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6849U - 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6849U
CN214676849U CN202120668534.7U CN202120668534U CN214676849U CN 214676849 U CN214676849 U CN 214676849U CN 202120668534 U CN202120668534 U CN 202120668534U CN 214676849 U CN214676849 U CN 214676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salvia miltiorrhiza
frame
cultivation b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85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国玉
姜斌
武卫红
商庆节
赵永曜
葛秀允
崔娟娟
杨怡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06685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6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6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6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伸缩腿,伸缩腿的另一端设置有稳定块,设备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漏框,漏框的顶部设置有防落片,防落片的内部设置有握孔,连接杆远离设备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灯光杆,灯光杆的轴心处设置有灯罩,灯罩的内部设置有日光灯。该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通过设置日光灯与漏框,可以通过日光灯在阳光不充足的时候进行补充阳光,通过漏框将多余的水进行排出达到给予丹参根良好的温度与湿度,促使丹参根增大产量、减少病虫害、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
背景技术
本申请的发明人长期从事丹参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2015年在《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了论文《丹参叶的化学成分研究》;2019年在《中华中医药杂志》上发表论文《不同连作年限山地丹参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多样性分析》;2020年在《山东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丹参植株邻苯二甲酸与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互作研究》;2021年在《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上发表论文《须根水提液对白花丹参种子萌发幼苗光合作用及次生代谢的影响》。在多年的科研与实践中,发明人发现,丹参根段繁殖法因其品质好、见效快、效益高被广大药农所青睐,但在发芽出苗阶段,多因不良气候、管理不当等因素影响,致使生产中大部分出苗率在50%~60%,对产量和效益影响很大。影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项:1、由于土壤过粘,通气不好、排水不良,易引起烂根,以致全株枯萎。2、丹参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在平均气温17℃,平均相对湿度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在气温-5℃时,会受冻害,导致幼苗生长停滞或死亡。3、危害丹参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等。如果栽植前没有采取措施进行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就会啃咬丹参根段,造成丹参出苗率降低。另外,丹参苗圃培育时,由于受空间和设备的限制,采用地表喷灌、空中喷灌或人工喷壶浇水。以上几种水量供应方式,均存在单次供水时水量无法控制,水流大小无法控制且容易出现供水量过大而引起局部积水或冲蚀表层土壤的情况;尤其是人工操作时,每个育苗床、容器或试验地样方供水时间占用了大量时间,不利于丹参根段培育工作的开展。
在现有的技术中,安徽吉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15日申请了一件名称为一种香椿树苗培育床,申请号为201921107286.8的中国专利,该专利于2020年5月12日公开,公开号为210491917U,在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香椿树培育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顶部设置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部等间隔的设置有若干培育盆,所述培育盆整体在纵向和横向整齐排列,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底部设置有自动浇水装置,所述自动浇水装置的外部设置有阀门,所述床架的表面设置有吸水绳。其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1、现有的技术由于土壤过粘,通气不好、排水不良,易引起烂根,以致全株枯萎;2、现有的技术无法多角度的进行照射阳光,使得平均日照时间较短,及其不利于丹参根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伸缩腿,所述伸缩腿的另一端设置有稳定块,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漏框,所述漏框的顶部设置有防落片,所述防落片的内部设置有握孔,所述连接杆远离设备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灯光杆,所述灯光杆的轴心处设置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设置有日光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主体为无底框架,所述设备主体与伸缩腿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设备主体通过螺栓与伸缩腿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腿设置有四根,所述伸缩腿设置有两段,所述伸缩腿通过焊接与稳定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根,所述设备主体通过焊接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光杆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套筒,所述灯光杆通过套筒与连接杆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漏框通过铸造与防落片固定连接,所述握孔设置有两个,所述握孔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光杆与灯罩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灯光杆通过螺栓与灯罩活动连接,所述灯罩与日光灯之间设置有螺孔,所述灯罩通过螺孔与日光灯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通过设置设置漏框,可通过漏框将多余的水进行排出达到给予丹参根良好的湿度,促使丹参根增大产量、减少病虫害、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2、该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通过设置设置日光灯与伸缩腿,可以通过日光灯在阳光不充足的时候进行补充阳光,通过伸缩腿进行伸缩使得漏框的倾斜角度变化,实现去除多余水分、增加太阳入射角的目的,使得增加丹参根的成活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漏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补光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主体;2、伸缩腿;3、稳定块;4、连接杆;5、漏框;6、防落片;7、握孔;8、灯光杆;9、灯罩;10、日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腿2,伸缩腿2的另一端设置有稳定块3,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4,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漏框5,漏框5的顶部设置有防落片6,防落片6的内部设置有握孔7,连接杆4远离设备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灯光杆8,灯光杆8的轴心处设置有灯罩9,灯罩9的内部设置有日光灯10。
本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为无底框架,有利于进行松土,设备主体1与伸缩腿2之间设置有螺栓,设备主体1通过螺栓与伸缩腿2活动连接,有利于连接稳定、使得伸缩腿2具有一定的活动角度;伸缩腿2设置有四根,伸缩腿2设置有两段,伸缩腿2通过焊接与稳定块3固定连接,有利于通过伸缩腿2进行伸缩使得漏框5的倾斜角度变化,实现去除多余水分、增加太阳入射角的目的,使得增加丹参根的成活几率;连接杆4设置有两根,设备主体1通过焊接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有利于进行连接灯光杆8,使得连接稳定、结构简单;灯光杆8与连接杆4之间设置有套筒,灯光杆8通过套筒与连接杆4活动连接,有利于连接方便、结构简单、适合批量生产;漏框5通过铸造与防落片6固定连接,有利于连接稳定,防止漏框5掉落,握孔7设置有两个,握孔7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圈,有利于进行摇晃漏框5,实现松土的目的;灯光杆8与灯罩9之间设置有螺栓,灯光杆8通过螺栓与灯罩9活动连接,有利于稳定连接,灯罩9与日光灯10之间设置有螺孔,灯罩9通过螺孔与日光灯10活动连接,有利于使得日光灯10进行长时间、大范围的照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将掺有害虫尸体的土壤进行填满漏框5,可以有效地进行杀虫,将漏框5放置在设备主体1上,将丹参根种植在土壤内进行浇水,过多的水通过漏框5底部的孔进行排出,有效地防止植物烂根,根据阳光进行调节伸缩腿2,使得加大太阳入射角,从而使得漏框5内的丹参根大量、长时间的照射阳光,通过握孔7摇动漏框5,使得土壤进行松动,达到松土的目的。
接通电源使得日光灯10进行照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所述设备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腿(2),所述伸缩腿(2)的另一端设置有稳定块(3),所述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漏框(5),所述漏框(5)的顶部设置有防落片(6),所述防落片(6)的内部设置有握孔(7),所述连接杆(4)远离设备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灯光杆(8),所述灯光杆(8)的轴心处设置有灯罩(9),所述灯罩(9)的内部设置有日光灯(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为无底框架,所述设备主体(1)与伸缩腿(2)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设备主体(1)通过螺栓与伸缩腿(2)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腿(2)设置有四根,所述伸缩腿(2)设置有两段,所述伸缩腿(2)通过焊接与稳定块(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设置有两根,所述设备主体(1)通过焊接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杆(8)与连接杆(4)之间设置有套筒,所述灯光杆(8)通过套筒与连接杆(4)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框(5)通过铸造与防落片(6)固定连接,所述握孔(7)设置有两个,所述握孔(7)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杆(8)与灯罩(9)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灯光杆(8)通过螺栓与灯罩(9)活动连接,所述灯罩(9)与日光灯(10)之间设置有螺孔,所述灯罩(9)通过螺孔与日光灯(10)活动连接。
CN202120668534.7U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 Active CN214676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8534.7U CN214676849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8534.7U CN214676849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6849U true CN214676849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28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8534.7U Active CN214676849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6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3518B (zh) 一种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6034932A (zh) 一种桂花扦插育苗方法
CN105746165A (zh) 一种南瓜种植架以及南瓜种植方法
Zhang et al. Bletilla striata: a review of seedling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modes
CN104756730A (zh) 一种富硒油茶树套种的方法
CN102742447B (zh) 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9601315A (zh) 一种甘蔗健康种苗芽眼苗补苗延长宿根年限的方法
CN100553435C (zh) 桔红灯台报春(Primula bulleyana)温室盆花栽培方法
CN110810157A (zh) 一种工业大麻的育苗方法
CN105638358A (zh) 桂花苗的培育方法
CN108934867A (zh) 金果榄集约化定向结薯种植方法
CN102523895A (zh) 一种草莓穴盘基质避雨育苗方法及专用设施
CN104170624A (zh) 一种金银花栽培技术
CN214676849U (zh) 一种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的培育床
CN109729854A (zh) 一种绣球荚蒾(木绣球)扦插繁殖方法
CN212212107U (zh)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大棚
CN103733973A (zh) 一种升降式育苗漂浮盘
CN107517715A (zh) 一种石斛的种植方法
CN106613842A (zh) 雪中红插条的生根营养液和雪中红扦插育苗方法
CN105746166A (zh) 一种南瓜种植架
CN208258510U (zh) 一种移动式马铃薯幼苗栽培床
CN202514335U (zh) 一种草莓穴盘基质避雨育苗专用设施
CN112021089A (zh) 滇鸡血藤的育苗方法
CN206024687U (zh) 一种苗床灌溉系统
CN111869560A (zh) 一种仙草黑地膜种植技术及其方法规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