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4181U - 新型智能眼镜 - Google Patents

新型智能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4181U
CN214704181U CN202120839766.4U CN202120839766U CN214704181U CN 214704181 U CN214704181 U CN 214704181U CN 202120839766 U CN202120839766 U CN 202120839766U CN 214704181 U CN214704181 U CN 214704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es
nose
legs
joint portion
len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97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顺平
马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urni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urni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urni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urni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97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4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4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4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眼镜,该新型智能眼镜包括:眼镜主体和矫正镜片组件;其中,眼镜主体包括镜框、设于镜框两端的镜腿、设于镜框中部的鼻托以及安装在镜框内的显示单元;矫正镜片组件包括两个镜片以及连接两个镜片的中间连接件;鼻托与镜框一体成型设置,鼻托远离鼻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中间连接件包括两个夹脚,两个夹脚夹设在鼻托的两侧,夹脚下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本申请实现了提高视力矫正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佩戴眼镜后的负担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视力矫正用户在使用AR/VR眼镜时体验差,并且由于两个眼镜镜腿和重量的叠加,导致用户使用负担较重的问题。

Description

新型智能眼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眼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AR技术或VR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中AR通过检测、模拟等方式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的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从而增强人们的感官体验,使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感得到提高。现有技术中的增强现实技术多以眼镜的形式作为产品输出,人们需要像配戴眼镜一样佩戴于眼部位置,即可体验。由于部分用户需要进行视力矫正,而相关技术中的AR/VR眼镜未考虑有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的用户的佩戴需求,导致用户需要先戴矫正眼镜,再佩戴AR/VR眼镜,体验差,并且由于两个眼镜镜腿和重量的叠加,导致用户使用负担较重。
针对相关技术中视力矫正用户在使用AR/VR眼镜时体验差,并且由于两个眼镜镜腿和重量的叠加,导致用户使用负担较重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眼镜,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视力矫正用户在使用AR/VR眼镜时体验差,并且由于两个眼镜镜腿和重量的叠加,导致用户使用负担较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眼镜,该新型智能眼镜包括:眼镜主体和矫正镜片组件;其中,所述眼镜主体包括镜框、设于镜框两端的镜腿、设于镜框中部的鼻托以及安装在所述镜框内的显示单元;所述矫正镜片组件包括两个镜片以及连接所述两个镜片的中间连接件;所述鼻托与所述镜框一体成型设置,鼻托远离鼻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两个夹脚,两个所述夹脚夹设在所述鼻托的两侧,所述夹脚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进一步的,第一卡接部包括设于所述鼻托侧面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设于两个所述夹脚相对侧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卡接配合。
进一步的,第一卡接部包括设于所述鼻托侧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设于两个所述夹脚相对侧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卡接配合。
进一步的,中间连接件呈“门”字形设置,两个所述夹脚位于中间连接件的左右两侧,所述镜片与所述夹脚相背离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中间连接件采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鼻托之间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第二凸起的表面呈弧形设置。
进一步的,夹脚的相对面具有内凹的弧面,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夹脚的最下端。
进一步的,两片所述镜片沿中间连接件的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两片镜片的相对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两端与对应的安装孔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眼镜主体和矫正镜片组件;其中,所述眼镜主体包括镜框、设于镜框两端的镜腿、设于镜框中部的鼻托以及安装在所述镜框内的显示单元;所述矫正镜片组件包括两个镜片以及连接所述两个镜片的中间连接件;所述鼻托与所述镜框一体成型设置,鼻托远离鼻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两个夹脚,两个所述夹脚夹设在所述鼻托的两侧,所述夹脚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达到了便于在智能眼镜主体的镜框上安装矫正镜片组件,避免用户重复佩戴眼镜,并简化了传统矫正眼镜结构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视力矫正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佩戴眼镜后的负担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视力矫正用户在使用AR/VR眼镜时体验差,并且由于两个眼镜镜腿和重量的叠加,导致用户使用负担较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矫正镜片组件,2镜片,3第二凸起,4夹脚,5中间连接件,6镜框,7显示单元,8鼻托,9第二凹槽,10第一卡接部,11第二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眼镜,该新型智能眼镜包括:眼镜主体和矫正镜片组件1;其中,眼镜主体包括镜框6、设于镜框6两端的镜腿、设于镜框6中部的鼻托8以及安装在镜框6内的显示单元7;矫正镜片组件1包括两个镜片2以及连接两个镜片2的中间连接件5;鼻托8与镜框6一体成型设置,鼻托8远离鼻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0,中间连接件5包括两个夹脚4,两个夹脚4夹设在鼻托8的两侧,夹脚4下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10卡接的第二卡接部11。
本实施例中,智能眼镜主体包括镜框6、设于镜框6两端的镜腿以及设于镜框6上的两个显示单元7,显示单元7与人的左眼和右眼对应。显示单元7用于实现VR或AR图像显示,当用户佩戴该智能眼镜时可通过显示单元7获取图像。夹持固定结构固定在镜框6的内侧,即贴近用户眼睛的一侧。两个矫正镜片2通过中间连接件5连为一体,可便于用户安装和拆卸,并且矫正镜片组件1的固定强度较高,使用也更为稳定,使用时镜片2的中心(瞳距)变化较小。中间连接件5两侧的夹脚4可与镜框6上的两个鼻托8对应,从而通过夹脚4和鼻托8配合实现将中间连接件5和镜片2固定在镜框6的内侧,为提高夹脚4和鼻托8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夹脚4夹设在鼻托8上时,第一卡接部10和第二卡接部11相配合实现对中间连接件5的稳定固定,从而实现对镜片2的稳定固定。为了不影响用户的佩戴体验,鼻托8靠近鼻梁的一侧光滑设置,第一卡接部10安装在鼻托8远离鼻梁的一侧。
如图1所示,第一卡接部10包括设于鼻托8侧面的第一凸起,第二卡接部11包括设于两个夹脚4相对侧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卡接配合。当中间连接件5通过夹脚4夹设在鼻托8侧面时,位于夹脚4上的第一凹槽和位于鼻托8侧面的第一凸起咬合,从而实现夹脚4和鼻托8之间的稳定连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夹脚4产生滑动,导致镜片2产生位移。
同理可调换第一卡接部10和第二卡接部11的具体结构实现夹脚4和鼻托8的连接,具体的,第一卡接部10包括设于鼻托8侧面的第二凹槽9,第二卡接部11包括设于两个夹脚4相对侧的第二凸起3,第二凹槽9与第二凸起3卡接配合。
为进一步提高夹脚4和鼻托8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夹脚4的相对侧和鼻托8的相背侧可设置能够产生磁吸的磁铁,磁铁呈薄片状嵌设在对应的夹脚4和鼻托8上。
如图1所示,中间连接件5呈“门”字形设置,两个夹脚4位于中间连接件5的左右两侧,镜片2与夹脚4相背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中间连接件5采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可为重量较轻的塑料。
如图1所示,鼻托8之间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从而便于将夹脚4夹设在鼻托8上,第二凸起3的表面呈弧形设置,第二凹槽9内表面也呈弧形设置,则便于第二凸起3和第二凹槽9的咬合。
进一步的,夹脚4的相对面具有内凹的弧面,使得两个夹脚4下端的间隙小于中部的间隙,从而便于将夹脚4夹设在鼻托8上,第二凸起3设置在夹脚4的最下端。
进一步的,两片镜片2沿中间连接件5的轴线对称设置。两片镜片2的相对端均开设有安装孔,中间连接件5的两端与对应的安装孔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主体和矫正镜片组件;其中,
所述眼镜主体包括镜框、设于镜框两端的镜腿、设于镜框中部的鼻托以及安装在所述镜框内的显示单元;
所述矫正镜片组件包括两个镜片以及连接所述两个镜片的中间连接件;
所述鼻托与所述镜框一体成型设置,鼻托远离鼻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两个夹脚,两个所述夹脚夹设在所述鼻托的两侧,所述夹脚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设于所述鼻托侧面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设于两个所述夹脚相对侧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设于所述鼻托侧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设于两个所述夹脚相对侧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呈“门”字形设置,两个所述夹脚位于中间连接件的左右两侧,所述镜片与所述夹脚相背离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采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托之间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的表面呈弧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脚的相对面具有内凹的弧面,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夹脚的最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镜片沿中间连接件的轴线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镜片的相对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两端与对应的安装孔固定连接。
CN202120839766.4U 2021-04-22 2021-04-22 新型智能眼镜 Active CN214704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9766.4U CN214704181U (zh) 2021-04-22 2021-04-22 新型智能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9766.4U CN214704181U (zh) 2021-04-22 2021-04-22 新型智能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4181U true CN214704181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3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9766.4U Active CN214704181U (zh) 2021-04-22 2021-04-22 新型智能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4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7988A (zh) 一种可调节佩戴的眼镜
EP3396440A1 (en) Bifocal glasses-shaped frame
CN214704181U (zh) 新型智能眼镜
CN210514842U (zh) 一种方便更换鼻托的xr眼镜
KR101180990B1 (ko) 부착형 입체 영상용 안경
CN209343059U (zh) 一种适合近视人群佩戴的3d眼镜
CN213482602U (zh) 智能ar眼镜
CN214704182U (zh) 智能眼镜的镜片固定结构
CN214704180U (zh) 便于安装矫正镜片的智能眼镜
CN209198787U (zh) 可方便调换近视镜片的ar眼镜
CN213581618U (zh) 一种智能眼镜镜片安装结构
CN210401894U (zh) 一种金属前挂眼镜
CN210581171U (zh) 一种与帽子相配合的多功能眼镜组件
CN200997022Y (zh) 具磁性的眼镜
CN202676985U (zh) 一种眼镜
CN206039051U (zh) 一种便携式虚拟现实装置及虚拟现实显示系统
CN207396904U (zh) 一种防蓝光降度数眼镜
CN217443653U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CN220141939U (zh) 护目镜
CN113835224A (zh) 智能眼镜
CN210626809U (zh) 一种夹片式金属镜框
US20120307195A1 (en) Magnetic pulling type free hanging frame for eyeglasses
CN214751113U (zh) 智能眼镜
JP7004358B2 (ja) 累進レンズ用眼鏡のフレーム
CN21659578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无框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