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6732U - 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6732U
CN214716732U CN202120143946.9U CN202120143946U CN214716732U CN 214716732 U CN214716732 U CN 214716732U CN 202120143946 U CN202120143946 U CN 202120143946U CN 214716732 U CN214716732 U CN 214716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exhaust
cavity
pipett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439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国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虞国其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虞国其 filed Critical 虞国其
Priority to CN2021201439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6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6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6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所述吸耳球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套设在第一本体的外侧,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设置有排气腔室,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吸气腔和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上设置有吸气瓣膜,所述排气腔室内对应吸气瓣膜处设置有环状的排气瓣膜,所述吸气腔上设置有若干连通排气腔室的第一排气孔,能够精确控制移液管量取的液体,且操作方便,即使新手能够准确量取液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
背景技术
在医学实验室中,吸耳球主要用途是吹气和配合移液管进行液体转移。与移液管配合进行吸液前,需要先将吸耳球压瘪大部分,排出内部空气,然后再将吸耳球的锥形气管伸入移液管内,并使锥形气管的外壁与移液管的内壁相紧贴,由于吸耳球内排出的空气量远大于移液管的最大吸取量,所以需要实验人员在移液管内的液体超过刻度线时停止吸取,然后快速将吸耳球从移液管上抽离,然后再迅速用手指将移液管的口子盖住封住,再通过手指控制与移液管之间的缝隙来调节移液管内液体容量,上述通过移液管进行取液方式复杂,吸耳球的压瘪程度与吸取液体的量无法有效控制,需要实验人员具有较为熟练的操作,若新手操作可能会影响实验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操作方便,同时能够时移液管准确量取定量的液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所述吸耳球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套设在第一本体的外侧,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设置有排气腔室,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吸气腔和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上设置有吸气瓣膜,所述排气腔室内对应吸气瓣膜处设置有环状的排气瓣膜,所述吸气腔上设置有若干连通排气腔室的第一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连通外界和排气腔的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位于排气瓣膜的下方,排气瓣膜下方的排气腔空间小于排气瓣膜上方的排气腔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连通排气腔的圆台状的连接部,所述吸气管的端部伸入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对应吸气腔的弧形凸起部,所述弧形凸起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弹性扎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为橡胶材质,且第二本体为透明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次吸液时,通过压瘪排气腔和吸气腔来吸取较多的液体,再通过单独压瘪排气腔来进行多次少量的吸取液体,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移液管量取的液体,同时在压瘪排气腔和吸气腔时,通过排气瓣膜进行排气,在通过吸气瓣膜将液体吸入移液管内,即排气与吸气分为两个通道,从而在安装吸耳球本体后,可进行多次反复的排气与吸液,操作方便,即使新手能够准确量取液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耳球与移液管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吸耳球本体;101.第一本体;1011.吸气腔;1012.吸气管;1013.吸气瓣膜;1014.第一排气孔;102.第二本体;1021.排气腔;1022.排气瓣膜;1023.第二排气孔;1024.连接部;1025.弧形凸起部;2.弹性扎环;3.移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所述吸耳球本体1包括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所述第二本体102套设在第一本体101的外侧,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之间设置有排气腔1021室,所述第一本体101包括吸气腔1011和吸气管1012,所述吸气管1012上设置有吸气瓣膜1013,所述排气腔1021室内对应吸气瓣膜1013处设置有环状的排气瓣膜1022,所述吸气腔1011上设置有若干连通排气腔1021室的第一排气孔1014。
优选的,所述吸气瓣膜1013只能朝向吸气腔1011的方向打开,即空气气流只能从吸气管1012流向吸气腔1011,而无法从吸气腔1011通过吸气管1012流向外界;所述排气瓣膜1022则只能朝向吸气管1012的管口方向打开,即空气气流只能从吸耳球本体1上方的排气腔1021流向下方的排气腔1021,而无法从下方的排气腔1021向上流入吸气腔1011。
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将吸耳球本体1移至移液管3的上方,并将第一本体101上的吸气管1012对准移液管3的管口,然后使吸气管1012伸入移液管3内,直至吸气管1012的外壁与移液管3的内壁相紧贴,将移液管3的另一端管口伸入待吸取的液体内,然后开始压瘪与吸气腔1011位置相对应处的排气腔1021,当第二主体与吸气腔1011相接触时,可将吸气腔1011继续压瘪,吸气腔1011内的空气会通过排气孔排至排气腔1021内,然后排气瓣膜1022在流动的气体压力下打开,使得排气腔1021内的空气被排出,当停止压瘪排气腔1021和吸气腔1011时,排气瓣膜1022在弹性回复力下再次关闭;放开排气腔1021和吸气腔1011后,排气腔1021和吸气腔1011均在弹性回复力下膨胀复原,然后通过吸气管1012吸收移液管3内的空气,此时吸气瓣膜1013向上打开吸气管1012,移液管3内的空气被吸进吸气腔1011内,而待吸取的液体在内外压强差下被吸入移液管3。
在第一次使用移液管3吸取液体时,操作人员只需将排气腔1021和吸气腔1011的一小部分压瘪,当第一次在移液管3内吸取一部分液体后可只通过压瘪排气腔1021来进行液体的吸取,即第一次吸取较多的液体,之后多次少量地吸取液体,直至移液管3内的液体达到标准吸取的刻度线,从而准确的对液体进行吸取,即使是新手也能够跨苏地进行准确量取液体,提高实验效率;且由于吸气管1012与移液管3之间的紧贴密封,外界空气也无法从排气腔1021进入吸气腔1011,在将移液管3从液体内取出时,不会使移液管3内的液体泄漏,而当移液管3内的液体需要排放时,只需将吸耳球本体1从移液管3上取下,开放移液管3上方的管口,即可使移液管3内液体流出,方便快捷。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二本体102上设置有连通外界和排气腔1021的第二排气孔1023,所述第二排气孔1023位于排气瓣膜1022的下方,排气瓣膜1022下方的排气腔1021空间小于排气瓣膜1022上方的排气腔1021空间,当吸气管1012伸入移液管3并与移液管3相紧贴时,移液管3伸入排气腔1021的部分同时与第二本体102相紧贴,即移液管3将排气腔1021与外界密封,通过该处的第二本体102可将吸耳球本体1固定在移液管3的管口上,而当操作人员的手松开吸耳球本体1时也不会使吸耳球本体1掉落,吸气管1012与移液管3之间也不会产生缝隙,方便取液;而当吸取液体时,吸气腔1011内的空气可通过第一排气孔1014,再经过排气腔1021,最后可通过第二排气孔1023排出,即在排出空气的同时使第二本体102与移液管3相互固定,提高取液效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二本体102上设置有连通排气腔1021的圆台状的连接部1024,通过圆台状的连接部1024能够使移液管3更容易与第二本体102相配合固定,所述吸气管1012的端部伸入连接部1024,当移液管3与第二本体102配合前,吸气管1012的端部会先伸入移液管3,从而对移液管3与第二本体102的配合前的预定位,使移液管3能够与第二本体102完全紧密地贴合,提高吸耳球本体1的固定效果和吸气管1012与移液管3之间的密封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二本体102上设置有对应吸气腔1011的弧形凸起部1025,使该处与吸气腔1011之间的排气腔1021空间略大于其他地方,增加仅在使用排气腔1021进行液体吸取时的量,减少多次吸取液体的次数;所述弧形凸起部102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附图未示出),增加操作人员与第二主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好地掌控对排气腔1021和吸气腔1011的压瘪程度,即每次液压的吸取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连接部1024上设置有弹性扎环2,当吸耳球本体1固定在移液管3上后,可通过在连接部1024上安装弹性扎环2,通过弹性扎环2的收缩力来提高移液管3与第二本体102之间的固定效果;当需要取下吸耳球本体1时,可先将弹性扎环2取下,然后再取下吸耳球本体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均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弹性,且在吸耳球的安装和取下时不会对移液管3造成磨损,所述第二本体102为透明材质,可使操作人员能够观察到吸气管1012与移液管3之间的安装情况,只有当观察到吸气管1012与移液管3相紧贴后再开始压瘪吸耳球本体1进行液体吸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耳球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套设在第一本体的外侧,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设置有排气腔室,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吸气腔和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上设置有吸气瓣膜,所述排气腔室内对应吸气瓣膜处设置有环状的排气瓣膜,所述吸气腔上设置有若干连通排气腔室的第一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连通外界和排气腔的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位于排气瓣膜的下方,排气瓣膜下方的排气腔空间小于排气瓣膜上方的排气腔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连通排气腔的圆台状的连接部,所述吸气管的端部伸入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对应吸气腔的弧形凸起部,所述弧形凸起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弹性扎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为橡胶材质,且第二本体为透明材质。
CN202120143946.9U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 Active CN214716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3946.9U CN214716732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3946.9U CN214716732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6732U true CN21471673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40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43946.9U Active CN214716732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67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15421B2 (ja) ポータブル真空装置
CN107551367A (zh) 一种用于呼吸道疾病的可拆卸式医用空气压缩雾化器
CN109621020A (zh) 一种吸痰管可旋转的医用手持吸痰器
CN202605487U (zh) 呼吸设备
CN214716732U (zh) 一种用于医学实验室的吸耳球
CN105169539A (zh) 一种急救呼吸机
CN206372372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氧气湿化瓶
TWI603749B (zh) 吸鼻器
CN215080242U (zh) 一种单向呼吸阀及具有单向呼吸阀的动物辅助给药呼吸器
WO2023123224A1 (zh)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可间歇吸痰的负压吸痰装置
CN210020769U (zh) 一种呼吸交换装置
CN201168309Y (zh) 多功能气管插管
CN209347724U (zh) 一种供氧吸引装置
CN113143534A (zh) 一种单向呼吸阀及具有单向呼吸阀的动物辅助给药呼吸器
JP3202997U (ja) 鼻吸い器
CN105944200A (zh) 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CN208877434U (zh) 新型小儿吸痰器
CN111939345A (zh) 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
CN209900203U (zh) 一种吸鼻器
CN201088763Y (zh) 气管插管
TWI632935B (zh) 面罩
CN206880660U (zh) 一种羊水计量袋
CN213667056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CN219071436U (zh) 一次性吸痰器
CN111760147B (zh) 一种流量可调的一次性湿化用鼻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4

Address after: 314500 East Campus Road, Zhendong New District,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1918

Patentee after: TONGXIA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314599 302 unit, 1 unit 17, Phoenix Tower,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Yu Guo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