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5655U - 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5655U
CN214615655U CN202022797765.6U CN202022797765U CN214615655U CN 214615655 U CN214615655 U CN 214615655U CN 202022797765 U CN202022797765 U CN 202022797765U CN 214615655 U CN214615655 U CN 214615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e
plate
cooperation
block
matched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977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红刚
孙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pac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eige Cit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eige Cit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eige Cit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977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5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5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5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Awnings And Sunsha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前侧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一侧表面配合连接有遮阴板,所述遮阴板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凹槽,且遮阴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配合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一侧表面配合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配合连接有遮雨布,且遮雨布的底部配合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转轴和遮阴板,在第一转轴的作用下,带动遮阴板进行旋转打开,可以隔绝阳光,起到遮阴的效果,使得装置的遮阴面积增大,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较少了人力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
背景技术
公交候车亭既能为乘客遮阳挡雨,又事关城市形象,理应受到重视,然而,很多地区都普遍存在公交候车亭偏少,遮阳挡雨功能缺失等问题,而在公交亭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起到遮阴避雨的功能,以方便在候车时,不会受到阳光和雨水的侵蚀。
综上所述,现有的公交亭,在使用的过程中,遮阴功能较差,且不能实时避雨,功能性较为单一,使用感较差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前侧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一侧表面配合连接有遮阴板,所述遮阴板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凹槽,且遮阴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均配合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一侧表面配合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配合连接有遮雨布,且遮雨布的底部配合连接有固定块,同时固定块的底部配合连接有拉钩,所述盖板的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遮阴板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固定块,同时第二固定块的一端配合连接有调节杆。
优选的,所述遮阴板通过第一转轴与盖板构成旋转结构,且遮阴板的宽度小于盖板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有两组,且挡板在遮阴板上呈中心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遮雨布通过第二转轴与遮阴板构成旋转结构,且遮雨布的直径小于遮阴板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贯穿第一连接块配合连接在第一固定块的内部,且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固定块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贯穿第二连接块配合连接在第二固定块的内部,且第二限位块和第二固定块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阴板通过调节杆与盖板构成伸缩结构,且调节杆与盖板和遮阴板均为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第一转轴和遮阴板,在第一转轴的作用下,带动遮阴板进行旋转打开,可以隔绝阳光,起到遮阴的效果,使得装置的遮阴面积增大,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较少了人力的消耗。
2、通过设置有第二转轴和遮雨布,在第二转轴的作用下,拉动拉钩,使得遮雨布从遮阴板的内部旋转出来,在下雨的环境中,可以隔绝雨水的侵蚀,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3、通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设置,使得调节杆在伸缩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遮阴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支架;3、盖板;4、第一转轴;5、遮阴板;6、凹槽;7、挡板;8、第二转轴;9、连接杆;10、遮雨布;11、固定块;12、拉钩;13、第一连接块;14、第一固定块;15、第一限位块;16、第二连接块; 17、第二固定块;18、第二限位块;19、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且支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3,盖板3的前侧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一侧表面配合连接有遮阴板5,遮阴板5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凹槽6,且遮阴板 5的内部左右两侧均配合连接有挡板7,挡板7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8,且第二转轴8的一侧表面配合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外壁配合连接有遮雨布10,且遮雨布10的底部配合连接有固定块11,同时固定块11的底部配合连接有拉钩12,盖板3的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3,且第一连接块13 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14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5,遮阴板5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6,且第二连接块16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8,所述第二连接块16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固定块 17,同时第二固定块17的一端配合连接有调节杆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遮阴板5通过第一转轴4与盖板3构成旋转结构,且遮阴板5的宽度小于盖板3的宽度。
在第一转轴4的作用下,带动遮阴板5进行旋转打开,可以隔绝阳光,起到遮阴的效果,使得装置的遮阴面积增大,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较少了人力的消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7设置有两组,且挡板7在遮阴板5上呈中心轴对称设置。
两组挡板7的设置,使得遮雨布10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可以均匀的从遮阴板5的内部旋转出来,增加了装置的稳固性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遮雨布10通过第二转轴8与遮阴板5构成旋转结构,且遮雨布10的直径小于遮阴板5的直径。
在第二转轴8的作用下,拉动拉钩12,使得遮雨布10从遮阴板5的内部旋转出来,在下雨的环境中,可以隔绝雨水的侵蚀,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15贯穿第一连接块13配合连接在第一固定块14的内部,且第一限位块15和第一固定块14为螺纹连接。
第一连接块13和第一固定块14通过第一限位块15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使得遮阴板5在打开和闭合之间可以紧密切换,且装置的稳定性不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块18贯穿第二连接块16配合连接在第二固定块17的内部,且第二限位块18和第二固定块17为螺纹连接。
第二连接块16和第二固定块17通过第二限位块18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使得调节杆19在伸缩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遮阴板5通过调节杆19与盖板3构成伸缩结构,且调节杆19与盖板3和遮阴板5均为活动连接。
调节杆19的伸缩,可以在遮阴和避雨之间及时切换,使得装置的实用性提高的同时,更加方便使用者使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当使用者需要公交亭起到遮阴的效果时,先将遮阴板5向上顶起,在第一转轴4 的作用下,遮阴板5会向上旋转打开,然后调节杆19就会开始伸缩对遮阴板 5进行固定,这样遮阴板5就会打开进行遮阴,增大了遮阴的面积,隔绝了阳光,使得候车的人可以更好的进行乘凉等待车辆,当阴雨天气时,需要进行避雨时,通过第一转轴4的旋转,闭合遮阴板5,此时拉动拉钩12,在第二转轴8的作用下,遮雨布10就会向下拉伸,这样就可以起到避雨的效果,避免候车的人遭受雨水的侵蚀,根据天气的情况,候车的人可以通过调节调节杆19的伸缩,在遮阴和避雨之间及时的切换即可,这样就完成了该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的使用过程。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且支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前侧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一侧表面配合连接有遮阴板(5),所述遮阴板(5)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凹槽(6),且遮阴板(5)的内部左右两侧均配合连接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8),且第二转轴(8)的一侧表面配合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外壁配合连接有遮雨布(10),且遮雨布(10)的底部配合连接有固定块(11),同时固定块(11)的底部配合连接有拉钩(12),所述盖板(3)的底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3),且第一连接块(13)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4),所述第一固定块(14)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5),所述遮阴板(5)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6),且第二连接块(16)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8),所述第二连接块(16)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7),同时第二固定块(17)的一端配合连接有调节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阴板(5)通过第一转轴(4)与盖板(3)构成旋转结构,且遮阴板(5)的宽度小于盖板(3)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设置有两组,且挡板(7)在遮阴板(5)上呈中心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布(10)通过第二转轴(8)与遮阴板(5)构成旋转结构,且遮雨布(10)的直径小于遮阴板(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5)贯穿第一连接块(13)配合连接在第一固定块(14)的内部,且第一限位块(15)和第一固定块(14)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8)贯穿第二连接块(16)配合连接在第二固定块(17)的内部,且第二限位块(18)和第二固定块(17)为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阴板(5)通过调节杆(19)与盖板(3)构成伸缩结构,且调节杆(19)与盖板(3)和遮阴板(5)均为活动连接。
CN202022797765.6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 Active CN214615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7765.6U CN214615655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7765.6U CN214615655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5655U true CN214615655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28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97765.6U Active CN214615655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5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1381Y (zh) 一种汽车的自动车衣
CN214615655U (zh) 一种具有避阴功能的公交亭
CN210008288U (zh) 一种温室
CN212394111U (zh) 一种伞面可调的雨伞
CN210672364U (zh) 一种抗风雨伞
CN214156426U (zh) 一种新型可移动的eva半透明薄膜户外伞
CN208530444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用的雨伞收纳装置
CN218970455U (zh) 一种可调节的采光天窗遮阳装置
CN206380827U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伞
CN215076000U (zh) 双层伞
CN211268932U (zh) 一种单多人实用伞
CN220640113U (zh) 一种方便撑开和取下的电动车遮阳伞
CN210858211U (zh) 一种露天休息室
CN210947464U (zh) 建筑外墙通风结构
CN218737589U (zh) 一种防风雨伞
CN208301036U (zh) 一种遮阳、挡雨一体的多功能帽子
CN214697205U (zh) 一种带有通风结构的帐篷
CN203256494U (zh) 一种能自动防雨雪的户外晒衣架
CN213487342U (zh) 一种太阳能遮阳伞
CN217601823U (zh) 一种体育馆旋转篷布式开合屋顶
CN210276197U (zh) 一种可增大伞布面积的雨伞
CN213096541U (zh) 一种吊环挂钩伞头
CN214386409U (zh) 一种侧面防风雨伞
CN213550149U (zh) 一种可拆卸的新型晴雨伞
CN214854837U (zh) 一种强磁场多功能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9

Address after: Building 8, No. 3 Xiaoxiang Qiwuzhou 1st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198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Spac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000 chating market town, Tianmuhu Town,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within Liyang tianmuquan Light Indust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Meige Cit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