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7958U - 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7958U
CN214627958U CN202120722247.XU CN202120722247U CN214627958U CN 214627958 U CN214627958 U CN 214627958U CN 202120722247 U CN202120722247 U CN 202120722247U CN 214627958 U CN214627958 U CN 214627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scientific research
r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22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岭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uchuang Hi Tech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uchuang Hi Tech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uchuang Hi Tech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uchuang Hi Tech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222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7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7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7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其包括中壳体,所述中壳体的上表面与上壳体的下表面焊接,所述中壳体的下表面与下壳体的上表面焊接,所述中壳体的内壁与滑筒的表面搭接,所述滑筒的内壁卡接有网兜。该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电机、蜗杆、导料筒和积水盘,直至在浸种完毕后通过驱动电机,使其滑筒移动到最高位置,使其网兜随之运动时呈漏斗状贴合在定位环的表面,随即内部的种子通过导料筒漏出即可,这种方式能够保持浸种过程中种子无需取出即可完成翻动以及水体分离后的退料工序,采用这种方式保持在培育过程中简单方便,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升了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从种子发芽到谷粒成熟全生育期中,经过生根、长叶、分孽、穗分化、孕穗、开花、灌浆到成熟,每一个生育期对外界条件即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养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只有掌握它的生长规律,不断提高水稻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其中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对种子进行浸种与催芽,其中把清选好的种子浸入咪酰胺溶液中浸种,每天搅拌一次。要求是应达到累计积温100度,即水温10度浸种10天,水温15度浸种7天,水温20度浸种5天,才能吸足水分,种子才能保证芽齐、芽壮。否则极易造成不出芽就加温,结果造成烧种现象,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把浸好的种子用50度的温水提温,放在30厘米厚的稻草上用塑料布后包好,上面盖上棉被,温度控制在30-32度。经常翻动,保证温度均匀,大约36小时或48小时,有80%的种子露出白尖时即为破胸。破胸后把温度降到25度进行催芽。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长5毫米时进行室温凉芽6---8小时就可以播种了,其中目前的水稻种子培育过程中浸种与催芽两个步骤耗费大量的时间,其浸种后将种子与消毒水分离耗时较多,不能保持高效率的统一化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解决了目前的水稻种子培育过程中浸种与催芽两个步骤耗费大量的时间,其浸种后将种子与消毒水分离耗时较多,不能保持高效率的统一化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包括中壳体,所述中壳体的上表面与上壳体的下表面焊接,所述中壳体的下表面与下壳体的上表面焊接,所述中壳体的内壁与滑筒的表面搭接,所述滑筒的内壁卡接有网兜,所述网兜的上表面与定位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筒的内壁与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螺纹套卡接在蜗杆的表面,所述蜗杆的顶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的内壁与导料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料筒的底端与积水盘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积水盘的下表面与闭水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闭水环的入水口卡接在中壳体的表面,所述下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催芽盘,所述下壳体内壁的下表面与集水盒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集水盒内壁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中壳体的内壁卡接有入水管和第一排水管,所述中壳体的左侧面与温控设备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温控设备的上表面通过管路与中壳体的内壁相连通,所述催芽盘位于后方的半面呈倾斜状,所述催芽盘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闭水环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料筒的内壁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与弧形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块位于导料筒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安装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开设在上壳体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集水盒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入水管、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出料管的表面均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电机、蜗杆、固定板、滑筒、定位环、网兜、弧形块、支杆、导料筒和积水盘,在使用时,通过将种子通过入料斗倒入,使其种子在弧形块的作用下不会进入到导料筒内部,保持均匀的分散在网兜的表面,随即调控电机带动蜗杆旋转中保持固定板带动滑筒向下运动,直至滑筒的下表面与积水盘的上表面搭接,随即网兜中的水稻种子在积水盘中,随即通过入水管将溶液加入到积水盘内,并配合温控设备对内部的溶液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即可,随即每隔一段时间电机驱动蜗杆带动固定板移动,使其滑筒带动网兜移动到导料筒一半高度时即可保持网兜在运动中保持内部种子翻滚,保持种子充分翻动后即可复位,直至在浸种完毕后通过驱动电机,使其滑筒移动到最高位置,使其网兜随之运动时呈漏斗状贴合在定位环的表面,随即内部的种子通过导料筒漏出即可,这种方式能够保持浸种过程中种子无需取出即可完成翻动以及水体分离后的退料工序,采用这种方式保持在培育过程中简单方便,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升了处理的效率。
2、该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导料筒、闭水环、催芽盘、密封板、集水盒和第二排水管,随着种子掉落在催芽盘的表面后,随即通过将温控设备保持内部的温度,随即通过对闭水环供水即可,使其闭水环在内部形成较大的水压通过内壁的雾化喷口对种子进行加湿即可,同时多余的积水通过催芽盘表面的排水孔排出后汇聚在集水盒内部,并通过第二排水管排出即可,随即在种子育苗完毕后,通过抓持抽出密封板,使其催芽盘在抽出后表面的种子汇聚到斜面位置,并随之落入到集水盒内部并通过底部的出料管排出,这种方式能够方便对种子进行催芽的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环境保持,且出料更为简单方便,配合喷洒保持的过程,使其催芽的效果得到保障。
3、该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入水管和第一排水管,在使用时,入水管能够保持足量的溶液注入到积水盘中,使其种子保持浸泡状态,同时配合第一排水管能够将多余的污水排出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筒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壳体、2上壳体、3下壳体、4滑筒、5网兜、6定位环、7固定板、8蜗杆、9电机、10安装槽、11导料筒、12积水盘、13闭水环、14催芽盘、15密封板、16立杆、17弧形块、18温控设备、19入料斗、20集水盒、21入水管、22第一排水管、23第二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包括中壳体1,中壳体1的上表面与上壳体2的下表面焊接,中壳体1的下表面与下壳体3的上表面焊接,中壳体1的内壁与滑筒4的表面搭接,滑筒4的内壁卡接有网兜5,网兜5的上表面与定位环6的表面固定连接,滑筒4的内壁与固定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7的上表面通过螺纹套卡接在蜗杆8的表面,蜗杆8的顶端与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定位环6的内壁与导料筒11的顶端固定连接,导料筒11的底端与积水盘1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积水盘12的下表面与闭水环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闭水环13的入水口卡接在中壳体1的表面,下壳体3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板15,密封板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催芽盘14,下壳体3内壁的下表面与集水盒20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集水盒20内壁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二排水管23,中壳体1的内壁卡接有入水管21和第一排水管22,中壳体1的左侧面与温控设备1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温控设备18的上表面通过管路与中壳体1的内壁相连通,催芽盘14位于后方的半面呈倾斜状,催芽盘14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闭水环13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口。
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导料筒11的内壁设置有立杆16,立杆16的顶端与弧形块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弧形块17位于导料筒11的上方,上壳体2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入料斗19,入料斗19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通过设置立杆16,立杆16能够保持弧形块17的良好支撑与固定的效果,通过设置弧形块17,弧形块17能够保持入料时保持原料不会直接掉落进导料筒11内部,通过设置入料斗19,入料斗19能够方便将大批量的种子直接导入到内部进行处理,同时顶部设置的盖板,盖板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与保温的效果。
具体的,如图2所示,电机9的下表面与安装槽1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槽10开设在上壳体2的上表面,集水盒20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入水管21、第一排水管22、第二排水管23和出料管的表面均设置有阀门,通过设置安装槽10,安装槽10在使用时能够对电机9进行稳定的安装,通过设置集水盒20,集水盒20能够将内部育苗过程中的多余积水进行汇聚导出,保持内部种子潮湿的同时不会造成种子跑烂,营造出传统的底部稻草铺设的效果,通过设置阀门,阀门能够方便对内部的水源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在使用时,通过将种子通过入料斗19倒入,使其种子在弧形块17的作用下不会进入到导料筒11内部,保持均匀的分散在网兜5的表面,随即调控电机9带动蜗杆8旋转中保持固定板7带动滑筒4向下运动,直至滑筒4的下表面与积水盘12的上表面搭接,随即网兜5中的水稻种子在积水盘12中,随即通过入水管21将溶液加入到积水盘12内;
S2、配合温控设备18对内部的溶液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即可,随即每隔一段时间电机9驱动蜗杆8带动固定板7移动,使其滑筒4带动网兜5移动到导料筒11一半高度时即可保持网兜5在运动中保持内部种子翻滚,保持种子充分翻动后即可复位,直至在浸种完毕后通过驱动电机9,使其滑筒4移动到最高位置,使其网兜5随之运动时呈漏斗状贴合在定位环6的表面,随即内部的种子通过导料筒11漏出即可,随着种子掉落在催芽盘14的表面后;
S3、随即通过将温控设备18保持内部的温度,随即通过对闭水环13供水即可,使其闭水环13在内部形成较大的水压通过内壁的雾化喷口对种子进行加湿即可,同时多余的积水通过催芽盘14表面的排水孔排出后汇聚在集水盒20内部,并通过第二排水管23排出即可,随即在种子育苗完毕后,通过抓持抽出密封板15,使其催芽盘14在抽出后表面的种子汇聚到斜面位置,并随之落入到集水盒20内部并通过底部的出料管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包括中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1)的上表面与上壳体(2)的下表面焊接,所述中壳体(1)的下表面与下壳体(3)的上表面焊接,所述中壳体(1)的内壁与滑筒(4)的表面搭接,所述滑筒(4)的内壁卡接有网兜(5),所述网兜(5)的上表面与定位环(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筒(4)的内壁与固定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的上表面通过螺纹套卡接在蜗杆(8)的表面,所述蜗杆(8)的顶端与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6)的内壁与导料筒(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料筒(11)的底端与积水盘(1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积水盘(12)的下表面与闭水环(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闭水环(13)的入水口卡接在中壳体(1)的表面,所述下壳体(3)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板(15),所述密封板(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催芽盘(14),所述下壳体(3)内壁的下表面与集水盒(20)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集水盒(20)内壁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二排水管(23),所述中壳体(1)的内壁卡接有入水管(21)和第一排水管(22),所述中壳体(1)的左侧面与温控设备(1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温控设备(18)的上表面通过管路与中壳体(1)的内壁相连通,所述催芽盘(14)位于后方的半面呈倾斜状,所述催芽盘(14)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闭水环(13)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筒(11)的内壁设置有立杆(16),所述立杆(16)的顶端与弧形块(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块(17)位于导料筒(1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的下表面与安装槽(1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10)开设在上壳体(2)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20)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入水管(21)、第一排水管(22)、第二排水管(23)和出料管的表面均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入料斗(19),所述入料斗(19)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
CN202120722247.X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Active CN214627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2247.XU CN214627958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2247.XU CN214627958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7958U true CN214627958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0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2247.XU Active CN214627958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7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0134U (zh) 一种适用于蔬菜水培的栽培装置
CN205336814U (zh) 一种播种器
CN214627958U (zh) 一种科研小区用水稻种植前处理装置
CN212487174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种子发芽培育装置
CN205946822U (zh) 一种无公害豆芽机
CN107278867A (zh) 一种甘薯实生苗的育种方法
CN116671354A (zh) 一种美人蕉植株培养装置
CN216775630U (zh) 一种农业蔬菜种子培育设备
CN206879588U (zh) 一种优化高效的种苗培育箱
CN115399174A (zh) 一种可控制种植深度的种子培育设备
CN213427254U (zh) 一种高出苗率智慧工厂水稻育苗系统
CN214338896U (zh)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的育苗箱
CN214338897U (zh) 一种用于农业领域的育苗培养装置
CN114631414A (zh) 一种清洗消毒牧草种子的系统
RU2535739C1 (ru)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зеленой кормовой массы на субстрате
CN104798480A (zh) 一种豌豆蚜寄主植物的简便培养方法
CN206686838U (zh) 一种供水稻萌芽期和苗期水培试验的用具
CN215222990U (zh) 拟南芥种子萌发装置
CN215188487U (zh)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幼苗培育装置
CN110800595A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联网型芽苗箱
CN212970927U (zh) 一种烟草种植育苗装置
CN213368948U (zh) 一种白及育苗装置
CN217850405U (zh) 一种农业育苗用种子培育箱
CN215269682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幼苗培养装置
CN215992245U (zh) 一种自动播种用辅助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