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6337U -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6337U
CN214706337U CN202121260119.4U CN202121260119U CN214706337U CN 214706337 U CN214706337 U CN 214706337U CN 202121260119 U CN202121260119 U CN 202121260119U CN 214706337 U CN214706337 U CN 214706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or
base
connector terminal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01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徐红强
许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01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6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6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6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其中连接器端子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组件和后塞,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基部以及通过第一弯折段连接的第一焊接脚;第二端子具有第二基部以及通过第二弯折段连接的第二焊接脚,第二基部与第一基部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第二弯折段的内侧和第一弯折段的内侧相背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弯折段的内侧朝向与第二弯折的内侧相背设置,使得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保证在弯折前和弯折后的第一焊接脚和第二焊接脚均能相互间隔排布于后塞上,避免端子弯折后焊接脚互相过于靠近以及后塞组装时带来的产品不良问题,缩减组装工序。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端子中,导电端子分布于绝缘本体上,在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组接后,再将后塞装于绝缘本体上,用于固定导电端子的焊接脚,保证焊接脚之间的间距分布,以提高焊接脚与电路板的焊接速度和成功率。但上述现有的连接器结构在实际使用和组装上存在诸多不足,由于连接器的端子数量较多,在微型化发展的产品结构条件下,焊接脚之间的间距已相当微小,且端子不同位置弯折后,端子的焊接脚互相过于靠近的问题更加突出,导致后塞组装时会产生较多的不良产品,组装工艺复杂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降低组装后塞时产生不良产品的概率,同时也避免端子弯折后焊接脚互相过于靠近的问题,缩减组装工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端子组件和后塞,所述端子组件包括:
第一端子,其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基部和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一基部嵌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其一端通过第一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一焊接脚;
第二端子,其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二基部和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二基部嵌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与所述第一基部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基部一端通过第二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内侧和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内侧相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延伸有一舌板,所述第一基部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基部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贴靠于所述舌板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基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第一弯折结构,所述第一弯折结构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一焊接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基部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第二弯折结构,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的内侧背离所述第二焊接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基部通过第一弧形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一基部,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一弯折段内侧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基部通过第二弧形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内侧背离所述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内侧背离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内侧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后塞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第一焊接脚和所述第二焊接脚分别穿出所述后塞,伸出所述容置槽外。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容置槽的限位槽,所述后塞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槽容置所述限位部,限位所述后塞沿所述连接器端子插装方向移动。
一种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器端子,还包括屏蔽外壳,所述屏蔽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
作为优选,所述屏蔽外壳上设置有卡扣部,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部抵靠于所述卡槽的槽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端子中,通过第一端子的第一弯折段与第二端子的第二弯折段的配合设置,即第一弯折段的内侧朝向与第二弯折段的内侧朝向相反,使得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能够保证在弯折前和弯折后的第一焊接脚和第二焊接脚均能相互间隔排布于后塞上,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端子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在加工时,能够先将后塞组装,再进行一次性端子弯折,降低组装后塞时产生不良产品的概率,同时也避免了端子多次弯折后焊接脚互相过于靠近的问题,缩减组装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绝缘本体;11-舌板;12-容置槽;121-限位槽;13-卡槽;
2-端子组件;
21-第一端子;211-第一基部;2111-第一连接部;2112-第一弧形段;212-第一焊接脚;2121-第三弧形段;213-第一弯折段;214-第一接触部;
22-第二端子;221-第二基部;2211-第二连接部;2212-第二弧形段;222-第二焊接脚;2221-第四弧形段;223-第二弯折段;224-第二接触部;
3-后塞;31-限位部;
4-屏蔽外壳;41-卡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绝缘本体1以及设置于绝缘本体1上的端子组件2和后塞3,端子组件2包括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其中,第一端子21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基部211和第一焊接脚212,第一基部211嵌设于绝缘本体1上,其一端通过第一弯折段213连接第一焊接脚212;第二端子22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二基部221和第二焊接脚222,第二基部221嵌设于绝缘本体1上,与第一基部21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二基部221一端通过第二弯折段223连接第二焊接脚222,第二弯折段223的内侧和第一弯折段213的内侧相背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中,通过第一端子21的第一弯折段213与第二端子22的第二弯折段223的配合设置,即第一弯折段213的内侧朝向与第二弯折段223的内侧朝向相反,使得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能够保证在弯折前和弯折后的第一焊接脚212和第二焊接脚222均能相互间隔排布于后塞3上,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端子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在加工时,能够先将后塞3组装,再进行一次性端子弯折,降低组装后塞3时产生不良产品的概率,同时也避免了端子多次弯折后焊接脚互相过于靠近的问题,缩减组装工序。
参见图2和图3,绝缘本体1的一端延伸有一舌板11,第一基部211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一接触部214,第二基部221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接触部224,第一接触部214和第二接触部224分别贴靠于舌板11的两侧,以使第一接触部214和第二接触部224,以保证舌板11与外接电器件接触时具有良好的电接触性。
可选地,第一接触部214的尾端和第二接触部224的尾端相背离设置,均朝向舌板11的边缘延伸,在舌板11的端部形成均匀的电接触点。
参见图2,第一基部211通过第一连接部2111连接于第一接触部214,第一基部211与第一连接部2111形成第一弯折结构,第一弯折结构的内侧朝向第一焊接脚212,以使第一接触部214贴靠于舌板11朝向第一焊接脚212的侧面上。
参见图3,第二基部221通过第二连接部2211连接于第二接触部224,第二基部221与第二连接部2211形成第二弯折结构,第二弯折结构的内侧背离第二焊接脚222,以使第二接触部224与第一接触部214相背离,贴靠于舌板11背离第一焊接脚212的侧面上。即通过第一连接部2111和第二连接部2211相背离设置,使得第一接触部214与第二接触部224分别贴靠于舌板11的两侧。
参见图2,第一基部211通过第一弧形段2112连接于第一弯折段213,第一弯折段213的内侧朝向第一基部211,第一弧形段2112的内侧朝向第一弯折段213内侧设置,即第一弧形段2112与第一弯折段213连接形成一U形弯折结构,以使第一焊接脚212靠近第一基部211设置。
参见图3,第二基部221通过第二弧形段2212连接于第二弯折段223,第二弯折段223的内侧背离第二基部221,第二弧形段2212的内侧背离第二弯折段223的内侧设置,即第二弧形段2212与第二弯折段223连接形成一连续的阶梯结构,以使第二焊接脚222远离第二基部221设置,与第一焊接脚212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使得第二焊接脚222与第一焊接脚212间隔布置于后塞3上。
参见图1至图3,绝缘本体1上设置有容置槽12,容置槽12设置于绝缘本体1背离舌板11的一侧,后塞3容置于容置槽12中,用于固定第一焊接脚212和第二焊接脚222。
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3,第一焊接脚212的一端通过第三弧形段2121连接于第一弯折段213的一端,另一端穿出后塞3的一侧面并伸出容置槽12外,用于外接电路板,第一弯折段213的另一端穿出后塞3的另一侧面并连接于第一弧形段2112;第二焊接脚222的一端通过第四弧形段2221连接于第二弯折段223的一端,另一端穿出后塞3的一侧面并伸出容置槽12外,用于外接电路板,第二弯折段223的另一端穿出后塞3的另一侧面并连接于第二弧形段2212。其中,第三弧形段2121的内侧与第一弯折段213的内侧相背离,朝向第二焊接脚222;第四弧形段2221的内侧与第二弯折段223的内侧相背离,朝向第一焊接脚212。
参见图1,绝缘本体1上设置有连通于容置槽12的限位槽121,后塞3上设置有限位部31,限位槽121容置限位部31,限位后塞3沿连接器端子插装方向移动,以使后塞3牢固地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避免其发生晃动,从而保证第一焊接脚212和第二焊接脚222被后塞3稳定地固定住。
可选地,限位部31为弹性体,与限位槽121过盈配合。
通过本实施中的连接器端子的结构设计,能够在加工组装时,首先,将后塞3成型于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上;然后,对第一基部211与第一弯折段213之间的连接段以及第二基部221与第二弯折段223之间的连接段进行一次性弯折,即形成第一端子21的第一弧形段2112和第二端子22的第二弧形段2212,通过此弯折步骤将后塞3卡装到位于绝缘本体1上。基于第一弯折段213和第二弯折段223相背离的结构设置,保证了在第一弧形段2112和第二弧形段2212形成前后,第一焊接脚212和第二焊接脚222均能够间隔布置于后塞3上,即解决端子弯折后焊接脚互相过于靠近的问题,同时缩减组装工序。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如上的连接器端子,参图1和图5,还包括屏蔽外壳4,屏蔽外壳4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其中,舌板11通过屏蔽外壳4一侧的开口连通于外接电器件,后塞3、第一焊接脚212和第二焊接脚222容置于屏蔽外壳4另一侧的开口处。
参见图1和图4,屏蔽外壳4上设置有卡扣部41,绝缘本体1上设置有卡槽13,卡扣部41抵靠于卡槽13的槽底,以使屏蔽外壳4与绝缘本体1之间稳定连接,提高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绝缘本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端子组件(2)和后塞(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2)包括:
第一端子(21),其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基部(211)和第一焊接脚(212),所述第一基部(211)嵌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其一端通过第一弯折段(213)连接所述第一焊接脚(212);
第二端子(22),其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二基部(221)和第二焊接脚(222),所述第二基部(221)嵌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与所述第一基部(21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基部(221)一端通过第二弯折段(223)连接所述第二焊接脚(222),所述第二弯折段(223)的内侧和所述第一弯折段(213)的内侧相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一端延伸有一舌板(11),所述第一基部(211)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一接触部(214),所述第二基部(221)的另一端延伸有第二接触部(224),所述第一接触部(214)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4)分别贴靠于所述舌板(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211)通过第一连接部(2111)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14),所述第一基部(2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形成第一弯折结构,所述第一弯折结构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一焊接脚(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部(221)通过第二连接部(2211)连接于所述第二接触部(224),所述第二基部(2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1)形成第二弯折结构,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的内侧背离所述第二焊接脚(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部(211)通过第一弧形段(2112)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213),所述第一弯折段(213)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一基部(211),所述第一弧形段(2112)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一弯折段(213)内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部(221)通过第二弧形段(2212)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段(223),所述第二弯折段(223)的内侧背离所述第二基部(221),所述第二弧形段(2212)的内侧背离所述第二弯折段(223)的内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设置有容置槽(12),所述后塞(3)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2)中,所述第一焊接脚(212)和所述第二焊接脚(222)分别穿出所述后塞(3),伸出所述容置槽(12)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容置槽(12)的限位槽(121),所述后塞(3)上设置有限位部(31),所述限位槽(121)容置所述限位部(31),限位所述后塞(3)沿所述连接器端子插装方向移动。
9.一种连接器,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外壳(4),所述屏蔽外壳(4)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4)上设置有卡扣部(41),所述绝缘本体(1)上设置有卡槽(13),所述卡扣部(41)抵靠于所述卡槽(13)的槽底。
CN202121260119.4U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Active CN214706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0119.4U CN214706337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0119.4U CN214706337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6337U true CN214706337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5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0119.4U Active CN214706337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6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1277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9525223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0513173B1 (ko) 일체형 래칭 및 접지 구조가 있는 커넥터 차폐부
US5788539A (en) Surfac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729890B2 (en) Reduced-size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3216050B2 (ja) 低背型表面取付電気コネクタ
US72293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shell
JP2838135B2 (ja) 薄型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US20050048839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40180577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035814B2 (ja) 表面係合式電気コネクタ
JPH07326416A (ja)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US20020064996A1 (en) Retention element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140917B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atch mean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CN113131284A (zh) 电连接器
JP2000260509A (ja) 基板対基板型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EP127618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receiving a plug
CN214706337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CN210576571U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座及连接器组件
JP4417491B2 (ja) シールド型コネクタ
CN214227284U (zh) 一种btb连接器
JP2787534B2 (ja) 接触子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ソケット
CN212783885U (zh) 一种正反插连接器
CN209844107U (zh) 一种具有接地屏蔽结构的连接器
CN109411921B (zh) 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