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1011U - 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1011U
CN214671011U CN202120543022.8U CN202120543022U CN214671011U CN 214671011 U CN214671011 U CN 214671011U CN 202120543022 U CN202120543022 U CN 202120543022U CN 214671011 U CN214671011 U CN 214671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agnetic control
magnetic
monitoring device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30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泽泓
阿布都艾尼·阿布都克力木
李兴勇
高玖生
牛生振
帕哈尔丁·帕尔哈提
申志伟
张晓旭
艾拉洪·巴拉提
孜比比拉·库尔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Xinjiang Power Co Ltd Kezhou Power Supply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Xinjiang Power Co Ltd Kezhou Power Supply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Xinjiang Power Co Ltd Kezhou Power Supply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Xinjiang Power Co Ltd Kezhou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to CN2021205430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1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1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1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内部设置隔板将底座分为内腔体和外腔体,壳体的外侧套装连接杆体,连接杆体穿过壳体外壁并与壳体外壁固定连接;控制模块,设置于内腔体的内部,包括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报警器、电源和无线充电模块,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器,电源的输出端通过磁控开关与处理器连接;若干磁控装置,包括磁控开关、安装支架、磁连接件;若干位置传感器,设置于壳体的外侧,与磁连接件通过拉线固定连接,拉线的外侧套装连接杆体。本实用新型实时检测到地面发生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位移,监测范围广,适用于工况恶劣的地下运行。

Description

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输配电线路经过的区域多为山区,地貌表现为高山峡谷区地貌,区域内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历史地震作用频繁,砂泥岩广泛分布,干湿季节分明,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烈。这些独特的自然、地质环境使得该区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并主要以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为主,对于支撑输配电线路的安装杆塔的稳固性有较高要求,当杆塔倾斜、杆塔基础地质不稳定时,容易对输配电线路发生拉扯,导致输配电线路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的解决输配电线路安装隐患的技术主要有人工巡视、安装摄像头、卫星遥感等,通过人工巡视和设置摄像头对杆塔的基础地质进行图像监测,判断杆塔的基础地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上述现有技术中,人工巡视、摄像头和卫星遥感取得的图片及数据需要人工进行分辨,人工判断是否有地质灾害,这增加了人工和劳务成本,另外对于丛林、杂草茂密的地方,遥感数据很难发现用于支撑输配电线路的杆塔安装基础地质的初期灾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可实现对杆塔基础地质发生倾斜时进行准确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内部设置隔板将底座分为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套装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穿过壳体外壁并与壳体外壁固定连接;
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内腔体的内部,包括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报警器、电源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磁控开关与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源连接;
若干磁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隔板的内腔体侧的磁控开关、用于固定安装磁控开关的安装支架、以及用于控制磁控开关开合的磁连接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控制电缆,所述磁控开关与控制电缆连接;
若干位置传感器,设置于壳体的外侧,与磁连接件通过拉线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外侧套装连接杆体;
所述磁控装置和位置传感器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磁控开关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磁控装置均匀布设在内腔体的内壁,所述位置传感器和连接杆体均匀布设在壳体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外壳,其中外壳采用防水硅胶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杆体的长度为8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磁控装置和位置传感器至少设置8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处理器为ARM9 STM32型号的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Luat GSM/GPRS、双模-GSM模式和CDMA模式的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杆体为空心四氟硬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位置传感器为钢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磁连接件为汝铁硼磁钢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杆塔基础下方及外周地下布设多个位移传感器,能实时检测到地面发生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位移,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安装之后埋到土里,不易受到风吹雨淋,寿命长;待机情况下,锂电池与报警模块未接通,电池不耗电,待机时长6个月;通过设置位置传感器,监测范围广,适用于工况恶劣的地下运行;使用无线充电技术,省去了易坏的充电插头,同时也保证了监测仪的隐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控制模块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控制模块,3-磁控装置,4-位置传感器,5-拉线;
11-底座,12-上盖、13-隔板,14-连接杆体;
21-处理器,22-无线传输模块,23-报警器,24-电源;
31-磁控开关,32-安装支架,33-磁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控制模块电路图;
如图1至图5,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底座11和上盖12,底座11内部设置隔板13将底座分为内腔体和外腔体,壳体1的外侧设置连接杆体14,所述连接杆体14穿过壳体1外壁并与壳体1外壁固定连接;控制模块2,设置于内腔体的内部,包括处理器21、无线传输模块22、报警器23、电源24和无线充电模块25,处理器21的输出端连接无线传输模块22和报警器23,电源24的输出端通过磁控开关与处理器21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5与电源24连接;若干磁控装置3,包括设置于隔板13的内腔体侧的磁控开关31、用于固定安装磁控开关31的安装支架32,以及用于控制磁控开关31开合的磁连接件33,安装支架32上设置控制电缆34,磁控开关31与控制电缆连接;若干位置传感器4,设置于壳体1的外侧,与磁连接件33通过拉线5固定连接,拉线5的外侧套装连接杆体14;磁控装置3和位置传感器4为一一对应设置,磁控开关3与处理器21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用于对控制模块和磁控装置进行保护和安装,通过位置传感器对杆塔的基础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当位置传感器监测到基础地质发生位移时,则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具体的,位置传感器监测到基础地质发生位移后,带动磁连接件与磁控开关分开,磁控开关的内部开关闭合,线路接通,电源向处理器供电,处理器接通电源启动则控制报警器报警,磁控开关以并联的方式连接至安装支架上的控制电缆上,即只要其中一个磁控开关处于内部开关接通状态,电源与处理器的供电线路均接通,报警器报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1为圆柱体结构,磁控装置3均匀布设在内腔体的内壁,位置传感器4和连接杆体14均匀布设在壳体的外侧。隔板采用多面体结构,方便对磁控开关的安装,隔板根据磁控装置的数量设置多面结构,隔板与底座为垂直安装,在隔板的每个面上固定安装磁控开关,磁控开关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隔板上,并通过控制电缆与处理器连接;磁控开关设置在隔板的内侧,磁连接件设置在隔板的外侧,磁连接件通过拉线与连接杆体活动连接,拉线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杆体并与位置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设置外壳21,其中外壳21采用防水硅胶材料制作。可对控制电路板进行防水保护,控制模块与作为电源的锂电池防水连接,控制模块、锂电池和报警器通过固定板与底座固定,底座和上盖采用防水密封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根据杆塔的基础地质监测范围设置连接杆体的长度,具体的,以杆塔下方的8m范围内的基础地质的监测可实现对杆塔底部地质灾害预测,因此选择连接杆体14的长度为8m。
磁控装置和对应的位置传感器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由于是对杆塔底部的半径为8m的范围进行监测,为了监测的准确性,磁控装置3和位置传感器4至少设置8组并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理器21为ARM9 STM32型号的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22为Luat GSM/GPRS、双模-GSM模式和CDMA模式的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连接杆体14为空心四氟硬管,其内部可穿接拉线,四氟硬管的材质坚硬,可对拉线进行保护。位置传感器4为钢珠,当基础地质发生移动时,钢珠岁基础地质发生位移,钢珠通过拉线对磁连接件作用,拉动磁连接件与磁控开关分开,磁控开关断开,处理器检测到有磁控开关断开则控制报警器报警。磁连接件33为汝铁硼磁钢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采用3.2V可充电锂电池,可充电锂电池还连接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无线充电器接收端模块PCBA板线圈万能通用qi安卓改装内置贴片方案,通过设置无线充电模块对锂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省去了易坏的充电插头,同时也保证了监测仪的隐蔽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监测到距杆塔基础中心8米圆周内宽度大于8mm的相对位移,电源为无线通信模块及处理器提供电能;位置传感器感知土层裂缝(相对位移),当宽度大于8mm时,磁连接件与磁控开关分离,磁控开关接通内部开关,将电能送到无线通信模块和处理器,处理器通电后则驱动报警器报警,无线通信模块可实现发短信、打电话及微信等无线通信报警功能,具体根据设置的通信方式选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杆塔基础下方及外周地下布设多个位移传感器,能实时检测到地面发生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位移,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安装之后埋到土里,不易受到风吹雨淋,寿命长;待机情况下,锂电池与报警模块未接通,电池不耗电,待机时长6个月。通过设置位置传感器,监测范围广,适用于工况恶劣的地下运行;使用无线充电技术,省去了易坏的充电插头,同时也保证了监测仪的隐蔽性。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内部设置隔板将底座分为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套装连接杆体,所述连接杆体穿过壳体外壁并与壳体外壁固定连接;
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内腔体的内部,包括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报警器、电源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器,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磁控开关与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源连接;
若干磁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隔板的内腔体侧的磁控开关、用于固定安装磁控开关的安装支架、以及用于控制磁控开关开合的磁连接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控制电缆,所述磁控开关与控制电缆连接;
若干位置传感器,设置于壳体的外侧,与磁连接件通过拉线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外侧套装连接杆体;
所述磁控装置和位置传感器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磁控开关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磁控装置均匀布设在内腔体的内壁,所述位置传感器和连接杆体均匀布设在壳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外壳,其中外壳为防水硅胶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体的长度为8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装置和位置传感器至少设置8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ARM9STM32型号的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Luat GSM/GPRS、双模-GSM模式和CDMA模式的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体为空心四氟硬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为钢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连接件为汝铁硼磁钢材料制作。
CN202120543022.8U 2021-03-16 2021-03-16 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Active CN214671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3022.8U CN214671011U (zh) 2021-03-16 2021-03-16 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3022.8U CN214671011U (zh) 2021-03-16 2021-03-16 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1011U true CN21467101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5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3022.8U Active CN214671011U (zh) 2021-03-16 2021-03-16 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10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4427A (zh) * 2021-11-12 2022-03-0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市黄岩区供电公司 电力设备周围动土监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4427A (zh) * 2021-11-12 2022-03-0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市黄岩区供电公司 电力设备周围动土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31320U (zh) 一种投放式无线电中继机
CN210400691U (zh) 一种智能室外消火栓远程水压监测终端及智能室外消火栓
CN214671011U (zh) 杆塔基础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US20130269440A1 (en) Water-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and water-leakage detection device
CN103185201B (zh) 油气管道手动阀室一体化泄漏监测终端
CN102879035B (zh) 无线多功能监测终端、多功能森林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WO2021169024A1 (zh) Gnss接收机和gnss设备
CN205068713U (zh) 一种泥石流报警装置
CN103700198A (zh) 一种窨井盖无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1654246U (zh) 短周期海底地震仪
CN103669955A (zh) 一种适合野外安装的数据采集和应急公共广播立杆系统
CN104005753A (zh) 一种用于监测岩溶塌陷水气压力的监测井及其成井工艺
CN207182625U (zh) 一种泥石流预警系统
CN203894912U (zh) 用于监测泥石流次声波的报警装置
CN210955428U (zh) 一种崩塌组合式传感监测预警仪器
CN202853652U (zh) 一种铁塔的监控装置
CN206863931U (zh) 电线杆及铁塔倾斜报警器
CN207280604U (zh) 一种用于立筒仓和浅圆仓的远距离无线测温器及无线测温系统
CN214583406U (zh) 地质滑坡监测装置
CN201910751U (zh) 油气田站场太阳能电控一体化设备
CN211628034U (zh) 一种交互式耦合多维度智能崩塌落石监测系统
CN213877000U (zh)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预警装置
CN210268717U (zh) 一种沟头填埋区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实时监测装置
CN218041584U (zh) 环境采集监控设备
CN210351669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