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9825U - 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9825U
CN214689825U CN202120731692.2U CN202120731692U CN214689825U CN 214689825 U CN214689825 U CN 214689825U CN 202120731692 U CN202120731692 U CN 202120731692U CN 214689825 U CN214689825 U CN 214689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king beam
chassis
walking
beams
assemb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16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毅
于长庆
顾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orl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orl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orl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orl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16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9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9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9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收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包括:底盘机架;行走梁,所述行走梁为两组,两组所述行走梁分别装配在所述底盘机架的两侧下方,所述行走梁包括上行走梁和下行走梁,所述上行走梁被固定装配,所述下行走梁铰接装配在所述上行走梁的下方;支重滚轮,所述支重滚轮转动装配在所述下行走梁上。所述下行走梁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所述前行走梁和所述后行走梁分别与所述上行走梁铰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履带收割机底盘低,易累积泥土,且通过障碍物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收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农业机械投入到生产作业中,履带式收割机作为常见的农业机械开始广泛普及。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履带式收割机底盘大多为“八”字型结构,履带通常由驱动链轮、张紧链轮及几对引导的滚轮张紧在底盘上,几对引导的滚轮布置在行走梁上。在收割机收获作业时,由于作物的种植环境通常为泥泞烂田,两侧履带在收割行走特别是转向时将烂泥向履带内侧底盘下方聚集,容易造成底盘下方及行走梁间隙处聚积大量泥土,造成行走困难。行走梁上设置滚轮需打数个连接的孔,会对行走梁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收割作业中如果行走梁出现断裂损坏情况,只能更换整个底盘,极大地浪费人力物力。滚轮转动设置在行走梁上,其仅能起到支重作用,通过障碍物时,稳定性差,容易在地里翻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履带收割机底盘低,易累积泥土,且通过障碍物能力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包括:
底盘机架;
行走梁,所述行走梁为两组,两组所述行走梁分别装配在所述底盘机架的两侧下方,所述行走梁包括上行走梁和下行走梁,所述上行走梁被固定装配,所述下行走梁铰接装配在所述上行走梁的下方;
支重滚轮,所述支重滚轮转动装配在所述下行走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高浮动间隙底盘,通过将行走梁分体设置为上行走梁和下行走梁,支重滚轮设置在下行走梁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行走梁为单一结构,支重滚轮直接设置在行走梁上,本实用新型中底盘机架和上行走梁的高度提升,上行走梁与履带之间的距离也相应提升,不易造成淤泥堵塞;随着上行走梁的高度提升,作业时,上行走梁不易完全陷入泥水中,可以减少底盘行走梁陷入泥水中的比例,从而达到减少行走阻力的作用。此外,下行走梁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上行走梁的下方,则下行走梁可以铰接轴为中心前后浮动,通过障碍物能力明显提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走梁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所述前行走梁和所述后行走梁分别与所述上行走梁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走梁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所述下行走梁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连接凸耳,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连接凸耳通过连接轴铰接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走梁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件以限位所述下行走梁的摆动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件包括前限位件和后限位件,所述前限位件位于所述前行走梁与所述上行走梁的铰接点的前方,所述后限位件位于所述后行走梁与所述上行走梁的铰接点的后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行走梁和所述后行走梁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重滚轮,所述支重滚轮对称分布在所述前行走梁和所述后行走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位于所述前行走梁上的最外侧的两个支重滚轮的圆心与前行走梁的铰接点的连线形成等腰三角形;位于所述后行走梁上的最外侧的两个支重滚轮的圆心与后行走梁的铰接点的连线也形成等腰三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行走梁和所述后行走梁的下方固定装配有导向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驱动轮和张紧轮,所述驱动轮转动装配在所述底盘机架的下方前端,所述张紧轮可调节地装配在所述上行走梁的后端,所述驱动轮、张紧轮和支重轮外套设有行走履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托轮,所述托轮用于托起所述行走履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高浮动间隙底盘,通过将行走梁分体设置为上行走梁和下行走梁,支重滚轮设置在下行走梁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行走梁为单一结构,支重滚轮直接设置在行走梁上,本实用新型中底盘机架和上行走梁的高度提升,上行走梁与履带之间的距离也相应提升,不易造成淤泥堵塞;随着上行走梁的高度提升,作业时,上行走梁不易完全陷入泥水中,可以减少底盘行走梁陷入泥水中的比例,从而达到减少行走阻力的作用。此外,上行走梁上无需钻孔,强度高;此外,下行走梁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上行走梁的下方,则下行走梁可以铰接轴为中心前后浮动,通过障碍物能力明显提升;
2.本实用新型的高浮动间隙底盘,下行走梁分为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分别与上行走梁铰接,则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可分别前后浮动,则更加方便通过复杂多变的障碍物;此外,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均通过连接轴与上行走梁铰接,则结构简单,成本低;行走梁的分体结构,也方便对断裂损坏的部件进行局部拆卸和更换装配,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高浮动间隙底盘,下行走梁的下方设置限位件,可限位下行走梁的摆动角度。具体设置前限位件位于前行走梁与上行走梁的铰接点的前方,后限位件位于后行走梁与上行走梁的铰接点的后方,则即可限定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的摆动角度,还可提升中间部位的障碍物通过能力;
4.本实用新型的高浮动间隙底盘,支重滚轮在前行走梁上对称设置,支重滚轮在后行走梁上也呈对称设置,平衡性好,外侧两个支重滚轮的圆心和对应铰接点的连线形成等腰三角形,进而形成一前一后两个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强,在正常平坦路面行走作业时,可以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在遇到障碍物时,下层的前后行走梁会随轴进行摆动,间隙相应浮动,通过障碍物能力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浮动间隙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走梁上装配支重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行走梁的前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行走梁的后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行走梁上装配支重滚轮的爆炸图;
图6为行走梁前后端装配的支重滚轮和铰接点连线的示意图;
图7(A)为经过平坦路面时,支重滚轮的状态图;
图7(B)为前后行走梁的前端经过障碍物时的状态图;
图7(C)为前后行走梁的后端经过障碍物时的状态图;
图中:1-底盘机架;2-行走梁;21-上行走梁;211-第一连接板;212-第二连接板;213-前限位件;214-后限位件;215-中空管;22-下行走梁;221-前行走梁;2211-第一连接凸耳;222-后行走梁;2221-第二连接凸耳;3-支重滚轮;4-连接轴;5-导向轨;6-驱动轮;7-张紧轮;71-张紧架;72-滑动插接部;73-张紧螺杆;8-托轮;9-行走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包括底盘机架1和行走梁2,行走梁2为两组,两组行走梁2分别装配在底盘机架1的两侧下方,行走梁2上装配有支重滚轮3,底盘机架1的下方还装配有驱动轮6、张紧轮7和托轮8,行走履带9环绕在支重滚轮3、驱动轮6、张紧轮7和托轮8构成的轮系组件外,在驱动轮6的带动下,行走履带9运动实现行走。
行走梁2装配在底盘机架1的下方,行走梁2为分层设置,行走梁2包括上行走梁21和下行走梁22,下行走梁22位于上行走梁21的下方,并与上行走梁21铰接连接。具体地,下行走梁22呈前后分体设置,下行走梁22包括前行走梁221和后行走梁222,以前进方向为准,前行走梁221位于后行走梁222的前方,前行走梁221和后行走梁222分别与上行走梁21铰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上行走梁21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12,前行走梁221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凸耳2211,后行走梁222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凸耳2221,第一连接凸耳2211和第一连接板211通过连接轴4铰接,第二连接凸耳2211和第二连接板211通过另一连接轴4铰接。优选地,连接轴4的端部延伸有连接部,紧固件可穿过连接部和连接板,将连接轴4和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凸耳与连接轴4之间转动配合。本实施例中,上行走梁由一根主梁、主梁上设置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12,可在关键部位进行加强,以增加其强度;前行走梁221和后行走梁222分别由一根行走梁、连接凸耳组成,行走梁上设置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用于安装支重滚轮3。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限定前行走梁221和后行走梁222的摆动范围,上行走梁21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件以限位摆动角度。具体地,上行走梁2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前限位件213和后限位件214,其中,前限位件213位于前行走梁221与上行走梁21的铰接点的前方,后限位件214位于后行走梁222与上行走梁21的铰接点的后方,如此可提升中间部位的障碍物通过能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前行走梁221和后行走梁222的下方固定有导向轨5,以对行走履带9起到导向作用。
支重滚轮3转动装配在前行走梁221和后行走梁222上。具体地,前行走梁221和后行走梁222上均装配有至少两个支重滚轮3。支重滚轮3在前行走梁221和后行走梁222上对称分布。本实施例中,前行走梁221上装配了两个支重滚轮3,后行走梁222上装配了4个支重滚轮3。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前行走梁221上的所有支重滚轮3的圆心在同一条线上,最外侧的两个支重滚轮3的圆心和前行走梁221的铰接点的连线形成等腰三角形;在后行走梁222上的所有支重滚轮3的圆心在同一条线上,最外侧的两个支重滚轮3的圆心和后行走梁222的铰接点的连线形成等腰三角形。如图7(A)所示,在平坦道路上,本实施例的高浮动间隙底盘形成一前一后两个三角形结构,可保持平稳运动;如图7(B)所示,当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上最前方的支重滚轮经过障碍物T时,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可相对于上行走梁偏摆,间隙相应浮动,上行走梁和机架的倾斜程度小,通过障碍物能力增强;如图7(C)所示,当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上最后方的支重滚轮经过障碍物T时,前行走梁和后行走梁也可相对于上行走梁偏摆,间隙相应浮动,上行走梁和机架的倾斜程度小,通过障碍物能力增强,稳定性好。
驱动轮6转动装配在高浮动间隙底盘的前端,驱动轮6可为驱动链轮,在驱动件的带动下,驱动轮6转动并带动行走履带9运动。具体地,驱动轮6位于底盘机架1的下方且位于所有支重滚轮3的前上方。
张紧轮7被转动装配在行走梁2的后端且位置可调。具体地,张紧轮7通过张紧架71被滑动装配在上行走梁21上,张紧架71的一端连接张紧轮7的轮轴,张紧架71的后端延伸有滑动插接部72,上行走梁21的下表面固定有中空管215,滑动插接部72伸入到上行走梁21的中空管215内,实现与上行走梁21滑动配合。优选地,张紧架71与张紧轮7连接的一端为折弯板,折弯板与张紧轮4转动装配。优选地,中空管215为方形中空管,可防止滑动插接部72和中空管215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为了实现对张紧轮7的位置的限位,还设置有张紧螺杆73,张紧螺杆73的一端与上行走梁21螺纹配合,张紧螺杆73的另一端抵靠在张紧架71上。具体地,上行走梁21内固定装配有螺母,张紧螺杆73的一端伸入到上行走梁21内,并与螺母螺纹配合;张紧螺杆73的另一端形成有凸起,对应的张紧架71上形成有凹槽,凸起可伸入到凹槽内抵住张紧架71,防止两者发生相对滑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了方便对张紧螺杆73伸出中空管215的长度的调节,张紧螺杆73的远离中空管215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六角钢结构,凸起可设置在六角钢结构的端面上。六角钢结构上可装配钢板件,钢板件具有和六角钢结构的形状相适应的安装孔,如此,可通过转动钢板件来带动张紧螺杆73相对于螺母转动,进而调节张紧螺杆73相对于中空管215的伸出长度。凸起为圆柱形凸起。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托轮8,以起到托起行走履带9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高浮动间隙底盘,通过将行走梁分体设置为上行走梁和下行走梁,支重滚轮设置在下行走梁上,使得底盘机架和上行走梁的高度提升,上行走梁与履带之间的距离也相应提升,不易造成淤泥堵塞;随着上行走梁的高度提升,作业时,上行走梁不易完全陷入泥水中,可以减少底盘行走梁陷入泥水中的比例,从而达到减少行走阻力的作用。此外,下行走梁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上行走梁的下方,则下行走梁可以铰接轴为中心前后浮动,通过障碍物能力明显提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机架(1);
行走梁(2),所述行走梁(2)为两组,两组所述行走梁(2)分别装配在所述底盘机架(1)的两侧下方,所述行走梁(2)包括上行走梁(21)和下行走梁(22),所述上行走梁(21)被固定装配,所述下行走梁(22)铰接装配在所述上行走梁(21)的下方;
支重滚轮(3),所述支重滚轮(3)转动装配在所述下行走梁(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走梁(22)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行走梁(221)和后行走梁(222),所述前行走梁(221)和所述后行走梁(222)分别与所述上行走梁(2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走梁(21)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211,212),所述下行走梁(22)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连接凸耳(2211,2221),所述连接板(211,212)和所述连接凸耳(2211,2221)通过连接轴(4)铰接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走梁(21)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件以限位所述下行走梁(22)的摆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前限位件(213)和后限位件(214),所述前限位件(213)位于所述前行走梁(221)与所述上行走梁(21)的铰接点的前方,所述后限位件(214)位于所述后行走梁(222)与所述上行走梁(21)的铰接点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走梁(221)和所述后行走梁(222)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重滚轮(3),所述支重滚轮(3)对称分布在所述前行走梁(221)和所述后行走梁(2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前行走梁(221)上的最外侧的两个支重滚轮(3)的圆心与前行走梁(221)的铰接点的连线形成等腰三角形;位于所述后行走梁(222)上的最外侧的两个支重滚轮(3)的圆心与后行走梁(222)的铰接点的连线也形成等腰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走梁(221)和所述后行走梁(222)的下方固定装配有导向轨(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轮(6)和张紧轮(7),所述驱动轮(6)转动装配在所述底盘机架(1)的下方前端,所述张紧轮(7)可调节地装配在所述上行走梁(21)的后端,所述驱动轮(6)、张紧轮(7)和支重滚轮(3)外套设有行走履带(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轮(8),所述托轮(8)用于托起所述行走履带(9)。
CN202120731692.2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 Active CN214689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1692.2U CN214689825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1692.2U CN214689825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9825U true CN214689825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30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1692.2U Active CN214689825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9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5069B2 (en) Tracked vehicle with articulating frame
US7040426B1 (en) Suspension for a tracked vehicle
CN108100066B (zh) 一种可调整履带行走机构及拖拉机
US7976064B2 (en) Device for facilitating the movement of a vehicle
US8408567B2 (en) Swather tractor with frame suspension
CN205951654U (zh) 一种基于平行四杆悬架机构的履带拖拉机横向调平装置
CN206749948U (zh) 一种仿形三角履带式驱动机构
CN214689825U (zh) 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
CN115195895A (zh) 一种高浮动间隙底盘
CA2157067A1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for a continuous track machine
US20020162669A1 (en) Snow or soil grader
US2461850A (en) Tractor vehicle
CN210478855U (zh) 一种间距可调的轮腿机构
US6892838B2 (en) Stabilizer bar for independently suspended beam structure
CN207015468U (zh) 一种履带行走机构
CN111115134A (zh) 一种山地轨道运输机械变轨方法及变轨系统
CN1387959A (zh) 自动推动喷灌系统用的双履带式驱动装置
US6076620A (en) Agricultural machine
US4727948A (en) Rear crawler track retrofit for garden and lawn tractors
CN214689824U (zh) 一种高地隙底盘结构
CN207565560U (zh) 一种车辆底盘
CN115195896A (zh) 一种高地隙底盘结构
DE4415247A1 (de)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 insbesondere Mähdrescher
CN215043221U (zh) 一种轮履转换运动装置
CN215154853U (zh) 一种光伏板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