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2300U - 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2300U
CN214632300U CN202022645059.XU CN202022645059U CN214632300U CN 214632300 U CN214632300 U CN 214632300U CN 202022645059 U CN202022645059 U CN 202022645059U CN 214632300 U CN214632300 U CN 214632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ramedullary nail
tail cap
power
hole
screw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450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文超
王秋霞
宋若怡
李兴华
王俊文
王军强
徐蕾
严立
张培训
禹宝庆
刘光耀
郑宪友
肖海军
张堃
崔永光
李正勋
张铠
张胜利
毕荣修
宋健
李中锋
刘中何
张树明
李明
任秀智
李志杰
郭树章
李明东
刘鸣江
陈明
陈宇杰
林涨源
张志宏
李百川
董桂贤
郭琰
贾逢爽
汤武兵
桑锡光
刘士懂
朱勇
郭书权
聂涛
郑诚功
张学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6450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2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2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2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包括中空结构的髓内钉主钉,它包括髓内钉近端、髓内钉主体,髓内钉近端、髓内钉主体为一体结构,髓内钉近端直径大于髓内钉主体的直径,髓内钉近端处设置有多个贯穿的动力螺钉孔,在远离髓内钉近端的髓内钉主体上设置有调节孔,动力螺钉孔内安装有动力骨螺钉,动力骨螺钉能沿动力螺钉孔轴向移动,髓内钉近端侧安装有尾帽,尾帽与动力骨螺钉之间设置有弹性体一,动力骨螺钉的远侧设置有可吸收垫圈,可吸收垫圈支撑动力骨螺钉,髓内钉主体上设置有调节骨折端应力的调节装置,可根据骨折具体情况调整骨折端应力大小,避免骨折端应力遮挡,加速骨折愈合,减少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去除髓内钉后再骨折发生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
背景技术
接骨钢板和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己经在临床上运用了很多年,对于骨折的固定有多种方法,其中髓内钉固定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传统的髓内钉是将骨折骨骼通过螺钉固定在髓内钉上,使髓内钉与骨骼成一体,但在骨折修复后期由于髓内钉的应力遮挡效应,无法给与骨折端适宜应力刺激,易出现骨延迟愈合、不愈合、骨骼矿化速度慢、内固定时间长、去除髓内钉后再骨折等弊端,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特别是临床一些特殊类型骨骼骨折,需要使用的髓内钉钉体直径较细,远端无法使用锁定骨螺钉锁定,只能一侧锁定,无法牢固固定骨折骨骼,易出现复位丢失、骨折移位,骨折端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弊端。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节骨折端应力,避免应力遮挡,远侧能够锁定的髓内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正常髓内钉时候,钉体直径偏大,尤其是远侧无法使用骨螺钉锁定,只能一侧锁定的骨折,造成无法牢固固定骨折骨骼,易出现复位丢失、骨折移位,骨折端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包括髓内钉主钉,所述髓内钉主钉为中空结构,所述髓内钉主钉包括髓内钉近端、髓内钉主体,所述髓内钉近端、髓内钉主体为一体结构,所述髓内钉近端直径大于髓内钉主体的直径,所述髓内钉近端处设置有贯穿的动力螺钉孔,在远离髓内钉近端的髓内钉主体远侧设置有调节孔,所述动力螺钉孔内安装有动力骨螺钉,所述动力骨螺钉能沿动力螺钉孔轴向移动,所述髓内钉近端侧安装有尾帽,所述尾帽与动力骨螺钉之间设置有弹性体一,所述动力骨螺钉的远侧设置有可吸收垫圈,可吸收垫圈支撑动力骨螺钉,所述髓内钉主体上设置有调节骨折端应力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髓内钉主体空腔内安装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膨大部和体部,膨大部和体部可为一体或者分体状,所述膨大部位于髓内钉近端、髓内钉主体的过渡处,膨大部位外径大于髓内钉主体空腔的内径,所述调节件的体部的另一端穿出调节孔外后设置固定夹,可紧固固定与调节件体部。
进一步地,所述尾帽的安装形式有如下之一:a、髓内钉近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尾帽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尾帽与髓内钉近端螺纹连接;b、沿髓内钉近端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槽和与环形槽连通的垂直导槽,所述尾帽的头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能沿着环形槽和垂直导槽滑动;c、在尾帽的头部设置有膨胀套。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一为调压弹簧一、弹性球囊中的一种,当为调压弹簧一时,调压弹簧一的安装形式为下述安装形式之一:a、在尾帽、动力骨螺钉、髓内钉近端内壁形成的容纳空腔内之安装调压弹簧一;b、在髓内钉近端外侧设置有导套,导套上设置有与动力螺钉孔相对应的通孔,调压弹簧一套装在髓内钉近端和尾帽的外侧,其一端抵接于导套,另一端抵接于尾帽的凸檐下;当所述弹性体为弹性球囊时,弹性球囊位于尾帽、动力骨螺钉、髓内钉近端内壁形成的容纳空腔内,弹性球囊的远侧设置有球囊底座。
进一步地,当动力螺钉孔设置为上下两个通孔时,所述导套套装于髓内钉近端,并可设置为半套或全套形式,当为半套时,导套位于下动力螺钉孔的上方,导套上设置有与上动力螺钉孔对应的通孔;当为全导套时,导套上分别设置有与上动力螺钉孔和下动力螺钉孔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可吸收垫圈的安装形式为下述方式之一:a、髓内钉近端的内壁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可吸收垫圈;b、髓内钉近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二,可吸收垫圈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二,可吸收垫圈与髓内钉近端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上套装有调压弹簧二,所述调压弹簧二位于膨大部与过度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尾帽内固定设置有磁性体,可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带动尾帽沿髓内钉近端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为设置在髓内钉主体的顶端、侧壁上的一种,且设置为斜孔或者横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髓内钉近端、动力螺钉孔的下方处设置有贯穿的固定螺钉孔,固定螺钉孔内安装有固定骨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体部为金属线缆、绳索、金属杆、金属丝中的一种;所述髓内钉主钉设置为与人体骨骼相适合的曲度。
本实用新型固定容易,操作方便,设计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解决了常规髓内钉钉体直径偏大,无法使用于髓腔直径较细小的骨骼;或者髓内钉钉体直径细小,但髓内钉远侧无法使用骨螺钉锁定,只能近端锁定,造成无法牢固固定骨折骨骼,易出现复位丢失、骨折移位,骨折端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弊端,通过可吸收垫片和弹性体一、调压弹簧二调节骨折端应力、刺激机体组织形成新骨,避免骨折端应力遮挡,加速骨折愈合,缩短髓内钉的固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髓内钉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髓内钉主体,2-尾帽,3-髓内钉近端,4-上动力螺钉孔,5-上动力骨螺钉,6-调节孔,7-调压弹簧一,8-磁性体,9-可吸收垫圈,10-凸起,11-环形槽,12-垂直导槽,13-下动力螺钉孔,14-下动力骨螺钉,15-膨大部,16-体部,17-固定夹,18-调压弹簧二,19-弹性球囊,20-半导套,21全导套,22-膨胀套, 23-凸台,24-固定螺钉孔,25-固定骨螺钉,26-螺帽,27-下磁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包括髓内钉主钉,所述髓内钉主钉为中空结构,所述髓内钉主钉包括髓内钉近端3、髓内钉主体1,所述髓内钉近端3、髓内钉主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髓内钉近端3直径大于髓内钉主体1的直径,所述髓内钉近端3处设置有两个贯穿的动力螺钉孔,分别为上动力螺钉孔4和下动力螺钉孔13,其内分别安装有上动力骨螺钉5和下动力骨螺钉14,并能沿动力螺钉孔上下移动。在远离髓内钉近端3的髓内钉主体1远端设置有调节孔6,所述髓内钉近端3侧安装有尾帽2。
髓内钉近端3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尾帽2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尾帽2与髓内钉近端3螺纹连接,所述尾帽2与上动力骨螺钉5之间设置调压弹簧一7,即在尾帽2、上动力骨螺钉7、髓内钉近端3的内壁三者形成的容纳空腔内安装调压弹簧一7。在上动力骨螺钉7的下方设置有可吸收垫圈9,可吸收垫圈9支撑上动力骨螺钉7,髓内钉近端3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可吸收垫圈9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可吸收垫圈9与髓内钉近端3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髓内钉主体1上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髓内钉主体空腔内安装的调节件。
调节件包括膨大部15和体部16,膨大部15和体部16可为一体或者分体状,本实施例为一体结构,所述膨大部15位于髓内钉近端3、髓内钉主体1的过渡处,膨大部15外径大于髓内钉主体1的空腔的内径,体部16的一端与膨大部15连接,另一端穿出调节孔6外后设置固定夹17。所述调节孔6为设置在髓内钉主体1的顶端上或侧壁上,可设置为横孔或者斜孔,本实施例中,调节孔6为设置在髓内钉主体1侧壁上,且设置为斜孔。所述体部16为金属线缆、绳索、金属杆、金属丝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选择金属线缆。
使用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固定骨骼时,按髓内钉的操作常规置入人体骨折骨干内,调节件植入髓内钉主体1,拉紧体部16,推动远端骨骼将骨折端复位、加压,然后将固定夹17紧贴骨骼紧固固定与体部16,拧入可吸收垫圈9,于髓内钉近端3的上动力螺钉孔4和下动力螺钉孔13内分别安装上动力骨螺钉5和下动力骨螺钉14,接着在髓内钉近端3内植入调压弹簧一7。
拧入尾帽2,给予调压弹簧一7向下轴向应力,进而给予上动力骨螺钉5向下轴向应力,本装置植入人体一段时间后,可吸收垫圈9被吸收后不再给予上动力骨螺钉5向上的轴向应力,髓内钉近端3上固定的骨骼受到调压弹簧一7给予的向下轴向应力,进而给予上动力骨螺钉5、调压弹簧一7、尾帽2、髓内钉近端3、髓内钉主体1远端的固定夹17一个向近端的反向轴向作用力,进而给予远端骨骼、骨折端施加轴向应力,使骨折愈合过程中始终存在生理性应力刺激与传导,促进骨折的愈合。调压弹簧一7的弹力可以通过控制尾帽2旋入的深度来确定。
实施例2,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尾帽2与髓内钉近端3的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沿髓内钉近端3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槽11和与环形槽11连通的垂直导槽12,所述尾帽2上设置有凸起10,所述凸起10能沿着垂直导槽12上下滑动,并能沿着环形槽11旋转。
实施例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调压弹簧一7更换为弹性球囊19,弹性球囊19的下方设置有球囊底座。
实施例4,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尾帽2与髓内钉近端3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在尾帽2的头部设置有膨胀套22,尾帽2与膨胀套22螺纹连接,膨胀套22远端套臂增厚,侧壁设槽孔,将侧壁分为3部分以上,拧入尾帽2可将膨胀套22下部侧壁固定于髓内钉近端3内壁。
实施例5,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弹簧一7的安装形式,在髓内钉近端3的外侧设置有半导套20,半导套20上设置有与上动力螺钉孔4相对应的通孔,调压弹簧一7套装在髓内钉近端3和尾帽2的外侧,其一端抵接于半导套20,另一端抵接于尾帽2的凸檐下,半导套20也可设置在髓内钉近端3的内侧。
实施例6,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所述导套设置为全导套21形式,当为全导套21时,全导套21上设置有分别与上动力螺钉孔4和下动力螺钉孔13相对应的通孔。全导套21也可设置在髓内钉近端3的内侧。
实施例7,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可吸收垫圈9的安装形式,本实施例中,髓内钉近端3的内壁设置有凸台23,所述凸台23上设置有可吸收垫圈9。
实施例8,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所述调节件16上套装有弹簧二18,所述弹簧二18位于膨大部15与过度处之间。调节孔6为设置在髓内钉主体1的顶端上。
实施例9,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所述尾帽2内固定设置有磁性体8,可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带动尾帽2沿髓内钉近端3上下移动。调节孔6为设置在髓内钉近端3的顶端上。
实施例10,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髓内钉近端、动力螺钉孔的下方处设置有贯穿的固定螺钉孔24,固定螺钉孔24内安装有固定骨螺钉25。如图13所示,也可以在膨大部15的上方设置螺帽26、螺帽26与髓内钉主体1之间螺纹连接。
实施例1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膨大部15的上方设置下磁性体27,下磁性体27可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推动体部16向下运动。
以上实施例中,所述髓内钉主钉设置为与人体骨骼相适合的曲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包括髓内钉主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髓内钉主钉为中空结构,所述髓内钉主钉包括髓内钉近端、髓内钉主体,所述髓内钉近端、髓内钉主体为一体结构,所述髓内钉近端直径大于髓内钉主体的直径,所述髓内钉近端处设置有贯穿的动力螺钉孔,在远离髓内钉近端的髓内钉主体远侧设置有调节孔,所述动力螺钉孔内安装有动力骨螺钉,所述动力骨螺钉能沿动力螺钉孔轴向移动,所述髓内钉近端侧安装有尾帽,所述尾帽与动力骨螺钉之间设置有弹性体一,所述动力骨螺钉的远侧设置有可吸收垫圈,可吸收垫圈支撑动力骨螺钉,所述髓内钉主体上设置有调节骨折端应力的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髓内钉主体空腔内安装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膨大部和体部,膨大部和体部可为一体或者分体状,所述膨大部位于髓内钉近端、髓内钉主体的过渡处,膨大部位外径大于髓内钉主体空腔的内径,所述调节件的体部的另一端穿出调节孔外后设置固定夹,可紧固固定与调节件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帽的安装形式有如下之一:a、髓内钉近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尾帽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尾帽与髓内钉近端螺纹连接;b、沿髓内钉近端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槽和与环形槽连通的垂直导槽,所述尾帽的头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能沿着环形槽和垂直导槽滑动;c、在尾帽的头部设置有膨胀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一为调压弹簧一、弹性球囊中的一种,当为调压弹簧一时,调压弹簧一的安装形式为下述安装形式之一:a、在尾帽、动力骨螺钉、髓内钉近端内壁形成的容纳空腔内之安装调压弹簧一;b、在髓内钉近端外侧设置有导套,导套上设置有与动力螺钉孔相对应的通孔,调压弹簧一套装在髓内钉近端和尾帽的外侧,其一端抵接于导套,另一端抵接于尾帽的凸檐下;当所述弹性体为弹性球囊时,弹性球囊位于尾帽、动力骨螺钉、髓内钉近端内壁形成的容纳空腔内,弹性球囊的远侧设置有球囊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当动力螺钉孔设置为上下两个通孔时,所述导套套装于髓内钉近端,并可设置为半套或全套形式,当为半套时,导套位于下动力螺钉孔的上方,导套上设置有与上动力螺钉孔对应的通孔;当为全导套时,导套上分别设置有与上动力螺钉孔和下动力螺钉孔对应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垫圈的安装形式为下述方式之一:a、髓内钉近端的内壁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可吸收垫圈;b、髓内钉近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二,可吸收垫圈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二,可吸收垫圈与髓内钉近端内壁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上套装有调压弹簧二,所述调压弹簧二位于膨大部与过度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帽内固定设置有磁性体,可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带动尾帽沿髓内钉近端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设置在髓内钉主体的顶端、侧壁上的一种,且设置为斜孔或者横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髓内钉近端、动力螺钉孔的下方处设置有贯穿的固定螺钉孔,固定螺钉孔内安装有固定骨螺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型可调节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体部为金属线缆、绳索、金属杆、金属丝中的一种。
CN202022645059.XU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 Active CN214632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5059.XU CN214632300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5059.XU CN214632300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2300U true CN214632300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9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45059.XU Active CN214632300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2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0359B2 (en) Locking plate with screw fixation from opposite cortex
ATE253328T1 (de) Stift zur provisorischen befestigung einer knochenplatte
CN214632300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
CN211131341U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孔轻量化股骨颈空心螺钉
CN209826938U (zh) 双向加压螺钉组件
CN112494127A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髓内钉
CN215778562U (zh) 一种骨折复位器
CN216317908U (zh) 镁合金加压螺钉
CN214511280U (zh) 一种双向可调节弹性髓内钉
CN205658941U (zh) 一种带孔的界面螺钉
CN213345898U (zh) 一种低切迹椎板钩
CN211534741U (zh) 一种四肢骨折内固定装置
CN112294413A (zh) 一种双向可调节弹性髓内钉
CN214632299U (zh) 一种新型骨延长髓内钉
RU188428U1 (ru) Винт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шейки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CN201147362Y (zh) 下颌骨柱形单向式内置牵张器
CN216797797U (zh) 一种拉索式张力性骨小梁重建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CN214632301U (zh) 一种新型骨搬移髓内钉
CN109745113A (zh) 一种新型骨质疏松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
CN212261492U (zh) 可变螺距空心螺钉
CN205054400U (zh) 可调节髓内钉
CN112535526A (zh) 一种新型骨延长髓内钉
CN219895891U (zh) 一种膨胀骨钉
CN204765875U (zh) 即时加压髋螺钉钢板及系统
CN215584339U (zh) 一种加压空心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