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6750U - 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6750U
CN214626750U CN202120293287.7U CN202120293287U CN214626750U CN 214626750 U CN214626750 U CN 214626750U CN 202120293287 U CN202120293287 U CN 202120293287U CN 214626750 U CN214626750 U CN 214626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end plate
magnetic pole
voice coil
coi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932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再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ing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ing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ing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ing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932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6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6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6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属于电动机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带有中间磁极组件的壳体上设置保护筒,并将线圈组件中绕设有线圈的线圈骨架伸入到保护筒内并套设于中间磁极组件外,另外,于保护筒和线圈骨架之间设有螺旋垫,并于螺旋垫外套设有护套,使得带有中间磁极组件的壳体和线圈骨架之间通过螺旋垫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且通过螺旋垫增强了振动效果,同时,还使得带有中间磁极组件的壳体和线圈组件之间的气隙通过螺旋垫填充,减小了气隙,有效防止了外界杂物进入到螺旋垫的螺旋形的通槽以及电机的内部而造成磨损或堵塞的问题,防护性更好,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更利于谐振音圈电机的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生活中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自动化生产设备上的上料、筛选等结构中,需要该结构反复的振动,使得该结构上的原料能得到整理,满足上料或筛选的需求。
作为能产生振动的谐振音圈电机而言,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振动可靠,响应快,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谐振音圈电机一般为中间设置圆柱状的线圈结构,外部包围有一带有永久磁铁的壳体,且中间的线圈结构和壳体之设置有气隙,在线圈结构通电后,线圈结构和壳体上的永久磁体相互作用而生产推力,并切换通入到线圈结构中的电流的方向,使得推力反向,如此反复,实现谐振音圈电机的往复振动。但是,现有的谐振音圈电机的壳体和中间的线圈结构之间的连接性较差,结构强度不够,使用过程中易损坏,且振动强度较差,同时,中间的线圈结构和壳体之间的气隙直接裸露,外界的杂物极易通过气隙进入到谐振音圈电机内,易造成内部线圈结构等的磨损,造成谐振音圈电机的报废,使用寿命较短,不利于谐振音圈电机的使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以在安装有中间磁极组件的壳体和线圈组件之间设置有螺旋垫,且壳体上还设置有套设于线圈组件外的保护筒以及套设于保护筒外的护套,保护筒和护套分别位于螺旋垫的内外两侧,且螺旋垫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保护筒和线圈组件上,使得带有中间磁极组件的壳体和线圈组件之间通过螺旋垫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增强了振动效果,另外,螺旋垫的布置也减小了带有中间磁极组件的壳体上的保护筒与线圈组件之间的气隙,并且通过保护筒和护套的双层包裹,有效防止了外界杂物进入到电机内部而造成磨损或堵塞等问题,同时也通过护套为螺旋垫提供了防护,延长了使用寿命,利于谐振音圈电机的使用和推广。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壳体,壳体包括第一端板和保护筒,保护筒设置于第一端板的一板面上并朝向一侧延伸;
中间磁极组件,中间磁极组件设置于保护筒内并固定于第一端板上,且中间磁极组件沿保护筒的轴向设置;
线圈组件,线圈组件设置于第一端板设置有保护筒的一侧,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和线圈,线圈骨架具有第二端板和绕线筒,第二端板平行于第一端板设置且位于保护筒延伸出的一侧,绕线筒的一端伸入保护筒内并套设于中间磁极组件外,绕线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端板上,线圈绕设于绕线筒上;
螺旋垫,螺旋垫呈筒状设置,且沿其轴向上,螺旋垫的壁体上带有螺旋形的通槽,螺旋垫套设于保护筒外,且螺旋垫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保护筒和绕线筒上;
护套,护套呈筒状设置,护套套设于螺旋垫外,且护套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上。
上述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中,螺旋垫的两端沿其径向均开设有若干锁紧孔,锁紧孔内螺接有锁紧螺钉,并且,螺旋垫连接于保护筒上的一端对应的锁紧螺钉的一端抵紧于保护筒的外壁上,螺旋垫连接于线圈骨架上的一端对应的锁紧螺钉的一端抵紧于绕线筒的外壁上。
上述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中,绕线筒连接于第二端板上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凸起的台阶,且台阶位于保护筒外,同时,螺旋垫固定于绕线筒上的一端固定于台阶上。
上述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中,中间磁极组件包括中间定位杆和磁极组,中间定位杆沿保护筒的轴向布置,且中间定位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端板上,另一端设置有靠板,磁极组套设于中间定位杆上,且磁极组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一端板和靠板上。
上述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中,磁极组包括若干磁极和若干磁钢,若干磁极和若干磁钢在中间定位杆上交替布置。
上述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中,中间定位杆与第一端板为螺纹连接,第一端板上开设有螺纹孔,中间定位杆连接于第一端板上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
上述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中,第二端板背离连接绕线筒的一端的板面上开设有布线槽,且布线槽的槽底设置有一贯穿第二端板的连通孔,并且连通孔背离布线槽的一端延伸至绕线筒处。
上述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中,线圈的线头从连通孔内穿出后嵌于布线槽内,并且,布线槽内设置有灌封胶。
上述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中,护套包括端套和围套,端套为环形的片状结构,端套套设于保护筒外且位于第一端板和螺旋垫之间,围套为筒状结构,围套套设于螺旋垫外,且围套的一端抵靠于端套背离第一端板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通过在带有中间磁极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保护筒,同时将线圈组件的线圈骨架的一端伸入到保护筒内,同时,于保护筒外侧和线圈骨架未伸入保护筒内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螺旋垫,即通过螺旋垫实现了带有中间磁极组件的壳体和线圈骨架的连接,保证了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结合螺旋垫自身具有的弹性性能进一步增强了振动效果,另外,壳体上还设置有套设于螺旋垫外的护套,通过护套和保护筒实现了对螺旋垫以及电机内部结构的保护,并且通过螺旋垫的填充,减小了壳体和线骨架之间的气隙,有效防止了外界杂物进入到螺旋垫的螺旋形的通槽以及电机内而造成堵塞或磨损的问题,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更利于谐振音圈电机的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的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的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的实施例的又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的剖视图。
附图中:1、壳体;11、第一端板;12、保护筒;111、螺纹孔;112、安装孔;2、中间磁极组件;21、中间定位杆;22、磁极组;23、靠板;221、磁极;222、磁钢;3、线圈组件;31、线圈骨架;311、第二端板;312、绕线筒;3111、布线槽;3112、连通孔;3121、台阶;4、螺旋垫;41、通槽;42、锁紧孔;43、锁紧螺钉;5、护套;51、端套;52、围套;6、灌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的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的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的实施例的又一视角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的剖视图。如图1、图2以及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包括:壳体1、中间磁极组件2、线圈组件3、螺旋垫4以及护套5。
具体的,壳体1包括一第一端板11和一保护筒12,保护筒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端板11的其中一板面的中心位置上,并且保护筒12的另一端朝向第一端板11的一侧延伸出,形成一近似“T”字形的结构。
具体的,中间磁极组件2为永磁体,中间磁极组件2设置于保护筒12内,且中间磁极组件2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端板11上,使得中间磁极组件2和壳体1形成一整体,从而为后续中间磁极组件2移动后能带动壳体1移动而实现电机的振动提供了条件,并且,中间磁极组件2沿保护筒12的轴向设置,使得后续中间磁极组件2和壳体1的运动方向为保护筒12的轴向,同时也使得中间磁极组件2和壳体1的移动不会受到后续布置的线圈组件3的干扰,结构设计更合理。
具体的,线圈组件3设置于第一端板11设置有保护筒12的一侧,利于后续线圈组件3与保护筒12及保护筒12内的中间磁极组件2配合使用。此时,线圈组件3又包括线圈骨架31和线圈,通过线圈骨架31为线圈提供了安装载体,并且,线圈骨架31又具有第二端板311和绕线筒312,第二端板311平行于第一端板11设置,为后续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311作为电机两端的安装结构提供了条件。并且,第二端板311位于保护筒12延伸出的一侧,即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311分别位于保护筒12的两端,此时,第二端板311和保护筒12之间设置有间隔,为后续螺旋垫4的安装提供了安装空间。并且,线圈骨架31的绕线筒312的一端伸入保护筒12内,同时,绕线筒312还套设于中间磁极组件2外,即绕线筒312和保护筒12形成相互套设的结构,并且,绕线筒3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端板311上,使得绕线筒312和第二端板311为一整体,使得绕线筒312和第二端板311形成一近似“T”字形的结构,且在绕线筒312的一端伸入到保护筒12内后,带有中间磁极组件2的壳体1和线圈组件3组成一近似“工”字形的结构。同时,线圈绕设于绕线筒312上,即带有线圈的绕线筒312形成一电磁结构,从而使得带有线圈的绕线筒312套设于中间磁极组件2外,为后续线圈通电后推动中间磁极组件2移动提供了条件。值得指出的是,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311上均开设有若干安装孔112,方便电机后续与其它结构部件的连接安装。
具体的,螺旋垫4呈筒状设置,且沿螺旋垫4的轴向方向上,螺旋垫4的壁体上带有螺旋形的通槽41,使得螺旋垫4形成一近似弹簧的结构,使其自身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能,同时,螺旋垫4套设于保护筒12外,且螺旋垫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保护筒12和绕线筒312上,使得带有中间磁极组件2的壳体1和线圈组件3之间通过螺旋垫4连接,连接可靠性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此时,螺旋垫4固定于绕线筒312上的部位为绕线筒312未伸入到保护筒12内的部位,从而使得在中间磁极组件2带动壳体1移动时,固定于壳体1上的保护筒12跟随其移动,从而使得螺旋垫4发生伸缩形变,加强了运动效果,使得电机的振动更强。
具体的,电机的护套5呈筒状设置,护套5套设于螺旋垫4外,且护套5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上,此时,护套5和保护筒12之间形成气隙,螺旋垫4设置于护套5和保护筒12之间的气隙内,使得护套5能将螺旋垫4进行包裹,有效防止了外界物质进入到螺旋垫4的螺旋形的通槽41内或进入到电机内部而导致的磨损和堵塞的问题,安全防护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更加具体的,螺旋垫4的两端沿其径向均开设有若干锁紧孔42,并于锁紧孔42内螺接有锁紧螺钉43,并且,在螺旋垫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保护筒12和绕线筒312外时,螺旋垫4连接于保护筒12上的一端对应的锁紧螺钉43的螺纹端抵紧于保护筒12的外壁上,螺旋垫4连接于线圈骨架31上的一端对应的锁紧螺钉43的螺纹端抵紧于绕线筒312的外壁上,即螺旋垫4的两端通过锁紧螺钉43固定于保护筒12和绕线筒312的外壁上,防止了振动过程中螺旋垫4从保护筒12和绕线筒312上滑脱的问题,结构连接可靠性更高,进一步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更加具体的,绕线筒312连接于第二端板311上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凸起的台阶3121,并且,台阶3121位于保护筒12外,通过台阶3121增加了绕线筒312连接于第二端板311上的一端的壁厚,同时,螺旋垫4固定于绕线筒312上的一端固定于台阶3121上,不仅通过台阶3121使得螺旋垫4两端的安装高度基本一致,同时还增大了螺旋垫4在线圈组件3上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保证了螺旋垫4安装的可靠性,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设置于保护筒12了的中间磁极组件2又包括中间定位杆21和磁极组22,此时,中间定位杆21沿保护筒12的轴向布置,并且,中间定位杆2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端板11上,即中间磁极组件2通过其中的中间定位杆21固定于壳体1上,并且,中间定位杆21的另一端设置有靠板23,使得第一端板11、中间定位杆21以及靠板23组成一近似“工”字形的结构,同时,磁极组22套设于中间定位杆21上,且磁极组22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一端板11和靠板23上,即通过第一端板11、中间定位杆21以及靠板23为磁极组22的安装以及限位提供了结构基础。
更加具体的,磁极组22包括若干磁极221和若干磁钢222,若干磁极221和若干磁钢222在中间定位杆21上交替布置,优选的,磁极221和磁钢222均包括三段,即交替布置的磁极221和磁钢222组成永磁体结构,为后续在线圈组件3的作用下移动提供了条件。
更加具体的,中间定位杆21与第一端板11为螺纹连接,此时,第一端板11上开设有螺纹孔111,中间定位杆21连接于第一端板11上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孔111配合的外螺纹,方便了中间定位杆21在第一端板11上的拆装,从而为后续将磁极组22通过中间定位杆21安装于壳体1上提供了方便,利于电机的装配。值得指出的是,中间定位杆21和靠板23的组合结构可以为螺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获取方便。
更加具体的,于第二端板311背离连接绕线筒312的一端的板面上开设有布线槽3111,同时,于布线槽3111的槽底设置有一贯穿第二端板311的连通孔3112,并且连通孔3112背离布线槽3111的一端延伸至绕线筒312处,为后续线圈安装于绕线筒312上后,线圈的线头的引出提供了条件,并且也为线圈的线头提供了走线空间,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线圈的线头从连通孔3112内穿出后嵌于布线槽3111内,并且,布线槽3111内设置有灌封胶6,实现了对线圈的线头的胶封,对线圈的线头进行保护,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
更加具体的,套设于螺旋垫4外的护套5又包括端套51和围套52,此时,端套51为环形的片状结构,且端套51套设于保护筒12外且位于第一端板11和螺旋垫4之间,同时,围套52为筒状结构,围套52套设于螺旋垫4外,且围套52的一端抵靠于端套51背离第一端板11的一侧,通过端套51实现了对螺旋垫4的限位,保证了螺旋垫4安装的稳定性,通过围套52实现了对螺旋垫4的保护,防护性更好。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通过在带有中间磁极组件2的壳体1上设置有保护筒12,并将线圈组件3中绕设有线圈的线圈骨架31伸入到保护筒12内并套设于中间磁极组件2外,另外,于保护筒12和线圈组件3的线圈骨架31之间设置有螺旋垫4,并于螺旋垫4外套设有护套5,使得带有中间磁极组件2的壳体1和线圈组件3的线圈骨架31之间通过螺旋垫4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且通过螺旋垫4增强了振动效果,同时,还使得带有中间磁极组件2的壳体1和线圈组件3之间的气隙通过螺旋垫4填充,减小了气隙,有效防止了外界杂物进入到螺旋垫4的螺旋形的通槽41以及电机的内部而造成磨损或堵塞的问题,防护性更好,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更利于谐振音圈电机的推广和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板和保护筒,所述保护筒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的一板面上并朝向一侧延伸;
中间磁极组件,所述中间磁极组件设置于所述保护筒内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板上,且所述中间磁极组件沿所述保护筒的轴向设置;
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设置有所述保护筒的一侧,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和线圈,所述线圈骨架具有第二端板和绕线筒,所述第二端板平行于所述第一端板设置且位于所述保护筒延伸出的一侧,所述绕线筒的一端伸入所述保护筒内并套设于所述中间磁极组件外,所述绕线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板上,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绕线筒上;
螺旋垫,所述螺旋垫呈筒状设置,且沿其轴向上,所述螺旋垫的壁体上带有螺旋形的通槽,所述螺旋垫套设于所述保护筒外,且所述螺旋垫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保护筒和所述绕线筒上;
护套,所述护套呈筒状设置,所述护套套设于所述螺旋垫外,且所述护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垫的两端沿其径向均开设有若干锁紧孔,所述锁紧孔内螺接有锁紧螺钉,并且,所述螺旋垫连接于所述保护筒上的一端对应的所述锁紧螺钉的一端抵紧于所述保护筒的外壁上,所述螺旋垫连接于所述线圈骨架上的一端对应的所述锁紧螺钉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绕线筒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板上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凸起的台阶,且所述台阶位于所述保护筒外,同时,所述螺旋垫固定于所述绕线筒上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台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磁极组件包括中间定位杆和磁极组,所述中间定位杆沿所述保护筒的轴向布置,且所述中间定位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上,另一端设置有靠板,所述磁极组套设于所述中间定位杆上,且所述磁极组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靠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组包括若干磁极和若干磁钢,若干所述磁极和若干所述磁钢在所述中间定位杆上交替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定位杆与所述第一端板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端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中间定位杆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上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背离连接所述绕线筒的一端的板面上开设有布线槽,且所述布线槽的槽底设置有一贯穿所述第二端板的连通孔,并且所述连通孔背离所述布线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绕线筒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线头从所述连通孔内穿出后嵌于所述布线槽内,并且,所述布线槽内设置有灌封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谐振音圈电机,其特征在于,护套包括端套和围套,所述端套为环形的片状结构,所述端套套设于所述保护筒外且位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螺旋垫之间,所述围套为筒状结构,所述围套套设于所述螺旋垫外,且所述围套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端套背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
CN202120293287.7U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 Active CN214626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93287.7U CN214626750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93287.7U CN214626750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6750U true CN214626750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93287.7U Active CN214626750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6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55235U (zh) 电动机
CN204835836U (zh) 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机械总成
CN201450439U (zh) 线性振动器
CN214626750U (zh) 一种新型谐振音圈电机
CN209344899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电机逆变器总成
CN201663505U (zh) 改进的整体式交流发电机
CN204947745U (zh) 一种盘式电机
CN203840070U (zh) 一种塑封定子
CN102104312A (zh) 圆筒形双层绕组直线永磁同步发电机
CN206099589U (zh) 方便拆卸的空心杯电机外壳组件
CN212544096U (zh) 一种防震型电磁加热辊
CN102013783B (zh) 一种轻型直流直线电机
CN201877935U (zh) 一种塑封电机
CN201113649Y (zh) 板载式柱状振动马达
CN204858925U (zh) 空心杯振动电机
CN201113648Y (zh) 内置振子式振动马达
CN209881627U (zh) 一种永磁直流有刷电机
CN206156884U (zh) 净水机
CN104467250A (zh) 一种新型起动机
CN101154832A (zh) 对轴向永磁磁势控制和补偿功能的永磁电机
CN201450399U (zh) 线性振动器
CN203761211U (zh) 一种汽车启动马达电机
CN211063512U (zh) 一种新型航模动力电机
CN201282399Y (zh) 永磁电机定子的安装结构
CN209419413U (zh) 一种电机组件及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