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1951U -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1951U
CN214611951U CN202122180497.8U CN202122180497U CN214611951U CN 214611951 U CN214611951 U CN 214611951U CN 202122180497 U CN202122180497 U CN 202122180497U CN 214611951 U CN214611951 U CN 214611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urification
filter
pipe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04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兆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04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1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1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1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部分和净化部分;过滤部分包括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可旋转的第一过滤装置,过滤腔侧壁设有若干可拆卸的收集腔,收集腔底部均连通过滤腔,过滤腔底部侧壁固接输送管,输送管上固接多个第一连通管;净化部分包括多个净化腔,相邻净化腔之间的输送管内均固定有挡水元件;净化腔与第一连通管固接连通处均固定有第一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下方均固定有第一感应元件,净化腔底部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感应元件,净化腔底面均固接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均连通滤渣腔。借此,本实用新型能对污水进行有效净化处理,而且能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应用广泛。
现有技术对污水处理均为先进行物理过滤再进行药物净化,然而药物净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常常会发生净化容器已满但还有需要净化的污水存积在过滤腔中,影响污水净化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部分和净化部分;所述过滤部分包括过滤腔,所述过滤腔顶部固接进水管,所述过滤腔内设有可旋转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腔侧壁设有若干可拆卸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处底面均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顶面等高,所述收集腔内部均固定有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收集腔底部均连通所述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底部侧壁固接输送管,所述过滤腔和所述输送管连通处固定有输送元件,所述输送管上固接多个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均固接所述净化部分;所述净化部分包括多个净化腔,相邻所述净化腔之间的所述输送管内均固定有挡水元件;所述净化腔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处均固定有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下方均设有第一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均固定在所述净化腔侧壁,所述净化腔底部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感应元件,所述净化腔底面均固接固定有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均连通滤渣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收集腔底部均固接插管,所述插管下方均设有与其套接的导流管,所述插管均延伸入所述导流管内部,所述导流管均固定在所述过滤腔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收集腔和所述过滤腔侧壁的连接方式为栓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收集腔数量为4个,相配合的所述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插管和所述导流管数量均为4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净化腔内设有搅动组件,所述搅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固定在所述净化腔顶面中部,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外部设有第二防水罩,所述第二防水罩固定在所述净化腔内部顶面,所述防水罩底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间设有密封环,所述第二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转动轴另一端位于所述净化腔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有若干搅动叶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净化腔数量为2个,相配合的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连通管的数量均为2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均为水位感应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电磁阀,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均为电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与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均未感应到水位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开启,当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与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均感应到水位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关闭,当所述第一感应元件未感应到水位而所述第二感应元件感应到水位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开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滤渣腔内固定有第三过滤装置,所述滤渣腔底部固接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离心组件,不仅能够过滤掉污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异常气味,还能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不溶性杂质排放到收集腔内,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够长时间工作。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收集腔、插管和与插管套接的导流管,不仅能够收集不溶性杂质,还能够将进入收集腔内的少量污水进行过滤和导流,防止污水在收集腔内积存,影响收集腔作用,而且收集腔与过滤腔栓接能够方便收集腔的清洗和更换。通过设置交替进行净化工作的净化腔,能够充分利用时间,保证污水处理工作的效率,防止需要净化的污水在过滤腔内积存,影响污水净化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避免过滤装置上堆积过多的杂质,能够长时间工作,交替工作的净化腔能够充分利用时间。保证工作效率,防止污水积存在过滤腔内,影响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净化腔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方向俯视图。
在图中:1-过滤部分,11-过滤腔,12-离心组件,121-第一驱动元件,122-第一防水罩,123-第一转动轴,124-第一过滤装置,13-收集腔,131-第二过滤装置,132-插管,14-导流管,15-进水管,2-净化部分,21-净化腔,22-搅动组件,221-第二驱动元件,222-第二防水罩,223-第二转动轴,224-搅动叶片,23-净化剂管,24-第一感应元件,25-第一开关元件,26-第二感应元件,27-第二连通管,28-第二开关元件,3-输送管,31-输送元件,32-第一连通管,33-挡水元件,41-滤渣腔,42-第三过滤装置,43-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该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部分1和净化部分2。
过滤部分1包括过滤腔11、离心组件12、收集腔13、第二过滤装置131、插管132、导流管14和进水管15,过滤腔11顶部固接进水管15,污水在进水管15处进入过滤腔11内,过滤腔11内设有离心组件12,离心组件12包括第一驱动元件121、第一防水罩122、第一转动轴123和第一过滤装置124,第一驱动元件121固定在过滤腔11顶面中部,第一驱动元件121外部设有第一防水罩122,第一防水罩122固定在过滤腔11内部顶面,第一防水罩122能够保护第一驱动元件121不受破坏,第一防水罩122底面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穿设第一转动轴123,第一通孔与第一转动轴123间设有密封环,第一转动轴123一端连接第一驱动元件121,第一转动轴123能够在第一驱动元件121带动下旋转,第一转动轴123另一端固接第一过滤装置124,第一过滤装置124在第一驱动元件121的带动下旋转时不会与过滤腔11侧壁发生磨损。参见图4,过滤腔11侧壁设有若干可拆卸的收集腔13,收集腔13与过滤腔11连通处的底面高度均和第一过滤装置124顶面高度相同,收集腔13能够收集存储污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第一过滤装置124旋转时,其上的不溶性杂质和少量污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收集腔13内。收集腔13均与过滤腔11侧壁栓接,栓接能够方便收集腔13的拆卸和安装,收集腔13内部均固定有第二过滤装置131,第二过滤装置131既能承载过滤腔11中进入的不溶性杂质,又能够对进入收集腔13内的少量污水进行过滤,收集腔13底面均固接插管132,插管132下方均设有与插管132套接的导流管14,插管132均延伸入导流管14内部,导流管14均固定在过滤腔11外部侧壁上且与过滤腔11内部连通,插管132与导流管14配合能够将经过第二过滤装置131过滤后的污水导入过滤腔11内。过滤腔11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固接输送管3,过滤腔11与输送管3连通处固定有输送元件31,输送管3上固接多个第一连通管32,第一连通管32均固接净化部分2。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过滤装置124和第二过滤装置131均包括多个过滤板和活性炭夹层,过滤板目数保证能够过滤掉污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夹层能够去除污水中的异常气味。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收集腔13的数量为4个,相配合的第二过滤装置131、插管132和导流管14的数量均为4个,采用这种设计能够更有效的收集过滤腔11中过滤出的不溶性杂质。
净化部分2包括多个净化腔21,相邻净化腔21之间的输送管3内部均固定有挡水元件33,挡水元件33能够起到阻挡水流的作用。
净化腔21包括搅动组件22、净化剂管23、第一感应元件24、第一开关元件25、第二感应元件26、第二连通管27和第二开关元件28,净化腔21侧壁均连通第一连通管32,连通处均固定有第一开关元件25,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元件25的开启和闭合能够控制是否向净化腔21内注水,第一开关元件25下方均设有第一感应元件24,第一感应元件24均固定在净化腔21内部侧壁上,净化腔21顶壁均固定有净化剂管23,净化剂管23向净化腔21内喷洒净化剂,净化剂能够将污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变成不可溶性杂质。净化腔21内部均设有搅动组件22,搅动组件22包括第二驱动元件221、第二防水罩222、第二转动轴223和若干搅动叶片224,第二驱动元件221固定在净化腔21顶面中部,第二驱动元件221外部设有第二防水罩222,第二防水罩222固定在净化腔21内部顶面上,第二防水罩222能够保护第二驱动元件221不受破坏,第二防水罩222底面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穿设第二转动轴223,第二通孔与第二转动轴223之间设有密封环,第二转动轴223一端连接第二驱动元件221,第二转动轴223能在第二驱动元件221的带动下进行旋转,第二转动轴223另一端位于净化腔21内部,第二转动轴223上固接若干搅动叶片224,搅动组件22能够加速净化剂与污水的混合,提高反应速度,保证污水净化的效率。净化腔21底部侧壁上均固定有第二感应元件26,净化腔21底面上均固接第二连通管27,第二连通管27上均固定有第二开关元件28,通过控制第二开关元件28的开启和关闭能够控制是否将净化腔21内的水排出,第二连通管27均连通滤渣腔41,滤渣腔41包括第三过滤装置42和出水管43,第三过滤装置42侧面均与滤渣腔41内部侧壁固接,第三过滤装置42能够将经过净化剂处理后污水中产生的不溶性杂质过滤出来,滤渣腔41底壁上固接出水管43。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元件121和第二驱动元件221均为电机。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感应元件24与第二感应元件26均为水位感应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开关元件25为电磁阀,第一开关元件25与第一感应元件24和第二感应元件26均为电连接。当第一感应元件24与第二感应元件26均未感应到水位时,第一开关元件25开启,当第一感应元件24与第二感应元件26均感应到水位时,第一开关元件25关闭,当第一感应元件24未感应到水位而第二感应元件26感应到水位时,第一开关元件25开启。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水元件33为泄压阀,调节泄压阀的压力保证第一开关元件25开启时,输送管3内的水压小于泄压阀压力,水流不能通过泄压阀,当第一开关元件25闭合时,输送管3内水压大于泄压阀压力,水流能够通过泄压阀。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过滤装置42包括多个过滤网和活性炭夹层,过滤网目数保证能够过滤出净化腔21内污水经过药物反应产生的不溶性杂质。
净化腔21的数目不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净化腔21的数量,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净化腔21数量为2个,相配合的第一连通管32、第一开关元件25、第二开关元件28和第二连通管27的数量均为2个,采用这种设计能够保证污水处理工作的连续,当第一个净化腔21工作时,污水向第二个净化腔21内注入,等到第二个净化腔21注满时,第一个净化腔21内污水已经处理完并排放干净,2个净化腔21交替进行污水处理能够有效的防止过滤后等待净化的污水在过滤腔11中留存,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元件31为水泵,输送元件31输送速率能够保证一个净化腔2内注满时,另一个净化腔2内反应结束且经过净化的水已排出,这样能够充分利用时间,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第二开关元件28为水阀,当净化腔21内反应结束后,打开水阀能够使处理后的水流出净化腔21。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污水在进水管15处进入过滤腔11中,第一驱动元件121带动第一转动轴123和第一过滤装置124旋转,污水经过第一过滤装置124的过滤后的不溶性杂质短暂停留在第一过滤装置124上,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溶性杂质进入收集腔13内并在第二过滤装置131上积存,随着不溶性杂质一起进入收集腔13的少量污水会经过第二过滤装置131的过滤后通过导流管14回到过滤腔11内。收集腔13与过滤腔11外壁栓接,需要清理更换时只需要取下螺栓,将插管132在导流管14内拔出即可,更换方便快捷。
经过过滤后的污水在过滤腔11底部短暂积存,输送元件31开启,将过滤后的污水送入输送管3内,污水顺着输送管3流到挡水元件33处,由于第一开关元件25处于开启状态,输送管3内水压小于挡水元件33的压力,污水会经过第一连通管32进入第一个净化腔21内,当第一个净化腔21内的水位不断升高,直至到达第一感应元件24处,第一开关元件25关闭,输送管3内的水压大于挡水元件33的压力,水流通过挡水元件33后流入第二个净化腔21内。
污水向第二个净化腔21内注入时,第一个净化腔21内正在进行污水处理,第二驱动元件221带动第二转动轴223和搅动叶片224旋转,净化剂管23向净化腔21内喷洒净化剂,净化剂和污水在搅动组件22的作用下快速混合均匀,在净化剂的作用下,污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经过反应变成不溶性杂质,当净化腔21内反应结束后,打开第二开关元件28,水经过第二连通管27进入滤渣腔41,当净化腔21内的水排净后,关闭第二开关元件28,第一感应元件24与第二感应元件26均感应不到水位,第一开关元件25开启,再次向第一个净化腔21内注水,通过调节输送元件33的输送效率保证污水注满一个净化腔21时,另一个净化腔21内的反应结束且净化后的水已排出,这样能够避免过滤后的污水积存在过滤腔11内,还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净化效率。
滤渣腔41内的第三过滤装置42将反应产生的不溶性杂质过滤出来,经过过滤和净化的水在出水管43处流出排放或再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离心组件,不仅能够过滤掉污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异常气味,还能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不溶性杂质排放到收集腔内,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够长时间工作。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收集腔、插管和与插管套接的导流管,不仅能够收集不溶性杂质,还能够将进入收集腔内的少量污水进行过滤和导流,防止污水在收集腔内积存,影响收集腔作用,而且收集腔与过滤腔栓接能够方便收集腔的清洗和更换。通过设置交替进行净化工作的净化腔,能够充分利用时间,保证污水处理工作的效率,防止需要净化的污水在过滤腔内积存,影响污水净化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避免过滤装置上堆积过多的杂质,能够长时间工作,交替工作的净化腔能够充分利用时间。保证工作效率,防止污水积存在过滤腔内,影响过滤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部分和净化部分;
所述过滤部分包括过滤腔,所述过滤腔顶部固接进水管,所述过滤腔内设有可旋转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腔侧壁设有若干可拆卸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处底面均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顶面等高,所述收集腔内部均固定有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收集腔底部均连通所述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底部侧壁固接输送管,所述过滤腔和所述输送管连通处固定有输送元件,所述输送管上固接多个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均固接所述净化部分;
所述净化部分包括多个净化腔,相邻所述净化腔之间的所述输送管内均固定有挡水元件;
所述净化腔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处均固定有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下方均设有第一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均固定在所述净化腔侧壁,所述净化腔底部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感应元件,所述净化腔底面均固接固定有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均连通滤渣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腔底部均固接插管,所述插管下方均设有与其套接的导流管,所述插管均延伸入所述导流管内部,所述导流管均固定在所述过滤腔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腔和所述过滤腔侧壁的连接方式为栓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腔数量为4个,相配合的所述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插管和所述导流管数量均为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腔内设有搅动组件,所述搅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固定在所述净化腔顶面中部,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外部设有第二防水罩,所述第二防水罩固定在所述净化腔内部顶面,所述防水罩底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间设有密封环,所述第二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转动轴另一端位于所述净化腔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有若干搅动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腔数量为2个,相配合的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连通管的数量均为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均为水位感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电磁阀,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均为电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与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均未感应到水位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开启,当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与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均感应到水位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关闭,当所述第一感应元件未感应到水位而所述第二感应元件感应到水位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渣腔内固定有第三过滤装置,所述滤渣腔底部固接出水管。
CN202122180497.8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4611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0497.8U CN214611951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0497.8U CN214611951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1951U true CN214611951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11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0497.8U Active CN214611951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1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1720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CN207713545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CN214611951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0915635U (zh) 一种应用于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9411970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
CN107500434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隧道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3803482U (zh) 一种河道淤泥收集清理装置
CN210085147U (zh) 一种工业铲用水处理分离装置
CN213506358U (zh) 一种移动式沉淀污水净化装置
CN211411275U (zh)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08980459U (zh) 一种工业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0746822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7545940U (zh) 减水剂母液提纯装置
CN112028326A (zh) 一种市政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8901088U (zh) 水力驱动的自动反冲洗滤水器
CN21107864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20047227U (zh)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CN220003077U (zh) 一种快速反洗的纤维球过滤器
CN21122667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处理器
CN216513249U (zh)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沟渠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5667509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治理设备
CN215161730U (zh) 净水剂处理高悬物废水的装置
CN109179780A (zh) 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
CN220976625U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反应池
CN218989054U (zh) 一种大吨位污泥脱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