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4448U - 移动温控器 - Google Patents

移动温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4448U
CN214704448U CN202121326761.8U CN202121326761U CN214704448U CN 214704448 U CN214704448 U CN 214704448U CN 202121326761 U CN202121326761 U CN 202121326761U CN 214704448 U CN214704448 U CN 214704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control module
temperature sensor
temperatur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267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懋
秦华
斯钦
姜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213267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4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4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4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温控器,包括:电发热件,具有至少一发热区域;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热区域并用以实时采集所述发热区域的温度信息;控制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内部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并与所述电发热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并控制所述电发热件的温度和/或发热时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温控器,相较于传统的移动电源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携带的特点,可以有效动态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长。

Description

移动温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温控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烯碳发热材料的移动温控器。
背景技术
烯碳发热材料具有低电压、电热转换效率高、寿命长、柔软等特性,目前供电方式都采用5v移动电源供电方式,该方法无法对大功率发热材料加热,更无法精准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长。
另外,现有的温控器无法根据需要同时适应多个发热片,为了满足该需求,需要同时提供多个独立的温控器,造成成本非常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温控器,其能够可以有效动态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温控器,包括:
电发热件,具有至少一发热区域;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热区域并用以实时采集所述发热区域的温度信息;和控制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内部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并与所述电发热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并控制所述电发热件的温度和/或发热时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USB输出端口,所述电发热件通过导电线路连接于所述USB输出端口。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USB输出端口为4芯端口,包括供电电源端口和温度传感器反馈端口,所述电发热件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端口,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反馈端口之间通信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USB输出端口,每个所述USB输出端口分别对应连接于一电发热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盒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并至少用以显示工作参数的显示面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用以设定工作参数的操作按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发热件采用石墨烯发热材料、碳纳米管发热材料或碳纤维发热材料。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接触式传感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内还设置有用以对控制模块、电发热件提供电源的电池单元,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池单元电性连接的充电端口。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端口电压为0-24V,功率为0-70W。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温控器,相较于传统的温控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携带的特点,可以有效动态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长。
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方面,移动温控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数量的电发热件进行工作,成本低,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移动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移动温控器的主控板原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恒温调节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动态调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移动温控器,包括控制盒10和发热单元20,控制盒10和发热单元20之间通过导电线路30进行连接。
发热单元20包括电发热件21和温度传感器22。电发热件21优选采用烯碳发热材料,烯碳发热材料可以为石墨烯发热材料、碳纳米管发热材料、碳纤维发热材料等。电发热件21的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发热区域,温度传感器22设置于发热区域并用以实时采集发热区域的温度信息。
一实施例中,电发热件21为柔性的片状结构,该片状结构可以包括一柔性载体,比如纺织布,发热材料形成于柔性载体的表面,柔性载体还可以同时作为绝缘层或隔热层。
温度传感器22优选为贴片式传感器,可以采用热电偶、热敏电阻、铂电阻等。
结合图2所示,控制盒10包括盒体11,盒体11界定了一保护腔体,保护腔体内设置有控制模块12和电池13。
控制模块12可以包括嵌入式单片机、升压电路、降压电路、计时器、反馈电路等。
温度传感器22与嵌入式单片机之间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温度传感器22实时采集发热区域的温度信息,并实时将该温度信息传输至嵌入式单片机,嵌入式单片机通过预设的温度或加热时长指令,控制升压电路、降压电路对电发热件21进行供电。
控制盒10上还设置有用以设定工作参数的操作按键15,操作按键15连接于控制模块12,控制模块12接收操作按键15的控制指令并实现对电发热件21的控制。工作参数可以包括电发热件21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按键15可以为物理按键,也可以采用触摸屏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反馈温度信息,并对电发热件21进行恒温控制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温度在30min内恒定在45℃左右。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反馈温度信息,并对电发热件21进行动态温控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不同的时间点,控制不同的发热温度。
在一实施方式当中,控制盒10上还设置有至少用以显示工作参数的显示面板16,显示面板16可以用以实时显示当前电发热件21的工作温度、工作时长,也可以配合操作按键15显示当前的设置参数。显示面板16和操作按键15优选地设置于盒体11的同一表面。
显示面板16可以采用LED屏幕、电子墨水显示屏、量子点显示屏、led显示屏、触摸屏等,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
为了方便便携,所采用的电池13需要具备容量大、重量轻的优点,综合考虑优选采用锂电池,比如可以为聚合物电池、石墨烯电极电池、18650电池等。电池13除了为电发热件21供电,同时还为控制盒10内所有需要电源的元件进行供电。
电池13为可充电电池,盒体1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端口14,充电端口14连接于控制模块12,并用以为电池13进行充电。
一实施例中,充电端口电压为0-24V,功率为0-70W。
充电端口的类型为USB端口、type-c端口、Micro-USB、Mini-USB、Lightning等,本实施例并不限制。
导电线路30用以将来自控制盒10的电源或控制信号输送至电发热件21和温度传感器22。导电线路30与控制盒10之间采用插置方式的可拆卸电连接。
一实施例中,盒体11的一侧设置USB输出端口17,USB输出端口17连接于控制模块12,导电线路30的一端相应设置有USB连接器,该USB连接器与USB输出端口17之间可以电性连接。
USB输出端口17输出的电压范围为0-36V,输出功率为0-70W。
进一步地,USB输出端口17为4芯端口,包括供电电源端口和温度传感器反馈端口,所述电发热件21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端口,所述温度传感器22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反馈端口之间通信连接。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多个电发热件21同时工作的需求,为了降低使用成本,盒体11的一侧设置了多个USB输出端口17,优选为1-5个,同时针对该多个USB输出端口17配置了多个发热单元20,每个发热单元20分别和一导电线路30构成一整体。
当需要一个电发热件21工作时,选择一个USB输出端口17并连接一个发热单元20进行工作。当需要多个电发热件21工作时,可以选择多个USB输出端口17,每个USB输出端口17分别连接一个发热单元20进行工作。
一实施例中,每个发热单元20独立进行控制,对应每个发热单元20可以分别对应设置操作按键15,因此,不同的发热单元20可以根据需要工作在不同的模式,比如不同的发热单元可以独立进行温度采集,并具有不同的工作温度和工作时长。
在一应用示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温控器可以作为辅助康复设备用于人体治疗或恢复,在使用时,由于电加热件为片状,可以使其贴附在人体皮肤表面进行加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控制模块的设置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控制烯碳发热材料的发热温度、加热时长。另外移动温控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数量的电发热件进行工作,成本低,操作灵活。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移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发热件,具有至少一发热区域;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热区域并用以实时采集所述发热区域的温度信息;和
控制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内部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并与所述电发热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并控制所述电发热件的温度和/或发热时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USB输出端口,且
所述电发热件通过导电线路连接于所述USB输出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输出端口为4芯端口,包括供电电源端口和温度传感器反馈端口,
所述电发热件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端口,且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反馈端口之间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USB输出端口,
每个所述USB输出端口分别对应连接于一电发热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并至少用以显示工作参数的显示面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用以设定工作参数的操作按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件采用石墨烯发热材料、碳纳米管发热材料或碳纤维发热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接触式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还设置有用以对控制模块、电发热件提供电源的电池单元,
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池单元电性连接的充电端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口电压为0-24V,功率为0-70W。
CN202121326761.8U 2021-06-15 2021-06-15 移动温控器 Active CN214704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6761.8U CN214704448U (zh) 2021-06-15 2021-06-15 移动温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6761.8U CN214704448U (zh) 2021-06-15 2021-06-15 移动温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4448U true CN214704448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5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26761.8U Active CN214704448U (zh) 2021-06-15 2021-06-15 移动温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4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4114Y (zh) 一种长时工作发热鞋
CN206933893U (zh) 智能石墨烯发热枕头
CN111328157B (zh) 一种采用温度控制电路的按摩器
CN214704448U (zh) 移动温控器
CN205827264U (zh) 一种石墨烯智能温控毯
CN205649018U (zh) 一种智能温控发热鞋
CN205409762U (zh) 光伏电热服装
CN2925133Y (zh) 发热保暖内衣
CN206402471U (zh) 智能石墨烯发热颈椎枕
CN208610005U (zh) 一种智能温控保健鞋及其温控装置
CN206498551U (zh) 智能石墨烯发热毯
CN201256822Y (zh) 可遥控的调温被褥和枕头
CN213465946U (zh) 一种采用温度控制电路的按摩器
CN201805979U (zh) 电热手套
CN213908590U (zh) 一种兼容快充移动电源的高功率发热服
CN106094924B (zh) 一种石墨烯智能温控毯
CN209489566U (zh) 一种基于印刷电子的发热鞋垫
CN211087023U (zh) 一种用于人体的智能温度调控装置
CN204812088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多功能电热衣
CN212880615U (zh) 一种采用蓝牙主控电路的按摩器
CN201957809U (zh) 可供暖的手套
KR101793309B1 (ko) 전자파 발생 방지가 가능한 발열장갑
CN215537821U (zh) 一种两用型理疗装置
CN209965287U (zh) 一种电暖服
CN220987778U (zh) 一种智能控制保温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ongwu (Zhejiang)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Assignor: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TECH AND NANO-BIONICS (SINANO),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100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obil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90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