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7119U - 降水蓄渗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降水蓄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7119U
CN214737119U CN202120618440.9U CN202120618440U CN214737119U CN 214737119 U CN214737119 U CN 214737119U CN 202120618440 U CN202120618440 U CN 202120618440U CN 214737119 U CN214737119 U CN 214737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leeve
sleeve
layer
inner filter
precip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84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慧梅
宋轩
田志伟
张颖泉
孙红亮
张东海
王丽君
綦江浩
尤俊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ate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ate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ate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ate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84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7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7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7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水蓄渗系统,其包括沉淀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的集水渠和排水管、若干设于地面上且与集水渠连通的初级过滤组件,地面设有与集水渠连通的排水孔,其特征在于:初级过滤组件包括上端部架设于地面上且中部及下端部位于排水孔内的外层滤套、设于外层滤套内的内层滤套,内层滤套和外层滤套的底部之间设有内侧蓄水层,内层滤套包括第一内层滤套和高度比第一内层滤套小的第二内层滤套。本实用新型利用设于集水渠中以及集水渠周围的蓄水层,在汛期时,留存住部分降水,减小城市排水管的排水压力。

Description

降水蓄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水蓄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部分城市在遇到汛期时,城市排水管网的排水压力骤增,尝尝引起城市内涝,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及市民生命。如何提高城市硬化路面或地面的蓄水能力,降低汛期时排涝压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汛期辅助蓄水,进而防止内涝的降水蓄渗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水蓄渗系统,其包括沉淀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的集水渠和排水管、若干设于地面上且与集水渠连通的初级过滤组件,地面设有与集水渠连通的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组件包括上端部架设于地面上且中部及下端部位于所述排水孔内的外层滤套、设于所述外层滤套内的内层滤套,所述内层滤套和所述外层滤套的底部之间设有内侧蓄水层,所述内层滤套包括第一内层滤套和高度比所述第一内层滤套小的第二内层滤套。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内层滤套的上端面上、底部、以及外层滤套的底部分别开设有滤水孔。
另一种优选方式,汛期时,所述第二内层滤套设于所述外层滤套之内,非汛期时,所述第一内层滤套设于所述外层滤套之内,汛期时所述第二内层滤套和所述外层滤套之间的内侧蓄水层的厚度大于非汛期时所述第一内层滤套和所述外层滤套之间的内侧蓄水层的厚度。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层滤套的底部设有防堵网,所述防堵网的下端设有保持防堵网展开的配重杆。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集水渠与所述沉淀池的连通口高于排水管与所述沉淀池的连通口。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覆盖于地表且位于初级过滤组件周围的地表蓄水层。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内层滤套和所述第二内层滤套上分别设有便于提起的横杆。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设于集水渠中以及集水渠周围的蓄水层,在汛期时,留存住部分降水,减小城市排水管的排水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非汛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汛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非汛期时初级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汛期时初级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初级过滤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所示,降水蓄渗系统包括沉淀池4、与沉淀池4相连通的集水渠3和排水管2、若干设于地面上且与集水渠3连通的初级过滤组件1以及覆盖于地表且位于初级过滤组件1周围的地表蓄水层5。集水渠3与沉淀池4的连通口高于排水管2与沉淀池4的连通口。
地面设有与集水渠3连通的排水孔6,如图3-5所示,初级过滤组件1包括上端部架设于地面上且中部及下端部位于排水孔6内的外层滤套11、设于外层滤套11内的内层滤套,内层滤套和外层滤套11的底部之间设有内侧蓄水层13,内层滤套包括第一内层滤套121和高度比第一内层滤套121小的第二内层滤套122。内层滤套的上端面上、底部、以及外层滤套11的底部分别开设有滤水孔14。汛期时,第二内层滤套122设于外层滤套11之内,非汛期时,第一内层滤套121设于外层滤套11之内,汛期时第二内层滤套122和外层滤套11之间的内侧蓄水层13的厚度大于非汛期时第一内层滤套121和外层滤套11之间的内侧蓄水层13的厚度。当雨季来临前,将第一内层滤套121取出,随后取出内侧蓄水层13,换入更厚的内侧蓄水层13后,将第二内层滤套122放入外层滤套11内,提高其蓄水能力,同时提高了过滤能力。地表蓄水层5和内侧蓄水层13均采用海绵制成。
外层滤套11的底部设有防堵网7,防堵网7的下端设有保持防堵网7展开的配重杆8。第一内层滤套121和第二内层滤套122上分别设有便于提起的横杆15。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降水蓄渗系统,其包括沉淀池、与所述沉淀池相连通的集水渠和排水管、若干设于地面上且与集水渠连通的初级过滤组件,地面设有与集水渠连通的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组件包括上端部架设于地面上且中部及下端部位于所述排水孔内的外层滤套、设于所述外层滤套内的内层滤套,所述内层滤套和所述外层滤套的底部之间设有内侧蓄水层,所述内层滤套包括第一内层滤套和高度比所述第一内层滤套小的第二内层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蓄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滤套的上端面上、底部、以及外层滤套的底部分别开设有滤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蓄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汛期时,所述第二内层滤套设于所述外层滤套之内,非汛期时,所述第一内层滤套设于所述外层滤套之内,汛期时所述第二内层滤套和所述外层滤套之间的内侧蓄水层的厚度大于非汛期时所述第一内层滤套和所述外层滤套之间的内侧蓄水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蓄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滤套的底部设有防堵网,所述防堵网的下端设有保持防堵网展开的配重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蓄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渠与所述沉淀池的连通口高于排水管与所述沉淀池的连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蓄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覆盖于地表且位于初级过滤组件周围的地表蓄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蓄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层滤套和所述第二内层滤套上分别设有便于提起的横杆。
CN202120618440.9U 2021-03-26 2021-03-26 降水蓄渗系统 Active CN214737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8440.9U CN214737119U (zh) 2021-03-26 2021-03-26 降水蓄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8440.9U CN214737119U (zh) 2021-03-26 2021-03-26 降水蓄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7119U true CN214737119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59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8440.9U Active CN214737119U (zh) 2021-03-26 2021-03-26 降水蓄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7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21819U (zh) 一种丘陵地区节水灌溉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05369479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植草沟降洪系统
CN205711967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
CN214737119U (zh) 降水蓄渗系统
CN207314504U (zh) 一种适用于小区的海绵城市雨水花园
CN206971036U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地排水系统
CN207210904U (zh) 一种渗滞水树坑构造
CN206457734U (zh) 一种双层钢筋混凝土箱涵
CN210127480U (zh) 一种透水护坡结构
CN109778947A (zh) 一种环保建筑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7904692U (zh) 一种透水砖
CN114481940A (zh) 一种半干旱地区泄洪河道生态恢复系统
CN210122706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淤地坝结构
CN206090794U (zh) 一种城市绿地雨水渗水井盖结构
CN219280739U (zh) 一种防水效果好防渗水结构
CN205329447U (zh) 一种带有虹吸排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生态透水地坪
CN216452100U (zh) 一种种植花池快速排水构造
CN212477600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装置
CN211621502U (zh) 一种简易的盐碱地域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
CN211240737U (zh) 自动滴灌的盐碱地域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
CN213114793U (zh) 一种适于山坡的柔性水窖
CN211621505U (zh) 含通气孔的不排水盐碱地域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
CN211621499U (zh) 含蓄渗管的盐碱地域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
CN211621503U (zh) 盐碱地域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
CN214143636U (zh) 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