其施工方法
CN114182686B (zh) 原木框体与资源化混凝土组合结构生态护坡及其构建方法
CN212294214U (zh)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和淤泥的生态防渗结构
CN114215003A (zh) 一种入海口地区景观地形营造时水土涵养生态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2593564A (zh) 一种预制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52480U (zh) 一种园林设计生态护坡
CN216551801U (zh) 一种内置生态袋的透水砖
CN219621704U (zh) 一种混凝土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CN220099808U (zh) 一种砌块生态护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