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7476U -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7476U
CN214657476U CN202120604552.9U CN202120604552U CN214657476U CN 214657476 U CN214657476 U CN 214657476U CN 202120604552 U CN202120604552 U CN 202120604552U CN 214657476 U CN214657476 U CN 214657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connecting seat
filter screen
pipeline
bear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45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焕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6045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7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7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74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排污管道、顶壳和第一承载筒,所述排污管道上端成型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端设置有所述顶壳,所述顶壳一侧壁中部靠下的位置设置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内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伸入所述顶壳一端设置有叶轮,所述排污管道下端一侧成型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承载筒。通过设置顶壳、连接轴承、把手和叶轮,使排污管道在排污不畅或排污速度过慢时,可通过把手和叶轮进行辅助排污,以提高排污效率,同时使叶轮倒转,可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行反冲,以将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附着的杂物冲下,使排污管道内更加通畅,十分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背景技术
在各种各样的建筑中,水电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水暖管路的设置十分重要,人们在日常的居住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水,这些污水都要通过排污管道进行排放。
现有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排污效率较低,容易因滤网附着杂物导致排污不畅,而且现有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难以便捷的对污水中的杂物进行收集,清淤不便,维护不便。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排污管道、顶壳和第一承载筒,所述排污管道上端成型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端设置有所述顶壳,所述顶壳一侧壁中部靠下的位置设置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内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伸入所述顶壳一端设置有叶轮,所述排污管道下端一侧成型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承载筒,位于所述第一承载筒上方一侧的所述排污管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连接座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下端设置有第二承载筒,位于所述第二承载筒上方的所述排污管道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所述顶壳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连接轴承与所述顶壳侧壁以及所述把手均为过盈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叶轮通过键连接。
所述把手远离所述叶轮一端转动连接有把手套,所述第一承载筒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下端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排污管道内壁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座成型于所述排污管道下端,所述第二承载筒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下端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排污管道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
所述排污管道两端均成型有连接法兰,所述排污管道靠近所述第一承载筒一端为进水端,所述排污管道靠近所述第二承载筒一端为出水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壳、连接轴承、把手和叶轮,使排污管道在排污不畅或排污速度过慢时,可通过把手和叶轮进行辅助排污,以提高排污效率,同时使叶轮倒转,可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行反冲,以将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附着的杂物冲下,使排污管道内更加通畅,十分实用。该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排污效率较低,容易因滤网附着杂物导致排污不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承载筒、第二承载筒、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使排污管道可便捷的对污水中的杂物进行收集,并使排污管道能够便捷的清淤,使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也可便捷的进行清理、维护,大大提高了排污管道的维护便捷性。该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难以便捷的对污水中的杂物进行收集,清淤不便,维护不便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污管道和顶壳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污管道、第一承载筒和第二承载筒的正视剖视图。
图中:1-排污管道;2-第一连接座;3-顶壳;4-连接轴承;5-把手;6-叶轮;7-第二连接座;8-第一承载筒;9-第一过滤网;10-第三连接座;11-第二承载筒;12-第二过滤网;13-把手套;14-连接法兰。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排污管道1、顶壳3和第一承载筒8,排污管道1上端成型有第一连接座2,第一连接座2上端设置有顶壳3,顶壳3一侧壁中部靠下的位置设置有连接轴承4,连接轴承4内设置有把手5,把手5伸入顶壳3一端设置有叶轮6,排污管道1下端一侧成型有第二连接座7,第二连接座7下端设置有第一承载筒8,位于第一承载筒8上方一侧的排污管道1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9,第二连接座7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座10,第三连接座10下端设置有第二承载筒11,位于第二承载筒11上方的排污管道1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2。
参考图1至图2所示,顶壳3下端与第一连接座2上端通过法兰连接,连接轴承4与顶壳3侧壁以及把手5均为过盈连接,把手5与叶轮6通过键连接;把手5远离叶轮6一端转动连接有把手套13,第一承载筒8上端与第二连接座7下端通过法兰连接,第一过滤网9与排污管道1内壁通过螺钉连接。
本例中,握持把手套13,可在连接轴承4的辅助下通过把手5转动叶轮6,使叶轮6搅动排污管道1内的污水,这样可在排污管道1排水不畅或排水速度较慢时进行辅助排水。
参考图1和图3所示,第三连接座10成型于排污管道1下端,第二承载筒11上端与第三连接座10下端通过法兰连接;第二过滤网12与排污管道1内壁通过螺钉连接,第二过滤网12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9的网孔直径;排污管道1两端均成型有连接法兰14,排污管道1靠近第一承载筒8一端为进水端,排污管道1靠近第二承载筒11一端为出水端。
本例中,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2可对排污管道1内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经第一过滤网9过滤的杂质会落入第一承载筒8内,经第二过滤网12过滤的杂质会落入第二承载筒11内,在污水管道需要清淤时,可将第一承载筒8和第二承载筒11拆下进行清理,且在第一承载筒8和第二承载筒11拆下后,可透过第二连接座7和第三连接座10分别对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2进行清理,十分实用。
工作原理:排污管道1通过连接法兰14连接至建筑的排水排污管路中,在污水的排放过程中,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2可对排污管道1内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经第一过滤网9过滤的杂质会落入第一承载筒8内,经第二过滤网12过滤的杂质会落入第二承载筒11内,握持把手套13,可在连接轴承4的辅助下通过把手5转动叶轮6,使叶轮6搅动排污管道1内的污水,以在排污管道1排水不畅或排水速度较慢时进行辅助排水,另外在排水不畅时,还可通过把手5使叶轮6反转,这样叶轮6会推动水导流,使水对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2进行反冲,以将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2上附着的杂物冲下,在污水管道需要清淤时,可将第一承载筒8和第二承载筒11拆下进行清理,且在第一承载筒8和第二承载筒11拆下后,可透过第二连接座7和第三连接座10分别对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2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排污管道(1)、顶壳(3)和第一承载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1)上端成型有第一连接座(2),所述第一连接座(2)上端设置有所述顶壳(3),所述顶壳(3)一侧壁中部靠下的位置设置有连接轴承(4),所述连接轴承(4)内设置有把手(5),所述把手(5)伸入所述顶壳(3)一端设置有叶轮(6),所述排污管道(1)下端一侧成型有第二连接座(7),所述第二连接座(7)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承载筒(8),位于所述第一承载筒(8)上方一侧的所述排污管道(1)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9),所述第二连接座(7)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座(10),所述第三连接座(10)下端设置有第二承载筒(11),位于所述第二承载筒(11)上方的所述排污管道(1)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3)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2)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连接轴承(4)与所述顶壳(3)侧壁以及所述把手(5)均为过盈连接,所述把手(5)与所述叶轮(6)通过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远离所述叶轮(6)一端转动连接有把手套(13),所述第一承载筒(8)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7)下端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9)与所述排污管道(1)内壁通过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座(10)成型于所述排污管道(1)下端,所述第二承载筒(11)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10)下端通过法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12)与所述排污管道(1)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12)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9)的网孔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1)两端均成型有连接法兰(14),所述排污管道(1)靠近所述第一承载筒(8)一端为进水端,所述排污管道(1)靠近所述第二承载筒(11)一端为出水端。
CN202120604552.9U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57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4552.9U CN214657476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4552.9U CN214657476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7476U true CN214657476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6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455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57476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7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66182U (zh) 高层建筑用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装置
CN214657476U (zh)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
CN210975945U (zh) 一种家庭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自动控制系统
CN201028204Y (zh) 防污垢分水器
CN100416002C (zh) 污水再生利用装置
CN205935090U (zh) 一种室内水循环净化装置
CN203008050U (zh)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5935085U (zh) 一种卫生间用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16664444U (zh) 一种城市给排水用疏通装置
CN219072349U (zh) 一种施工现场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20686227U (zh) 一种配置有一体成型导水管的水槽
CN219231556U (zh) 一种用于淋浴房的废水集中处理装置
CN218371904U (zh) 一种住宅中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
CN216141347U (zh) 一种环保型多级污水处理装置
CN2505522Y (zh) 洗漱储水箱式直冲节水坐便器装置
CN212358483U (zh) 一种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20125619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过滤净化装置
CN2307055Y (zh) 卫生间自流式节水装置
CN217662004U (zh) 一种用于免安装净水器的动态平衡式自清洁系统
CN202248104U (zh) 家庭节水连环系统装置
CN203049706U (zh) 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装置
CN210917586U (zh) 一种节水装置
CN219491172U (zh) 节水卫具
CN215962478U (zh) 一种三通过滤器
CN213623636U (zh) 一种带有反冲洗的智能节水冲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