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0763U - 智能安全头盔 - Google Patents

智能安全头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0763U
CN214710763U CN202120999439.5U CN202120999439U CN214710763U CN 214710763 U CN214710763 U CN 214710763U CN 202120999439 U CN202120999439 U CN 202120999439U CN 214710763 U CN214710763 U CN 214710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odule
circuit
main shell
vc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994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智坤
陈锦荣
叶添
杨潞霞
张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Zhish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Zhish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Zhish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Zhish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994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0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0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0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的智能安全头盔;具体技术方案为:智能安全头盔,面罩通过左快拆卡扣、右快拆卡扣与主壳体相连,主壳体的两侧均装有护耳,主壳体的尾端装有锂电池,通过锂电池给各个用电设备供电,主壳体的顶部设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主壳体上装有照明设备,在光照不足时,照明设备能够提供光亮,在壳体内设置人体检测模块,实时监测穿戴人员的状态,当使用者跌倒或遭遇碰撞时,碰撞跌倒检测报警进入异常检测,延时10s后若未检测到人为按键解除报警则触发蜂鸣器报警、LED闪烁报警并发送求救短信至预设手机号码,保证穿戴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配置按键控制和语音控制,实现双控。

Description

智能安全头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的智能安全头盔。
背景技术
智能可穿戴装置是智能电子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头盔是可穿戴智能装置的重要组成。穿戴人员在骑行过程中接听电话,不管是使用蓝牙耳机接听,还是直接拿起手机接听,都多有不便,而且容易忽视周围状况,影响骑行安全。另外,如果发生交通意外,若穿戴人员受伤较重而无法报警,且无其他人员的帮助下,穿戴人员很可能由于救治不及时而造成更严重的伤害,穿戴人员的安全难以保证。其次,目前的头盔功能单一,能以适应智能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头盔,功能齐全,舒适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智能安全头盔,包括主壳体和面罩,面罩的一侧通过左快拆卡扣与主壳体相连,面罩的另一侧通过右快拆卡扣与主壳体相连,在左快拆卡扣和右快拆卡扣的作用下,当面罩扳到最高位置处,面罩锁止,面罩完全打开;当面罩扳到中间位置,面罩锁止,面罩半打开;当面罩扳到最底端位置,面罩锁止,面罩完全闭合。
主壳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左护耳,主壳体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右护耳,左护耳和右护耳中斗装有辅助加热片,通过辅助加热片可辅助加热,在气温较低时,能够保证穿戴人员的耳朵不被冻伤。
主壳体内设有通气管道,主壳体的前端设有两个进气口,两个进气口与通气管道连通,主壳体的后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通气管道连通。在骑行的过程中,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通气管道,并通过排气口排出,实现头盔内的空气流通,能够有效降温,提高穿戴的舒适度。
主壳体的尾端设有电池固定壳,电池固定壳内装有锂电池,通过锂电池给各个用电设备供电;另外,将电池放置在尾端,头盔前后重量平衡,保证穿戴的稳定性。
主壳体的顶部设有前置摄像头,通过前置摄像头能够实时摄取骑行前方的图像,前置摄像头置于两个进气口之间,前置摄像头通过玻璃板盖合,能够有效防水和防尘。
主壳体上装有两个后置摄像头,一个后置摄像头置于主壳体尾端的左侧,另一个后置摄像头置于主壳体尾端的右侧,通过两个后置摄像头能够实时摄取骑行后方的图像。
主壳体上装有照明设备,照明设备置于两个进气口之间,在光照不够时,照明设备能够提供光亮,照明设备也通过玻璃板盖合,能够有效防水和防尘。
主壳体内固定有内衬,内衬可为棉材质,或其他柔性材质,内衬的中部固定有主控制模块,通过主控制模块来控制所有带电设备的运行。
主壳体内衬的前端固定有人体检测模块,通过人体检测模块能够监测穿戴人员是否跌倒,若监测到人员跌倒,及时报警。
主壳体内衬的尾端的固定有电池分压板,通过电池分压板将电池电压进行分压,以给不同的设备供电。
主壳体的下端边沿上装有两个内置麦克风,通过麦克风采集穿戴人员的语音信息,实现语音控制。
人体检测模块包括单片机,单片机的10号管脚与按键电路相连,通过按键电路来手动操控。
单片机的11号管脚、12号管脚与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电路相连,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11号管脚、12号管脚传输至单片机内进行处理。
单片机的30号管脚、31号管脚与GSM短信上报电路相连,GSM短信上报电路通过30号管脚、31号管脚与单片机进行信号传输。
单片机的29号管脚与LED指示电路相连,LED只是电路通过29号管脚与单片机进行信号传输。
单片机的2号管脚与蜂鸣器报警电路相连,蜂鸣器报警电路通过2号管脚与单片机进行信号传输。
主壳体内还装有DC稳压降压开关模块,DC稳压降压开关模块内设有DC12-5V转换电路、DC12-3.3V转换电路和人体感应开关。
人体感应开关的GND/G_OUT端口与DC12-5V转换电路的GND/G_OUT端口相连,DC12-5V转换电路的IN端口与VCC_12V相连,DC12-5V转换电路的VO端口输出5V直流电。
人体感应开关的GND/G_OUT端口与DC12-3.3V转换电路的GND/G_OUT端口相连,DC12-3.3V转换电路的IN端口与VCC_12V相连,DC12-3.3V转换电路的VO端口输出3.3V直流电。
主壳体内还装有LED辅助照明模块,LED辅助照明模块的1号管脚接地,LED辅助照明模块的2号管脚与单片机的16号管脚相连,LED辅助照明模块的3号管脚接地,LED辅助照明模块的4号管脚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LED辅助照明模块的5号管脚分别与VCC_12V、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主壳体内还装有语音交互模块,语音交互模块由语音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语音采集模块与两个内置麦克风相连,语音采集模块的5号管脚与VCC_12V相连,语音采集模块的6号管脚接地。
通信模块的1号管脚与VCC_5V相连,通信模块的2号管脚接地,通信模块的3号管脚与天线相连,通信模块与3.5mm的耳机插孔相连。
主壳体内还设有护耳加热模块,护耳加热模块的1号管脚接地,护耳加热模块的2号管脚与单片机的17号管脚相连,护耳加热模块的3号管脚接地,护耳加热模块的的4号管脚分别与左护耳中的加热片、右护耳中的加热片相连,护耳加热模块的5号管脚与VCC_5V相连。
主壳体内还有LED闪烁电路模块,LED闪烁电路模块的1号管脚与2号管脚之间通过电阻R7相连,LED闪烁电路模块的的2号管脚接地,LED闪烁电路模块的3号管脚、4号管脚均与VCC_12V相连,LED闪烁电路模块的8号管脚与单片机的15号管脚相连,LED闪烁电路的5号管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LED闪烁电路的6号管脚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主壳体内还装有语音识别电路模块,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18号管脚与VCC_5V相连,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19号管脚与单片机的22号管脚相连,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20号管脚与单片机的21号管脚相连,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21号管脚接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益效果体现在:
一、本实用新型设置人体检测模块,实时监测穿戴人员的状态,若穿戴人员跌倒,可及时报警,保证穿戴人员的安全。
二、本实用新型设置左护耳和右护耳,左护耳和右护耳内设加热装置,在气温较低时,保证穿戴人员的耳朵不被冻伤。
三、本实用新型设置通气管道,在骑行的过程中,气流通过通气管道,有效降温,提高骑行的舒适度。
四、本实用新型设置前/后摄像头,可采集前方和后方的图像,实现视频监控。
五、本实用新型设置照明设备,在光照强度不足时,通过照明设备辅助照明,保证穿戴人员的实现良好。
六、本实用新型配置语音通信模块,可实现语音通信和语音操控。
七、本实用新型内配置GPS定位模块,实现实时定位。
八、本实用新型配置按键控制和语音控制,实现双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检测模块的控制原理图。
图7为人体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8为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图9为GSM短信上报电路的电路图。
图10为人体感应开关的电路图。
图11为DC12-5V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12为DC12-3.3V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13为LED辅助照明模块的电路图。
图14为护耳加热电路的电路图。
图15为温控电路的电路图。
图16为LED闪烁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图17为语音交互模块的电路图。
图18为FM接收模块的电路图。
图19为语音控制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图中,1为主壳体,2为面罩,3为左快拆卡扣,4为右快拆卡扣,5为通气管道,6为进气口,7为排气口,8为电池固定壳,9为前置摄像头,10为内置麦克风,11为照明设备,12为内衬,13为主控制模块,14为人体检测模块,15为电池分压板,16为左护耳,17为右护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智能安全头盔,包括主壳体1和面罩2,面罩2的一侧通过左快拆卡扣3与主壳体1相连,面罩2的另一侧通过右快拆卡扣4与主壳体1相连,在左快拆卡扣3和右快拆卡扣4的作用下,当面罩2扳到最高位置处,面罩2锁止,面罩2完全打开;当面罩2扳到中间位置,面罩2锁止,面罩2半打开;当面罩2扳到最底端位置,面罩2锁止,面罩2完全闭合。
主壳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左护耳16,主壳体1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右护耳17,左护耳16和右护耳17中斗装有辅助加热片,通过辅助加热片可辅助加热,在气温较低时,能够保证穿戴人员的耳朵不被冻伤。
主壳体1内设有通气管道5,主壳体1的前端设有两个进气口6,两个进气口6与通气管道5连通,主壳体1的后端设有排气口7,排气口7与通气管道5连通。在骑行的过程中,气流通过进气口6进入通气管道5,并通过排气口7排出,实现头盔内的空气流通,能够有效降温,提高穿戴的舒适度。
主壳体1的尾端设有电池固定壳8,电池固定壳8内装有锂电池,通过锂电池给各个用电设备供电;另外,将电池放置在尾端,头盔前后重量平衡,保证穿戴的稳定性。
主壳体1的顶部设有前置摄像头9,通过前置摄像头9能够实时摄取骑行前方的图像,前置摄像头9置于两个进气口6之间,前置摄像头9通过玻璃板盖合,能够有效防水和防尘。
主壳体1上装有两个后置摄像头,一个后置摄像头置于主壳体1尾端的左侧,另一个后置摄像头置于主壳体尾端的右侧,通过两个后置摄像头能够实时摄取骑行后方的图像。
主壳体1上装有照明设备11,照明设备11置于两个进气口6之间,在光照不够时,照明设备11能够提供光亮,照明设备11也通过玻璃板盖合,能够有效防水和防尘。
主壳体1内固定有内衬12,内衬12可为棉材质,或其他柔性材质,内衬12的中部固定有主控制模块13,通过主控制模块13来控制所有带电设备的运行。
如图6-7所示,主壳体1内衬12的前端固定有人体检测模块14,人体检测模块14内设有GPS定位模块,实现远程实时定位。另外,通过人体检测模块14能够监测穿戴人员是否跌倒,若监测到人员跌倒,及时报警。
主壳体1内衬12的尾端的固定有电池分压板15,通过电池分压板15将电池电压进行分压,以给不同的设备供电。
主壳体1的下端边沿上装有两个内置麦克风10,通过内置麦克风10采集穿戴人员的语音信息,实现语音控制。
人体检测模块14包括STM32单片机核心板电路,单片机的10号管脚与按键电路相连,通过按键电路来手动操控。若有误报警,按下按键KEY1,引脚PA0将改变为低电平状态,STM32单片机内置程序判定报警为误报并解除报警(蜂鸣器报警和发送求救短信),电阻R2为限流电阻,起保护作用。
如图8所示,单片机的11号管脚、12号管脚与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电路相连,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为倾角传感器, ADXL345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11号管脚、12号管脚传输至单片机内进行处理,由碰撞跌倒判定程序确定此时头盔佩戴者的状态。
如图9所示,单片机的30号管脚、31号管脚与GSM短信上报电路相连,GSM短信上报电路通过30号管脚、31号管脚与单片机进行信号传输。GSM模块电路采用GSM模块实现短信的发送,当碰撞跌倒判定程序确定状态为异常且延时10s未按下解除误报警操作按键,设备将通过GSM模块向预设的手机号码发送求救短信。蜂鸣器报警电路采用的报警模块为5V有源蜂鸣器模块,电路中采用三极管9012来驱动,当单片机控制引脚PC13为高电平时,蜂鸣器就会鸣叫报警,反之则不会鸣叫报警,通过控制STM32单片机引脚方波输出形式控制蜂鸣器的鸣叫方式。电阻R3为限流电阻,起保护作用。
单片机的29号管脚与LED指示电路相连,LED指示电路通过29号管脚与单片机进行信号传输。
单片机的2号管脚与蜂鸣器报警电路相连,蜂鸣器报警电路通过2号管脚与单片机进行信号传输。
如图10所示,主壳体1内还装有DC稳压降压开关模块,DC稳压降压开关模块内设有DC12-5V转换电路、DC12-3.3V转换电路和人体感应开关,人体感应开关模块采用红外人体感知芯片,未检测到人体时,GND/G_OUT处于断路状态,系统整体无电源供应;当检测到人体时,GND/G_OUT处于闭合状态,使用两块HW-613模块分别对12V电源进行降压处理,输出5V与3.3V两路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供电。
如图11所示,人体感应开关的GND/G_OUT端口与DC12-5V转换电路的GND/G_OUT端口相连,DC12-5V转换电路的IN端口与VCC_12V相连,DC12-5V转换电路的VO端口输出VCC_5V。
如图12所示,人体感应开关的GND/G_OUT端口与DC12-3.3V转换电路的GND/G_OUT端口相连,DC12-3.3V转换电路的IN端口与VCC_12V相连,DC12-3.3V转换电路的VO端口输出VCC_3.3V。
如图13所示,主壳体1内还装有LED辅助照明模块,LED辅助照明模块的1号管脚接地,LED辅助照明模块的2号管脚与单片机的16号管脚相连,LED辅助照明模块的3号管脚接地,LED辅助照明模块的4号管脚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LED辅助照明模块的5号管脚分别与VCC_12V、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LED辅助照明电路是基于MOS-FR120N模块,通过STM32单片机引脚PA6输出PWM信号控制LED_P50两端电压值由小到大变化,实现控制LED的亮灭和亮度改变。
如图17-18所示,主壳体1内还装有语音交互模块,语音交互模块由语音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语音采集模块与两个内置麦克风10相连,语音采集模块的5号管脚与VCC_12V相连,语音采集模块的6号管脚接地。智能语音交互采用HYC-01智能语音模块,连接由双麦克风MIC1和MIC2,双麦克风具有保真降噪功能,HYC-01使用FM通讯与FM接收模块实现无线连接,FM接收模块外界接收天线,增强连接可靠性FM接收模块外接3.5mm接口耳机,实现整体智能语音交互功能。
如图14-15所示,主壳体1内还设有护耳加热模块,护耳加热模块的1号管脚接地,护耳加热模块的2号管脚与单片机的17号管脚相连,护耳加热模块的3号管脚接地,护耳加热模块的的4号管脚分别与左护耳16中的加热片、右护耳17中的加热片相连,护耳加热模块的5号管脚与VCC_5V相连。护耳加热电路是基于MOS-FR120N模块,通过STM32单片机引脚PA7输出PWM信号控制加热片两端电压值由小到大变化,实现加热功能。且LM35温控模块通过引脚PB6回传温度数据至STM32单片机,控制加热片温度,实现控温功能。
如图16所示,主壳体1内还有LED闪烁电路模块,LED闪烁电路模块的1号管脚与2号管脚之间通过电阻R7相连,LED闪烁电路模块的的2号管脚接地,LED闪烁电路模块的3号管脚、4号管脚均与VCC_12V相连,LED闪烁电路模块的8号管脚与单片机的15号管脚相连,LED闪烁电路的5号管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LED闪烁电路的6号管脚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如图19所示,主壳体内还装有LD3320语音识别电路模块,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18号管脚与VCC_5V相连,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19号管脚与单片机的22号管脚相连,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20号管脚与单片机的21号管脚相连,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21号管脚接地。LD3320语音识别电路为离线工作模式,通过内置的语音条令唤醒及识别特定命令,通过PB11/USART3_RX和PB10/USART3_TX引脚与STM32单片机进行数据通讯,单片机接收数据后通过内置程序导通加热、照明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实现离线语音控制照明与加热功能。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佩戴头盔后,人体感应模块导通总电源,系统上电,各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当使用者跌倒或遭遇碰撞时,碰撞跌倒检测报警进入异常检测,延时10s后若未检测到人为按键解除报警则触发蜂鸣器报警、LED闪烁报警并发送求救短信至预设手机号码。智能语音交互支持语音拨打或接听电话、语音导航等功能;LED辅助照明可提供漆黑环境下的照明;护耳加热功能提供常温控制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8)

1.智能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和面罩,所述面罩的一侧通过左快拆卡扣与主壳体相连,所述面罩的另一侧通过右快拆卡扣与主壳体相连;
所述主壳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左护耳,所述主壳体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右护耳;
所述主壳体内设有通气管道,所述主壳体的前端设有两个进气口,两个进气口与通气管道连通,所述主壳体的后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通气管道连通;
所述主壳体的尾端设有电池固定壳,所述电池固定壳内装有锂电池;
所述主壳体的顶部设有前置摄像头,所述前置摄像头置于两个进气口之间;
所述主壳体上装有两个后置摄像头,两个后置摄像头分置于主壳体尾端的左右两侧;
所述主壳体上装有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置于两个进气口之间;
所述主壳体内固定有内衬,所述内衬的中部固定有主控制模块;
所述主壳体内衬的前端固定有人体检测模块;
所述主壳体内衬的尾端固定有电池分压板;
所述主壳体的下端边沿上装有两个内置麦克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检测模块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10号管脚与按键电路相连;
所述单片机的11号管脚、12号管脚与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电路相连;
所述单片机的30号管脚、31号管脚与GSM短信上报电路相连;
所述单片机的29号管脚与LED指示电路相连;
所述单片机的2号管脚与蜂鸣器报警电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还装有DC稳压降压开关模块,所述DC稳压降压开关模块内设有DC12-5V转换电路、DC12-3.3V转换电路和人体感应开关;
人体感应开关的GND/G_OUT端口与DC12-5V转换电路的GND/G_OUT端口相连,DC12-5V转换电路的IN端口与VCC_12V相连,DC12-5V转换电路的VO端口输出VCC_5V;
人体感应开关的GND/G_OUT端口与DC12-3.3V转换电路的GND/G_OUT端口相连,DC12-3.3V转换电路的IN端口与VCC_12V相连,DC12-3.3V转换电路的VO端口输出VCC_3.3V。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还装有LED辅助照明模块,所述LED辅助照明模块的1号管脚接地,所述LED辅助照明模块的2号管脚与单片机的16号管脚相连,所述LED辅助照明模块的3号管脚接地,所述LED辅助照明模块的4号管脚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LED辅助照明模块的5号管脚分别与VCC_12V、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还装有语音交互模块,所述语音交互模块由语音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所述语音采集模块与两个内置麦克风相连,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的5号管脚与VCC_12V相连,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的6号管脚接地;
所述通信模块的1号管脚与VCC_5V相连,所述通信模块的2号管脚接地,所述通信模块的3号管脚与天线相连,所述通信模块与3.5mm的耳机插孔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还设有护耳加热模块,所述护耳加热模块的1号管脚接地,所述护耳加热模块的2号管脚与单片机的17号管脚相连,所述护耳加热模块的3号管脚接地,所述护耳加热模块的的4号管脚分别与左护耳中的加热片、右护耳中的加热片相连,所述护耳加热模块的5号管脚与VCC_5V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还有LED闪烁电路模块,所述LED闪烁电路模块的1号管脚与2号管脚之间通过电阻R7相连,所述LED闪烁电路模块的的2号管脚接地,所述LED闪烁电路模块的3号管脚、4号管脚均与VCC_12V相连,所述LED闪烁电路模块的8号管脚与单片机的15号管脚相连,LED闪烁电路的5号管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LED闪烁电路的6号管脚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还装有语音识别电路模块,所述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18号管脚与VCC_5V相连,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19号管脚与单片机的22号管脚相连,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20号管脚与单片机的21号管脚相连,语音识别电路模块的21号管脚接地。
CN202120999439.5U 2021-05-11 2021-05-11 智能安全头盔 Active CN214710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9439.5U CN214710763U (zh) 2021-05-11 2021-05-11 智能安全头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9439.5U CN214710763U (zh) 2021-05-11 2021-05-11 智能安全头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0763U true CN214710763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0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99439.5U Active CN214710763U (zh) 2021-05-11 2021-05-11 智能安全头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07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7733A (zh) * 2022-09-09 2022-12-09 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户外运动检测报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7733A (zh) * 2022-09-09 2022-12-09 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户外运动检测报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08756U (zh) 智能安全帽
CN214710763U (zh) 智能安全头盔
CN206560075U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以及智能骑行系统
CN209473670U (zh) 一种智能安全帽
CN206025327U (zh) 一种预报警式安全帽
CN205460752U (zh) 水下眼镜
CN213587547U (zh) 一种智能骑行头盔
CN108813784A (zh) 一种智能安全头盔
CN108490454A (zh) 一种旅游管理用游客定位装置
CN20840339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安全帽
CN216315845U (zh) 野战医疗搜救头盔
CN20793815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求救报警装置
CN208856707U (zh) 一种电梯报警装置
CN208490975U (zh) 多功能矿用安全帽
CN108703491A (zh) 一种智慧书包
CN216875215U (zh) 智能头盔
CN209590599U (zh) 一种穿戴式预警求救防身装置
CN209995435U (zh) 智能安全帽
CN214854630U (zh) 多用型智能安全帽
CN210539109U (zh) 一种安全帽
CN209846290U (zh) 一种防触电警报智能手环
CN219438307U (zh) 一种智能安全帽
CN210094771U (zh) 安全防护型智能安全帽
CN213604723U (zh) 一种智能感应安全头盔
CN207946920U (zh) 一种可穿戴游泳智能预警救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