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0545U - 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车灯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车灯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0545U
CN214700545U CN202120402462.1U CN202120402462U CN214700545U CN 214700545 U CN214700545 U CN 214700545U CN 202120402462 U CN202120402462 U CN 202120402462U CN 214700545 U CN214700545 U CN 214700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ns
low
optical element
primary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024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子维
陈兆禹
张果
张韬
沈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024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0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0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0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公开了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包括近光光学单元(2)、远光光学单元(3)、弯道照明光学单元(4)和透镜(1),近光光学单元(2)包括近光光源和近光初级光学元件,远光光学单元(3)包括远光光源和远光初级光学元件,弯道照明光学单元(4)包括弯道照明光源和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透镜(1)包括形成为一体的近光透镜部分和远光透镜部分,近光光学单元(2)和远光光学单元(3)沿透镜(1)的宽度方向(A)排列设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灯及车辆。本实用新型造型新颖美观、能够实现小开口设计、集成度高、功能多样化,能实现很好的远近光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车灯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具体地,涉及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前照灯模组的发展目前趋于小型扁平化、造型多样化、以及多功能集成化等几个方向,从目前主流汽车厂当前在售以及后期一代甚至两代的车型的前照灯模组选取方案分析来看,20mm开口左右的透镜尺寸是大家认可程度比较高且受欢迎程度也比较高的一种技术方案,而且伴随着用户对汽车大灯模组造型要求提高以及对现在一成不变的规则透镜外观的审美疲劳,具有新颖造型的前照灯模组也是汽车市场对模组开发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现有的集成远近光功能的模组透镜开口尺寸基本都在30mm以上,已经超出目前主流市场需求的20mm左右的小开口的尺寸要求,并且透镜为规则造型,外观上无创新。另外,目前市场上集成远近光功能的模组实现远近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电磁阀切换,该方案的缺点是切换时噪音大,电磁阀成本高,第二种是通过聚光器的形式实现远光功能,该方案的缺点是远光与近光的衔接处存在缺陷且很难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造型新颖美观、能够实现小开口设计,模组集成度高、功能更多样化,且能够实现很好的远近光切换,能够很好解决现有前照灯模组的远近光切换方式导致的噪音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所述车灯造型新颖美观、能够实现小开口设计,并且集成度高、功能更多样化,同时能够实现很好的远近光切换。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灯造型新颖美观、能够实现小开口设计,并且集成度高、功能更多样化,能够满足车辆的多样化造型设计和照明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包括近光光学单元、远光光学单元、弯道照明光学单元和透镜,所述近光光学单元包括近光光源和近光初级光学元件,所述远光光学单元包括远光光源和远光初级光学元件,所述弯道照明光学单元包括弯道照明光源和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所述透镜包括形成为一体的近光透镜部分和远光透镜部分,所述近光光学单元和远光光学单元沿所述透镜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射入到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射出以形成近光光形,所述远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远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射入到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射出以形成远光光形,所述弯道照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射入到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射出,且所述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相对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具有偏转角度。
优选地,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为近光反射镜,所述远光初级光学元件为远光反射镜,所述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为弯道照明反射镜。
优选地,所述远近光一体模组还包括辅助点亮单元,所述辅助点亮单元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的出射光线的一部分入射到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射出,以使所述远光透镜部分能够被点亮。
优选地,所述辅助点亮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反射元件。
优选地,所述辅助点亮单元包括两个反射元件,所述两个反射元件分别为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一反射器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的出射光线的一部分反射到所述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二反射器设置为能够将射入所述第二反射器的光线反射到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射出。
优选地,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为顺滑曲面,所述入光面包括近光入光面和远光入光面,所述近光入光面和与其对应的出光面部分形成所述近光透镜部分,所述远光入光面和与其对应的出光面部分形成所述远光透镜部分。
优选地,所述近光入光面和远光入光面均为向后凸出的曲面。
优选地,所述透镜为菲涅尔透镜,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远光初级光学元件、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和所述透镜集成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透镜形成为菲涅尔花纹结构,所述菲涅尔花纹结构设置在配光镜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车灯。
本实用新型将远光、近光、弯道照明功能集成于一体,使得模组集成度高、功能更多样化;通过设置形成为一体的近光透镜部分和远光透镜部分,使得近光透镜部分的焦点和远光透镜部分的焦点分离,从而不需要通过电磁阀切换遮光板,从而能够避免远近光切换时产生噪音,并能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近光光学单元和远光光学单元沿透镜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使得透镜的高度可以做到很小,从而能够实现小开口设计,满足主流市场需求,且透镜的造型可以顺应车灯外配光镜的延展趋势,使得模组造型新颖美观,能够提高车灯视觉效果;通过设置弯道照明光学单元,使得经弯道照明光学单元射出的光线能够射向车辆的左侧或右侧,能够将近光光形拓宽,从而为驾驶者在弯道行驶提供较宽的照明视野,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透镜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透镜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近光光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远光光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辅助点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主视图;
图9是图7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近光光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远光光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透镜 11出光面
12入光面 121近光入光面
122远光入光面 13配光镜
14菲涅尔花纹结构 2近光光学单元
21近光反射镜 3远光光学单元
31远光反射镜 4弯道照明光学单元
41弯道照明反射镜 5辅助点亮单元
51第一反射器 52第二反射器
A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前”是指远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后”是与“前”相反的方向;“左”、“右”是指与透镜1的宽度方向A相一致的方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包括近光光学单元2、远光光学单元3、弯道照明光学单元4和透镜1,所述近光光学单元2包括近光光源和近光初级光学元件,所述远光光学单元3包括远光光源和远光初级光学元件,所述弯道照明光学单元4包括弯道照明光源和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所述透镜1包括形成为一体的近光透镜部分和远光透镜部分,所述近光光学单元2和远光光学单元3沿所述透镜1的宽度方向A排列设置;所述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射入到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射出以形成近光光形,所述远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远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射入到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射出以形成远光光形,所述弯道照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射入到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射出,且所述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相对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具有偏转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车灯模组需要设置遮光板或者用于形成近光截止线的截止结构,来形成具有近光截止线的近光光形,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而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构思并不在这,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以及下文的描述中将基本不予涉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近光光学单元2、远光光学单元3、弯道照明光学单元4和透镜1,将远光、近光、弯道照明(Bending)功能集成于一体,使得模组集成度高、功能更多样化;通过设置形成为一体的近光透镜部分和远光透镜部分,来分别与近光光学单元2、远光光学单元3相对应以形成近光光形和远光光形,使得近光透镜部分的焦点和远光透镜部分的焦点分离,从而不需要通过电磁阀切换遮光板,从而能够避免远近光切换时产生噪音,并能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近光光学单元2和远光光学单元3沿透镜1的宽度方向A排列设置,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个透镜、近光光学单元和远光光学单元沿透镜高度方向排列设置,本实用新型透镜1的高度可以做到很小,从而能够实现小开口设计,满足主流市场需求,且透镜1的造型可以顺应车灯外配光镜的延展趋势,使得模组造型新颖美观,能够提高车灯视觉效果;通过设置弯道照明光学单元4,由于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相对近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具有偏转角度,即近光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为向车辆的前方出射,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为向车辆的左侧或右侧出射,使得经弯道照明光学单元4射出的光线能够射向车辆的左侧或右侧,能够达到光形外展的效果,即能够将近光光形拓宽,使得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能够对弯道内侧进行照明,从而为驾驶者提供较宽的照明视野,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透镜1包括入光面12和出光面11,所述出光面11为顺滑曲面,出光面11的造型可以顺应车灯外配光镜的延展趋势,近光光学单元2和远光光学单元3沿着出光面11的宽度方向A排列设置,其排列趋势可以与出光面11的延伸趋势一致,也可以不一致,需要根据出光面11的弯曲方向来适应性调整,保证经出光面11射出的光线能够投射至车辆前方以用于照明;所述入光面12包括近光入光面121和远光入光面122,所述近光入光面121和与其对应的出光面部分形成所述近光透镜部分,所述远光入光面122和与其对应的出光面部分形成所述远光透镜部分。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为近光反射镜21,所述远光初级光学元件为远光反射镜31,所述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为弯道照明反射镜41,所述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近光反射镜21反射后射入到所述近光入光面121,并经所述出光面11射出以形成近光光形,所述远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远光反射镜31反射后射入到所述远光入光面122,并经所述出光面11射出以形成远光光形,所述弯道照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弯道照明反射镜41反射后射入到所述近光入光面121,并经所述出光面11射出。另外,由于远光初级光学元件为远光反射镜31,远光光形与近光光形能够独立形成,使得远光光形与近光光形衔接均匀。当然,近光初级光学元件、远光初级光学元件和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也可以为聚光器。其中,图4和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近光光形图和远光光形图。在实际使用时,当车辆正常行驶时,弯道照明光源不需要打开,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就可以打开相应侧的弯道照明光源,例如,车辆要向左转时,就可以打开左侧车灯的弯道照明光源,以增大左侧的照明范围,车辆要向右转时,就可以打开右侧车灯的弯道照明光源,以增大右侧的照明范围。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近光入光面121和远光入光面122均为向后凸出的曲面。其中,近光入光面121的形状可由给定的出光面11、焦点和特定的出光面11的出射光线方向等参数,通过光的折射定律和曲面拟合方法求得;近光入光面121与其对应的出光面部分共同形成单一焦点,从而共同形成近光透镜部分。同样地,远光入光面122的形状可由给定的出光面11、焦点和特定的出光面11的出射光线方向等参数,通过光的折射定律和曲面拟合方法求得;远光入光面122与其对应的出光面部分共同形成单一焦点,从而共同形成远光透镜部分。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透镜1可以设置多个近光入光面121和多个远光入光面122,相应地,需要设置多个近光光学单元2和多个远光光学单元3来与它们一一对应配合,从而使得光源可以分散设置,光源产生的热量较为分散,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模组的散热性能大大提高。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远近光一体模组还包括辅助点亮单元5,所述辅助点亮单元5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的出射光线的一部分入射到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射出,以使所述远光透镜部分能够被点亮,即在近光照明模式下,远光透镜部分能够同时被点亮,从而在视觉上达到整个透镜1的亮度尽可能一致的外观点灯效果,从而能够提高车灯的整体造型美观度。其中,辅助点亮单元5的出射光线形成的光形的亮度较低,具体可以根据远光光形和近光光形的亮度、以及相关照明要求来确定,确保其亮度不会影响车辆的近光光形的光照强度和均匀性,也不会影响到附近其他车辆。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辅助点亮单元5包括两个反射元件,所述两个反射元件分别为第一反射器51和第二反射器52,所述第一反射器51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的出射光线的一部分反射到所述第二反射器52,所述第二反射器52设置为能够将射入所述第二反射器52的光线反射到所述远光入光面122,并经所述出光面11射出,其中,第一反射器51位于近光反射镜21和近光入光面121之间,第二反射器52位于远光反射镜31和远光入光面122之间。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反射器51和第二反射器52,能够将近光初级光学元件的出射光线的一部分入射到远光入光面122,并经出光面11射出,从而将远光透镜部分点亮。当然,辅助点亮单元5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反射元件,反射元件的数量需要根据配光需求以及各反射元件的相对位置来选择。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镜1除了上述结构外,还可以有其它变形结构,例如,所述透镜1为菲涅尔透镜,此时,可以将近光初级光学元件、远光初级光学元件、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和透镜1集成为一体,具体地,如图7至图9所示,近光光学单元2的近光反射镜21、远光光学单元3的远光反射镜31、弯道照明光学单元4的弯道照明反射镜41和透镜1集成为一体,使得本实用新型模组的集成化程度高,减少安装零部件的数量,保证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确保光形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加工成型。其中,图10和图11分别为采用该种结构的模组形成的近光光形图和远光光形图,由图中可以看出,采用菲涅尔透镜能够使得产生的光形更均匀、亮度更高。所述透镜1的结构还可以如图12所示,其形成为具有菲涅尔透镜出光面形状的菲涅尔花纹结构14,该菲涅尔花纹结构14设置在配光镜13上,利用设置在配光镜13上的菲涅尔花纹结构14来代替原来的透镜结构,从而减少了模组零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使得模组体积减小,能够满足车灯小型化的需求,同时也减小了安装误差,安装精度高,从而更好地确保照明光形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
通过设置所述集成弯道照明功能的远近光一体模组,使得车灯造型新颖美观、能够实现小开口设计,并且集成度高、功能更多样化,以及能够实现很好的远近光切换。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车灯。
通过设置所述车灯,能够满足车辆的多样化造型设计和照明需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近光光学单元(2)、远光光学单元(3)、弯道照明光学单元(4)和透镜(1),所述近光光学单元(2)包括近光光源和近光初级光学元件,所述远光光学单元(3)包括远光光源和远光初级光学元件,所述弯道照明光学单元(4)包括弯道照明光源和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所述透镜(1)包括形成为一体的近光透镜部分和远光透镜部分,所述近光光学单元(2)和远光光学单元(3)沿所述透镜(1)的宽度方向(A)排列设置;所述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射入到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射出以形成近光光形,所述远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远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射入到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射出以形成远光光形,所述弯道照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后射入到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近光透镜部分射出,且所述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相对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出射光线的出射方向具有偏转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为近光反射镜(21),所述远光初级光学元件为远光反射镜(31),所述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为弯道照明反射镜(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近光一体模组还包括辅助点亮单元(5),所述辅助点亮单元(5)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的出射光线的一部分入射到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射出,以使所述远光透镜部分能够被点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点亮单元(5)包括至少两个反射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点亮单元(5)包括两个反射元件,所述两个反射元件分别为第一反射器(51)和第二反射器(52),所述第一反射器(51)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的出射光线的一部分反射到所述第二反射器(52),所述第二反射器(52)设置为能够将射入所述第二反射器(52)的光线反射到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并经所述远光透镜部分射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1)包括入光面(12)和出光面(11),所述出光面(11)为顺滑曲面,所述入光面(12)包括近光入光面(121)和远光入光面(122),所述近光入光面(121)和与其对应的出光面部分形成所述近光透镜部分,所述远光入光面(122)和与其对应的出光面部分形成所述远光透镜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入光面(121)和远光入光面(122)均为向后凸出的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1)为菲涅尔透镜,所述近光初级光学元件、远光初级光学元件、弯道照明初级光学元件和所述透镜(1)集成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1)形成为菲涅尔花纹结构(14),所述菲涅尔花纹结构(14)设置在配光镜(13)上。
10.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远近光一体模组。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灯。
CN202120402462.1U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车灯及车辆 Active CN214700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2462.1U CN214700545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车灯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2462.1U CN214700545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车灯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0545U true CN214700545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02462.1U Active CN214700545U (zh) 2021-02-23 2021-02-23 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车灯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05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17360B2 (ja) ハイ・ロービームランプ一体型車ランプ照明装置、車ランプ及び車両
CN210740277U (zh) 远近光一体前照灯模组、前照灯及车辆
JP7258149B2 (ja) ヘッドランプ用光学素子、ヘッドランプモジュール、車ライト、及び車両
CN109282234B (zh) 一种汽车近光灯用投射单元及其车灯
WO2020232826A1 (zh)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CN111076141A (zh) 车灯模组及车灯
CN212746315U (zh) 透镜单元、辅助近光模组、透镜、近光照明模组和车辆
CN111503591A (zh) 一种远近光一体的车灯模组及汽车
CN113405064A (zh) 车灯光学系统、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CN210141546U (zh) 车灯模组
CN112610929A (zh) Adb远光模组及车灯
CN209688735U (zh) 车辆照明单元及车辆照明车灯
CN214700545U (zh) 一种远近光一体模组、车灯及车辆
CN212618082U (zh) 一种车灯光学组件、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CN208107967U (zh) 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及车灯
WO2022001239A1 (zh) 一种车灯光学组件、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CN215372308U (zh) 远光照明模组、车灯及车辆
CN205716877U (zh) 车用头灯
CN110186008A (zh) 车辆照明单元及车辆照明车灯
WO2022012634A1 (zh) 车辆远光灯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CN214094296U (zh) 一种近光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照明装置及车辆
CN212987096U (zh) 车辆远光灯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CN214064805U (zh) 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前照灯和车辆
CN212746311U (zh) Adb远光模组及车灯
CN214064804U (zh) 车灯光学系统、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