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2570U - 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2570U
CN214712570U CN202120126088.7U CN202120126088U CN214712570U CN 214712570 U CN214712570 U CN 214712570U CN 202120126088 U CN202120126088 U CN 202120126088U CN 214712570 U CN214712570 U CN 214712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connecting wire
limiting
spac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60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婷
樊怿辉
刘郁鹏
姜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Tumo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Tumo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Tumo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tong Tumo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1260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2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2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2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包括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在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上设有基板,基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槽基板,限位槽基板的内部均匀设有卡槽,基板的中央一侧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调节基板,连接头与调节基板内部中央的连接头活动槽之间配合安装,调节基板的外侧表面对称设有限位管安装支架,两个限位管安装支架之间设有限位管,限位管的管壁上设有进出槽口,进出槽口的槽口边设有定位卡边,限位管在竖直方向可以360°旋转,该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的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的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可以对连接线进行不同角度的整理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常用医疗仪器之一,是临床医护人员观察病情的重要仪器。目前,心电监护仪的线路无固定装置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使用时存在不能满足医患双方的需求。现有心电监护仪的缺陷: 1、无专用心电监护仪线路固定装置,妨碍线路的放置和收纳。2、心电监护仪线路长,使用时容易摩擦皮肤使患者不舒适,增加受伤的机率;折叠使皮肤受压导致压疮;增加了医疗安全隐患。3、在放置或使用过程中,线路散乱影响美观。4、在取用监护仪时,由于线路放置无序,影响使用的及时性;增加人为导致心电监护仪损坏的风险。目前卫生部对医院提倡重视患者安全管理。对于患者:要求得到美观、舒适、安全的医疗服务;对于医护人员:能够保持仪器的完好,增加仪器使用寿命,减少维修仪器的医疗成本,有效发挥医疗产品的最大价值,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工作放心、开心,取信于患者,从而让病人满意,医生及护士满意、医院满意。故有必要从医患双方的角度关注心电监护仪线路的管理。译
目前,医院使用的监护仪上的线很多,而且很凌乱,在搬运过程中常常导致线被扯断、弄丢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将这些线进行整理固定的装置对监护仪上的连接线进行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上设有基板,基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槽基板,限位槽基板的内部均匀设有卡槽,基板的中央一侧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调节基板,连接头与调节基板内部中央的连接头活动槽之间配合安装,调节基板的外侧表面对称设有限位管安装支架,两个限位管安装支架之间设有限位管,限位管的管壁上设有进出槽口,进出槽口的槽口边设有定位卡边,限位管在竖直方向可以360°旋转的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包括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所述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上设有基板,基板的一侧中央设有连接头,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槽基板,所述连接头、限位槽基板与基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调节基板,调节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对称设有限位管安装支架,限位管安装支架与调节基板为一体结构,两个限位管安装支架之间设有限位管,限位管的端头与限位管安装支架之间配合安装。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基板的内部均匀设有卡槽,卡槽与限位槽基板表面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端头设有防脱边。
优选的,所述调节基板内侧底部中央设有连接头活动槽,所述连接头与连接头活动槽之间配合安装,所述调节基板的一侧表面对称设有限位卡头,限位卡头与调节基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基板上的限位卡头与限位槽基板内部的卡槽配合设置,所述调节基板的外侧表面设有卡边安装槽,卡边安装槽与限位管平行,所述调节基板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
优选的,所述限位管安装支架的内部设有安装槽与走线孔,安装槽与走线孔连通,所述安装槽、走线孔贯穿限位管安装支架。
优选的,所述限位管的两端均设有防脱卡边,防脱卡边与限位管为一体结构,所述限位管的管壁上设有进出槽口,进出槽口贯穿限位管管壁,所述进出槽口两侧对称设有定位卡边,定位卡边为圆柱状,所述限位管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限位管安装支架与调节基板为一体结构,两个限位管安装支架之间设有限位管,通过调节基板可以将限位管进行多角度的调节固定,适配监护仪上不同方向走线的整理定位;
(2)调节基板的一侧表面对称设有限位卡头,限位卡头与调节基板为一体结构,调节基板上的限位卡头与限位槽基板内部的卡槽配合设置,限位卡头与限位槽基板内部的卡槽配合使用,可以将调节基板在调节好角度后进行定位,保证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
(3)限位管的两端均设有防脱卡边,防脱卡边与限位管为一体结构,通过防脱卡边可以使得限位管在限位管安装支架的内部稳定的旋转而不会脱落;
(4)进出槽口两侧对称设有定位卡边,定位卡边为圆柱状,限位管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限位管的端头与限位管安装支架之间配合安装,将需要进行定位的线放入到限位管后旋转限位管,将限位管侧壁的定位卡边旋转卡入到卡边安装槽内部进行卡接定位,这样在使用过程中监护仪器的连接线就不会从限位管内跑出,起到很好的整理定位的作用;
(5)该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的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适用于不同的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可以对连接线进行不同角度的整理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管端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管安装支架示意图。
图中:1、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2、基板;3、限位卡头;4、卡槽;5、限位槽基板;6、调节基板;7、走线孔;8、限位管安装支架;9、防脱卡边;10、限位管;11、定位卡边;12、卡边安装槽;13、连接头活动槽;14、安装槽;15、连接头;16、进出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包括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1,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1上设有基板2,基板2的底部设有粘结的双面胶将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1与监护仪进行粘接,基板2的一侧中央设有连接头15,连接头15的端头设有防脱边,通过防脱边可以起到限位防脱的作用。
基板2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槽基板5,限位槽基板5的内部均匀设有卡槽4,卡槽4与限位槽基板5表面连通,连接头15、限位槽基板5与基板2为一体结构。
连接头上15设有调节基板6,调节基板6内侧底部中央设有连接头活动槽13,连接头15与连接头活动槽13之间配合安装,调节基板6的一侧表面对称设有限位卡头3,限位卡头3与调节基板6为一体结构,调节基板6上的限位卡头3与限位槽基板5内部的卡槽4配合设置,限位卡头3与限位槽基板5内部的卡槽4配合使用,可以将调节基板6在调节好角度后进行定位,保证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1使用过程中的稳定,调节基板6的外侧表面设有卡边安装槽12,卡边安装槽12与限位管10平行,调节基板6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
调节基板6的一侧表面上对称设有限位管安装支架8,限位管安装支架8的顶部中央设有走线槽口,限位管安装支架8的内部设有安装槽14与走线孔7,安装槽14与走线孔7连通,走线槽口与走线孔7连通,安装槽14、走线孔7贯穿限位管安装支架8,限位管安装支架8与调节基板6为一体结构,两个限位管安装支架之间设有限位管10,通过调节基板6可以将限位管10进行多角度的调节固定,适配监护仪上不同方向走线的整理定位。
限位管10的两端均设有防脱卡边9,防脱卡边9与限位管10为一体结构,通过防脱卡边9可以使得限位管10在限位管安装支架8的内部稳定的旋转而不会脱落,限位管10的管壁上设有进出槽口16,进出槽口16贯穿限位管管壁,需要进行定位整理的线都从进出槽口16放入到限位管10的内部,进出槽口16两侧对称设有定位卡边11,定位卡边11为圆柱状,限位管10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限位管10的端头与限位管安装支架8之间配合安装,将需要进行定位的线放入到限位管10后旋转限位管10,将限位管10侧壁的定位卡边11旋转卡入到卡边安装槽12内部进行卡接定位,这样在使用过程中监护仪器的连接线就不会从限位管10内跑出,起到很好的整理定位的作用,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使用多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1对监护仪的连接线进行定位。
使用方法:先将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1采用双面胶黏贴到监护仪外部适当的位置上,旋转限位管10,将限位管10上的进出槽口16向外,将调节基板6向外拔,将调节基板6底部的限位卡头3与卡槽4分开,旋转调节基板6,将限位管10旋转到适合将连线定位的角度后将调节基板6内部的限位卡头与卡槽4卡接固定,将需要整理定位的连接件从进出槽口16放入到限位管10的内部后旋转限位管10,将限位管10侧壁上的定位卡边11旋转与卡边安装槽12进行卡接,完成对监护仪上连接件的整理定位,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要求使用多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1对监护仪上的线进行整理定位。
该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的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适用于不同的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可以对连接线进行不同角度的整理定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包括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1)上设有基板(2),基板(2)的一侧中央设有连接头(15),所述基板(2)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槽基板(5),所述连接头(15)、限位槽基板(5)与基板(2)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头(15)上设有调节基板(6),调节基板(6)的一侧表面上对称设有限位管安装支架(8),限位管安装支架(8)与调节基板(6)为一体结构,两个限位管安装支架之间设有限位管(10),限位管(10)的端头与限位管安装支架(8)之间配合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基板(5)的内部均匀设有卡槽(4),卡槽(4)与限位槽基板(5)表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5)的端头设有防脱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基板(6)内侧底部中央设有连接头活动槽(13),所述连接头(15)与连接头活动槽(13)之间配合安装,所述调节基板(6)的一侧表面对称设有限位卡头(3),限位卡头(3)与调节基板(6)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基板(6)上的限位卡头(3)与限位槽基板(5)内部的卡槽(4)配合设置,所述调节基板(6)的外侧表面设有卡边安装槽(12),卡边安装槽(12)与限位管(10)平行,所述调节基板(6)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安装支架(8)的内部设有安装槽(14)与走线孔(7),安装槽(14)与走线孔(7)连通,所述安装槽(14)、走线孔(7)贯穿限位管安装支架(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10)的两端均设有防脱卡边(9),防脱卡边(9)与限位管(10)为一体结构,所述限位管(10)的管壁上设有进出槽口(16),进出槽口(16)贯穿限位管管壁,所述进出槽口(16)两侧对称设有定位卡边(11),定位卡边(11)为圆柱状,所述限位管(10)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
CN202120126088.7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 Active CN214712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6088.7U CN214712570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6088.7U CN214712570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2570U true CN214712570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6088.7U Active CN214712570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2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39233E1 (en) Consolidated monitoring cable arrangement
CN214712570U (zh) 一种便携式监护仪连接线整理定位装置
CN211270891U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
CN212617502U (zh) 一种护理床用平板支架
CN213724229U (zh) 多功能护理固定架
CN216986009U (zh) 一种重症护理仪器管路约束定位装置
CN215024663U (zh) 一种可调式传感器固定支架
CN219743460U (zh) 一种皮肤科用创面护理装置
CN213609116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路固定器
CN215134762U (zh) 一种置于患者手上的输液管固定装置
CN221061125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管路梳理架
CN218685670U (zh) 一种多通道导管固定装置
CN205494227U (zh) 一种医疗护理托架
CN218979996U (zh) 一种化疗导管固定机构
CN215080556U (zh) 神经外科护理约束装置
CN215083709U (zh) 一体化转运架
CN220768492U (zh) 一种嵌入式结构的医院重症监护室功能墙
CN210301618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架
CN219721120U (zh) 一种icu仪器管路定位支架
CN216136539U (zh) 深静脉置管的管路防折弯固定器
CN212592803U (zh) 一种手术室用多功能护理床
CN211461025U (zh) 一种tips专用头架
CN218165503U (zh) 病员转运床
CN216702826U (zh) 一种医用中单固定器
CN215779552U (zh) 一种可移动式幕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