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6447U - 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6447U
CN214706447U CN202120643717.3U CN202120643717U CN214706447U CN 214706447 U CN214706447 U CN 214706447U CN 202120643717 U CN202120643717 U CN 202120643717U CN 214706447 U CN214706447 U CN 214706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ixedly connected
male
fema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37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大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nli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n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nli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n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37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6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6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6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所述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的表面与所述母接头的内表面之间插接;所述公接头包括公胶壳和母端子,所述母接头包括母胶壳和公端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具有公胶壳的两端分别设置对称分布的弹性卡扣和限位凸块,组成卡勾结构,母胶壳设有抵触卡板,公胶壳通过卡勾结构卡插入母胶壳的内部,拔出时通过卡勾结构与抵触卡板之间的抵触带有干涉阻力,不用再担心连接器在动态状态下脱落、导电端子变形及松脱等问题,公接头和母接头整体体积小,容易满足产品在小型电子设备中的使用连接器不仅体积足够小,且能满足特殊环境下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对线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对所使用的连接器有更严格的要求,大PIN距的带导电接触的线端胶壳已经不被小型化的电子设备预留空间容纳。
双排带卡扣连接器,现目前只有间距2.0mm、2.54mm及以上的,体积空间都比较大。
市场上现有的2.0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在进行接口的对接时不易装配,在接口端长时间使用或遭受线材的误拖拽时容易发生接口端的脱落,使得接口内侧的导电端子在连接导线的动态作用下易发生变形及松脱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解决了双排带卡扣连接器装配后易发生松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的表面与所述母接头的内表面之间插接;所述公接头包括公胶壳和母端子;所述公胶壳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两排第一安装插孔,所述公胶壳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抵触角,所述公胶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所述母端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卡扣;所述母接头包括母胶壳和公端子;所述母胶壳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排第二安装插孔,所述母胶壳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抵触角,所述第二抵触角的上方与所述第二安装插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母胶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抵触卡板;所述公端子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地步铜针,所述公端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卡扣。
优选的,所述公胶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组限位件,所述第一安装插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母胶壳的正面开设有至少两组连接缺口,所述连接缺口的内表面与所述限位件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安装插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面。
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缺口的内表面之间平行分布,两个所述限位件的表面之间平行分布,所述公端子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表面相适配,所述母端子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表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抵触角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安装插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卡扣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抵触角的下表面抵触。
优选的,所述抵触卡板的下方与所述母胶壳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卡扣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抵触角的上表面抵触。
优选的,所述母端子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金属凸块,所述母端子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金属件,所述母端子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铆脚和第二铆脚,所述公端子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凸点、第三铆脚和第四铆脚。
优选的,所述母端子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插孔的内表面卡接,所述连接金属凸块的外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弹性金属件的外表面为凸起的弧形面结构,所述弹性金属件的凸起部分与所述连接金属凸块的外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地步铜针的表面分别与所述连接金属凸块的外表面和所述弹性金属件的外表面抵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铆脚的开口张度和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二铆脚的开口张度和高度,所述第三铆脚的开口张度和高度均大于所述第四铆脚的开口张度和高度,所述限位凸点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插孔的内表面抵触。
优选的,所述母胶壳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母胶壳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凸轮,所述传动凸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滑板,所述传动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调节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件的一侧开设有压紧槽,所述压紧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外表面为弧形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公胶壳和母胶壳均采用绝缘材质制成,PIN距为1.25mm,公胶壳和母胶壳为一体结构,公胶壳的两端分别设置对称分布的弹性卡扣和限位凸块,组成卡勾结构,母胶壳设有抵触卡板,公胶壳通过卡勾结构卡插入母胶壳的内部,拔出时通过卡勾结构与抵触卡板之间的抵触带有干涉阻力,不用再担心连接器在动态状态下脱落、导电端子变形及松脱等问题,公接头和母接头整体体积小,容易满足产品在小型电子设备中的使用连接器不仅体积足够小,且能满足特殊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三维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公胶壳的三维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母胶壳的三维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整体的横向截面图;
图7为图1所示整体的纵向截面图;
图8为图7所示公胶壳和母胶壳之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三维图;
图10为图9所示限位件部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传动凸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公接头;
100、公胶壳,101、第一安装插孔,102、第一抵触角,103、弹性卡扣,104、限位凸块,105、限位件,106、第一倾斜面;
110、母端子,111、第一安装卡扣,112、连接金属凸块,113、弹性金属件,114、第一铆脚,115、第二铆脚;
2、母接头;
200、母胶壳,201、第二安装插孔,202、第二抵触角,203、连接缺口,204、抵触卡板,205、第二倾斜面;
210、公端子,211、地步铜针,212、第二安装卡扣,213、限位凸点,214、第三铆脚,215、第四铆脚;
3、调节槽;
4、转动件;
5、传动凸轮,501、第一凸面,502、第二凸面;
6、传动滑板,61、伸缩板,62、连接槽;
7、限位板,71、限位弹簧;
8、压紧槽,81、压紧弹簧;
9、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三维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公胶壳的三维图;图3为图1所示的母胶壳的三维图;图4为图1所示的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整体的横向截面图;图7为图1所示整体的纵向截面图;图8为图7所示公胶壳和母胶壳之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包括:
公接头1和母接头2,所述公接头1的表面与所述母接头2的内表面之间插接;
所述公接头1包括公胶壳100和母端子110;
所述公胶壳100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两排第一安装插孔101,所述公胶壳10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抵触角102,所述公胶壳10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扣103,所述弹性卡扣1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104;
所述母端子1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卡扣111;
所述母接头2包括母胶壳200和公端子210;
所述母胶壳200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排第二安装插孔201,所述母胶壳20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抵触角202,所述第二抵触角202的上方与所述第二安装插孔20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母胶壳20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抵触卡板204;
所述公端子2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地步铜针211,所述公端子2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卡扣212。
公胶壳100和母胶壳200均采用绝缘材质制成,PIN距为1.25mm,公胶壳100和母胶壳200分别为一体式结构,公胶壳100的两端分别设置对称分布的弹性卡扣103和限位凸块104,组成卡勾结构,母胶壳200设有抵触卡板204,公胶壳100通过卡勾结构卡插入母胶壳200的内部,拔出时通过卡勾结构与抵触卡板204之间的抵触带有干涉阻力,不用再担心连接器在动态状态下脱落、导电端子变形及松脱等问题,公接头1和母接头2整体体积小,容易满足产品在小型电子设备中的使用连接器不仅体积足够小,且能满足特殊环境下使用。
此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体积空间比较小,应用领域更广泛,尤其是一些小型电子设备。
一排第一安装插孔101至少设置有五个,每个第一安装插孔101的内部结构均相同;
第二安装插孔201的数量与第一安装插孔101的数量相同,且第一安装插孔101位于第二安装插孔201的正上方。
一个母端子110对应一个公端子210,形成一组,且两者之间上下连接,母端子110和公端子210安装时的实际组数根据第一安装插孔101和第二安装插孔201的组数进行选择性安装。
弹性卡扣103的外表面为弧形分布的结构,是为了在需要人为拔出的时候,去除公胶壳100中的限位凸块104与母胶壳200中的抵触卡板204之间的抵接限位干涉,方便公胶壳100和母胶壳200之间的分离和拆卸;
第一抵触角102和第二抵触角202表面设置有倒角结构,倒角部分有利于增大塑胶壁的强度;
第一抵触角102、第二抵触角202、限位凸块104和抵触卡板204标满设置有直面部分,直面有利于增大塑胶壁的承受力;
第一安装插孔101内壁的底部倒角,倒角部分有助于公端子210的插入公接头1的内部。
所述公胶壳10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组限位件105,所述第一安装插孔10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06,所述母胶壳200的正面开设有至少两组连接缺口203,所述连接缺口203的内表面与所述限位件105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安装插孔20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面205。
通过母胶壳200表面的连接缺口203与公胶壳100表面的限位件105之间对接,为母胶壳200和公胶壳100之间的连接提供对位的作用,方便对公胶壳100和母胶壳200的对接方向进行辨别,有效的防止公胶壳100反向插入母胶壳200的内部,增强胶壳部分连接的便利性。
通过在第一安装插孔101内侧设置第一倾斜面106,方便对母端子110的安装提供导向的作用,使得母端子110插入公胶壳100的内部更加方便。
两组所述连接缺口203的内表面之间平行分布,两个所述限位件105的表面之间平行分布,所述公端子210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205的表面相适配,所述母端子110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106的表面相适配。
连接缺口203和限位件105设置的位置相互对应,使得公胶壳100和母胶壳200在连接时只能根据连接缺口203和限位件105的方向进行插接,避免公胶壳100和母胶壳200之间插接时方向出错。
所述第一抵触角102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安装插孔10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卡扣11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抵触角102的下表面抵触。
第一抵触角102下方的空间方便第一安装卡扣111的卡入,第一安装卡扣111的表面卡入第一抵触角102的下方时第一抵触角102的下表面对第一安装卡扣111呈抵触限位,以便于对母端子110安装在公胶壳100内部后的限位。
第二抵触角202上方的空间方便第二安装卡扣212的卡入,第二安装卡扣212的表面卡入第二抵触角202的上方时第二抵触角202的上表面对第二安装卡扣212呈抵触限位,以便于对公端子210安装在母胶壳200内部后的限位。
所述抵触卡板204的下方与所述母胶壳200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卡扣21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抵触角202的上表面抵触。
抵触卡板204的下方为开孔结构,方便公胶壳100两侧的限位凸块104的卡入,限位凸块104的表面卡入抵触卡板204的下方时,抵触卡板204对限位凸块104形成抵触限位结构,用于防止公胶壳100与母胶壳200安装后易发生松动的现象,显著的提高胶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防脱落性能。
所述母端子110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金属凸块112,所述母端子110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金属件113,所述母端子110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铆脚114和第二铆脚115,所述公端子210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凸点213、第三铆脚214和第四铆脚215。
通过将公端子210上的地步铜针211插入母端子110内侧的连接金属凸块112和弹性金属件113之间,形成对地步铜针211的包围和夹紧,避免公端子210和母端子110之间连接发生松动而导致数据传输失败,保障端子之间连接后完成的电流回路。
限位凸点213的表面与第二安装插孔201的内壁抵触,对公端子210安装后起到有效的限位和固定作用,防止公端子210安装后发生偏移或倾斜而造成尾端卡死。
所述母端子110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插孔101的内表面卡接,所述连接金属凸块112的外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弹性金属件113的外表面为凸起的弧形面结构,所述弹性金属件113的凸起部分与所述连接金属凸块112的外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弧形结构的连接金属凸块112和弧形面结构的弹性金属件113更方便地步铜针211的安插和使用。
所述地步铜针211的表面分别与所述连接金属凸块112的外表面和所述弹性金属件113的外表面抵触。
所述第一铆脚114的开口张度和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二铆脚115的开口张度和高度,所述第三铆脚214的开口张度和高度均大于所述第四铆脚215的开口张度和高度,所述限位凸点213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插孔201的内表面抵触。
第一铆脚114用于铆合导线线皮,第二铆脚115用于铆合导线线芯,达到导电端子与导线的连接;
第三铆脚214用于铆合导线线皮,第四铆脚215用于铆合导线线芯,达到导电端子与导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双排带卡扣连接器的主体由一组公胶壳100、一组母胶壳200、至少一组公端子210和至少一组母端子110组成;
通过母端子110上的第一安装卡扣111与公胶壳100上的第一抵触角102的表面接触,形成第一抵触角102对第一安装卡扣111的限位,防止母端子110的脱落;
通过公端子210上的第二安装卡扣212与母胶壳200上的第二抵触角202的表面接触,形成第二抵触角202对第二安装卡扣211的限位,防止公端子脱落;
通过公胶壳100上的限位凸块104在安装后与母胶壳200上的抵触卡板204形成限位结构,对公胶壳100和母胶壳200的表面之间形成干涉阻力,使得公胶壳100和母胶壳200之间安装连接的更加牢固,使之脱落难上加难。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公胶壳100和母胶壳200均采用绝缘材质制成,PIN距为1.25mm,公胶壳100和母胶壳200分别为一体式结构,公胶壳100的两端分别设置对称分布的弹性卡扣103和限位凸块104,组成卡勾结构,母胶壳200设有抵触卡板204,公胶壳100通过卡勾结构卡插入母胶壳200的内部,拔出时通过卡勾结构与抵触卡板204之间的抵触带有干涉阻力,不用再担心连接器在动态状态下脱落、导电端子变形及松脱等问题,公接头1和母接头2整体体积小,容易满足产品在小型电子设备中的使用连接器不仅体积足够小,且能满足特殊环境下使用。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9、图10和图11,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的不同之处在于,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还包括:所述母胶壳200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3,所述母胶壳200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件4,所述转动件4的底端贯穿所述母胶壳200的表面且延伸至所述调节槽3的内部,所述转动件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凸轮5,所述传动凸轮5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滑板6,所述传动滑板6的表面与所述调节槽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滑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61,所述伸缩板6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62,所述调节槽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71,所述限位弹簧71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滑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105的一侧开设有压紧槽8,所述压紧槽8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81,所述压紧弹簧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的外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活动板9的表面与所述伸缩板61的表面相适配。
通过将限位件105的表面与母胶壳200之间的伸缩板61推入活动板9的上方,使得活动板9的顶部与伸缩板61的顶部接触,使得伸缩板61通过活动板9及底部的压紧弹簧81对限位件105提供向下的弹力,从而为限位件105提供向下的压力补偿,增强限位件105安装入连接缺口203内部后的稳定性和压力补偿。
外表面为弧形结构的活动板9方便与伸缩板61伸展调节时的接触和滑动,使得伸缩板61滑动时能够稳定的推动活动板9向下收缩,从而方便将伸缩板61卡入活动板9的上方。
转动件4的顶端采用十字螺钉的头部,转动件4的轴端采用光滑轴杆,并且转动件4的轴端与母胶壳200的连接处转动连接,通过转动件4的轴端方便与传动凸轮5的轴心处固定连接,从而方便对传动凸轮5进行转动调节。
限位板7的底端深入连接槽62的内部,且限位板7的表面与连接槽62的内表面之间滑动连接,限位板7通过限位弹簧71为传动滑板6提供弹力,保持传动滑板6的表面能够稳定的与传动凸轮5的外表面活动接触,从而保持传动滑板6传动调节的稳定性。
所述传动凸轮5的外表面分为对称分布的两组第一凸面501和对称分布的两组第二凸面502;
其中第一凸面501的表面与传动滑板6的表面接触时,第二凸面502的表面与传动滑板6之间错位分布,伸缩板61处于收缩的状态,此时伸缩板61完全位于调节槽3的内部,并且伸缩板61的表面与活动板9的表面无接触,从而方便限位件105和连接缺口203之间的安装或拆卸;
当第二凸面502的表面与传动滑板6的表面接触时,伸缩板61处于展开的状态,此时伸缩板61的表面深入压紧槽8的内部且位于活动板9的上方。
有益效果:
通过伸缩板61推入活动板9的上方,使得活动板9的顶部与伸缩板61的顶部接触,使得伸缩板61通过活动板9及底部的压紧弹簧81对限位件105提供向下的弹力,从而为限位件105提供向下的压力补偿,增强限位件105安装入连接缺口203内部后的稳定性和压力补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的表面与所述母接头的内表面之间插接;
所述公接头包括公胶壳和母端子;
所述公胶壳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两排第一安装插孔,所述公胶壳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抵触角,所述公胶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
所述母端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卡扣;
所述母接头包括母胶壳和公端子;
所述母胶壳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排第二安装插孔,所述母胶壳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抵触角,所述第二抵触角的上方与所述第二安装插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母胶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抵触卡板;
所述公端子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地步铜针,所述公端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胶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组限位件,所述第一安装插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母胶壳的正面开设有至少两组连接缺口,所述连接缺口的内表面与所述限位件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安装插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缺口的内表面之间平行分布,两个所述限位件的表面之间平行分布,所述公端子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表面相适配,所述母端子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表面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触角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安装插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卡扣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抵触角的下表面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卡板的下方与所述母胶壳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卡扣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抵触角的上表面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金属凸块,所述母端子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金属件,所述母端子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铆脚和第二铆脚,所述公端子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凸点、第三铆脚和第四铆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插孔的内表面卡接,所述连接金属凸块的外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弹性金属件的外表面为凸起的弧形面结构,所述弹性金属件的凸起部分与所述连接金属凸块的外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步铜针的表面分别与所述连接金属凸块的外表面和所述弹性金属件的外表面抵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脚的开口张度和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二铆脚的开口张度和高度,所述第三铆脚的开口张度和高度均大于所述第四铆脚的开口张度和高度,所述限位凸点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插孔的内表面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胶壳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母胶壳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凸轮,所述传动凸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滑板,所述传动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调节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件的一侧开设有压紧槽,所述压紧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为弧形结构。
CN202120643717.3U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 Active CN214706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3717.3U CN214706447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3717.3U CN214706447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6447U true CN214706447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2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3717.3U Active CN214706447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6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09089U (zh) 卡缘连接器
US95206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idewardly exposed contacts
WO2022135541A1 (zh) Usb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61823A (zh) 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
CN214706447U (zh) 一种1.25mm双排带卡扣连接器
US627374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4013286U (zh) 一种插接件
CN214957448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
CN21051711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2085349U (zh) 一体式超薄连接器
CN201038461Y (zh) 电连接装置
CN112382893A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7425356B (zh)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CN214754288U (zh) 一种板扣板凸形连接器
CN110600932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4706422U (zh) 一种板扣板凹形连接器
CN214754550U (zh) 板扣板连接组件
CN217848396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8827979U (zh) 一种防跪pin的连接器
CN214957447U (zh) 一种定位胶芯
CN113161779B (zh) 一种板扣板连接组件
CN215343091U (zh) 一种连接端子及插座连接器
CN216794119U (zh) 一种一体式母端子
CN213401683U (zh) 一种防尘的usb连接器
CN214797836U (zh) 二次锁入压接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