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8949U -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8949U
CN214648949U CN202120532842.7U CN202120532842U CN214648949U CN 214648949 U CN214648949 U CN 214648949U CN 202120532842 U CN202120532842 U CN 202120532842U CN 214648949 U CN214648949 U CN 214648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fish
pectoral
tail fin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28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婷
彭丽君
胡瑞南
苗风一
高翔
高鑫驰
祁靖媛
吴家栩
梅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1205328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8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8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89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包括鱼身壳体、胸鳍以及尾鳍,鱼身壳体内部空腔中对应安设有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浮潜模块和控制模块,浮潜模块包括浮潜舱和浮潜驱动组件,控制模块包括计算机、控制器和信息采集组件,信息采集组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和浮潜驱动组件相连,计算机与控制器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实现信息互联,本实用新型实现鱼类直游、转弯及上浮下潜的运动,同时增设多模态控制,实现不同挡位之间的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鱼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下仿生机器鱼日趋成熟,从最初Lighthill的鱼体波曲线,衍生出了多种形态的鱼以及不同的控制方法。根据鱼体推进方法,可分为两种模式:身体/尾鳍模式(Body and/or Caudal Fin,简称BCF)和中间鳍/对鳍模式(Median and/or Paired Fin,简称MPF)。总结现有仿生机器鱼的游动性能可知,采用BCF模式的仿生机器鱼优点是游动速度快,高机动性能好,缺点是低速机动性能差,身体易晃动、稳定性差;采用MPF模式的仿生机器鱼优点是低速机动性能好,身体稳定性好,缺点是游动速度慢。现有技术大多只采用尾鳍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引进了胸鳍和蠕动泵,来实现鱼类直游、转弯及上浮下潜的运动,同时增设多模态控制,实现不同挡位之间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身壳体、设置在所述鱼身壳体两侧的胸鳍以及设于鱼身壳体尾部的尾鳍,鱼身壳体内部空腔中对应安设有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浮潜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胸鳍控制组件与胸鳍相连,所述尾鳍控制组件与尾鳍相连,所述浮潜模块包括浮潜舱和浮潜驱动组件,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计算机、控制器和信息采集组件,所述信息采集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和浮潜驱动组件相连,所述计算机与控制器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实现信息互联。
按上述方案,所述胸鳍控制组件包括两两一组的四个胸鳍舵机,一组为左右摆动驱动舵机,另一组为上下摆动驱动舵机,所述左右摆动驱动舵机通过连接件并排固定于所述鱼身壳体上,并通过舵臂与所述上下摆动驱动舵机相连,上下摆动控制舵机通过连接件与鳍条相连,所述鳍条与所述胸鳍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尾鳍控制组件包括三组顺次连接的驱动关节,所述驱动关节由前、后U型支架和尾鳍舵机组成,所述前、后U型支架分别与尾鳍舵机的前后两侧相连,三组驱动关节通过前、后U型支架相连,位于前端的驱动关节的前U型支架固定于所述鱼身壳体上,位于后端的驱动关节的后U型支架与所述尾鳍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浮潜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蠕动泵,所述电机驱动蠕动泵运转,蠕动泵与所述浮潜舱相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信息采集组件包括鱼眼相机和陀螺仪传感器,分别采集水域环境信息和机器鱼的方位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利用胸鳍与尾鳍的协同运动对机器鱼的直线游动、转弯和变速游动等多种模态进行控制设计,同时通过蠕动泵及胸鳍协调控制完成上浮下潜的运动,以实现单模态的平稳运动控制和多模态的协调切换控制;拟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模糊运动控制器,实现变速时的速度平滑变化,提高运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机控制流程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胸鳍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尾鳍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机器鱼上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机器鱼下潜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硬件系统设计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机控制方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6、图7所示,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包括鱼身壳体1、设置在鱼身壳体两侧的胸鳍2以及设于鱼身壳体尾部的尾鳍3,鱼身壳体内部空腔中对应安设有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浮潜模块和控制模块,胸鳍控制组件与胸鳍相连,尾鳍控制组件与尾鳍相连,浮潜模块包括浮潜舱4和浮潜驱动组件,控制模块包括计算机、控制器和信息采集组件,信息采集组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和浮潜驱动组件相连,所述计算机与控制器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实现信息互联。
信息采集组件包括鱼眼相机和陀螺仪传感器,分别采集水域环境信息和机器鱼的方位信息。
本控制系统由操作系统层、通信协议层、底层驱动层三大层级构成。操作系统层主要是用户端(计算机)进行指令控制;通信协议层上下行数据链路采用光通信方式;底层驱动层为基于STM32单片机的控制器,实现机器鱼鱼眼相机、全局监视相机、陀螺仪、湿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的信息采集、运动电机控制,同时通过模糊控制理论设计模糊运动控制器,实现变速时的速度平滑变化,提高运动稳定性,依据仿生机器鱼控制系统层级,总成实现对仿生机器鱼的控制。
如图2所示,胸鳍控制组件包括两两一组的四个胸鳍舵机,一组为左右摆动驱动舵机 5,另一组为上下摆动驱动舵机6,左右摆动驱动舵机通过连接件7并排设置并与鱼身壳体相连,并通过舵臂8与上下摆动驱动舵机相连,上下摆动控制舵机通过连接件与鳍条9相连,鳍条与胸鳍相连。左右摆动驱动舵机的转动实现胸鳍绕展向轴的转动即胸鳍左右摆动;上下摆动驱动舵机的转动实现胸鳍绕弦向轴的转动即胸鳍上下摆动。
如图3所示,尾鳍控制组件包括三组顺次连接的驱动关节,驱动关节由前U型支架10、后U型支架11和尾鳍舵机12组成,前、后U型支架分别与尾鳍舵机的前后两侧相连,三组驱动关节通过前、后U型支架相连,位于前端的驱动关节的前U型支架固定于鱼身壳体上,位于后端的驱动关节的后U型支架与尾鳍相连。
通过Lighthill曲线,代入合适参数,将一个周期进行十等分,经Matlab计算后得出每个时刻尾鳍舵机相应转角,在stm32中设置参数即可完成直游运动。在直游基础上,将尾鳍每个时刻每个尾鳍舵机向左或向右偏置22.5°,即可实现转弯变向。
其中直游、左转、右转每个挡位设置三个游动速度,如加速直游、加速转弯等,控制尾鳍舵机每次转向之间时间的间隔分别为:100ms、110ms、120ms,以适应不同的水下环境需求。同时,仿生机器鱼可通过判断期望位姿与当前位姿的偏差,进行模糊控制分析,实现不同的挡位间的切换。
浮潜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蠕动泵,电机驱动蠕动泵运转,蠕动泵与浮潜舱相连通。上浮下潜的原理为:由胸鳍与蠕动泵配合运动,当浮潜舱所吸的水量使机器鱼的重力等于浮力时,机器鱼处于悬浮状态;胸鳍朝下摆动,蠕动泵排水,当浮潜舱水量小于悬浮状态时的水量时,浮力大于重力,机器鱼上浮;胸鳍朝上,蠕动泵吸水,当浮潜舱水量大于悬浮状态时,浮力小于重力,机器鱼下沉(见图4、图5)。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5)

1.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身壳体、设置在所述鱼身壳体两侧的胸鳍以及设于鱼身壳体尾部的尾鳍,鱼身壳体内部空腔中对应安设有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浮潜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胸鳍控制组件与胸鳍相连,所述尾鳍控制组件与尾鳍相连,所述浮潜模块包括浮潜舱和浮潜驱动组件,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计算机、控制器和信息采集组件,所述信息采集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和浮潜驱动组件相连,所述计算机与控制器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实现信息互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鳍控制组件包括两两一组的四个胸鳍舵机,一组为左右摆动驱动舵机,另一组为上下摆动驱动舵机,所述左右摆动驱动舵机通过连接件并排固定于所述鱼身壳体上,并通过舵臂与所述上下摆动驱动舵机相连,上下摆动控制舵机通过连接件与鳍条相连,所述鳍条与所述胸鳍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鳍控制组件包括三组顺次连接的驱动关节,所述驱动关节由前、后U型支架和尾鳍舵机组成,三组驱动关节通过前、后U型支架相连,所述前、后U型支架分别与尾鳍舵机的前后两侧相连,位于前端的驱动关节的前U型支架固定于所述鱼身壳体上,位于后端的驱动关节的后U型支架与所述尾鳍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潜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蠕动泵,所述电机驱动蠕动泵运转,蠕动泵与所述浮潜舱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组件包括鱼眼相机和陀螺仪传感器,分别采集水域环境信息和机器鱼的方位信息。
CN202120532842.7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48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2842.7U CN214648949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2842.7U CN214648949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8949U true CN214648949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3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284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48949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89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0926A (zh) * 2022-07-26 2022-10-25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仿生机器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0926A (zh) * 2022-07-26 2022-10-25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仿生机器鱼
CN115230926B (zh) * 2022-07-26 2023-12-19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仿生机器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8646A (zh)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9956198U (zh) 一种同步升潜串联舵机仿生机器鱼
CN100465065C (zh) 一种模块化仿生机器鱼
CN100443369C (zh) 深海太阳能潜水器
CN203186566U (zh) 机械式胸鳍仿生机器鱼
CN106005333A (zh) 一种鲹科类仿生机器鱼
CN109665079A (zh) 一种喷射泵与舵机混合驱动的水下机器人
CN109866903B (zh) 一种仿生可折叠胸鳍的机器鱼
CN214648949U (zh)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
CN111846165A (zh) 一种串联式柔性驱动的仿生机器鱼
CN113059968A (zh) 一种小型海陆两栖探索机器人
CN209366431U (zh) 一种无桨推进潜水器
CN206417164U (zh) 一种仿生鱼型机器人
CN108839784B (zh) 金枪鱼机器人
CN105501420B (zh) 一种基于双尾鳍驱动的仿生机器鱼
CN212738470U (zh) 一种串联式柔性驱动的仿生机器鱼
CN201102625Y (zh) 三维运动仿生机器鱼
CN206068108U (zh) 一种鲹科类仿生机器鱼
CN218316114U (zh) 一种跨介质水空两栖航行器
CN114132466B (zh) 一种双驱动仿生机器鱼系统及多模态冗余控制方法
CN114162296B (zh) 潜航器推进和控制一体化装置、潜航器及其航行控制方法
CN114590376A (zh) 一种基于仿生海龟的滑扑一体水下滑翔机
AU2020103021A4 (en) A Slider-type Barycenter Regulating Mechanism and Its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Method
CN111976930A (zh) 基于环形机械结构的水下航行器
CN21990470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仿生机器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