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5142U -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5142U
CN214675142U CN202120213121.XU CN202120213121U CN214675142U CN 214675142 U CN214675142 U CN 214675142U CN 202120213121 U CN202120213121 U CN 202120213121U CN 214675142 U CN214675142 U CN 214675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apacitor
decoupling
power line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131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莘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star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oud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K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oud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K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oud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131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5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5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5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包括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第三电路、第四电路和第五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电容X和电容Y,所述电容X连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电容Y连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所述第二电路包括一组用于等效描述长距离电力线的电感;所述第三电路包括第一解耦电容器、第一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所述第四电路包括第二解耦电容器、第二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所述第五电路包括电力线网络中的等效变压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选择电力线与设备之间的低阻抗网络设计对应的解耦网络连接,从而保证电力线载波通讯在长距离强干扰的通讯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载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电力线载波通讯的方式,因为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设计和运行成本低而成为了一种主要的通信方式。然而,现有的电力线载波通讯,因为电力线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不同信号耦合方式对电力载波信号损失不同,而且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线路阻抗可达1欧姆以下,就会造成载波信号在电力线上传输中的信号衰减,加上设备对信号的吸收,使得通讯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特别是在长距离的传输过程,干扰信号更强,使得通讯更加不稳定、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能有效的降低载波信号在电力线上传输的衰减,以及设备对信号的吸收,从而保证电力线载波通讯在长距离强干扰的通讯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包括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第三电路、第四电路和第五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电容X和电容Y,所述电容X连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电容Y连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其中,所述电容X和电容Y为高频电容;
所述第二电路包括一组用于等效描述长距离电力线的电感,每个电感串联在各自对应的电力线上;
所述第三电路包括第一解耦电容器、第一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所述第一解耦电容器与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连接;
所述第四电路包括第二解耦电容器、第二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所述第二解耦电容器与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连接;
所述第五电路包括电力线网络中的等效变压器,所述等效变压器与各电力线连接;
通讯设备与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第五电路依次串联;所述第三电路位于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之间,并跨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第四电路位于第二电路和第五电路之间,并跨接在与第三电路同样的两条电力线之间、或电力线与大地之间。
采用此技术方案,利用电力线与设备之间的低阻抗网络设计对应的解耦网络连接,可以有效的降低载波信号在电力线上传输的衰减,以及设备对信号的吸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三电路中,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两端与第一电容并联;第四电路中,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两端与第二电容并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三电路中,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与第一电感并联;第四电路中,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与第二电感并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串联,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串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第一电路中电容Y的电容值小于电容X的电容值,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跨接在任意一电力线与大地之间。即与任意电容Y保持并联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电路的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五电容与另外的电力线连接;所述第四电路的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分别通过第六电容与另外的电力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第一电路中电容Y的电容值大于电容X的电容值,所述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跨接在任意两电力线之间,即与任意电容X保持并联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容X和电容Y位于通讯设备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选择电力线与设备之间的低阻抗网络设计对应的解耦网络连接,能有效的降低载波信号在电力线上传输的衰减,以及设备对信号的吸收,从而保证电力线载波通讯在长距离强干扰的通讯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的示意图,其中,a)为第三电路,b)为第四电路。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的示意图,其中,a)为第三电路,b)为第四电路。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的示意图,其中,a)为第三电路,b)为第四电路。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电路,2-第二电路,3-第三电路,4-第四电路,5-第五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包括第一电路1、第二电路2、第三电路3、第四电路4和第五电路5,所述第一电路1包括电容X和电容Y,所述电容X连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电容Y连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所述电容X和电容Y为高频电容;
所述第二电路2包括一组用于等效描述长距离电力线的电感,每个电感串联在各自对应的电力线上;
所述第三电路3包括第一解耦电容器、第一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所述第一解耦电容器与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连接;
所述第四电路4包括第二解耦电容器、第二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所述第二解耦电容器与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连接;
所述第五电路5包括电力线网络中的等效变压器,所述等效变压器与各电力线连接;
通讯设备与第一电路1、第二电路2、第五电路5依次串联;所述第三电路3位于第一电路1和第二电路2之间,并跨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第四电路4位于第二电路2和第五电路5之间,并跨接在与第三电路3同样的两条电力线之间。
进一步的,第三电路3和第四电路4选择跨接的电力线需要满足载波频率对应阻抗最大原理。如果第一电路1中电容Y的电容值大于电容X的电容值,所述第三电路3和第四电路4一定跨接在任意两电力线之间。即与任意电容X保持并联关系。所述第一电路1的电容X和电容Y位于通讯设备中。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包括第一电路1、第二电路2、第三电路3、第四电路4和第五电路5,所述第一电路1包括电容X和电容Y,所述电容X连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电容Y连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所述电容X和电容Y为高频电容;所述第二电路2包括一组用于等效描述长距离电力线的电感,每个电感串联在各自对应的电力线上;所述第三电路3包括第一解耦电容器、第一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所述第一解耦电容器与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连接;所述第四电路4包括第二解耦电容器、第二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所述第二解耦电容器与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连接;所述第五电路5包括电力线网络中的等效变压器,所述等效变压器与各电力线连接;通讯设备与第一电路1、第二电路2、第五电路5依次串联;所述第三电路3位于第一电路1和第二电路2之间,并跨接在电力线之间;第一电路1中电容Y的电容值小于电容X的电容值,所述第四电路4位于第二电路2和第五电路5之间,并跨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
进一步的,第三电路3和第四电路4选择跨接的电力线需要满足载波频率对应阻抗最大原理。若第一电路1中电容Y的电容值小于电容X的电容值,第三电路3和第四电路4一定跨接在任意一电力线与大地之间,即与任意电容Y保持并联关系。所述第一电路1的电容X和电容Y位于通讯设备中。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用于单相电力线网络,包括第一电路1、第二电路2、第三电路3、第四电路4和第五电路5,所述第一电路1包括电容X和电容Y,所述电容X连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电容Y连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所述电容X和电容Y为高频电容;所述第二电路2包括一组用于等效描述长距离电力线的电感,每个电感串联在各自对应的电力线上;所述第三电路3包括第一解耦电容器、第一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所述第一解耦电容器与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连接;所述第四电路4包括第二解耦电容器、第二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所述第二解耦电容器与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连接;所述第五电路5包括电力线网络中的等效变压器,所述等效变压器与电力线连接。通讯设备与第一电路1、第二电路2、第五电路5依次串联;所述第三电路3位于第一电路1和第二电路2之间,并跨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第四电路4位于第二电路2和第五电路5之间,并跨接在电力线之间。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用于单相电力线网络,包括第一电路1、第二电路2、第三电路3、第四电路4和第五电路5,所述第一电路1包括电容X和电容Y,所述电容X连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电容Y连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所述电容X和电容Y为高频电容;所述第二电路2包括一组用于等效描述长距离电力线的电感,每个电感串联在各自对应的电力线上;所述第三电路3包括第一解耦电容器、第一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所述第一解耦电容器与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连接;所述第四电路4包括第二解耦电容器、第二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所述第二解耦电容器与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连接;所述第五电路5包括电力线网络中的等效变压器,所述等效变压器与电力线连接。通讯设备与第一电路1、第二电路2、第五电路5依次串联;所述第三电路3位于第一电路1和第二电路2之间,并跨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所述第四电路4位于第二电路2和第五电路5之间,并跨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三电路3还可以采用如图5a)所示的电路,或者第四电路4可以采用如图5b)所示的电路,第三电路3中,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两端与第一电容并联;第四电路4中,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两端与第二电容并联。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三电路3还可以采用如图6a)所示的电路,或者第四电路4可以采用如图6b)所示的电路,第三电路3中,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两端与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与第一电感并联;第四电路4中,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两端与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与第二电感并联。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三电路3还可以采用如图7a)所示的电路,或者第四电路4可以采用如图7b)所示的电路,第三电路3中,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两端与第一电容并联;第四电路4中,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两端与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串联,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串联。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当第三电路3和第四电路4跨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的时候,可以有如图8所示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三电路3的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五电容与另外的两根电力线连接;所述第四电路4的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分别通过第六电容与另外的两根电力线连接。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于单相电力线网络,当第三电路3和第四电路4跨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的时候,可以有如图9所示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三电路3的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通过第五电容与另外的电力线连接;所述第四电路4的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通过第六电容与另外的电力线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第三电路、第四电路和第五电路;
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电容X和电容Y,所述电容X连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电容Y连接在电力线与大地之间;其中,电容X和电容Y为高频电容;
所述第二电路包括一组用于等效描述长距离电力线的电感,每个电感串联在各自对应的电力线上;
所述第三电路包括第一解耦电容器、第一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所述第一解耦电容器与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从模块连接;
所述第四电路包括第二解耦电容器、第二解耦变压器及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所述第二解耦电容器与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两端与电力载波通讯主模块连接;
所述第五电路包括电力线网络中的等效变压器,所述等效变压器与各电力线连接;
通讯设备与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第五电路依次串联;所述第三电路位于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之间,并跨接在电力线之间;所述第四电路位于第二电路和第五电路之间,并跨接在与第三电路同样的两条电力线之间、或电力线与大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三电路中,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两端与第一电容并联;第四电路中,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两端与第二电容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三电路中,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与第一电感并联;第四电路中,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与第二电感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串联,所述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若第一电路中电容Y的电容值小于电容X的电容值,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跨接在任意一电力线与大地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路的第一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五电容与另外的电力线连接;所述第四电路的第二解耦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一端分别通过第六电容与另外的电力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若第一电路中电容Y的电容值大于电容X的电容值,所述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跨接在任意两电力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X和电容Y位于通讯设备中。
CN202120213121.XU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 Active CN214675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3121.XU CN214675142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3121.XU CN214675142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5142U true CN214675142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18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13121.XU Active CN214675142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51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7329A (zh) * 2021-01-26 2021-06-25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及其连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7329A (zh) * 2021-01-26 2021-06-25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及其连接方法
CN113037329B (zh) * 2021-01-26 2022-12-20 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及其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33284A (e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bypass around delta-wye transformer
US4473816A (en) Communications signal bypass around power line transformer
EP3291453B1 (en) Power carrier signal coupling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769136B (zh) 一种滤波电路、电源设备及供电系统
CN214675142U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
CA30273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un et al. High-current adaptive impedance matching in narrowband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1024879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10465581U (zh) 可切换式传导骚扰抗扰度耦合去耦装置
CN113037329B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解耦网络的连接电路及其连接方法
CN115693981A (zh) 一种具有紧凑接收端的无线电能传输补偿拓扑结构及系统
CN210075073U (zh) 一种不产生大启动电流的直流电源滤波器
CN210609172U (zh) 用于电网系统的载波通信的三相耦合电路
CN215868949U (zh) 一种变压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20528047U (zh)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调制解调器
CN211377703U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装置及光伏逆变系统
Despande et al. An adaptive impedance matching technique for narrow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in residential smart grids
CN217037045U (zh) 一种大功率电源滤波器
CN220383054U (zh) 一种三相三线载波耦合电路及抄表系统
CN219918710U (zh) 电压变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0157082U (zh) 一种控制电路、线路板及电器
CN212063634U (zh) 无线电能传输的结构
CN116545053A (zh) 基于磁饱和电感器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自适应分段方法
CN220821890U (zh) 用于射频前端模组的巴伦器件
CN220822912U (zh) 一种emc滤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9

Address after: Floor 9, Keshida Industrial Park R&D Building, No.7 Road, Gaoxinyuan West Distric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STAR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s 401 and 402, 4th floor, building 1, software park, kejizhong 2nd Road, Gaoxin North Distric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oud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