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4717U -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4717U
CN214614717U CN202120121388.6U CN202120121388U CN214614717U CN 214614717 U CN214614717 U CN 214614717U CN 202120121388 U CN202120121388 U CN 202120121388U CN 214614717 U CN214614717 U CN 214614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sette
buffer
slider
loading board
earthqu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13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建
陈小威
潘宁
吴刚
万北京
张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ux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ux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ux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ux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213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4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4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4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缓冲柱的顶部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支架和卡座,所述承载支架的底部与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座位于承载支架的下方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垫板与承载支架的结合,方便当垫板受到重力向下移动,这时与垫板底部相连接的抗震板便会向下移动,使得弹性件受力产生弹性势能,减少抗震板向下移动,从而避免了垫板向下移动的距离过大导致稳定性不佳,并且设置的缓冲装置能够对垫板受到向下移动时对其距离进行限制,防止其移动距离过大。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将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即可,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
目前装配式抗震结构比较复杂,抗震装置一般只是简单隔断地震能量的传播途径,地震产生的能量不能进行多次传递进行消耗,从而导致抗震板的承受压力过大容易发生断裂的现象,该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便于将地震能量进行隔断减少部分能量向外传递,解决不能减少抗震的承受的重力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不能地震产生的部分余量进行消耗的问题,以达到坚守抗震板受到部分地震余量的冲击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缓冲柱的顶部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支架和卡座,所述承载支架的底部与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座位于承载支架的下方设置,所述承载支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垫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座的底部与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座位于承载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所述卡座的一侧设置有滑杆、滑块、抗震板、弹性件和缓冲装置,所述滑杆的上下两端与卡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内壁与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右端与抗震板的左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块的顶部与弹性件的底部焊接,所述弹性件的顶部与卡座的一端焊接,所述缓冲装置的左端焊接有卡座,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滑块的下方设置,且缓冲装置位于抗震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所述滑块通过设置的弹性件与卡座弹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柱包括卡环、伸缩套杆、承载环和连接座,所述卡环的底部与伸缩套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杆的底部与承载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环的底部与连接座的顶部焊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复位弹簧和弧形块,所述复位弹簧的左端与缓冲装置的内侧壁焊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右端与弧形块的左端焊接,所述弧形块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簧与缓冲装置弹性连接,所述弧形块的外壁与滑块的外壁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环的顶部与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通过设计精妙,采用垫板与承载支架的结合,方便当垫板受到重力向下移动,这时与垫板底部相连接的抗震板便会向下移动,使得弹性件受力产生弹性势能,减少抗震板向下移动,从而避免了垫板向下移动的距离过大导致稳定性不佳,并且设置的缓冲装置能够对垫板受到向下移动时对其距离进行限制,防止其移动距离过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通过采用卡环与伸缩套杆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对整体进行抗震,并且能够相应的减少抗震板所受到压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缓冲柱;3、支撑杆;4、承载板;5、承载支架;6、垫板;7、卡座;8、滑杆;9、滑块;10、抗震板;11、弹性件;12、卡环;13、伸缩套杆;14、承载环;15、连接座;16、缓冲装置;17、复位弹簧;18、弧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柱2,缓冲柱2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杆3,缓冲柱2的顶部焊接有承载板4,承载板4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支架5和卡座7,承载支架5的底部与承载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卡座7位于承载支架5的下方设置,承载支架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垫板6。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垫板6与建筑的底部相连接,利用垫板6将其进行连接,底座1上设置的螺栓增加与地面的连接性,而设置的支撑杆3为了保证缓冲柱2的受力平衡,防止承载板4出现偏斜,并且承载板4的前后两侧设置的凸块防止垫板6的长时间的连接过程中位置出现偏移。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柱2包括卡环12、伸缩套杆13、承载环14和连接座15,卡环12的底部与伸缩套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伸缩套杆13的底部与承载环14的顶部固定连接,采用卡环12与伸缩套杆13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对整体进行抗震,并且能够相应的减少抗震板10所受到压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承载环14的底部与连接座15的顶部焊接,连接座15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卡环12的顶部与承载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设置缓冲柱2能够减少抗震板10的部分震动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2、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卡座7的底部与承载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卡座7位于承载板4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卡座7的一侧设置有滑杆8、滑块9、抗震板10、弹性件11和缓冲装置16,滑杆8的上下两端与卡座7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块9的内壁与滑杆8的外壁滑动连接,滑块9的右端与抗震板10的左端固定连接,滑块9的顶部与弹性件11的底部焊接,弹性件11的顶部与卡座7的一端焊接,缓冲装置16的左端焊接有卡座7,当抗震板10向下移动时带动滑块9在滑杆8的表面上滑动,并且弹性件11能够减少抗震板10移动的距离,缓冲装置16位于滑块9的下方设置,且缓冲装置16位于抗震板10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滑块9通过设置的弹性件11与卡座7弹性连接,缓冲装置16包括复位弹簧17和弧形块18,复位弹簧17的左端与缓冲装置16的内侧壁焊接,复位弹簧17的右端与弧形块18的左端焊接,设置的缓冲装置16能够对滑块9起到一个限位装置,使其减少抗震板10向下移动的距离,并且设置的复位弹簧17能够控制弧形块18移动距离,当弧形块18向缓冲装置16内部移动过后能有向外移动的动力,弧形块18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簧17与缓冲装置16弹性连接,弧形块18的外壁与滑块9的外壁滑动连接。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垫板6与承载支架5进行连接,当垫板6受到压力下降时,会带动抗震板10的下降,由于与抗震板10顶部相连接的弹性件11会受力,以减少抗震板10向下移动的距离,当抗震板10持续向下移动时,滑块9会触碰到缓冲装置16,使得弧形块18向一侧移动,随着抗震板10向下的持续移动,使得承载板4将受到的能量传递给缓冲柱2,使得卡环12向下移动的同时压缩伸缩套杆13,以抵消承载板4传递的能量,从而减缓震动过后的余量。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柱(2),所述缓冲柱(2)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缓冲柱(2)的顶部焊接有承载板(4),所述承载板(4)的顶部设置有承载支架(5)和卡座(7),所述承载支架(5)的底部与承载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座(7)位于承载支架(5)的下方设置,所述承载支架(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垫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7)的底部与承载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座(7)位于承载板(4)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所述卡座(7)的一侧设置有滑杆(8)、滑块(9)、抗震板(10)、弹性件(11)和缓冲装置(16),所述滑杆(8)的上下两端与卡座(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的内壁与滑杆(8)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9)的右端与抗震板(10)的左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的顶部与弹性件(11)的底部焊接,所述弹性件(11)的顶部与卡座(7)的一端焊接,所述缓冲装置(16)的左端焊接有卡座(7),所述缓冲装置(16)位于滑块(9)的下方设置,且缓冲装置(16)位于抗震板(10)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所述滑块(9)通过设置的弹性件(11)与卡座(7)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2)包括卡环(12)、伸缩套杆(13)、承载环(14)和连接座(15),所述卡环(12)的底部与伸缩套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杆(13)的底部与承载环(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环(14)的底部与连接座(15)的顶部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6)包括复位弹簧(17)和弧形块(18),所述复位弹簧(17)的左端与缓冲装置(16)的内侧壁焊接,所述复位弹簧(17)的右端与弧形块(18)的左端焊接,所述弧形块(18)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簧(17)与缓冲装置(16)弹性连接,所述弧形块(18)的外壁与滑块(9)的外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5)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环(12)的顶部与承载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
CN202120121388.6U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 Active CN214614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1388.6U CN214614717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1388.6U CN214614717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4717U true CN214614717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7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1388.6U Active CN214614717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4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68450U (zh) 一种建筑阻尼器
CN103161487B (zh) 一种大倾角仰采面液压支架走向稳定性方法
CN111827505B (zh)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CN21461471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装置
CN215926087U (zh)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作用预制建筑基桩
CN204512825U (zh) 一种升降式地脚
CN211598488U (zh) 一种抽拉式梯子
CN21034230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CN216428599U (zh) 一种用于新型抗震防抖的钢结构
CN210070942U (zh) 一种激光水平仪
CN204826286U (zh) 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
JP3235892U (ja) 組立式建築構造用連結装置
CN212358683U (zh) 一种低层防震建筑结构
CN213175020U (zh) 一种抗震房建结构
CN212153474U (zh)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CN211007132U (zh) 一种建筑设计抗震结构
CN201884040U (zh) 薄煤层液压支架的抬底机构
CN219138026U (zh) 一种抗震房建结构房建安全装置
CN21432938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减震抗震结构
CN217923701U (zh) 一种高效减震的房屋建设桩基结构
CN219773783U (zh) 一种石油工程用安全抗震活动房
CN219383509U (zh) 一种标准化框体结构
CN215054177U (zh) 一种建筑设计抗震结构
CN220620549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
CN211200434U (zh)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作用预制建筑基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