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9083U - 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 - Google Patents

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9083U
CN214679083U CN202023101105.6U CN202023101105U CN214679083U CN 214679083 U CN214679083 U CN 214679083U CN 202023101105 U CN202023101105 U CN 202023101105U CN 214679083 U CN214679083 U CN 214679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art
frame body
side wall
fixing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011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脉来
李丐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011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9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9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9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涉及电动牙刷技术领域,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用于固定驱动组件,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架体用于固定供电装置,第二架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套接,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间隙配合;沿第一连接部的轴向,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固定;第一连接部内设有第一磁性件,第二连接部内设有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朝向第二磁性件的一端与第二磁性件朝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的磁性相同。利用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同极相斥的原理,使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产生排斥力,能够降低传递至第二架体的振动,提高手柄的使用手感。

Description

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牙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电动牙刷是常用的个人卫生用品之一,具有清洁效果好且使用方便的特点。
现有技术中,电机和电池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电池位于手柄的内部。为保证刷毛的摆幅,电机的振动会相对较大。
然而,电机的振动会传递至电池,电池的振动会传递至手柄,使手柄的振手感较大,导致电动牙刷手柄的使用手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牙刷手柄的使用手感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用于固定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架体用于固定供电装置,所述第二架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套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隙配合;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内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朝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端的磁性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的中部设有挡件,所述挡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挡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架体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
或,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壁的中部设有挡件,所述挡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壁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挡件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一架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的外侧壁上;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向,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壁形成第一端面;
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通孔,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端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壁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架体的一端的外侧壁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向,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壁形成第二端面;
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通孔,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端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架体抵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架体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架体的内壁上设有筋结构,所述筋结构用于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架体远离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上设有十字筋结构,所述十字筋结构用于与手柄外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牙刷,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用于固定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架体用于固定供电装置,所述第二架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套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隙配合;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内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朝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端的磁性相同。第一架体固定在驱动组件上,驱动组件产生的振动传递至第一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由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间隙配合,驱动组件产生的振动传递至第二架体会进行衰减,从而降低第二架体的振动,并且利用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同极相斥的原理,使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产生排斥力,能够消除二者之间的装配误差,并降低传递至第二架体的振动,进而降低驱动组件带给手柄的振动感,提高手柄的使用手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牙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第一架体;11-第一连接部;12-凸起;13-第一腔体;2-第二架体;21-第二连接部;22-十字筋结构;23-第二腔体;3-驱动组件;4-供电装置;5-弹性体;6-手柄外壳;7-第一磁性件;8-第二磁性件;9-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初始状态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第一架体1用于固定在驱动组件3上,第一架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1;第二架体2用于固定在供电装置4上,第二架体2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相互套接,且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间隙配合;沿第一连接部11的轴向,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能够固定;第一连接部11内设有第一磁性件7,第二连接部21内设有第二磁性件8,第一磁性件7朝向第二磁性件8的一端与第二磁性件8朝向第一磁性件7的一端的磁性相同。
第一架体1固定在驱动组件上,驱动组件3产生的振动传递至第一架体1,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通过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连接,由于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间隙配合,驱动组件3产生的振动传递至第二架体2会进行衰减,从而降低第二架体2的振动,并且利用第一磁性件7与第二磁性件8同极相斥的原理,使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之间产生排斥力,能够消除二者之间的装配误差,并降低传递至第二架体2的振动,进而降低驱动组件3带给手柄的振动感,提高手柄的使用手感。
此外,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的结构简单,便于模块化设计及产线装配,能够降低成本。并且,固定结构能够降低手柄的振动感,进而降低噪音;由于手柄的振动感下降,可适当增大牙刷刷毛摆幅,以加强电动牙刷的清洁效果。
其中,驱动组件3可以为电机,供电装置4可以为电池。
第一磁性件7和第二磁性件8可以为永磁铁,也可以为电磁铁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第一连接部11内设有第一磁性件7,第一磁性件7可以粘接或卡接在第一连接部11内;第二连接部21内设有第二磁性件8,第二磁性件8可以粘接或卡接在第二连接部21内。
其中,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可以为圆柱形,也可以为方柱形等任意适合的形状。优选地,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为圆柱形,能够便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的装配。
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相互套接,可以是第一连接部11套设在第二连接部21上,也可以是第二连接部21套设在第一连接部11上。
例如,第二连接部21套设在第一连接部11上时,第一磁性件7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内,第二磁性件8可以完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1内,也可以部分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1内,部分伸入第一连接部11内。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连接部21套设在第一连接部11上,第一连接部11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与第二连接部2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11的内侧壁的中部设有挡件9,挡件9远离第二连接部21的端面与第一连接部11的内侧壁形成第一腔体13,挡件9朝向第二连接部21的端面与第一连接部11的内侧壁以及第二架体2朝向第一连接部11的端面形成第二腔体23;第一磁性件7设置在第一腔体13内,第二磁性件8设置在第二腔体23内。
其中,挡件9可以为挡板,也可以为支架等任意适合的形式,利用挡件9将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相互套接的区域分割为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23,以较好地将第一磁性件7和第二磁性件8分隔开,便于固定结构的装配。
第一连接部11通过固定件与第二连接部21固定连接,以使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沿第一连接部的轴向固定,以防止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沿第一连接部11的轴向分离。并且,通过固定件连接,使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的接触面积较小,能够降低第一架体1传递至第二架体2的振动。
固定件可以为块状,也可以为杆状等任意适合的形式。固定件与第二连接部2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也可以为抵接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例如,固定件为凸起12,凸起1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远离第一架体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第二连接部2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沿第二连接部21的轴向,通孔与第二连接部21的侧壁形成第一端面;凸起12伸入通孔,且凸起12与第一端面抵接。
装配时,将第一连接部11伸入第二连接部21,并将凸起12与第一端面抵接即可,装配较为简单。
其中,凸起12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硅胶等任意适合的材质。能够便于凸起12伸出第二连接部21后与第二连接部21抵接,进而便于装配,并且能够衰减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之间的振动传递,从而降低手柄振动。
例如,固定件为凸起12,凸起1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的外侧壁上,凸起12与第二连接部21的内侧壁卡接。能够较为稳固地将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连接,防止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脱开。
其中,凸起12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硅胶等任意适合的材质。能够便于凸起12与第二连接部21的内侧壁卡接,进而便于装配,并且能够衰减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之间的振动传递,从而降低手柄振动。
例如,第一连接部11套设在第二连接部21上时,第二磁性件8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1内,第一磁性件7可以完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内,也可以部分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内,部分伸入第二连接部21内。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1套设在第二连接部21上;第二连接部21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与第一连接部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21的内侧壁的中部设有挡件9,挡件9远离第一连接部11的端面与第二连接部21的内侧壁形成第二腔体23,挡件9朝向第一连接部11的端面与第二连接部21的内侧壁以及第一架体1朝向第二连接部21的端面形成第一腔体13;第一磁性件7设置在第一腔体13内,第二磁性件8设置在第二腔体23内。
其中,挡件9可以为挡板,也可以为支架等任意适合的形式,利用挡件9将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相互套接的区域分割为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23,以较好地将第一磁性件7和第二磁性件8分隔开,便于固定结构的装配。
第二连接部21通过固定件与第一连接部11固定连接,以使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沿第一连接部的轴向固定,以防止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沿第一连接部11的轴向分离。并且,通过固定件连接,使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的接触面积较小,能够降低第一架体1传递至第二架体2的振动。
固定件可以为块状,也可以为杆状等任意适合的形式。固定件与第一连接部1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也可以为抵接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例如,固定件为凸起12,凸起12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1远离第二架体2的一端的外侧壁上;第一连接部1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沿第一连接部11的轴向,通孔与第一连接部11的侧壁形成第二端面;凸起12伸入通孔,且凸起12与第二端面抵接。
装配时,将第二连接部21伸入第一连接部11,并将凸起12与第二端面抵接即可,装配较为简单。
其中,凸起12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硅胶等任意适合的材质。能够便于凸起12伸出第一连接部11后与第一连接部11抵接,进而便于装配,并且能够衰减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之间的振动传递,从而降低手柄振动。
例如,固定件为凸起12,凸起12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1的外侧壁上,凸起12与第一连接部11的内侧壁卡接。能够较为稳固地将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连接,防止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脱开。
其中,凸起12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硅胶等任意适合的材质。能够便于凸起12与第一连接部11的内侧壁卡接,进而便于装配,并且能够衰减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之间的振动传递,从而降低手柄振动。
进一步地,第一架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
弹性材料可以为橡胶或硅胶等任意适合的形式,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架体1可以进一步衰减驱动组件3的振动,从而进一步降低手柄的振动感,以提高手感。
进一步地,固定结构还包括弹性体5;弹性体5的一端与第一架体1抵接,弹性体5的另一端与第二架体2抵接。
弹性体5能够衰减第一架体1与第二架体2之间振动的传递,从而进一步降低手柄的振动感,以提高手感。
其中,弹性体5可以为弹性垫圈,也可以为弹簧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弹性体5可以套设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的外侧,弹性体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一架体1的连接位置抵接,弹性体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21和第二架体2的连接位置抵接。
弹性体5也可以为多个,每个弹性体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一架体1的连接位置抵接,每个弹性体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21和第二架体2的连接位置抵接,多个弹性体5沿第一连接部1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第一架体1固定套设在驱动组件3上,第二架体2固定套设在供电装置4上。其中,第一架体1的内壁上设有筋结构,筋结构用于与驱动组件3固定连接,以便于装配。
进一步地,第二架体2远离第二连接部21的端面上设有十字筋结构22,十字筋结构22用于与手柄外壳6固定连接,以便于装配。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第一架体1固定在驱动组件上,驱动组件3产生的振动传递至第一架体1,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通过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连接,由于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间隙配合,驱动组件3产生的振动传递至第二架体2会进行衰减,从而降低第二架体2的振动,进而降低驱动组件3带给手柄的振动感,提高手柄的使用手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牙刷,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结构。第一架体1固定在驱动组件上,驱动组件3产生的振动传递至第一架体1,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通过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连接,由于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间隙配合,驱动组件3产生的振动传递至第二架体2会进行衰减,从而降低第二架体2的振动,进而降低驱动组件3带给手柄的振动感,提高手柄的使用手感。
具体地,电动牙刷包括手柄外壳6、驱动组件3、供电装置4和固定结构,驱动组件3和供电装置4安装在固定结构上后,装配在手柄外壳6内。
其中,手柄外壳6朝向刷头的一端可以设置口部,供电装置4、驱动组件3和固定结构可由口部装配至手柄外壳6内。手柄外壳6可以不设置扣结构,在其他外部零件上设置弹扣以与手柄外壳6连接,能够使手柄外壳6的模具简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
所述第一架体用于固定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架体用于固定供电装置,所述第二架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套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隙配合;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内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朝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端的磁性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的中部设有挡件,所述挡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挡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架体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
或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壁的中部设有挡件,所述挡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壁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挡件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一架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的外侧壁上;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向,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壁形成第一端面;
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通孔,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端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壁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架体的一端的外侧壁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向,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壁形成第二端面;
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通孔,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端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架体抵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架体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内壁上设有筋结构,所述筋结构用于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远离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上设有十字筋结构,所述十字筋结构用于与手柄外壳固定连接。
10.一种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
CN202023101105.6U 2020-12-21 2020-12-21 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 Active CN214679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1105.6U CN214679083U (zh) 2020-12-21 2020-12-21 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1105.6U CN214679083U (zh) 2020-12-21 2020-12-21 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9083U true CN214679083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8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01105.6U Active CN214679083U (zh) 2020-12-21 2020-12-21 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90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2671A (zh) * 2021-11-30 2022-03-04 金龙机电(东莞)有限公司 轴向充磁双自由度高频振动装置及电动牙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2671A (zh) * 2021-11-30 2022-03-04 金龙机电(东莞)有限公司 轴向充磁双自由度高频振动装置及电动牙刷
CN114142671B (zh) * 2021-11-30 2022-12-06 金龙机电(东莞)有限公司 轴向充磁双自由度高频振动装置及电动牙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06058C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зубная щетка
JP5788505B2 (ja) リニア電気モーター
CN101541258B (zh) 电动-电子牙刷
CN201676033U (zh) 电动牙刷的声波振动结构
WO2015170231A1 (en) Oral care implement
CN101856275B (zh) 电动牙刷的声波振动结构
CN214679083U (zh) 固定结构及电动牙刷
JP2009045202A (ja) 電動歯ブラシ及び取替用ブラシ
CN214679080U (zh) 电动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CN106794058A (zh) 壳体互锁件设计
CN214679082U (zh) 支撑组件及电动牙刷
CN215271094U (zh) 刷头组件及牙刷
CN212816618U (zh) 一种减轻手柄震动的电动牙刷
CN213883617U (zh) 牙刷连接结构及电动牙刷
CN209770199U (zh) 一种洁面仪
CN216495782U (zh) 牙刷头及电动牙刷
CN212816619U (zh) 一种手柄防渗水电动牙刷
CN113208761A (zh) 主机组件及电动牙刷
CN211381918U (zh) 电动牙刷
CN216417386U (zh) 一种旋转式电动牙刷的机芯结构
CN214908522U (zh) 振动组件及个人护理设备
CN210204966U (zh) 一种可提高牙齿清洁效果的电动牙刷
CN219963142U (zh) 一种电动牙刷减震机构
CN113180867B (zh) 主机构件及电动牙刷
CN220069899U (zh) 一种电动牙刷连接件及电动牙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