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3953U - 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3953U
CN214613953U CN202021778063.7U CN202021778063U CN214613953U CN 214613953 U CN214613953 U CN 214613953U CN 202021778063 U CN202021778063 U CN 202021778063U CN 214613953 U CN214613953 U CN 214613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spillway
diversion tunnel
longitudinal
di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80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栋良
陈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780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3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3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3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包括导流洞,所述导流洞为兴修水利工程时用于施工期导流的设施,所述导流洞按照溢洪道走向布置,在溢洪道泄槽底板的下方设置所述导流洞,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溢洪道渗漏水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与导流洞相连,所述导流洞的下游出口在水利工程结束后不封堵或不完全封堵,而作为溢洪道渗漏水的排出通道;所述溢洪道排水系统不设置排水廊道;本实用新型结合导流洞设置排水结构,无需另外设置排水廊道,节省工程投资;并且在运行期间,当溢洪道纵向排水沟槽发生局部堵塞,也不会影响排水系统的整体排水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洪道地基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电、水利工程中,溢洪道泄槽底板常因各种原因导致止水结构损坏,此时若排水系统失效,则水流入渗将冲蚀基础或形成脉动压力导致溢洪道结构破坏,从而危及工程安全。溢洪道底部传统的纵、横向排水沟槽,易堵塞且难以检修;因此部分工程结合边墙或者中隔墩设置纵向排水廊道,但纵向排水廊道将额外增加工程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本实用新型结合导流洞设置排水结构,无需另外设置排水廊道,节省工程投资;并且在运行期间,当溢洪道纵向排水沟槽发生局部堵塞,也不会影响排水系统的整体排水功能。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洞,所述导流洞为兴修水利工程时用于施工期导流的设施,所述导流洞按照溢洪道走向布置,在溢洪道泄槽底板的下方设置所述导流洞,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溢洪道渗漏水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与导流洞相连,所述导流洞的下游出口在水利工程结束后不封堵或不完全封堵,而作为溢洪道渗漏水的排出通道;所述溢洪道排水系统不设置排水廊道。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多根沿溢洪道泄槽底板横向通长布置的横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下部连接多个引水管,多根横向排水管间连接纵向排水结构,纵向排水结构沿溢洪道泄槽底板纵向通长布置,纵向排水结构下方经排水管与导流洞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洞内设有导流洞排水主管,导流洞排水主管与排水管相连,导流洞排水主管用于接引排水管内的水体至导流洞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引水管在横向排水管上间隔布置,引水管用于对溢洪道地基基础的水体进行导流。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排水管沿溢洪道泄槽底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排水结构包括纵向排水沟槽,纵向排水沟槽内部设有透水网管,所述纵向排水沟槽形状为上部宽、下部窄的等腰梯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排水结构设有多组,且沿溢洪道泄槽底板横向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排水结构下部连接多根排水管,且纵向排水结构下部连接的排水管成排沿溢洪道泄槽底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洞的延伸方向与溢洪道泄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以往在水利工程中用作临时设施的导流洞与溢洪道渗漏水排水结构进行结合,导流洞的走向与溢洪道的走向相适配,渗漏水通过排水结构排至导流洞,再通过导流洞排至下游,无需为溢洪道专门修筑渗漏水排水廊道,具有节省成本、减短工期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可靠性高,即使纵向排水结构局部堵塞,排水系统仍能够发挥作用,使得溢洪道泄槽底板结构的渗水可通过排水系统排泄至下游,确保溢洪道结构安全,并且通过排水结构与导流洞相适配,渗漏水可以更快的通过导流洞排出。
3、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导流洞出口进入导流洞,对损坏、堵塞部位进行检修,确保排水系统有效运行,易于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得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溢洪道泄槽;2-溢洪道下游冲坑;3-导流洞;4-排水管;5-导流洞排水主管;6-纵向排水沟槽;7-横向排水管;8-引水管;9-混凝土堵头;10-纵向排水结构;11-透水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包括导流洞3,所述导流洞3为兴修水利工程时连用于施工期导流的设施,所述导流洞3按照溢洪道走向布置,在溢洪道泄槽1底板的下方设置所述导流洞3,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溢洪道渗漏水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与导流洞3相连,所述导流洞3的下游出口在水利工程结束后不封堵或不完全封堵,而作为溢洪道渗漏水的排出通道;所述溢洪道排水系统不设置排水廊道。所述排水结构和导流洞3均设置在溢洪道止水结构的下方。
在水库蓄水前利用混凝土堵头9对导流洞3上游入口进行封堵。所述导流洞3本身为在水利工程施工期将原河道水流从上游围堰前导向下游围堰后的水工临时设施,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洞3依然保持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导流洞3的进口设计位置不进行改变,出口设计位置位于溢洪道下游冲坑2上游侧坡,出口设计位置可不进行改变,但导流洞3的线路沿溢洪道的走向布置,能够在水利工程修建完毕后用于将溢洪道的的渗漏水排导至下游。
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多根沿溢洪道泄槽1底板横向通长布置的横向排水管7,横向排水管7下部连接多个引水管8,多根横向排水管7间连接纵向排水结构10,纵向排水结构10沿溢洪道泄槽1底板纵向通长布置,纵向排水结构10下方经排水管4与导流洞3相连。
所述导流洞3内设有导流洞排水主管5,导流洞排水主管5与排水管4相连,排水管4伸入导流洞3内与导流洞排水主管5相连,导流洞排水主管5用于接引排水管4内的水体至导流洞3底板,导流洞排水主管5采用直径为100mm的PVC排水管。
所述引水管8在横向排水管7上间隔布置,引水管8用于对溢洪道地基基础的水体进行引排,引水管8直径为50mm,长度为4m,相邻两个引水管8的间距为3m,设置引水管8还可减小溢洪道泄槽1底部的扬压力及脉动压力。
所述横向排水管7沿溢洪道泄槽1底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横向排水管7采用塑料盲沟材料,外部土工织物,规格为200mm×30mm,用于汇集引水管8的水流。
所述纵向排水结构10包括纵向排水沟槽6,纵向排水沟槽6内部设有透水网管11,透水管网的作用为对水流进行引排;先进行纵向排水沟槽6的开槽,然后内置透水网管11,所述纵向排水沟槽6形状为上部宽、下部窄的等腰梯形设置,深度为0.5m,底宽为0.5m,顶宽为1.0m,纵向排水沟槽6内置卵砾石,透水网管11的直径为300mm,纵向排水结构10用于汇集横向排水管7的水流。所述纵向排水结构10设有多组,且沿溢洪道泄槽1底板横向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纵向排水结构10下部连接多根排水管4,且纵向排水结构10下部连接的排水管4成排沿溢洪道泄槽1底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排水管4直径为65mm,相邻两排排水管4的间距为4m。
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的施工步骤:
S1:导流洞3采用钻爆发开挖,洞径、衬砌厚度及最小上覆岩体厚度根据计算确定,出口的高度高于下游常水位的高度,且导流洞的出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分封闭操作或不封闭操作;
S2:结合导流洞3设置排水管4,排水管4的长度及角度根据纵向排水结构10及导流洞3的位置关系计算确,排水管4采用地质钻机钻设形成,施工时从溢洪道泄槽1基础向导流洞3钻孔;
S3:在导流洞3内部设置导流洞排水主管5,接引排水管4内的水流至导流洞3底板;
S4:设置与排水管4连接的纵向排水结构10,纵向排水结构10的组数根据溢洪道宽度确定,溢洪道越宽,纵向排水结构10数量越多;
S5:设置于纵向排水结构10连接的横向排水管7,横向排水管7沿溢洪道泄槽1纵向方向每隔15m布置一条;
S6:在横向排水管7的下部采用地质钻机钻设引水管8,引水管8用于接引溢洪道结构缝止水破坏后的下渗水,或两岸山体往地基基础汇聚的地下水。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本质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或参数进行修改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洞,所述导流洞为兴修水利工程时用于施工期导流的设施,所述导流洞按照溢洪道走向布置,在溢洪道泄槽底板的下方设置所述导流洞,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溢洪道渗漏水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与导流洞相连,所述导流洞的下游出口在水利工程结束后不封堵或不完全封堵,而作为溢洪道渗漏水的排出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多根沿溢洪道泄槽底板横向通长布置的横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下部连接多个引水管,多根横向排水管间连接纵向排水结构,纵向排水结构沿溢洪道泄槽底板纵向通长布置,纵向排水结构下方经排水管与导流洞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洞内设有导流洞排水主管,导流洞排水主管与排水管相连,导流洞排水主管用于接引排水管内的水体至导流洞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在横向排水管上间隔布置,引水管用于对溢洪道地基基础的水体进行引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水管沿溢洪道泄槽底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结构包括纵向排水沟槽,纵向排水沟槽内部设有透水网管,所述纵向排水沟槽形状为上部宽、下部窄的等腰梯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结构设有多组,且沿溢洪道泄槽底板横向方向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水结构下部连接多根排水管,且纵向排水结构下部连接的排水管成排沿溢洪道泄槽底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
CN202021778063.7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 Active CN214613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8063.7U CN214613953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8063.7U CN214613953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3953U true CN214613953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74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8063.7U Active CN214613953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3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1918B (zh) 具有永临结合多功能排水箱涵的大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94205B (zh) 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水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201001A (zh) 一种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复合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92871A (zh) 用于泥石流沟的防护布置结构
CN203320494U (zh) 一种高坝溢洪道地基排水系统
CN205062827U (zh) 一种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复合防渗结构
CN107313785B (zh) 高坝生态供水洞封堵段衬砌结构
CN106968227B (zh) 高拱坝导流洞永久堵头的检修布置结构及检修方法
CN214613953U (zh) 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
CN217839924U (zh) 一种导流尾水洞改建堵头上游永久排水结构
CN112064600B (zh) 一种与导流洞结合的溢洪道排水系统
CN110185051A (zh) 深窄基坑开挖施工排水方法
CN206173879U (zh) 一种重力坝施工导流结构
CN213625645U (zh) 一种粉砂土地质条件的深基坑降水结构
CN114575359A (zh) 一种弱渗透土层边坡地下水灾害治理方法
CN114808864A (zh) 水闸翼墙墙后排水失效的解决方法
CN112982319A (zh) 一种采用坝基涵洞进行导流、放空兼取水的结构及方法
CN210216332U (zh) 峡谷区水电工程导流洞全洞段检修用挡水坝结构
CN208055988U (zh) 一种软岩河岸的护岸结构
CN204875703U (zh)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
CN215289967U (zh) 一种柔性坝坝基预埋涵洞进行导流度汛的结构
CN115045670B (zh) 一种输水隧洞岩石顶管法与钻爆法组合施工方法
CN217233591U (zh) 一种岩溶富水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系统
CN215165753U (zh) 一种趾板下游基坑积水正向抽排设施
CN211113429U (zh) 一种防淤堵的排水洞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