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8691U - 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8691U
CN214688691U CN202023277791.2U CN202023277791U CN214688691U CN 214688691 U CN214688691 U CN 214688691U CN 202023277791 U CN202023277791 U CN 202023277791U CN 214688691 U CN214688691 U CN 21468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tudent
management device
box body
atten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77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usid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Trad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Trad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Trad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32777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8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属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本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开口的门,所述箱体的顶部的中心处设有除湿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传输组件设置有用于放置考勤表的传输带。有益效果:箱体起到存储考勤表的作用,通过运输带对多个考勤表固定,配合除湿机构快速完成对箱体内部的除湿,对考勤表的完整性得到保护。

Description

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钻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学校对于学生考勤表的管理都是安排各班的教师来完成的,教师会把每个季度的考勤表都统一放置在收纳箱内,现有的考勤表收纳箱结构过于简单,以至于功能性比较低,尤其是现有的考勤表收纳箱在长时间的放置后会因阴湿天气导致箱体内部出现湿气,这些湿气长久的积累会慢慢变成水滴进而去腐蚀考勤表,以至于导致考勤表出现损坏,从而不方便教师后期的检查工作;再者多张考勤表叠放,容易发生褶皱,且不便于后期检查,这样就进一步降低了考勤表收纳箱的实用性。
因此,提出一种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箱体起到存储考勤表的作用,通过运输带对多个考勤表固定,配合除湿机构快速完成对箱体内部的除湿,对考勤表的完整性得到保护。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开口的门,所述箱体的顶部的中心处设有除湿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传输组件设置有用于放置考勤表的传输带。
有益效果:箱体起到存储考勤表的作用,通过运输带对多个考勤表固定,配合除湿机构快速完成对箱体内部的除湿,对考勤表的完整性得到保护。
进一步,所述除湿机构包括风机、气管、加热丝、第一轴承、除湿管、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电机和第二轴承,所述除湿管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除湿管不与所述传输带处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除湿管的底端和顶端均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除湿管的顶端穿过并伸出所述箱体外套设有所述从动齿轮后与所述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设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气管的一端的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面,所述加热丝的两端与所述气管靠近所述除湿管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固定设在所述箱体的顶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和除湿管同步转动,然后启动风机和加热丝,风机把外界通过气管传输,加热丝将风加热,然后通过除湿管把热气传输到箱体内部,旋转设置的除湿管,快速完成对箱体内部的除湿。
进一步,所述除湿管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传热的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快热气的传输,提高除湿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两个竖直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转轴,所述传输带套设在两个所述转轴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轴带动传输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两端上均套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上套设有连接部,位于所述转轴两端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箱体内的顶底两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部的内部设置的轴承起到辅助转轴转动的作用,轴承的内部设置的连接孔起到转轴的作用,转轴通过连接孔与轴承转动连接从而使得转轴的转动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板且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传输带的顶底两端且与所述传输带贴合,所述传输带的顶底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答卷的固定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板起到传输带限位固定的作用,传输带的两端均设置的固定框起到固定考勤表的作用,使得考勤表可以被稳固的安放在传输带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框与所述传输带之间设置有间槽,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侧上设置有弹簧垫圈,所述弹簧垫圈的下端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下端设置有压板,且所述压板、所述挤压弹簧和所述弹簧垫圈均设置在所述间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框的内壁上设置的弹簧垫圈起到固定挤压弹簧一端的作用,挤压弹簧下端设置的压板起到将考勤表固定在传输带上的作用,打开门,将固定框内部的压板掰开,然后将考勤表平铺在传输带上,将考勤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塞进两个固定框中,通过挤压弹簧的反作用力带动压板对考勤表的两端固定工作。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端一侧设有调节手柄,一个所述转轴的底端穿过并伸出所述箱体后与所述调节手柄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调节手柄可以带动主动的转轴转动,进而通过传输带带动从动轴转动,使得传输带上的考勤表移动,方便使用者对检查需要的考勤表。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把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使用者手拿,提高人的舒适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套设有橡胶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配合除湿机构,对箱体内的湿度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框与传输带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箱体;2、门;3、风机;4、气管;5、加热丝;6、第一轴承;7、把手;8、除湿管;9、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1、电机;12、连接部; 13、转轴;14、限位板;15、固定框;16、调节手柄;17、挤压弹簧;18、连接孔;19、湿度传感器;20、第二轴承;21、弹簧垫圈;22、压板;23、第三轴承;24、调节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设有把手7,把手7上套设有橡胶套,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开口的门2,箱体1的顶部的中心处设有除湿机构,箱体1的内部通过传输组件设置有用于放置考勤表的传输带16。
箱体1起到收纳考勤表,通过运输带16可以同时对多个考勤表固定,配合除湿机构快速完成对箱体1内部的除湿,对考勤表的完整性得到保护。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除湿机构包括风机3、气管4、加热丝5、第一轴承6、除湿管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电机11和第二轴承20,除湿管8竖直设置在箱体1内,且除湿管8不与传输带16处在同一竖直平面上,除湿管8的底端和顶端均通过第二轴承20 转动连接,除湿管8的顶端穿过并伸出箱体1外套设有从动齿轮9后与第一轴承6转动连接,箱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与从动齿轮9啮合连接,气管4的一端的套设在第一轴承6的外圈面,加热丝5的两端与气管4靠近除湿管8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气管4的另一端与风机3的出风口连通,风机3固定设在箱体1的顶部。
电机11带动主动齿轮10转动,主动齿轮10带动从动齿9轮和除湿管 8同步转动,然后启动风机3和加热丝5,风机3把外界通过气管4传输,加热丝5将风加热,然后通过除湿管8把热气传输到箱体1内部,旋转设置的除湿管8,快速完成对箱体内部的除湿。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除湿管8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传热的通孔,加快热气的传输,提高除湿的效率。
实施例3
如图1、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传输组件包括两个竖直且间隔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转轴13,传输带16套设在两个转轴 13上,转轴13的两端上均套设有第三轴承23,第三轴承23上套设有连接部12,位于转轴13两端的连接部12分别与箱体1内的顶底两端固定连接。
连接部12的内部设置的第三轴承14起到辅助转轴13转动的作用,第三轴承1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孔18,起到辅助转轴13的作用,转轴13通过连接孔18与第三轴承14转动连接从而使得转轴13的转动更加的稳定。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转轴13的外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板14且两个限位板14分别位于传输带16的顶底两端且与传输带16贴合,传输带16的顶底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答卷的固定框15。
转轴13的外壁上设置的限位板14起到传输带16限位固定的作用,两个转轴13上分别设置的两个限位板13从而达到将传输带16的两端固定在转轴13上的作用,传输带16的两端均设置的固定框15起到固定考勤表的作用,使得考勤表可以被稳固的安放在传输带16的外壁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固定框15与传输带16之间设置有间槽,固定框15的内壁侧上设置有弹簧垫圈21,弹簧垫圈21的下端设置有挤压弹簧 17,挤压弹簧17的下端设置有压板22,且压板22、挤压弹簧17和弹簧垫圈21均设置在间槽内。
固定框15的材质为柔性材质,且强度比考勤表的强度高,能有效对考勤表压紧,固定框15的内壁上设置的弹簧垫圈21起到固定挤压弹簧17一端的作用,挤压弹簧17下端设置的压板22起到将考勤表固定在传输带16 上的作用,打开门2,将固定框15内部的压板22掰开,然后将考勤表平铺在传输带16上,将考勤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塞进两个固定框15中,通过挤压弹簧17的反作用力带动压板22对考勤表的两端固定工作,在这里考勤表的材质需要选择厚度较厚的,不容易发生褶皱,通过将考勤表两端无效的区域折叠,然后通过压板22进行挤压固定。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底端一侧设有调节手柄24,一个转轴 13的底端穿过并伸出箱体1后与调节手柄24传动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手柄 24可以带动主动的转轴13转动,进而通过传输带16带动从动的转轴13 转动,使得传输带16上的考勤表移动,方便使用者对检查需要的考勤表。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箱体1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9,湿度传感器19的型号为HAD-485,配合除湿机构,对箱体1内的湿度实时监测。
工作原理:首先,将不同班级的考勤表分类放置在传输带16上,将考勤表的两端折叠,拨开压块22,利用挤压弹簧17的回复力固定考勤表,然后湿度传感器19可以实时监测箱体1内部的湿气度,当湿气度达到设定值时,这时外置的控制器就会控制电机11,电机11带动主动齿轮10转动,主动齿轮10带动从动齿轮9和除湿管8同步转动,然后启动风机3和加热丝5,风机3把外界通过气管4传输,加热丝5将风加热,然后通过除湿管 8把热气传输到箱体1内部,旋转设置的除湿管8,即可快速完成对箱体1 内部的除湿,对考勤表充分保护;最后,检查考勤表时可通过调节手柄24 转动调节到需要检查的考勤表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开口的门(2),所述箱体(1)的顶部的中心处设有除湿机构,所述箱体(1)的内部通过传输组件设置有用于放置考勤表的传输带(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构包括风机(3)、气管(4)、加热丝(5)、第一轴承(6)、除湿管(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电机(11)和第二轴承(20),所述除湿管(8)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且所述除湿管(8)不与所述传输带(16)处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除湿管(8)的底端和顶端均通过所述第二轴承(20)转动连接,所述除湿管(8)的顶端穿过并伸出所述箱体(1)外套设有所述从动齿轮(9)后与所述第一轴承(6)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所述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所述主动齿轮(10),所述主动齿轮(10)与所述从动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气管(4)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6)的外圈面,所述加热丝(5)的两端与所述气管(4)靠近所述除湿管(8)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3)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3)固定设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管(8)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传热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两个竖直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的转轴(13),所述传输带(16)套设在两个所述转轴(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3)的两端上均套设有第三轴承(23),所述第三轴承(23)上套设有连接部(12),位于所述转轴(13)两端的所述连接部(12)分别与所述箱体(1)内的顶底两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3)的外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板(14)且两个所述限位板(14)分别位于所述传输带(16)的顶底两端且与所述传输带(16)贴合,所述传输带(16)的顶底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答卷的固定框(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5)与所述传输带(16)之间设置有间槽,所述固定框(15)的内壁侧上设置有弹簧垫圈(21),所述弹簧垫圈(21)的下端设置有挤压弹簧(17),所述挤压弹簧(17)的下端设置有压板(22),且所述压板(22)、所述挤压弹簧(17)和所述弹簧垫圈(21)均设置在所述间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端一侧设有调节手柄(24),一个所述转轴(13)的底端穿过并伸出所述箱体(1)后与所述调节手柄(24)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把手(7)。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9)。
CN202023277791.2U 2020-12-30 2020-12-30 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 Active CN21468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791.2U CN214688691U (zh) 2020-12-30 2020-12-30 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791.2U CN214688691U (zh) 2020-12-30 2020-12-30 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8691U true CN214688691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0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7791.2U Active CN214688691U (zh) 2020-12-30 2020-12-30 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8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8938B (zh) 一种可调节温湿度的智能书柜
CN214688691U (zh) 学生考勤表管理装置
KR20130039111A (ko) 태양광을 이용한 에어컨실외기의 자동루버시스템
CN217935544U (zh) 一种通过旋转进行折叠或展开的便携光伏发电装置
CN209683051U (zh) 一种医用切割机
CN201128295Y (zh) 一种乐谱换页器
CN107131140A (zh) 一种双头风扇
CN204002302U (zh) 一种防高温的扇叶排风窗
CN20724975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地用人脸识别考勤机
CN117123531B (zh) 一种人力资源档案整理用的清洁装置
CN214847163U (zh) 一种多功能教学文稿演示装置
CN205311185U (zh) 一种无尘黑板擦
CN206561994U (zh) 一种管材包装设备
CN206235100U (zh) 一种密封件晾晒架
CN114938194A (zh) 一种便携光伏发电装置
CN218950076U (zh) 一种自动套袋打包垃圾桶
CN209400102U (zh) 一种大气温度实时显示装置
CN213211347U (zh) 一种政治课程多页展示装置
CN114532724B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多功能绘图装置
CN207280096U (zh) 一种绝缘杆户外烘烤箱
CN216314277U (zh) 一种新型智能节能通风换气日光温室
CN218093543U (zh) 一种轴流施工风机性能测试装置
CN207921352U (zh) 一种通风管道上的调节阀
CN210783477U (zh) 一种共享通信类英文图书存放装置
CN218365139U (zh) 一种膜片软化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5

Address after: Room 306, Comprehensive Building, Zijin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o. 89 Wenlan Road, Xianlin University City,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Yusid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0, longmian Avenu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1112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INSTITUTE OF ECONOMIC & TRADE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