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7165U - 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7165U
CN214657165U CN202023333345.9U CN202023333345U CN214657165U CN 214657165 U CN214657165 U CN 214657165U CN 202023333345 U CN202023333345 U CN 202023333345U CN 214657165 U CN214657165 U CN 214657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underground
foundations
web plat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33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小强
刘桢
郭林
李松
陈毅
刘琦琦
范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anjiang Yijin Expressway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anjiang Yijin Expressway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anjiang Yijin Expressway Co ltd,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anjiang Yijin Expressw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33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7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7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7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地下框架基础,包括两个开口相对且对称设置的匚形接头,匚形接头包括匚形面板以及沿匚形面板内表面布置的框格加劲肋;匚形面板包括腹板和分别连接于腹板水平纵向两端的两侧板,腹板与腹板自身所在方向的地下框架基础的钢筋笼抵接,钢筋笼的水平钢筋固定穿设于腹板并与相对向的另一钢筋笼的水平钢筋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地下框架基础的水平钢筋穿过匚形接头,并在两个开口相对的匚形接头组成的接头箱内进行对应连接,然后在接头箱内浇筑混凝土完成施工,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达到有效传递弯矩荷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环保要求逐渐增高,为了减少开挖量,在我国西部硬土地区提出一种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新型分离式框架基础,此框架基础由分离的连续地下框架基础组成,连续地下框架基础采用分段浇筑施工,即先挖好一副地下框架基础槽段,然后下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在此幅地下框架基础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下一幅地下框架基础槽段施工,最终形成连续地下框架基础。为了满足施工工法及保证先后施工的两幅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要求,需要在两幅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处设置地下框架基础接头。
目前地下框架基础接头的形式主要是接头管接头、接头箱接头、工字钢接头和预制混凝土箱接头等,通过地下框架基础接头可将先浇筑段与后浇筑段连接成一个连续的整体,但是以往的地下框架基础接头处的先、后浇筑段仅通过混凝土连接在一起,若将其作为截水、防渗、挡水或挡土结构时,能满足一定承载需求,但若将其作为框架基础的一部分,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时,连续地下框架基础的墙身在被动土压力作用下会产生较大弯矩,而用上述的连接方式浇筑而成的地下框架基础接头并不能有效的传递弯矩荷载,因此会使得连续地下框架基础的跨中弯矩格外的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施工简单、造价合理且能够有效传递弯矩荷载的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地下框架基础,包括两个开口相对且对称设置的匚形接头,匚形接头包括匚形面板以及沿匚形面板内表面布置的框格加劲肋;匚形面板包括腹板和分别连接于腹板水平纵向两端的两侧板,腹板与腹板自身所在方向的地下框架基础的钢筋笼抵接,钢筋笼的水平钢筋固定穿设于腹板并与相对向的另一钢筋笼的水平钢筋对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地下框架基础的水平钢筋于匚形接头内的对应连接点,在竖直方向上呈左右依次交错排列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地下框架基础的水平钢筋穿过所在方向的腹板后通过连接钢筋对应连接;连接钢筋的第一端与一水平钢筋的端部机械连接,连接钢筋的第二端与另一水平钢筋的端部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钢筋与其两端的水平钢筋的连接方式,在竖直方向上依次交替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框格加劲肋包括沿匚形面板内表面竖向设置并水平间隔分布的若干竖向支撑,以及沿匚形面板内表面水平设置并竖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水平支撑;水平支撑包括第一加劲肋、两第二加劲肋以及两第三加劲肋;第一加劲肋沿腹板内表面水平纵向设置;第二加劲肋分别连接于第一加劲肋水平纵向两端,并沿自身所在方向的侧板内表面水平横向设置;第三加劲肋斜向连接在第一加劲肋和第二加劲肋内侧用于构成支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竖向支撑的设置方位与第二加劲肋的自由端以及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和第三加劲肋之间的连接端所在方位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劲肋与第三加劲肋的连接端分别位于第一加劲肋水平纵向的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第二加劲肋与第三加劲肋的连接端位于第二加劲肋的三分之一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匚形接头通过刚性连接件于第二加劲肋的自由端进行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于腹板与侧板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止地下框架基础槽段内的浆体渗入匚形接头内的止浆装置,止浆装置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平行于侧板设置并向所在地下框架基础方向延伸,第二侧壁垂直于侧板设置并向外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腹板上还固定穿设有若干剪力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匚形接头内侧对向设置的框格加劲肋起到支挡和围护功能,创造干施工作业条件;通过将相邻地下框架基础的水平钢筋固定穿设于匚形接头,并在两匚形接头内对两侧水平钢筋进行对应连接,在两匚形接头内浇筑混凝土后,水平钢筋、匚形接头以及匚形接头内侧设置的框格加劲肋形成稳固连接,达到有效传递弯矩荷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的施工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标:1-匚形接头,11-匚形面板,111-腹板,112-侧板,12-竖向支撑,13-水平支撑,131-第一加劲肋,132-第二加劲肋,133-第三加劲肋,2-钢筋笼,21-水平钢筋,3-连接钢筋,31-机械连接端,32-焊接连接端,4-刚性连接件,51-第一侧壁,52-第二侧壁,6-剪力筋,7-地下框架基础槽段,8-膨胀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进行更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的首选实施例,但是,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地下框架基础,包括两个开口相对且对称设置的匚形接头1,匚形接头1包括匚形面板11以及沿匚形面板11内表面布置的框格加劲肋;匚形面板11包括腹板111和分别连接于腹板111水平纵向两端的两侧板112,腹板111与腹板111自身所在方向的地下框架基础的钢筋笼2抵接,钢筋笼2的水平钢筋21固定穿设于腹板111并与相对向的另一钢筋笼2的水平钢筋21对应连接,使得相邻的地下框架基础连接成整体受力,随后向匚形接头1内浇筑膨胀混凝土8以完成施工,成型后的连接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并能有效传递弯矩荷载,提高结构整体的安全系数。
具体地,框格加劲肋包括沿匚形面板内表面竖向设置并水平间隔分布的若干竖向支撑,以及沿匚形面板内表面水平设置并竖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水平支撑,竖向支撑12和水平支撑13的交接处可采用相互穿设并焊接的方式连接;竖向支撑12和水平支撑13可采用角钢或槽钢制成,在匚形接头1内侧形成支撑骨架。匚形接头1与其所在的地下框架基础的钢筋笼2在地面上即制成一体,钢筋笼2的水平钢筋21穿过所抵接的匚形接头1腹板111后,在穿设处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并封闭穿设用孔,在地下框架基础槽段7开挖后,将地下框架基础的钢筋笼2以及所属的匚形接头1一同整体下放,以减小下放和连接产生的误差,控制整体安装精度;在该地下框架基础施工完成后再一同下放另一制成一体的地下框架基础的钢筋笼2和其所属的匚形接头1,并对另一地下框架基础进行施工,待两匚形接头1各自方向所在的地下框架基础均完成后,在两匚形接头1相对内侧将两地下框架基础的水平钢筋21对应连接,该对应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中间连接件进行连接也可以是两水平钢筋21直接连接,能够将两匚形接头1连接成一个整体即可,然后向匚形接头1内浇筑混凝土完成施工。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相邻地下框架基础的水平钢筋21于匚形接头1内的对应连接点,在竖直方向上呈左右依次交错排列设置,使得水平钢筋21的对应连接点在竖直方向上错开,以起到对竖向剪力进行合理分配的作用。具体地,相邻地下框架基础的水平钢筋21在匚形接头1内的对应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机械连接(如通过螺纹套筒等方式进行连接)或绑扎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相邻地下框架基础的水平钢筋21穿过所在方向的腹板111后通过连接钢筋3对应连接;连接钢筋3的一端为机械连接端31,另一端为焊接连接端32,即连接钢筋3的第一端与一水平钢筋21的端部机械连接,连接钢筋3的第二端与另一水平钢筋21的端部焊接。具体地,为了避免下放匚形接头1时两匚形接头1内各自穿设的水平钢筋21过长而导致相互干涉,影响对位安装或工人进入匚形接头1内施工,因此两匚形接头1内各自穿设的水平钢筋21设计为不超出自身所在的匚形接头1位面,此时则可通过连接钢筋3进行两端水平钢筋21的对应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钢筋与钢筋的刚性连接方式,优选为机械连接的方式,但由于两端的水平钢筋21在其自身所在的匚形接头1安装到位后位置已经固定,因此只能对连接钢筋3进行位置调整,因此不易在连接钢筋3两端均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为了使得水平钢筋21和连接钢筋3连接连贯,连接钢筋3与两端水平钢筋2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一端机械连接一端焊接、两端均焊接、一端机械连接一端绑扎、一端焊接一端绑扎、两端均绑扎的方式进行,此处优选为一端机械连接一端焊接,以起到经济适用和连接稳定性兼具的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钢筋3与其两端的水平钢筋21的连接方式,在竖直方向上依次交替进行,以起到对竖向剪力进行合理分配的作用。具体地,可以理解的是,在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的一端,连接钢筋3与水平钢筋21的端部处于交织状态,两者的端部部分并列重合,以方便进行焊接;在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的一端,连接钢筋3与水平钢筋21的端部位于同一直线,且在连接后二者端面相互抵接,因此两端连接处对应的钢筋长度存在不同,在竖向剪力的承担上也会产生差距,此时通过在竖直方向上将连接钢筋3两端的对应连接方式依次交替设置,即上一段连接钢筋3与两端水平钢筋21的连接方式为左端焊接右端机械连接,下一段连接钢筋3与两端水平钢筋21的连接方式为左端机械连接右端焊接,重复依次交替向下直至匚形接头1底部,从而达到对竖向剪力进行合理分配的目的。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水平支撑13包括第一加劲肋131、两第二加劲肋132以及两第三加劲肋133;第一加劲肋131沿腹板111内表面水平纵向设置;第二加劲肋132分别连接于第一加劲肋131水平纵向两端,并沿自身所在方向的侧板112内表面水平横向设置;第三加劲肋133斜向连接在第一加劲肋131和第二加劲肋132内侧用于构成支撑,以保证匚形接头1在浇筑混凝土前不发生形变。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在合理受力点增设加劲肋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如在第三加劲肋133与第二加劲肋132的两个连接处增设一垂直于两第二加劲肋132的新加劲肋,以提高匚形接头1在水平纵向的承载力。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竖向支撑12的设置方位与第二加劲肋132的自由端以及第一加劲肋131、第二加劲肋132和第三加劲肋133之间的连接端的所在方位相对应,使竖向支撑12与横向支撑结合成为高稳定性骨架,抵抗土压力引起的形变。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加劲肋131与第三加劲肋133的连接端分别位于第一加劲肋131水平纵向的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以起到平均分配水平横向荷载的作用;第二加劲肋132与第三加劲肋133的连接端位于第二加劲肋132的三分之一处,起到平均分配水平纵向荷载的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匚形接头1的承接水平横向荷载的主要受力件在于第二加劲肋132,为进一步加强匚形接头1的整体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于两匚形接头1通过刚性连接件4于第二加劲肋132的自由端进行连接,使两匚形接头1的水平支撑13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稳固支撑。具体地,刚性连接件4可以是槽钢或钢板。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于腹板111与侧板112的连接处设有止浆装置,止浆装置包括第一侧壁51和第二侧壁52,第一侧壁51平行于侧板112设置并向所在地下框架基础方向延伸,第二侧壁52垂直于侧板112设置并向外延伸,用于防止地下框架基础槽段7内的浆体如护壁用泥浆、浇筑用混凝土等渗入匚形接头1内。具体地,第一侧壁51自身具有一定支撑力,但也具备过载后产生形变的功能,如采用铁皮制成,在地下框架基础槽段7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将第一侧壁51压至与水平纵向两端的土壁贴合,起到一定止浆作用;第二侧壁52则为具备足够结构强度的现有器材,如采用角钢或槽钢等制成,在匚形接头1下放后与水平纵向两端的土壁紧密贴合或直接嵌入水平纵向两端的土壁中,配合第一侧壁51达到止浆的目的。此外,第一侧壁51为铁皮,第二侧壁52为角钢或槽钢时,可将第一侧壁51与侧板112外表面贴合,并将第二侧壁52压合在第一侧壁51上与侧板112外表面通过螺栓联结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第一侧壁51和第二侧壁52固定在侧板112外表面,方便快捷地完成第一侧壁51和第二侧壁52与侧板112的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腹板111上还固定穿设有若干剪力筋6,剪力筋6穿过腹板111后在穿设处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并封闭穿设用孔,以增强匚形接头1的竖向抗剪能力。优选的,剪力筋6均匀分布在腹板111上,在水平纵向上呈对称分布,在竖直方向等距间隔分布,使匚形接头1受力均匀。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地下框架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开口相对且对称设置的匚形接头,所述匚形接头包括匚形面板以及沿匚形面板内表面布置的框格加劲肋;所述匚形面板包括腹板和分别连接于腹板水平纵向两端的两侧板,所述腹板与腹板自身所在方向的地下框架基础的钢筋笼抵接,所述钢筋笼的水平钢筋固定穿设于所述腹板并与相对向的另一钢筋笼的水平钢筋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地下框架基础的水平钢筋于所述匚形接头内的对应连接点,在竖直方向上呈左右依次交错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地下框架基础的水平钢筋穿过所在方向的腹板后通过连接钢筋对应连接;所述连接钢筋的第一端与一水平钢筋的端部机械连接,所述连接钢筋的第二端与另一水平钢筋的端部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与其两端的水平钢筋的连接方式,在竖直方向上依次交替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格加劲肋包括沿匚形面板内表面竖向设置并水平间隔分布的若干竖向支撑,以及沿匚形面板内表面水平设置并竖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水平支撑;所述水平支撑包括第一加劲肋、两第二加劲肋以及两第三加劲肋;所述第一加劲肋沿所述腹板内表面水平纵向设置;所述第二加劲肋分别连接于第一加劲肋水平纵向两端,并沿自身所在方向的侧板内表面水平横向设置;所述第三加劲肋斜向连接在第一加劲肋和第二加劲肋内侧用于构成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的设置方位与所述第二加劲肋的自由端以及所述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和第三加劲肋之间的连接端所在方位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劲肋与第三加劲肋的连接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加劲肋水平纵向的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所述第二加劲肋与第三加劲肋的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二加劲肋的三分之一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匚形接头通过刚性连接件于所述第二加劲肋的自由端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腹板与侧板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止地下框架基础槽段内的浆体渗入匚形接头内的止浆装置,所述止浆装置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平行于所述侧板设置并向所在地下框架基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侧板设置并向外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上还固定穿设有若干剪力筋。
CN202023333345.9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4657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3345.9U CN214657165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3345.9U CN214657165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7165U true CN214657165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6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3345.9U Active CN214657165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7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8257B (zh) 超大深基坑混凝土-装配式型钢混合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KR100633796B1 (ko) 흙막이 가시설 공사의 중앙 버팀보 연결구조
KR100634726B1 (ko) 지하구조물의 슬래브 구축용 구조체와 이를 이용한테두리보가 생략된 슬래브 및 지하옹벽 시공방법
CN105937274B (zh) 装配式预制剪力墙水平拼缝槽钢焊接连接装置和连接方法
CN108612110B (zh) 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复合式支护施工方法
CN108729564A (zh) 装配式建筑体系
CN104878854A (zh) 装配式剪力墙水平拼缝卡扣焊接组合连接装置
CN213773394U (zh) 新型装配式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支撑系统
CN107023020B (zh) 深基坑装配式组合钢结构水平内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4657165U (zh) 一种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CN112726651A (zh) 地下框架基础的连接结构
KR100808977B1 (ko) 흙막이 가시설 공사의 코너 버팀보의 연결장치
CN215977351U (zh) 一种加固构架基础结构及支撑机构
CN213805443U (zh) 一种钢结构、框架梁结构、边坡加固结构及加固支护结构
CN101314947B (zh) 使用人工挖孔桩的基坑支护及其施工方法
CN211369158U (zh) 一种带强水平连接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
CN114086983A (zh) 一种特大断面分岔口隧道软弱中岩墙组合加固体系
CN112814004B (zh) 一种地下框架基础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KR100858712B1 (ko) 흙막이 가시설 공사의 코너 연결장치
JP2021143576A (ja) コンクリート部材及びセグメント
KR20010028793A (ko) 마이크로 파일을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옹벽
CN219280988U (zh) 一种一体式围护墙体及其与钢管柱的连接结构
CN216006980U (zh) 一种钢管桩复合墙基坑结构
CN220099872U (zh) 一种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预制地下连续墙接头
CN217419666U (zh) 一种新型smw工法桩深基坑拐角部钢腰梁抗剪、抗滑移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