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4721U -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4721U
CN214664721U CN202120578676.4U CN202120578676U CN214664721U CN 214664721 U CN214664721 U CN 214664721U CN 202120578676 U CN202120578676 U CN 202120578676U CN 214664721 U CN214664721 U CN 214664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energy
heating
electric heating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86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uanj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uanj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uanj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uanj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786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4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4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47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涉及电热地膜采暖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现有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需要使用高品位的电能,导致不够节能环保的问题。所述导暖机构包括加热主体、承接底板、承压顶板、缓冲连接件、固定螺栓和缓冲层,所述加热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热膜,所述电热膜上安装有温控探头,所述防水插接电缆与接线盒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盒与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光伏板组、控制器、蓄电池组和逆变器,所述光伏板组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蓄电池组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接线盒的输入端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地膜采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在北方的建筑物室内都会安装取暖装置,以便在冬天能为人们提供温暖的室内环境。目前建筑物室内取暖主要是采用水、汽取暖和电力取暖两大类,而水、汽取暖需要在室内外铺设供热管路和采暖锅炉等设备,一次性投入较大,需要常年维修维护,采暖效果不易控制,计量困难,不利于节能环保。电热地膜供暖系统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辐射供暖,与传统供暖系统相比具有清洁、热舒适性高、与建筑物同寿命期等优势。
但是,现有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需要使用高品位的电能,导致不够节能环保,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需要使用高品位的电能,导致不够节能环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包括导暖机构、防水插接电缆、接线盒、温控器和供电机构,所述导暖机构包括加热主体、承接底板、承压顶板、缓冲连接件、固定螺栓和缓冲层,所述加热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热膜,所述电热膜上安装有温控探头,且温控探头和电热膜与防水插接电缆均电性连接,所述防水插接电缆与接线盒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盒与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光伏板组、控制器、蓄电池组和逆变器,所述光伏板组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蓄电池组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接线盒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主体和缓冲连接件均设置于承接底板和承压顶板之间,且缓冲连接件位于加热主体的两侧,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承压顶板和加热主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缓冲连接件包括缓冲弹簧、限位板、连接座和第二固定孔,所述限位板设置于缓冲弹簧的上端,并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远离缓冲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座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于连接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承压顶板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与第二固定孔的直径相同,且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座延伸至连接孔的内部,并与间隙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热膜的下方设置有反射层,所述电热膜和反射层之间的外部设置有电磁屏蔽层,所述电磁屏蔽层的外部设置有防水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嵌入承接底板的内部,并与承接底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装置由导暖机构、防水插接电缆、接线盒、温控器和供电机构构成,供电机构包括光伏板组、控制器、蓄电池组和逆变器,通过供电机构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导暖机构、接线盒和温控器能使用的电能,充分地利用了可再生资源,使得该装置使用低品位的电能,供电方式更加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国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主体设置在承接底板和承压顶板之间,加热主体与承压顶板之间设置缓冲层,加热主体的两侧安装缓冲连接件,缓冲连接件由缓冲弹簧、限位板、连接座和第二固定孔,通过利用缓冲弹簧良好的弹性和恢复变形的能力以及缓冲层的作用,能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进而可提高导暖机构的抗压能力,延长加热主体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热膜的外部依次设置反射层、电磁屏蔽层和防水耐磨层,通过反射层可提高加热主体的加热效果,减少热量的散失,通过电磁屏蔽层可提高加热主体使用的安全性,通过防水耐磨层增加了加热主体的防水能力和耐磨能力,进而能有效延长电热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暖机构;2、防水插接电缆;3、接线盒;4、温控器;5、供电机构;51、光伏板组;52、控制器;53、蓄电池组;54、逆变器;6、加热主体;61、电热膜;62、反射层;63、电磁屏蔽层;64、防水耐磨层;7、承接底板;8、承压顶板;81、容纳孔;82、第一固定孔;83、连接孔;9、缓冲连接件;91、缓冲弹簧;92、限位板;93、连接座;94、第二固定孔;10、固定螺栓;11、缓冲层;12、温控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包括导暖机构1、防水插接电缆2、接线盒3、温控器4和供电机构5,导暖机构1包括加热主体6、承接底板7、承压顶板8、缓冲连接件9、固定螺栓10和缓冲层11,加热主体6的内部设置有电热膜61,电热膜61上安装有温控探头12,且温控探头12和电热膜61与防水插接电缆2均电性连接,防水插接电缆2与接线盒3电性连接,接线盒3与温控器4电性连接,供电机构5包括光伏板组51、控制器52、蓄电池组53和逆变器54,光伏板组51的输出端与控制器52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52与蓄电池组53双向连接,控制器52的输出端与逆变器54的输入端连接,逆变器54的输出端与接线盒3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组53的放电情况由控制器52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供电机构5的光伏板组51在白天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控制器52对蓄电池组53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同时通过控制器52,能使蓄电池组53为逆变器54提供输入电,通过逆变器54的作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接线盒3,通过接线盒3再输送至该装置的其他用电部件,充分地利用了可再生资源,使得该装置使用低品位的电能,供电方式更加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国情。
进一步,加热主体6和缓冲连接件9均设置于承接底板7和承压顶板8之间,且缓冲连接件9位于加热主体6的两侧,缓冲层11设置于承压顶板8和加热主体6之间,缓冲层11与承接底板7固定连接,导暖机构1在组装时,先将承接底板7置于地面,再将加热主体6铺设在承接底板7上方,然后将承接底板7盖在加热主体6上方,缓冲连接件9上端的连接座93顺势延伸至承压顶板8的连接孔83内部,同时连接座93内部的第二固定孔94与第二固定孔94对齐,最后将固定螺栓10拧入第二固定孔94和第二固定孔94,缓冲层11压紧加热主体6,完成组装。
进一步,缓冲连接件9包括缓冲弹簧91、限位板92、连接座93和第二固定孔94,限位板92设置于缓冲弹簧91的上端,缓冲弹簧91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恢复变形的能力,能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并与缓冲弹簧91固定连接,限位板92远离缓冲弹簧91的一端与连接座93为一体结构,整体性好,连接处结构强度高,不易断裂,通过限位板92具有限位作用,可提高缓冲连接件9与承压顶板8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第二固定孔94设置于连接座93的内部。
进一步,承压顶板8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容纳孔81,固定螺栓10安装完成后,固定螺栓10的上端隐藏于容纳孔81的内部,进而保证导暖机构1外观的平整,利于导暖机构1的铺设,容纳孔8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82,第一固定孔82的直径与第二固定孔94的直径相同,且第一固定孔82与第二固定孔94通过固定螺栓10连接,固定螺栓10与第一固定孔82与第二固定孔94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安装技术含量,便于操作,第一固定孔8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83,且连接座93延伸至连接孔83的内部,并与间隙连接,配合度好,连接可靠。
进一步,电热膜61的下方设置有反射层62,电热膜61和反射层62之间的外部设置有电磁屏蔽层63,电磁屏蔽层63的外部设置有防水耐磨层64,通过反射层62可提高加热主体6的加热效果,减少热量的散失,通过电磁屏蔽层63可提高加热主体6使用的安全性,通过防水耐磨层64增加了加热主体6的防水能力和耐磨能力,进而能有效延长电热膜6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缓冲弹簧91的下端嵌入承接底板7的内部,增加缓冲弹簧91与承接底板7接触面积,提高固定的牢固性,并与承接底板7固定连接,固定可靠、牢固。
工作原理:使用时,导暖机构1铺设于地面下,接线盒3和温控器4安装于墙面上,通过防水插接电缆2实现导暖机构1与接线盒3的电性连接。供电机构5的光伏板组51在白天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控制器52对蓄电池组53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同时通过控制器52,能使蓄电池组53为逆变器54提供输入电,再通过逆变器54的作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接线盒3,通过接线盒3输送至该装置的其他用电部件。当室内环境温度或地面温度低于温控器4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4会接通电源,电热膜61通电后开始发热升温,反射层62能有效提高热量反射和辐射能力,把电热膜61产生的热量更均匀的反射到采暖区域,然后热量由导暖机构1均匀地加热室内密实物体,使室内温度上升,期间,温控探头12实时监测电热膜61的加热温度,并将监测信息传输至温控器4,以控制室内的温度。电磁屏蔽层63可提高加热主体6使用的安全性,通过防水耐磨层64增加了加热主体6的防水能力和耐磨能力,进而能有效延长电热膜61的使用寿命。通过将加热主体6设置在承接底板7和承压顶板8之间,加热主体6与承压顶板8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层11,加热主体6的两侧安装缓冲连接件9,通过利用缓冲连接件9上缓冲弹簧91良好的弹性和恢复变形的能力以及缓冲层11的作用,能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进而可提高导暖机构1的抗压能力,延长加热主体6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包括导暖机构(1)、防水插接电缆(2)、接线盒(3)、温控器(4)和供电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暖机构(1)包括加热主体(6)、承接底板(7)、承压顶板(8)、缓冲连接件(9)、固定螺栓(10)和缓冲层(11),所述加热主体(6)的内部设置有电热膜(61),所述电热膜(61)上安装有温控探头(12),且温控探头(12)和电热膜(61)与防水插接电缆(2)均电性连接,所述防水插接电缆(2)与接线盒(3)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盒(3)与温控器(4)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机构(5)包括光伏板组(51)、控制器(52)、蓄电池组(53)和逆变器(54),所述光伏板组(51)的输出端与控制器(5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52)与蓄电池组(53)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52)的输出端与逆变器(5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器(54)的输出端与接线盒(3)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主体(6)和缓冲连接件(9)均设置于承接底板(7)和承压顶板(8)之间,且缓冲连接件(9)位于加热主体(6)的两侧,所述缓冲层(11)设置于承压顶板(8)和加热主体(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连接件(9)包括缓冲弹簧(91)、限位板(92)、连接座(93)和第二固定孔(94),所述限位板(92)设置于缓冲弹簧(91)的上端,并与缓冲弹簧(9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92)远离缓冲弹簧(91)的一端与连接座(93)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孔(94)设置于连接座(9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顶板(8)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容纳孔(81),所述容纳孔(8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82),所述第一固定孔(82)的直径与第二固定孔(94)的直径相同,且第一固定孔(82)与第二固定孔(94)通过固定螺栓(1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孔(8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83),且连接座(93)延伸至连接孔(83)的内部,并与间隙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61)的下方设置有反射层(62),所述电热膜(61)和反射层(62)之间的外部设置有电磁屏蔽层(63),所述电磁屏蔽层(63)的外部设置有防水耐磨层(6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91)的下端嵌入承接底板(7)的内部,并与承接底板(7)固定连接。
CN202120578676.4U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64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8676.4U CN214664721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8676.4U CN214664721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4721U true CN21466472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4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867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64721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4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75878U (zh) 一种太阳能光电互补电热水器
CN205792383U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CN214664721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CN204616798U (zh) 太阳能乌龟越冬养殖池
CN208090551U (zh) 一种风光互补地温加热与照明耦合系统
CN206182054U (zh) 一种空气能猪舍保暖装置
CN201803272U (zh) 风能、光能、市电互补led智能照明装置
CN103179005A (zh) 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家用光纤网络单元控制系统
CN208209861U (zh) 建筑物自主绿色能源独立系统
CN204084548U (zh) 一种太阳能红外碳晶供暖系统
CN202419942U (zh) 太阳能热水器的蓄电供电装置
CN206947967U (zh) 一种智能建筑传感器电力供应系统
CN201715724U (zh) 具有供电功能的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1084204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碳纤维电采暖系统
CN215412091U (zh) 一种光伏发电直接驱动的电热采暖系统
CN103869788B (zh) 建筑屋顶电力计算机控制系统
CN203135911U (zh) 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家用光纤网络单元控制系统
CN203489465U (zh) 太阳能电池板直接供电式电热水器
CN219674494U (zh) 一种具有光伏电加热的蓄热供热系统
CN202672519U (zh) 防水型太阳能电池瓦
CN213509762U (zh) 一种带有日光照明功能的汗蒸房
CN2842302Y (zh) 油田专用太阳能热电供给装置
CN208223599U (zh) 光伏电缆沟水浸报警装置
CN201812287U (zh) 一种室外公共查询机
CN214426087U (zh) 一种新型三能互补能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