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4401U - 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4401U
CN214674401U CN202120039799.0U CN202120039799U CN214674401U CN 214674401 U CN214674401 U CN 214674401U CN 202120039799 U CN202120039799 U CN 202120039799U CN 214674401 U CN214674401 U CN 214674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power supply
charging device
main board
control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97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夙
陈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ng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g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g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g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97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4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4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4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包括壳体、电源模块、控制主板、无线充电装置以及手提把手,壳体具有容纳腔,电源模块、控制主板以及无线充电装置均设于容纳腔内,电源模块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无线充电装置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手提把手设置在壳体上,且手提把手与壳体之间形成放置空间,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放置空间内,无线充电装置用以供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使用。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储能电源可便于用户收纳,且使用寿命高,充电便捷、快速,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成为了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并且,移动终端设备的功能日益强大,消费可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观看视频,玩游戏以及聊天等,这就导致了移动终端的电量损耗较快,需要及时使用储能电源给移动终端设备充电,以避免影响用户的体验。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储能电源只能通过连接线和连接头将电源与移动设备导通,以给移动终端设备充电,功能单一,并且其中连接头插拔次数多了以后容易磨损导致接触不良、松动,连接线由于长期裸露在外也容易破损和老化,且连接线的收纳也是一个一直以来困扰用户的难题。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便于收纳、使用寿命长的多功能储能电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便于用户收纳,且使用寿命高,充电便捷、快速,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包括壳体、电源模块、控制主板、无线充电装置以及手提把手,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主板以及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均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手提把手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手提把手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放置空间,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所述放置空间内,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用以供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壳体的上面板连接,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面板与所述手提把手之间形成所述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上设置有由所述上面板往背离所述手提把手的方向凹陷形成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以供移动终端设备放置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上面板设置有插槽,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插装于所述插槽;所述放置空间具有导向斜面,移动终端设备可沿所述导向斜面置入于所述放置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线圈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套装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插装于所述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当所述第一连接件插装于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的侧面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控制主板以及所述电源模块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主板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以将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电源模块分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按键主板,所述按键主板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横向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按键主板竖向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按键主板位于所述控制主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手提把手呈往背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凹陷弧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容纳腔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设置有散热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壳体的侧面板还设置有电源输入口以及电源输出口,所述电源输入口、所述电源输出口均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由于包括壳体、电源模块、控制主板、无线充电装置以及手提把手,壳体具有容纳腔,电源模块、控制主板以及无线充电装置均设于容纳腔内,电源模块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无线充电装置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手提把手设置在壳体上,且手提把手与壳体之间形成放置空间,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放置空间内,无线充电装置用以供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使用,使得储能电源还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用户可直接将移动终端设备置入到放置空间内快速完成无线充电,而无需插拔连接线和连接头,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提高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也可防止儿童触碰连接线和连接头发生触电危险的情形;并且,控制主板还可控制储能电源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以便用户快速的打开或者关闭储能电源的无线充电装置;进一步地,储能电源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不受移动设备充电端口型号的限制,可适配多种移动终端设备;进一步地,由于设置有放置空间,移动终端设备置入到放置空间内充电,可使移动终端设备稳定的放置在储能电源上,可有效防止移动终端设备滑落于储能电源,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体验;更进一步地,手提把手还可便于用户携带储能电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着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沿着无线充电装置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第一连接件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A处放大图;
图7是图5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多功能储能电源,包括壳体1、电源模块2、控制主板3、无线充电装置4以及手提把手7,壳体1具有容纳腔11,电源模块2、控制主板3以及无线充电装置4均设于容纳腔11内,电源模块2与控制主板3电连接,无线充电装置4与控制主板3电连接;手提把手7设置在壳体1上,且手提把手7与壳体1之间形成放置空间12,无线充电装置4设置在放置空间12 内,无线充电装置4用以供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使用。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包括壳体、电源模块、控制主板、无线充电装置以及手提把手,壳体具有容纳腔,电源模块、控制主板以及无线充电装置均设于容纳腔内,电源模块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无线充电装置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手提把手设置在壳体上,且手提把手与壳体之间形成放置空间,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放置空间内,无线充电装置用以供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使用,使得储能电源还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用户可直接将移动终端设备置入到放置空间内快速完成无线充电,而无需插拔连接线和连接头,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提高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也可防止儿童触碰连接线和连接头发生触电危险的情形;并且,控制主板还可控制储能电源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以便用户快速的打开或者关闭储能电源的无线充电装置;进一步地,储能电源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不受移动设备充电端口型号的限制,可适配多种移动终端设备;进一步地,由于设置有放置空间,移动终端设备置入到放置空间内充电,可使移动终端设备稳定的放置在储能电源上,可有效防止移动终端设备滑落于储能电源,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体验;更进一步地,手提把手还可便于用户携带储能电源。
其中,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电脑以及平板电脑,其也可以是其他的移动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4与壳体1的上面板13连接,壳体1的上面板13与手提把手7之间形成放置空间12;放置空间12上设置有由上面板13 往背离手提把手7的方向凹陷形成的放置槽16,放置槽16用以供移动终端设备放置使用。通过上述结构,由于上面板往背离手提把手的方向凹陷形成的放置槽,不仅实现了无线充电功能,而且使得移动终端设备可稳定放置于放置空间内,可有效防止放置在放置空间中的移动终端设备滑落于储能电源,避免造成移动终端设备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上面板13设置有插槽131,无线充电装置4插装于插槽131;放置空间12具有导向斜面121,移动终端设备可沿导向斜面121置入于放置空间12。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无线充电装置的安装,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可使无线充电装置稳定设置在插槽内,防止无线充电装置发生位置偏移;其中,移动终端设备可沿着导向斜面置入于放置空间内,可便于用户快速的从放置空间中取放移动终端设备;进一步地,导向斜面的数量为4个,沿放置空间周向排列设置。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4包括无线充电线圈41以及第一连接件42,无线充电线圈41套装于第一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42插装于插槽131。其中,无线充电线圈接通电源后产生变化的磁场,移动终端设备上的线圈感应到磁场的变化会产生感应电流,再将电流转换成直流电供移动终端设备充电。
其中,第一连接件42还包括第一连接部421,当第一连接件42插装于插槽131时,第一连接部421与壳体1的侧面板14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无线充电装置与壳体的连接,并且,通过插槽可有效防止无线充电装置发生竖直方向的位置偏移,通过第一连接部与壳体的侧面板连接,可有效防止无线充电装置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置偏移,结构简单,连接稳固。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4、控制主板3以及电源模块2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电源模块2与控制主板3之间设置有隔板5,隔板5用以将控制主板3与电源模块2分隔开。通过上述结构,由于电源模块与控制主板之间设置有隔板将控制主板与电源模块分隔开,可有效防止控制主板上的电子元件与电源模块发生误触和短路的情形;进一步地,通过隔板将控制主板与电源模块分隔开,可有效防止电源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控制主板影响控制主板的工作,也可防止控制主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电源模块影响电源模块的工作,有效的提高了控制主板和电源模块工作的稳定性,减少了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按键主板6,按键主板6与控制主板3电连接,控制主板3横向设于容纳腔11内,按键主板6竖向设于容纳腔11内,且按键主板 6位于控制主板3的一侧。其中,按键主板上设置有开关键等按键,通过上述结构,用户可通过按压按键主板上的按键将控制信号发送到控制主板,以控制储能电源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手提把手7呈往背离壳体的方向凹陷弧形状。通过上述结构,连接在上面板上的手提把手可便于用户携带储能电源;并且,由于手提把手呈往背离壳体的方向凹陷弧形状,更加符合人体手掌的曲线,以便于用户更好的、更稳定的握紧手提把手携带无线充电装置。
具体地,手提把手7上设置有若干横纵交错的加强筋71。通过上述结构,加强筋的设置可提高手提把手的强度,可有效手提把手发生断裂,让用户可以更加稳定的携带无线充电装置。并且,加强筋的设计在保证了手提把手的强度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手提把手的重量,让用户可以更轻松的携带无线充电装置。
进一步地,手提把手7上还设置有往背离上面板13的方向凹陷形成的若干防滑凹槽72。用户可将手指放入防滑凹槽72内握紧手提把手,防止手提把手与用户的手指之间发生滑动,便于用户携带储能电源,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1设置有散热口111,散热口111设置有散热风扇 112。通过上述结构,散热风扇可以给设置在容纳腔内的无线充电装置、控制主板、按键主板以及电源模块散热,以提高无线充电装置、控制主板、按键主板以及电源模块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侧面板14还设置有电源输入口141,电源输入口 141与电源模块2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用户可将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导通,给电源模块充电;并且,由于电源输入端设置在壳体的侧面板上,可便于用户将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导通。
其中,侧面板14上还设置有电源输出口142,电源输出口142与电源模块2电连接。使得用户不仅可以使用放置空间给移动终端设备无线充电,还可同时通过电源输出口给移动终端设备充电,可供多个移动终端设备同时充电使用;进一步地,当无线充电装置损坏时,用户还可通过电源输出口给移动终端设备充电,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41具有磁吸结构411,磁吸结构411用以将移动终端设备吸附于放置空间12。通过上述结构,可进一步地防止移动终端设备滑落于储能电源,避免摔坏移动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壳体1底部还设置有防滑垫15。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储能电源稳定放置,防止储能电源滑动发生位置偏移。
如上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发明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源模块(2)、控制主板(3)、无线充电装置(4)以及手提把手(7),所述壳体(1)具有容纳腔(11),所述电源模块(2)、所述控制主板(3)以及所述无线充电装置(4)均设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电源模块(2)与所述控制主板(3)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4)与所述控制主板(3)电连接;所述手提把手(7)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手提把手(7)与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放置空间(12),所述无线充电装置(4)设置在所述放置空间(12)内,所述无线充电装置(4)用以供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4)与所述壳体(1)的上面板(13)连接,所述壳体(1)的所述上面板(13)与所述手提把手(7)之间形成所述放置空间(12);所述放置空间(12)上设置有由所述上面板(13)往背离所述手提把手(7)的方向凹陷形成的放置槽(16),所述放置槽(16)用以供移动终端设备放置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3)设置有插槽(131),所述无线充电装置(4)插装于所述插槽(131);所述放置空间(12)具有导向斜面(121),移动终端设备可沿所述导向斜面(121)置入于所述放置空间(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4)包括无线充电线圈(41)以及第一连接件(42),所述无线充电线圈(41)套装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2),所述第一连接件(42)插装于所述插槽(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2)还包括第一连接部(421),当所述第一连接件(42)插装于所述插槽(131)时,所述第一连接部(421)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板(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4)、所述控制主板(3)以及所述电源模块(2)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电源模块(2)与所述控制主板(3)之间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用以将所述控制主板(3)与所述电源模块(2)分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主板(6),所述按键主板(6)与所述控制主板(3)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3)横向设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按键主板(6)竖向设于所述容纳腔(11)内,且所述按键主板(6)位于所述控制主板(3)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把手(7)呈往背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凹陷弧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设置有散热口(111),所述散热口(111)设置有散热风扇(1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板(14)还设置有电源输入口(141)以及电源输出口(142),所述电源输入口(141)、所述电源输出口(142)均与所述电源模块(2)电连接。
CN202120039799.0U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 Active CN214674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9799.0U CN214674401U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9799.0U CN214674401U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4401U true CN21467440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14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9799.0U Active CN214674401U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4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26703B2 (en) Multipurpose adaptor with a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US6774603B2 (en) Multi-function charger
US20060125445A1 (en) Portable power supply with computer port
US20120019207A1 (en) Outlet assembly with portable charger
US20130082543A1 (en) Portable power supply
KR20130132229A (ko) 접촉식 휴대용 전원 장치
US11606870B2 (en) Charger having heat insulating structure
US7278877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mobile phone to peripheral device
US20090079392A1 (en) Portable power supply module with winding unit
TWM511731U (zh) 擴充裝置與具有其之保護殼
US20180094778A1 (en) Light bulb with universal serial bus port
JP3127310U (ja) マルチコンセント電気装置
TWM487569U (zh) 整合保護及變壓充電功能之行動電源
CN214674401U (zh) 一种多功能储能电源
CN212935580U (zh) 一种多功能笔盒
CN212231113U (zh) 一种充电器
CN204103565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装置
KR200410889Y1 (ko) Usb 케이블 및 이를 이용한 충전장치
WO2012139436A1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借电的方法和装置
US10381848B2 (en) Power device with multiple electrifying modes
CN205864010U (zh) 移动电子设备充电装置
TWM510586U (zh) 擴充裝置與具有其之保護殼
TWM338497U (en) Portable electric energy supply module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the adapting wires
CN212304095U (zh) 安全可靠的多功能插座
TWM563576U (zh) 電源分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