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1329U -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1329U
CN214701329U CN202022917634.7U CN202022917634U CN214701329U CN 214701329 U CN214701329 U CN 214701329U CN 202022917634 U CN202022917634 U CN 202022917634U CN 214701329 U CN214701329 U CN 214701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heat exchange
water stora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176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小英
张海刚
董晓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Mein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Yater Kechua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Yater Kechua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Yater Kechua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176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1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1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1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源热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后设置的U形换热管,所述U形换热管的两端均贯穿伸入蓄水箱内,所述U形换热管的水平部外侧套接有换热护套,前后相邻两个U形换热管之间通过多个连通管固定连通,所述蓄水箱的上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筒和出水筒,所述进水筒和出水筒内均插套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右侧内壁固定设置有泵机。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土壤热源不够的时候进行有效补热操作,保证了用户的供热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源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与建筑物内部完成热交换的装置。冬季从土壤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向土壤排热,为建筑物制冷。它以土壤作为热源、冷源,通过高效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热或供冷。
随着现有土壤源热泵使用用户的增多,在集中抽取土壤中的热源时,土壤热源的实际使用效果下降,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冬季供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集中抽取土壤中的热源时,土壤热源的实际使用效果下降,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冬季供热需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后设置的U形换热管,所述U形换热管的两端均贯穿伸入蓄水箱内,所述U形换热管的水平部外侧套接有换热护套,前后相邻两个U形换热管之间通过多个连通管固定连通,所述蓄水箱的上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筒和出水筒,所述进水筒和出水筒内均插套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右侧内壁固定设置有泵机,所述泵机的进水口通过水管固定连通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多个插接在U形换热管上端内侧的插接管,所述泵机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出水筒连通;
所述蓄水箱的外侧通过多个支架固定安装有太阳集热灶,所述太阳集热灶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导热棒,多根所述导热棒的一端均贯穿伸入蓄水箱内且固定连接有多个集热板。
优选的,所述U形换热管的水平部由多个弯弧部组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压接在进水筒和出水筒上端的固定环板,所述固定环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螺块,所述进水筒和出水筒的上端开设有与环形螺块螺纹连接的环形螺槽。
优选的,所述进水筒和出水筒的上端外侧对称转动连接有多个压接在固定环板上侧的L形定位板,所述L形定位板和固定环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L形定位板的一端下侧设为斜面。
优选的,所述插接管外包覆有一层密封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通过设有的蓄水箱,用户将冷水通过冷水管送入进水筒内,进而送入蓄水箱中,冷水从U形换热管的左端进入U形换热管内,U形换热管深埋土壤中,换热护套将土壤中的热量与冷水进行换热操作,冷水加热呈热水后,泵机从U形换热管内将热水汲取处,并通过出水筒和热水管输出,能够快速利用土壤热源进行供热,且在冬季热量不足的时候,太阳集热灶将太阳热量集中输送至导热棒上,导热棒将热量快速集中在集热板上对蓄水箱内的水源加热,能够对土壤热源不够的时候进行有效补热操作,保证了用户的供热需求。
2、该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通过设有的连接管,在安装冷水管和热水管时,将连接管分别插套在进水筒和出水筒内,此时固定环板抵挡在进水筒和出水筒的上侧,通过环形螺块和环形螺槽的螺纹连接能够实现对连接管的稳固固定,再翻转L形定位板,使得L形定位板压接在固定环板的上侧实现进一步固定限位,能够实现对冷水管和热水管的快速拆装,便于使用。
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土壤热源不够的时候进行有效补热操作,保证了用户的供热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箱、2 U形换热管、3换热护套、4连通管、5进水筒、6出水筒、7连接管、8冷水管、9热水管、10泵机、11集水管、12插接管、13支架、14太阳集热灶、15导热棒、16集热板、17固定环板、18环形螺块、19环形螺槽、20 L形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包括蓄水箱1,蓄水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后设置的U形换热管2,U形换热管2的两端均贯穿伸入蓄水箱1内,U形换热管2的水平部外侧套接有换热护套3,前后相邻两个U形换热管2之间通过多个连通管4固定连通,蓄水箱1的上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筒5和出水筒6,进水筒5和出水筒6内均插套有连接管7,两个连接管7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冷水管8和热水管9,蓄水箱1的右侧内壁固定设置有泵机10,泵机10的进水口通过水管固定连通有集水管11,集水管11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多个插接在U形换热管2上端内侧的插接管12,泵机10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出水筒6连通;
蓄水箱1的外侧通过多个支架13固定安装有太阳集热灶14,太阳集热灶14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导热棒15,多根导热棒15的一端均贯穿伸入蓄水箱1内且固定连接有多个集热板16。
U形换热管2的水平部由多个弯弧部组成。
连接管7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压接在进水筒5和出水筒6上端的固定环板17,固定环板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螺块18,进水筒5和出水筒6的上端开设有与环形螺块18螺纹连接的环形螺槽19。
进水筒5和出水筒6的上端外侧对称转动连接有多个压接在固定环板17上侧的L形定位板20,L形定位板20和固定环板17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L形定位板20的一端下侧设为斜面。
插接管12外包覆有一层密封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设有的蓄水箱1,用户将冷水通过冷水管送入进水筒5内,进而送入蓄水箱1中,冷水从U形换热管2的左端进入U形换热管2内,U形换热管2深埋土壤中,换热护套3将土壤中的热量与冷水进行换热操作,冷水加热呈热水后,泵机10从U形换热管2内将热水汲取处,并通过出水筒6和热水管9输出,能够快速利用土壤热源进行供热,且在冬季热量不足的时候,太阳集热灶14将太阳热量集中输送至导热棒15上,导热棒15将热量快速集中在集热板16上对蓄水箱1内的水源加热,能够对土壤热源不够的时候进行有效补热操作,保证了用户的供热需求,通过设有的连接管7,在安装冷水管8和热水管9时,将连接管7分别插套在进水筒5和出水筒6内,此时固定环板17抵挡在进水筒5和出水筒6的上侧,通过环形螺块18和环形螺槽19的螺纹连接能够实现对连接管7的稳固固定,再翻转L形定位板20,使得L形定位板20压接在固定环板17的上侧实现进一步固定限位,能够实现对冷水管8和热水管9的快速拆装,便于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包括蓄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后设置的U形换热管(2),所述U形换热管(2)的两端均贯穿伸入蓄水箱(1)内,所述U形换热管(2)的水平部外侧套接有换热护套(3),前后相邻两个U形换热管(2)之间通过多个连通管(4)固定连通,所述蓄水箱(1)的上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筒(5)和出水筒(6),所述进水筒(5)和出水筒(6)内均插套有连接管(7),两个所述连接管(7)的上端分别固定连通有冷水管(8)和热水管(9),所述蓄水箱(1)的右侧内壁固定设置有泵机(10),所述泵机(10)的进水口通过水管固定连通有集水管(11),所述集水管(11)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多个插接在U形换热管(2)上端内侧的插接管(12),所述泵机(10)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出水筒(6)连通;
所述蓄水箱(1)的外侧通过多个支架(13)固定安装有太阳集热灶(14),所述太阳集热灶(14)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导热棒(15),多根所述导热棒(15)的一端均贯穿伸入蓄水箱(1)内且固定连接有多个集热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换热管(2)的水平部由多个弯弧部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压接在进水筒(5)和出水筒(6)上端的固定环板(17),所述固定环板(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螺块(18),所述进水筒(5)和出水筒(6)的上端开设有与环形螺块(18)螺纹连接的环形螺槽(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筒(5)和出水筒(6)的上端外侧对称转动连接有多个压接在固定环板(17)上侧的L形定位板(20),所述L形定位板(20)和固定环板(17)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定位板(20)的一端下侧设为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管(12)外包覆有一层密封橡胶垫。
CN202022917634.7U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Active CN214701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7634.7U CN214701329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7634.7U CN214701329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1329U true CN214701329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7634.7U Active CN214701329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1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0366A (zh) 双水箱双致热效应热水系统
CN214701329U (zh)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CN201779746U (zh) 双水箱双致热效应热水系统
CN210397018U (zh) 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CN112503804A (zh)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CN203478638U (zh) 一种储水式集热模块
CN203517963U (zh) 户式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
CN210740510U (zh) 一种运用槽式太阳能光热转换采暖循环系统
CN211739235U (zh) 一种燃气具用蓄热换热装置
CN105823234A (zh) 一种紧凑型太阳能采暖热水器
CN202133136U (zh) 一种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3964411U (zh) 平行热管真空管热水加热装置
CN211177475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11551771U (zh) 一种太阳能燃气壁挂炉
CN205014318U (zh) 一种电加热多功能真空锅炉
CN208237974U (zh) 新型家庭用电炉取暖系统
CN204923522U (zh) 一种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夹套水箱
CN216205534U (zh) 一种生物质蒸汽锅炉余热再利用系统
CN210861806U (zh) 一种土壤源热泵节能补热装置
CN201034389Y (zh) 太阳能开水装置
CN218269265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供热系统
CN220169657U (zh) 屠宰专用热水机组
CN203605499U (zh) 一种分体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0663066U (zh) 一种快速加热设备
CN210458253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冷却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0

Address after: Room B1605, Entrepreneurship Plaza, No. 48 Keji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710065

Patentee after: Shaanxi Meineng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319, block A1, Jinye times,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710077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Yater Kechuang Constru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