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2878U - 一种牙种植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种植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2878U
CN214712878U CN202121211721.9U CN202121211721U CN214712878U CN 214712878 U CN214712878 U CN 214712878U CN 202121211721 U CN202121211721 U CN 202121211721U CN 214712878 U CN214712878 U CN 214712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ntal implant
implant
implant device
head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117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耀祖
刘晓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angke Ruis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Hangke Ruis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Hangke Ruis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Hangke Ruis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117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2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2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2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种植体装置,包括种植基体,所述种植基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头部、主体部及尾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与头部连接的主中锥部及与尾部连接的次中锥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切削槽,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切削槽呈螺旋形分布在次中锥部和/或主中锥部。所述外螺纹的下端起始于所述切削槽的下端位置。所述切削槽成对设置,所述外螺纹采用双线螺纹。所述次中锥部与所述主中锥部的锥度不同。所述头部采用上细下粗的倒锥结构。所述头部上设有至少一道圆环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具有良好的自攻切入切削性能,能提高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获得双重骨压缩效果,达到缩短牙种植手术时间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牙种植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种植体装置,属于牙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80年代开始,钛制牙种植体便在全球流行起来;现在,它成了人类缺牙修复的重要且首要手段,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使人类获得“第三副牙齿”,即,在乳齿、恒齿之后,如果再有牙齿丧失的话,就利用钛制牙种植体技术来再造新牙齿了。
之后出现了钛制商品牙种植体,这种螺丝型牙种植体成为了之后牙种植体发展的基础,其基本结构是,将人工牙齿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种植体、基台和牙冠,其中基台须使用螺丝固定到种植体上,而牙冠则被固定到基台上、通常为粘接法固定。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钛制牙种植体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全球范围内有不少于250个品种在实际使用中,此时,种植体在用材、外形、结构、表面、制造精度、与基台的连接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螺纹设计呈现多样化,并各具特点,同时,在应用方面也继续完善,开始出现了与患者相适应的不同修复方法,例如,长短桥、全口牙等等。
之后,牙种植体技术继续发展,人们也更加喜爱这种缺牙修复技术,它能让患者体验到几乎与天然牙齿一样的咀嚼功能感受,以及与天然牙齿一样甚至有所超越的容貌美观感受,故也被美容界所青睐,自2000年进入新世纪后,牙种植体结构和修复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对牙种植体技术的认识更加深入,之后出现适合“即刻种植”的牙种植体,而所谓的“即刻种植”,其好处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患牙拔出后的软硬组织形态,提高种植成功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尽快修复牙齿缺失造成的功能与美学缺陷,当然,这是有条件的,当患者具备即刻种植修复条件时,即可行即刻种植手术。
世界著名牙种植体制造商瑞士士卓曼Straumann公司推出了适合即刻种植的BLT种植体,是一种锥形或仿牙根形种植体、带有自攻切削槽,之后,又推出BLX种植体,被解释为具有针对即刻种植优化后的形状和结构,也带有头部收缩结构、带锥度、较薄且较深的梯形螺纹、螺旋形切削槽分布于整个螺纹区上,而“即刻种植”是指,在牙齿被拔除后立即在拔牙窝洞里直接植入种植体,当然,有时也需要适当钻孔扩大种植孔洞、并考虑便于控制植入方向,显然,这就要求种植体的形状和结构必须适合这种植入场合和手术方法。对于种植体上的自攻切削槽,它可使植入更加方便、省力,并可减少因螺纹旋/挤入时造成的非必要骨压缩,但也会有问题,例如,植入后形成的空隙需要时间愈合,再如,由于它所形成的复杂结构和更多的尖角,在种植体受力时对颌骨并无好处,另外,种植体在植入后,由于种植体形状特征所致、形成的种植体表面与颌骨间的较大空隙,都需要较长时间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自攻切入切削性能,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可靠的牙种植体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牙种植体装置,包括种植基体,所述种植基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头部、主体部及尾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与所述头部连接的主中锥部及与所述尾部连接的次中锥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切削槽,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切削槽呈螺旋形分布在所述次中锥部和/或所述主中锥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体部上有螺旋布局的切削槽,具有良好的切入性能,螺旋切削槽向主中锥上适当延长,同时,螺旋切削槽起点处的楔角,即它的起点“铲”子的刀口,可以其螺旋升角来调整,而螺旋升角与螺旋切削槽的螺旋缠距沿此螺旋绕种植体转一圈时的轴向移动距离有关,如此可获得良好的自攻切入切削性能。外螺纹的底径,即螺纹牙底,分布在一个圆锥面上,就是底径锥核上,这样一来,在手术中旋入种植体时,就会对骨孔孔壁有压缩作用,因为,植入时相对而言骨孔是静止不动的,而种植体则运动、被旋入骨孔中,于是由于螺纹底径锥核不断被旋入骨孔中,先进者细而后进者粗,骨便被底径锥核所外推而压缩,这可提高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从头部的下缘开始直到尾锥的大端,截面半径一直在缩小,亦即一直带有锥度,植入时,这种锥度同样能对骨孔产生压缩作用,其压缩原理与底径锥核的相同,因此,对骨孔的压缩作用发生的两个面上,即种植体外径,就是外螺纹的外径表面,或最靠外边的面,和外螺纹的底径即底径锥核,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可获得双重骨压缩效果。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具有良好的自攻切入切削性能,能提高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获得双重骨压缩效果,达到缩短牙种植手术时间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的下端起始于所述切削槽的下端位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切削槽并非随意设置在种植基体的外表面上,而是螺旋切削槽的下端起点同时也是外螺纹的下端起点,二者能同步出发,此处就像是一个“铲刀”那样,形成同步切削槽,具有良好的自攻切入切削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槽成对设置,所述外螺纹采用双线螺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一个螺旋切削槽的下端起点也同时是对应外螺纹的下起点。切削槽的下端与螺纹下起点同步,每条外螺纹和相应切削槽都是这样的结构,在种植体旋入过程成对设置的切削槽形成同步切削槽,进一步改善牙种植体的自攻切入性能,因而使得种植体的自攻性能大大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双线螺纹包括第一螺纹及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初始位置沿圆周分布间隔180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双线螺纹为两条完全相同的螺纹,但是两条螺纹的起始位置沿圆周方向间隔180度,因此相邻螺纹并非同一条,两条螺纹各自的导程,亦即沿螺纹转过一圈时的轴向移动距离,是相等的,因此,相邻螺纹间距就是导程的一半,这意味着,种植体旋转一圈的前进距离,就是一条螺纹的导程,比单螺纹加倍,螺纹移动一匝的距离等于螺纹螺距的2倍,这会使植入手术时种植体的旋入圈数减少一半,因此,使手术时间缩短。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采用上细下粗的倒锥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倒锥是一种皮质骨避让结构,原理上说,皮质骨很难被压缩,不当压缩是造成骨吸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倒锥的收缩量很小,在0.1-0.3毫米范围内,就是由圆柱的直径减少0.1-0.3毫米后便是种植体头部端面直径,这样一来,即可适当避免皮质骨被压缩,又不至于造成植入后此处缝隙太大的局面。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上设有至少一道圆环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些圆环槽能增加种植体头部与颌骨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愈合后种植体稳定性增强,另外,也可对种植体头部(也称“头部”)的密封性做出贡献,即,外界物质或有害微生物由此侵入的受阻路线会加长,因而可以提高密封性,目前所知,这里是外界物质和微生物侵入龈下颌骨的重要且主要途径,这种侵入是引起种植体周围炎和骨吸收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的,在相邻的所述外螺纹之间的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和/或所述外螺纹的外表面上设有圆弧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弧槽为浅圆弧槽,浅圆弧槽可设置在螺纹表面,也可设置在螺纹之间的主体部的表面上,甚至圆弧槽可同时设置在主体部的下部的表面及主体部上部的外螺纹表面上,进一步增大种植体与颌骨的接触面积,提高愈合后的长期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次中锥部与所述主中锥部的锥度不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中锥部的锥度小于所述次中锥部的锥度或者主中锥部的锥度大于所述次中锥部的锥度。主中锥部的锥度小于所述次中锥部的锥度,一方面是阻力小,安装方便;另一方面若主体部采用一锥度一致的锥体结构,则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而采用两段度不同的锥体还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起到防松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槽及圆弧槽皆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圆弧半径为0.1-0.3毫米,圆弧深度在0.05-0.15毫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环槽可以设置1-4条,这些圆环槽能增加种植体头部与颌骨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愈合后种植体稳定性增强,另外,目前所知,这里是外界物质和微生物侵入龈下颌骨的重要且主要途径,这种侵入是引起种植体周围炎和骨吸收的重要原因,也可对种植体头部的密封性做出贡献,即外界物质或有害微生物由此侵入的受阻路线会加长,因而可以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与所述头部连接的圆柱部,所述外螺纹向上延伸到所述圆柱部的外表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便于主体部的加工,另一方面可适当避免皮质骨被压缩,又不至于造成植入后此处缝隙太大的局面,密封效果好,同时利于种植体愈合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尾部包括圆锥尾及尾尖,所述圆锥尾的锥角为120-135度,所述尾尖为球面结构,所述球面结构的直径为1-3毫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尾部的形状可与钻头尖部更好地配合,按照工业规范麻花钻头尖部更容易制成120角,这样可以减小种植体尾尖与钻头备洞孔底间的间隙,使新生骨生长填满此间隙的时间缩短,特别是骨密度较大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种植体头部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种植体中部的局部剖切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种植体外螺纹的底径锥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种植体本体的种植体基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平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植体本体;11、头部;12、圆柱部;13、主中锥部;14、次中锥部;15、尾部;1a、圆环槽;1b、外螺纹;1c、圆弧槽;1d、切削槽;1f、外螺纹头;1g、圆锥尾;1h、尾尖;1k、底径锥核;2、基台;3、中央螺丝;4、种植体基型;4a、倒锥;4b、圆柱;4c、主中锥;4d、次中锥;4e、尾锥;4f;基型尾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9所示,一种牙种植体装置,包括种植基体1,所述种植基体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头部11、主体部及尾部15,所述主体部包括与所述头部连接的主中锥部13及与所述尾部连接的次中锥部14,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切削槽1d,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1b,所述切削槽呈螺旋形分布在所述次中锥部和/或主中锥部。
所述外螺纹的下端起始于所述切削槽的下端位置。切削槽并非随意设置在种植基体的外表面上,而是螺旋切削槽的下端起点刚刚好也是外螺纹1d在圆锥尾上的起点,即外螺纹头1f,因此尾切削槽是“同步切削槽”,此处就像是一个“铲刀”那样,具有良好的切入性能,又由于是双头螺纹、且每条外螺纹和相应切削槽都是这样的结构,因而使得种植体的自攻性能大大提高,故本实用新型适合即刻种植,也适合其他应用场合。
所述切削槽1d成对设置,所述外螺纹采用双线螺纹。所述双线螺纹包括第一螺纹及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起始位置沿圆周分布间隔180度。每一个螺旋切削槽的下端起点也同时是对应外螺纹的下起点。切削槽的下端与螺纹下起点同步,每条外螺纹和相应切削槽都是这样的结构,在种植体旋入过程成对设置的切削槽形成同步切削槽,进一步改善牙种植体的自攻切入性能,因而使得种植体的自攻性能大大提高。
所述头部11采用上细下粗的倒锥结构。
所述头部上设有至少一道圆环槽1a。
在相邻的所述外螺纹之间的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和/或所述外螺纹的外表面上设有圆弧槽1c。圆弧槽为浅圆弧槽,浅圆弧槽可设置在螺纹表面,也可设置在螺纹之间的主体部的表面上,甚至圆弧槽可设置在主体部的下部的表面及主体部上部的外螺纹表面上,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圆弧槽的具体位置;进一步增大种植体与颌骨的接触面积,提高愈合后的长期稳定性。
所述圆环槽1a及圆弧槽1c皆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圆弧半径为0.1-0.3毫米,圆弧深度在0.05-0.15毫米。
所述次中锥部14与所述主中锥部13的锥度不同。主中锥部的锥度小于所述次中锥部的锥度。一方面是阻力小,安装方便;另一方面若主体部采用一锥度一致的锥体结构,则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而采用两段度不同的锥体还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起到防松的效果。
所述外螺纹1b的牙形为对称梯形结构,外螺纹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与所述头部连接的圆柱部12,所述外螺纹向上延伸到所述圆柱部的外表面上。一方面便于主体部的加工,另一方面可适当避免皮质骨被压缩,又不至于造成植入后此处缝隙太大的局面,密封效果好,同时利于种植体愈合后的稳定性。
所述尾部包括圆锥尾1g及尾尖1h,所述圆锥尾的锥角为120-135度,所述尾尖为球面结构,所述球面结构的直径为1-3毫米。
螺旋切削槽其截面形状为角形,也是同步切削槽,具有相同的切入性能,并将螺旋切削槽向主中锥部上适当延长,同时,螺旋切削槽起点处的楔角,即它的起点“铲”子的刀口截面尖角,可以其螺旋升角来调整,而螺旋升角与螺旋切削槽的螺旋缠距即沿此螺旋绕种植体转一圈时的轴向移动距离有关,如此,可获得自攻切入切削性能。螺旋切削槽设置在外螺纹上,种植体本体1的外形轮廓由多段回转体相连而构成,种植体本体采用种植体基型加工而成,种植体基型包括倒锥4a、圆柱4b、主中锥4c、次中锥4d、尾椎4e及基型尾尖4f,其中倒锥4a上加工环形槽1a形成种植体本体的头部,其他部分上则加工有连续的外螺纹1b,此外螺纹牙底径分布于底径锥核1k上,共有两条外螺纹,并间隔180度,在外螺纹牙底径锥核上还设有浅圆弧槽1c,如图8所示,基台2则通过中央螺丝3被连接到种植体本体1上。所述外螺纹1b的牙形为对称梯形,从种植体基型的圆柱4b上缘开始向下部尾锥4e延伸并贯穿尾锥,且此外螺纹底径分布于底径锥核1k上,两条外螺纹在种植体表面上沿圆周分布间隔180度,同时,在外螺纹牙底径锥核上还加工有浅圆弧槽1c,此浅圆弧槽可进一步增大种植体与颌骨的接触面积,提高愈合后的长期稳定性。
种植体本体1的尾部由圆锥尾1g和尾尖1h所构成,尾尖为球体的一部分,两者彼此以相切关系连接在一起,尾尖球体直径在1-3毫米间,这种尾部形状,可与工业界提供的钻头尖部更好地配合,因为按照工业规范,麻花钻头尖部更容易制成120角,这样可以减小种植体尾尖与钻头备洞孔底间的间隙,使新生骨生长填满此间隙的时间缩短,特别是骨密度较大的场合。倒锥4a的收缩量很小,就是由圆柱4b的直径减少0.1-0.3毫米后便是种植体头部端面直径,这样一来,即可适当避免皮质骨被压缩,又不至于造成植入后此处缝隙太大的局面。种植体1除头部倒锥外的其他表面上,覆盖有外螺纹1b,此为“双线螺纹”,就是有两条完全相同的螺纹,但是沿圆周间隔180度,因此,相邻螺纹并非同一条,两条螺纹各自的导程,亦即沿螺纹转过一圈时的轴向移动距离,是相等的,因此,相邻螺纹间距就是导程的一半,这意味着,种植体旋转一圈的前进距离,就是一条螺纹的导程,比单螺纹加倍,这会使植入手术时种植体的旋入圈数减少一半,因此,使手术时间缩短,外螺纹1b的底径,即螺纹牙底,分布在一个圆锥面上,就是底径锥核1k上,这样一来,在手术中旋入种植体时,就会对骨孔孔壁有压缩作用,因为,植入时,相对而言骨孔是静止不动的,而种植体则运动、被旋入骨孔中,于是由于螺纹底径锥核1k不断被旋入骨孔中,先进者细而后进者粗,骨便被底径锥核所外推而压缩,这可提高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
图6显示的是用来加工种植体的种植体基型4,也就是将种植体1上的圆环槽1a、外螺纹1b、浅圆弧槽1c、尾切削槽1d和中切削槽1j都隐藏起来后的外观结构特征,它决定了种植体的外形轮廓特征,包括六段回转体,分别是倒锥4a、圆柱4b、主中锥4c、次中锥4d、尾锥4e和基型尾尖4f,此种植体基型是制造过程中首先要加工出来的外形,有了它,再在其上加工出圆环槽1a、外螺纹1b、浅圆弧槽1c、切削槽1d,之后种植体基型的外形轮廓仍然被“断续”保留下来,但基型尾尖4f被完全保留了,故基型尾尖4f与种植体圆锥尾1g完全一样,因而种植体外形轮廓依然与种植体基型的外形轮廓保持一致,此外形轮廓的一个特征在于从圆柱4b下缘开始直到尾锥4e的大端,截面半径一直在缩小,亦即,一直带有锥度,植入时,这种锥度同样能对骨孔产生压缩作用,其压缩原理与底径锥核1k的相同,因此,对骨孔的压缩作用发生的两个面上,即种植体外径就是外螺纹1b的外径表面,或最靠外边的面,和外螺纹的底径即底径锥核1k,也就是说可获得双重骨压缩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牙种植体装置,包括种植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基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头部、主体部及尾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与所述头部连接的主中锥部及与所述尾部连接的次中锥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切削槽,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切削槽呈螺旋形分布在所述次中锥部和/或所述主中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种植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的下端起始于所述切削槽的下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种植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槽成对设置,所述外螺纹采用双线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种植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中锥部与所述主中锥部的锥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种植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采用上细下粗的倒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种植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上设有至少一道圆环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种植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所述外螺纹之间的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和/或所述外螺纹的外表面上设有圆弧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种植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槽及圆弧槽皆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圆弧半径为0.1-0.3毫米,圆弧深度在0.05-0.1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种植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与所述头部连接的圆柱部,所述外螺纹向上延伸到所述圆柱部的外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种植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包括圆锥尾及尾尖,所述圆锥尾的锥角为120-135度,所述尾尖为球面结构,所述球面结构的直径为1-3毫米。
CN202121211721.9U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牙种植体装置 Active CN214712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1721.9U CN214712878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牙种植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1721.9U CN214712878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牙种植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2878U true CN214712878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7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1721.9U Active CN214712878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牙种植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2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0821B (zh) 一种具有适宜初期载荷刺激的口腔种植体
CN100420427C (zh) 用于具有自攻丝功能的牙齿螺纹种植夹具的钻具组
CN100421631C (zh) 植入物、包括植入物的装置以及将所述植入物插入骨组织的方法
CN1791366B (zh) 便于植入的凝结构架植入体
KR102366090B1 (ko) 뼈 수집 및 분배용 치과 임플란트
CN103550003B (zh) 易取出的种植体装置及其旋出工具
CN203555847U (zh) 人工牙多件式种植体系统
CN202714936U (zh) 一种口腔种植体组件
CN103550002A (zh) 人工牙基台、人工牙多件式种植体系统及种植方法
CN203591347U (zh) 人工牙基台
CN103550004B (zh) 人工牙种植体及人工牙种植体系统
RU2547726C2 (ru) Саморежущий винтовой имплантат
CN201719396U (zh) 一种口腔种植体装置
CN105120792A (zh) 挤压种植体
CN203609531U (zh) 人工牙种植体系统
CN113180862A (zh) 一种牙种植体装置
CN203609529U (zh) 一种易取出的种植体装置及其旋出工具
CN113180863A (zh) 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
CN214712878U (zh) 一种牙种植体装置
CN104921824B (zh) 具有不对称螺纹结构的口腔种植体
CN110141382A (zh) 一种牙齿种植体及其种植方法
CN214712879U (zh) 一种自攻型牙种植体
KR20020070119A (ko) 인공 치근
CN205041544U (zh) 一种组合式牙种植体
CN205054473U (zh) 一种人工种植牙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